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34|回复: 0

【教师发展】AI赋能教学再升级:从“应用者”到“创造者”的跨越——高行中学2025学年AI赋能教学系列培训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28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w2.jpg

AI赋能教学再升级:

从“应用者”到“创造者”的跨越

——高行中学2025学年AI赋能教学系列培训4

在AI教育应用迈向深化的关键阶段,高行中学于2025年10月24日下午成功举办第四期“AI编程与智能体赋能”专题培训。在巩固前期AI辅助备课、组卷批改及课堂互动等应用成果的基础上,复旦大学孔仲渊博士引领教师们突破技术壁垒,旨在提升通过自然语言指令直接生成交互式教学工具的核心能力,为构建智能化、个性化课堂开辟全新路径。本次培训由信息媒体部主任龚赟老师主持,我校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本次培训标志着教师们正实现从AI工具使用者到智能系统创造者的重要跨越。

w3.jpg

从AI应用到AI创造

——突破技术壁垒的核心原理

w4.jpg

首先,孔博士回顾了前期AI在教学各环节的应用,指出以往教师需在不同平台间切换,流程繁琐。而本次课程聚焦的“AI编程”实现了关键突破:教师只需用自然语言向AI描述任务目标,AI便能自动生成可执行代码,将想法直接转化为可交互的教学应用,从而将教师从多工具协作的复杂流程中彻底解放。

在技术层面,孔仲渊指出AI编程的本质与教师们已熟悉的“文生图”“文生视频”一脉相承,其核心均是自然语言交互。教师无需掌握编程技能,只需清晰地描述需求,AI便会调用其已习得的编程知识库自动完成剩余工作,将想法直接转化为可执行的完整工作流程,打破技术壁垒,将教学内容直接、快速地转化为直观、可交互的教学动画,将抽象知识点可视化。

三大AI编程路径

——从灵感走向落地教学工具



理论的精髓终需在实践中落地。紧接着,孔仲渊博士将演讲聚焦于实操指南,通过丰富的案例演示,详细拆解了三条适应不同技术背景的AI编程路径。这套为教育工作者量身定制的导航图,让在场无论是否有技术基础的老师都跃跃欲试,看到了将创意转化为现实的可能。

w6.jpg

w7.jpg

1

DeepSeek直接生成法——思路清晰者的高效工具

在本次培训中,孔仲渊博士重点介绍了名为“DeepSeek直接生成法”的AI编程路径。他指出,该方法尤为适合能清晰构想教学场景的教师,其操作流程极为精简。孔仲渊博士强调,成功的关键在于提示词的精准撰写,教师需以“用HTML语言生成…”作为明确指令,并系统性地描述目标功能、界面元素与交互逻辑。他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一句“生成一个水墨风随机抽背网页…”的指令,快速创建一个古诗文课堂互动工具;以及如何描述“创建一个可拖拽的勾股定理动画…”,直接获得一个生动的几何证明模拟器,在实际操作中,孔仲渊博士充分展现了该路径在高效生成个性化教学工具方面的强大能力。

2

豆包提示词引导法——零基础教师的灵感助手

对于不熟悉代码指令的教师,孔仲渊博士介绍了“豆包提示词引导法”。他指出,该方法创新性地采用“让AI教AI”的解决思路,有效降低了操作门槛。教师只需指令豆包作为AI编程提示词专家,随后仅提供初步构想,豆包便能自动生成专业、完整的提示词。经简单修改后,再利用其编程功能执行,即可获得目标代码。如“做一个随机点名工具”或“模拟小球单摆运动”,豆包便会自动生成结构完整、要素齐全的提示词。用户稍作修改后,再使用豆包的编程功能执行,即可获得代码。

3

Minimax智能体创作法——迈向高阶创作的灵感引擎

在介绍面向高阶创作的“Minimax智能体创作法”时,孔仲渊博士指出,相较于豆包和deepSeek,Minimax可以从现有作品中获得启发灵感,拓展思路,将相关功能嵌入教育教学场景,其价值远超普通代码生成工具。他重点阐释了三大核心功能:第一,平台内置的“画廊”功能汇聚了如“时态魔法学院”等全球创新案例,教师可直接观摩、复用灵感乃至观看创作回放,极大降低了教学应用的设计门槛;第二,平台支持后端数据开发,他举例一位教师受此启发,开发的“班级学生成绩管理图鉴”不仅能记录成绩,更能自动生成趋势图与雷达图,实现学业数据的动态预警与个性化分析;第三,其独特的外部工具调用能力,使得创建如“重走长征路”互动地图这类融合真实地理信息与历史知识讲解的跨学科应用成为可能。孔仲渊博士强调,Minimax真正体现了智能体“理解规划、调用工具、交付成果”的完整能力,为教学创新开辟了全新维度。

智能体赋能教育

——从工具操作到生态构建



w9.jpg

本节课系统梳理了AI编程的三大实践路径,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清晰指引。DeepSeek以其直观易用的特性,成为激发教师创意、处理简单至中等任务的理想选择;豆包AI则擅长提示词引导,辅助灵感枯竭的用户高效启动项目;而功能强大的Minimax Agent不仅构建了可观摩借鉴的灵感社区,更能胜任需存储历史数据等后端复杂任务,并具备调用外部应用的高级能力,拓展了AI教育的应用边界。

课程最后,孔仲渊博士重点阐释了智能体(Agent)的核心概念。与仅限于文本对话的大语言模型不同,以Minimax为代表的真正智能体,是一个能理解指令、自主规划并调用外部工具(如地图、数据服务等)以执行复杂任务、并交付实际成果的智能系统。它标志着教师角色的深化——从操作单个AI工具,到驾驭一个能够自主完成复杂教学任务的智能伙伴。

w10.jpg

w11.jpg

此次AI赋能教学系列培训已接近尾声,但这标志着一段新旅程的开启。当教师们逐步掌握了从教学、备课到AI编程与智能体创建的全链条技能,一幅人机协奏、智慧共生的教育新图景便徐徐展开。更令人欣喜的是,创新的种子已悄然发芽。据龚赟老师介绍,在我校近期举办的“智教未来·AI减负提质新探索”大赛中,已有教师将课堂所学付诸实践,把智能体无缝嵌入日常教学,实现了与学生的深度互动与精准的学情洞察。更有教师主动倡议,希望能共建学习社群,共享实践经验,让智慧在交流中碰撞出更灿烂的火花。

期待每一位教师都能以此为起点,将培训中汲取的灵感转化为真实的课堂变革,把一个个充满交互与启发的智慧课堂带给学生,共同携手迈向教育的新未来。

w12.jpg

END

w13.jpg

图片|陈晓荣

文字|王  楠

编辑|黄  静

审核|汤英华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0-30 18:16 , Processed in 0.14248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