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614|回复: 15

[原创独家新闻] 新出炉的“烂书榜”是个什么榜?(老外说中国好话,有人气急败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3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空气稀薄地带 于 2010-2-13 12:03 编辑

2009年“烂书榜”由袁复生发起,孟泽、陈希我、长平、十年砍柴、三石、蒋方舟、史航、李杰、严彬、翁天兵、潘采夫、王晓渔、涂志刚、袁复生等国内26位书媒编辑记者、书评人和作家、学者共同推选,而终审评委包括潘采夫、涂志刚、王晓渔、袁复生四人,提名书目中,获得终审评委至少3票的图书将入列 2009年的烂书榜。2月10日该榜单出炉,《中国不高兴》、《中国站起来》、《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名列三甲。

这26位是什么人?入选“烂书榜”的是什么书?我简单谈一下评选人陈希我和入选“烂书榜”的《中国大趋势》,算是窥豹一斑吧。

陈希我
自由作家,福建人,文学博士,现任教于福建师范大学,曾留学日本多年,有人批评他的作品涉嫌“美化日本历史”。

陈希我文章摘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a05070100gr14.html
《弱者容易记住别人对我不好》
“。。即使是历史的帐要算,也要基于真相。然而我们知道多少真相?现在说“南京大屠杀”有30万,如何证明?没法证明。当时的政府没有、也无暇去收集证据,在顾着争权打仗。事实上,当时的远东军事法庭上认定的数据是10余万、20余万,还是包括南京以及附近的地区。后来实际考察,得出的有据可查的遇难人数从没有超出10万的。所谓30万,不过是采信受害者回忆等间接证据得出的,而且也不只是“屠杀”,还包括其他的死亡。日方曾多次表示希望成立两国联合调查小组对南京大屠杀进行系统调查,中方以“没必要”和“已经定了”加以回绝。我们不要真相,只要政治。30万符合政治需要,是政治数据。”

德国热线网友对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的一系列事件都有印象吧。明明是一个出版业的盛会,却被一些德国媒体和政客拿来当作攻击中国的武器。“藏独”国际组织被允许在书展上发放和张贴传单,并设置展位;“疆独”头目热比娅受邀参观书展,主办单位特地为她安排导览和安全人员;德国电视二台“今日秀”的专题中,该台记者利用中国书展商听不懂德语的弱势,歪曲翻译并编造解说词,用低级庸俗的手法嘲弄书展的中国工作人员,诋毁中国形象;在“中国与世界—感受与真实”的研讨会上,德方未与中国代表团充分沟通,邀请异议人士戴晴和贝岭出席并发言,中国官方代表团集体退席表示抗议,对于这场风波,驻德大使吴红波在接受德国《世界报》采访时连问三个问题:“
1:我们中国是远道而来的客人,为什么在研讨会的开幕式上,一个主人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连一句欢迎的话都没有,这样礼貌吗?
2:研讨会的开幕式是双方共同举办的,一方临时决定改变议程,为什么不跟另一方商量,甚至连招呼都不打,这样做对吗?
3:根据民主的原则,别人发表意见,你可以听,也可以不听。那为什么有一部分中国人不想听并退场,就是专制,就是反民主、反自由呢?这些中国的年轻记者认为,这是在德国上的最深刻的一课。”

对于德方的一系列恶意干扰,以小说《铁皮鼓》获得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都看不下去了,这位老人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我知道有很多德国人包括媒体都在本届书展上批评中国政府,但从我的角度出发,我想对他们说的是,如果德国人能站在自己那段耻辱的历史角度来看中国,也许才能够与中国人进行更好的沟通与交流,非常遗憾他们已经忘记了。”

中国记者与格拉斯在法兰克福书展合影

格拉斯为中国说了句公道话,却令陈希我激愤不已,他随即发表公开信谴责这位德国老人:“我曾经对您十分推崇,虽然诺贝尔文学奖每次所授予的作家,并不都是我喜欢的,但是1999年授给您,我觉得很正确。但是现在我却发现,这是一个错误,是诺奖授奖历史上一个大的错误。据说诺奖曾准备授予希特勒,幸运的是他最终没能得到,可是不幸的是,您得到了。今年法兰克福书市,群星云集。作为东道国,德国作家自然要受到更多的重视,诺奖获得者更是受到追捧,比如今年获得诺奖的赫塔·穆勒,当然还有您。您接受了中国某媒体的采访,这对百忙的您,也许不容易,作为中国人,我很感激,希望聆听您对中国、包括中国同行的建议。这无论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还是对中国文学的发展,都应是有益的。中国有句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中国在走向现代化进程中,仍然有许多问题没能解决,外人的建议,也许是重要的,特别是您这样一个诺奖得主。可我听到的,却是你对批评中国的愤慨。为什么不能批评中国?中国人都知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虽然中国这个古训很遗憾地常常没能做到,对别人的批评每每要狗急跳墙,但是从理性上考量,一个接受批评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民族;一个有前途的民族,是希望被批评的。”

