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855|回复: 0

两层小楼东边3间属上海西边2间属浙江 挂两地门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 于 2009-12-2 09:22 编辑



平日里老裴都是用木板把浙江这个门牌给遮住的,以免过往的人问来问去的。

  “你家住在哪里?”

  这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有一户人家却非常难回答。因为他的家在上海金山和浙江平湖交界处,而且有两个门牌:“浙江全塘镇金桥村界牌头”和“上海金山区裴弄村”。

  这户人家的主人叫裴连根。什么原因让他家又是浙江、又是上海的呢?昨日,记者赶赴老裴家一探究竟。

  一家人父母上海人儿子浙江人

  同属一家人,老裴夫妇是上海人,而大儿子却是个地道的浙江人。

  这是咋回事呢?原来上海金山区金山卫镇裴弄村与浙江平湖市全塘镇金桥村毗邻,建国前同属一个自然村——裴家弄村,建国后被行政划分,成为浙江、上海交界处唯一的混居村落。

  1963年,上海裴弄村的裴连根,经人介绍认识了平湖市全塘镇金桥村村民黄芬娣,裴连根以上门女婿的方式入赘黄家。次年,他们的大儿子黄忠林出生。由于当时政策规定,子女的户口必须跟随母亲,所以黄忠林的户口就落在了浙江。两年后,黄芬娣将自己的户口迁到了上海,大儿子黄忠林的户口却依旧留在了浙江。

  后来,裴连根夫妇又添了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户口也都落在了上海。

  一幢楼东边属上海西边属浙江

  裴连根家的房子格局与当地的普通民居并无二致。但是,小楼却是建在浙沪两地分界线上的。房子中间的一堵墙就是分界线,墙东边属上海,西边属浙江。这也就使得老裴一家成了同时拥有“浙江全塘镇金桥村界牌头”和“上海金山区裴弄村”两个户籍的人家。据说,该幢小楼的“跨界”特征在浙江和上海也是独一无二的。

  老裴说,房子是上世纪80年代,在老宅基的基础上进行扩建的。当时,上海金山区政府按户口人数,为老裴家批复了70平方米的宅基地。但裴连根觉得宅基地太小,于是他脑筋一转,想到大儿子的户口还在浙江,就向平湖市全塘镇政府也申请了50平方米的宅基地。第二年,裴家占地12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就跨省落成。东边三间是上海的地,西边两间是浙江的地。

  一顿饭饭在上海做菜在浙江烧

  如今,老裴的儿女都已各自成家,大儿子黄忠林将户口迁到了嘉兴,而其余三个儿女则将户口迁到了上海石化。老裴夫妇也已退休在家,生活过得很是悠闲。

  临近傍晚,老两口开始做饭。裴连根在东边的厨房做饭,黄芬娣则在西边的厨房烧菜,老裴笑着说,他们是上海做饭,浙江烧菜。“我们每天要在两省市之间穿梭数十次呢。”黄芬娣说。

  另外,家里的电、通讯是上海的,有线电视与水则来自浙江,
所以,老裴说他们做饭时要同时用上上海的电与浙江的水,是一锅“杂交饭”。“我们用上海的电,电费比浙江贵!”黄芬娣在一旁说。为节约通讯成本,夫妻俩给在嘉兴的大儿子打电话用的是浙江邻居家小店的公用电话,给上海子女打电话就用自己家的。

  “上海的女婿来看我们,到金山卫镇纬六路时会打电话通知我,因为一过纬六路,打手机就算漫游了。”黄芬娣说。更有趣的是,他们随便拿张榻椅放到走廊下,然后躺在上面午休,就成了一个头枕上海、脚搭浙江的人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16 04:09 , Processed in 0.052539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