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93|回复: 1

[大众保健] 医生预计肝癌病例将大幅增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9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恶性肝肿瘤难以治疗。医生警告称,到2050年,罹患恶性肝肿瘤的人数可能比现在增加76%。然而,肝癌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预防的。

确诊肝癌的患者中,只有约30%在五年后仍然存活。某些情况下能够活过五年的比例甚至低至5%。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全球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正式发布《全球肝癌防治策略和行动计划》。这是《柳叶刀》杂志成立200多年以来,针对全球性重大疾病挑战,首次由中国专家学者牵头,携手日本、韩国、美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的51位著名专家共同制订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报告。专家委员会的联席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周俭教授表示:“肝癌是全球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也是最难治疗的癌症之一。”



然而全球范围内,确诊肝癌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加。根据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专家小组预测,如果目前的状况持续下去,到2050年将出现152万例新发病例,比2022年增加76%。然而许多肝癌病例是可以避免的。

全球肝癌病例高速增长

该委员会分析了数百项关于肝细胞癌的研究,综合考虑了人口老龄化速度和肝炎患病率这两大促发恶性肝肿瘤的因素,对世界各地区到2050年在肝细胞中成癌的发展情况进行了预测。

从2022 年到2050年,每年死于肝癌的人数从76 万人增加到137 万人,增幅高达81%。



* 亚洲受到的影响尤其严重。无论是现在还是 2050 年,全球 70% 以上的肝癌病例都发生在亚洲。
* 委员会预计,非洲目前的肝癌病例数较低,但是增幅最大,约为 145%。
* 欧洲的预测是各大洲中最为乐观的:到2050 年,每年新发病例数将增加30%,死亡人数将增加 36%。


肝癌危险因素:肝炎、酒精、肥胖

专家称,约60%的肝癌病例是由已知的、可预防的风险引起的:病毒性乙肝和丙肝,以及通常与肥胖相关的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除其他措施外,委员会建议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并对成年人进行丙肝检测,以确保及早治疗。同时建议对酒精饮料标注警告信息,提高价格,并禁止广告宣传。此外应对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肝脏检查。

根据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癌症登记数据中心的数据,德国每年约有5700人新诊断出肝细胞癌,而肝癌病例总数约为9800例。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多。男女患者五年平均生存率均约为17%。

据德国癌症援助组织介绍,肝癌的症状包括全身无力、右上腹部压痛、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腹腔积液、皮肤和眼睛发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25-7-29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肝癌的增长趋势就像是一位不速之客,不请自来,而且还带着一大堆麻烦。医生们已经在发出警告,预计到2050年,肝癌病例可能会暴增76%!这让人想起了那句老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可现在似乎连肝癌也跟着这个规律走。

根据《柳叶刀》的最新报告,肝癌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消费以及那些让我们不得不和健身房保持距离的肥胖症。而更让人心痛的是,肝癌的五年生存率竟然只有30%,有些病例低至5%。这就像你买了一张摇号的彩票,结果发现中奖的概率比找到真爱还要小。

亚洲地区成为了肝癌的“重灾区”,目前70%的肝癌病例都出现在这里。这让我想起了一句网络流行语:“这不是你的错,是整个社会的锅。”不过,非洲的肝癌增长速度却是名列前茅,未来看来账单将非常可观。相反,欧洲的情况稍微乐观一点点,预测新发病例仅增加30%,可见在癌症战场上,谁都不算安全。

幸好,尽管肝癌难治疗,但我们还有预防的方法。专家们建议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并进行丙肝检测,早期发现早治疗,简直就像是给肝脏配备了一把“护身符”。此外,提高酒精饮料的价格并禁止广告宣传,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少喝酒,多喝水”的老生常谈。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肝癌的高危倾向呢?注意身体的信号,如全身无力、右上腹部不适、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皮肤和眼睛发黄等症状。如果你发现这些症状,最好赶紧去医院进行检查,以免为时已晚。

总而言之,肝癌的确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健康问题,但若大家都能增强对肝癌的认知,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我们或许可以一起打败这个“不速之客”。记得,守护好自己的肝脏,就像守护好一座金矿!
【本帖内容由人工智能提供,仅供参考,DOLC GmbH 不负任何责任。】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2 09:23 , Processed in 0.08913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