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3-8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导者的条件与修养
' D* B, i9 G! p% Y" a
' E; r, q" h! }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
' N0 b8 ^9 s) e5 U- Q- O 利见大人,君德也。”; t: L& [& w) p4 c3 f; C- ]$ [
这里解释乾卦九二爻的“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是“君德也”——领导人必须具备的条件与修养。第一要学,“学以聚之”,学问是累积起来的。老子的话“为学日益,为道曰损。”做学问是每天每天慢慢累积起知识来的,修道则什么都不要,都丢开、知识也不要,学问也不要。做学问则每一件知识都需要,这里学以聚之,就是要知识渊博,样样都懂。“问以辨之”,要好问,到处请教,以能问于不能,这是儒家常常提到的。“宽以居之”,仅有学问还不行,要宽厚,待人接物,胸襟要伟大,包容万象,不能狭隘,然后“仁以行之”,还要仁慈,学、问、宽、仁,四点一定要做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就是这四德,是领导人应该做到的修养。
2 M# l% }7 T8 w; ?9 C, P1 W, \ L: T% L7 U* _! u
度过危机
1 l6 y" d; A$ ^, F# z
9 M4 `# p# m2 H( S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2 j3 \. l" D- p
无咎矣。”
& b0 C0 |" s+ K2 V* g+ _ 作一个中间的干部,在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的时候,这种位置最危险,因为上不在天,还没有到顶,下不在田,对下不能踏实,而上下的一切责任都落在身上,“故乾乾因其时而惕”,所以随时随地都在警戒自己,提醒自己,那么虽危险也可以没有危险。由此知道,最后的这一阶段的解释,不但告诉我们个人的修养,也告诉我们处世的原则。
/ j. G, Y* s! ]9 l7 l. v% D6 ~' q' L2 ]; J
无可无不可
7 I9 p; l, N9 u' W; I" o/ D
, A8 d) s, U( d7 Q. v “九四重则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
& A# j, I4 u* s: o! ]! G 者,疑之也,故无咎。”0 W9 k! M, `& e# j5 E. Y5 p- S! V
九四爻一爻一爻都是阳爻重重而来,阳为刚,重刚又不在中间的位置,偏了。不在天位,不在地位,也不在人位。天、地、人三位都没有占到,比方一个青年,大学毕业了,没有出路,不在社会上做事,这时就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所以或之,或就是疑,是有考虑的余地。这也是中国隐士的思想,什么都不占,换句话说,也类同于神仙处世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