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21|回复: 0

AI赋能初中英语高效教学—株洲市“双名计划”边颖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6月研修活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4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AI赋能初中英语高效教学—株洲市“双名计划”边颖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6月研修活动

▷▷▷

     2025年6月29日,株洲市“双名计划”边颖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线上读书分享会如期开展。本次活动以AI为主题,由工作室成员郑迎香老师进行读书分享。参会人员有株洲市“双名计划”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培养对象边颖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一般成员及其他初中英语骨干教师们。

w2.jpg

    这本书的作者团队十分强大,汪兵博士有着深厚的教育大数据与AI技术科研成果,雷春老师在教育信息化政策与一线教师培训方面经验丰富,而秋叶大叔则擅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技术知识变得易于理解。他们从不同角度出发,让这本书既有理论高度,又充满实操细节。

w3.jpg

    此次分享郑老师从三个方面对这本书进行介绍:一、AI在教学各环节的应用实例;二、双轨教学模式探讨;三、AI赋能教师职业发展。

w4.jpg

阅读心得

    书中提到,AI在备课环节简直是我们的“超级救星”。以前,我们花费大量时间收集资料、撰写教案、制作课件,而现在借助AI,只需输入关键信息,就能快速生成初稿。比如准备一节语文课,输入课文标题、教学目标,AI能迅速给出包含导入、讲解、拓展等环节的教案,还能匹配丰富的教学素材,像图片、音频、视频等,极大地节省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让我们能把更多心思放在教学设计的创新上。

    在教学环节,AI也能发挥巨大作用。现在很多AI互动工具能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比如AI抢答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课堂;AI分组工具,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等因素进行科学分组,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练习和考试环节,AI同样大显身手。AI可以根据知识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自动生成针对性的练习题,还能快速批改作业,给出详细的分析报告,指出学生的易错点和知识薄弱环节。在考试时,AI智能组卷提高出题效率和试卷质量,AI监考和阅卷也让考试流程更加便捷、公正。

    书中提出的“教师+AI”双轨教学模式,我认为是未来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教师的人文关怀和创造性引导是AI无法替代的,而AI的数据分析、个性化学习支持能力又能弥补教师的不足。两者结合,既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又能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就像某学校采用这种模式后,学生的成绩有了明显提升,学习兴趣也更浓厚了,教师也能从繁琐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整个分享会大家积极发言,或分享自己在教学中使用过的白板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或提自己平常教学中遇到的技术疑惑,讨论气氛既融洽又热烈。

▷▷▷

     邱丽琼老师:非常高兴能够参加本次郑迎香老师主持的读书分享会,在边老师的整体规划下,针对AI这一主题,工作室开展了好几次的活动,有理论也有实践。今天的读书分享会,为我打开了教学创新的新思路,也让我对AI赋能教育,特别是重塑教育生态有了全新的认知与思考:一、AI赋能备课:从耗时耗力到智能高效;二、课堂互动革新:实时反馈助力因材施教;三、作业评价升级:数据驱动精准教学;四、技术与教育的平衡:坚守育人初心。

w5.jpg

     彭津老师:听了郑老师对这本书的分享,让我对AI赋能教学有了更具体的认知:它确实能在备课、学情分析等环节为我们减负,提升教学效率。
  现在大家手里的AI工具不少,但真正让“教师+AI”形成合力并不容易。有时工具与实际教学节奏不符,反而成了负担。如何让技术像常规教具一样自然融入课堂,是我们要摸索的。
  更重要的是,AI替代不了教师的情感关怀与课堂把控。数据再精准,也需教师转化为教学策略;学生的细微状态,只有我们能敏锐捕捉。所以,既要善用AI,又要守住自身的专业判断,不被工具牵着走。毕竟,技术是辅助,我们才是教学的主导者。

w6.jpg

    周静老师:迎香老师分享的《教师助手:巧用AI高效教学》一书,我深刻感受到了AI技术在教学中的巨大潜力和价值。通过阅读《教师助手:巧用AI高效教学》这本书,我对如何将AI技术融入日常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一、AI技术能够极大地提升教学效率 ; 二、AI技术还能够实现个性化教学 ;  三、AI技术还能促进师生互动。

w7.jpg

    李向云老师:在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当下,AI 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教师助手:巧用 AI 高效教学》一书如同一座桥梁,连接了教师传统教学与智能教学的新模式,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与启发。今天的分享会后,我有以下几点感想:积极学习与探索 :教师应主动学习 AI 相关知识和技能,参加培训课程、研讨会等,了解最新的 AI 教育应用工具,并尝试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自身教学风格和学科特点的 AI 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创新能力
    加强合作与交流 :教师之间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分享使用 AI 工具的经验和心得,共同探讨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同时,也可以与教育技术专家、AI 开发者等进行合作,共同推动 AI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w8.jpg

w9.jpg

    本次活动在大家愉悦的畅谈和交流之中结束,每一位老师都期待下一次能有更精彩的读书分享会。相信通过阅读这本书,大家会对AI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希望大家能将书中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让AI成为我们教学的得力助手,共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w10.jpg

文字图片:郑迎香

编辑:刘姝雷

审核:刘小红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2 05:43 , Processed in 0.13511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