《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
本书作者是全球趋势大师奈斯比特(又译"奈思比"),他成名极早,三十年前凭借《大趋势》一书,准确预言人类将由工业社会过渡到信息传递为主的知识经济社会,轰动国际。奈斯比特在新作《中国大趋势》中称赞中国改革三十年取得的成就,认为思想解放与"垂直式民主"是中国跃升主因。前不久奈斯比特夫妇接受了德国《明镜周刊》的采访(全文翻译见Anti-CNN外文编译版,链接:http://bbs.anti-cnn.com/thread-222074-1-1.html,需登陆),德国热线网友也有讨论这篇采访(“这篇屎必歌的文章还是可以看看的”)。

约翰•奈思比和多丽丝•奈思比合影

摘录几段:
明镜在线:您的书《中国大趋势》中的核心议题是,中国已经发展出一个与西方民主抗衡的政治体制,您指的是什么?
奈斯比特夫人:在西方的多党制中,权力通过选举获得合法性。A党努力使B党形象更糟糕,反之亦然。这种角力永无止境。在中国,政府思考并作出决定。那里也会进行讨论,那里工作的人非常聪明,有教养,受过良好的训练。他们明确地制定目标,然后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创建一个大家可以共同努力的氛围,去实现这个目标。其巨大的优势在于:如果政府不确定某事能否可行,可以设立一个特区进行尝试。
奈斯比特:(补充说)这叫尝试错误法。那里进行着全世界最大的试验项目。中国人有句绝妙的俗话叫:“摸着石头过河。”他们分散地、自下而上地尝试各种各样的事情。行得通就采纳,行不通就抛弃。很多创新来自基层,被高层采纳,然后变成对全国适用的规定。这是一种协商式民主。

为写作本书,奈斯比特和夫人2006年在天津成立奈思比中国大趋势研究中心,聘用28位专职研究人员来搜集中国大趋势的资料,而他自己也会实地考察,与人沟通,特别是每天坚持看中国100多个城市的报纸,通过这些报道全面的了解中国。这样一本潜心研究中国的专著竟然入选“烂书榜”第三名,而入选理由更滑稽:“中国人总是不相信身边的人,却靠别人展望自己的生活,在意淫中觉得特靠谱。”

吊诡的心态
德国老作家格拉斯只是为中国说了一句公道话,竟然让“烂书榜”的评选人陈希我大为光火,以至于要写公开信质问格拉斯,这是一种怎样吊诡的心态啊!同样是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奈斯比特的《中国趋势》一书基于科学的调查分析,肯定了中国模式和取得的成就,这样严谨的专著也会让“烂书榜”众评委恼羞成怒,如果不是《中国不高兴》和《中国站起来》引发的反响太强烈,说不定奈斯比特的新书会夺得“烂书榜”第一名。

如果《中国趋势》是本“烂书”,那什么书才能进入这些评选人的高贵法眼?奈斯比特夫妇接受《明镜周刊》采访时,记者最后问这本书是不是“为中国政府在西方作舆论宣传”,奈斯比特夫人回答说,“从经济角度,写本反华的书要挣钱得多。写这本书没有什么经济上的诱惑。”

虽然这26位记者、学者、作家没有评选“好书榜”,但是我大胆假设一下,如果奈斯比特写的是“更挣钱”的书,或许能名列其中。

一些文人学者和自由派精英,身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但是立场比西方还要西方,常常比“洋大人”还要凶,只要有人宣扬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狭隘极端”、“愤青”的帽子就一顶接一顶扣过来,只要有人敢说TG的好话,马上就被贴上“五毛”的标签,甚至连外国人为中国说几句好话,都能让他们气急败坏。有意思,这“烂书榜”折射出的东西还真不少。

几位“烂书榜”评选人
袁复生:“烂书榜”发起人,湖南《潇湘晨报》采编部主任,《晨报周刊》书评人。
长平:大名鼎鼎的南都长平就不用介绍了吧。曾任《南方周末》新闻部主任,《南都周刊》副总编辑,现为南都传播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
潘采夫:书评人,专栏作家,生于1976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广告学系,曾任职于《河南日报》、《财讯传媒》、《新京报》等。
涂志刚:新京报书评编辑。
王晓渔,文化学者、评论家,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呵呵,几乎一水儿的南方系JY。

相关帖子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0-2-13 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什么希奇的,老中说老德好话,照样有人气急败坏。
不信你去左派党集会称赞一下德国政府。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0-2-13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空气稀薄地带 于 2010-2-13 00:35 编辑
有什么希奇的,老中说老德好话,照样有人气急败坏。
不信你去左派党集会称赞一下德国政府。
我爱热钱 发表于 2010-2-13 00:19


是不稀奇,看看德国热线里的个别“中国人”,可比评委“陈希我”厉害多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0-2-13 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恰恰也是这位 君特.格拉斯 也为刘晓波鸣过不平,怎么就一下又打入支共行列了?看来,很多人只能听到自己喜欢 ...
拉灯 发表于 2010-2-13 00:25


拉灯兄应该告知陈希我这个消息,估计他会再写封公开信,称赞格拉斯对刘晓波的支持。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0-2-13 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人心态确实有问题,听不进实事求是的真话。很遗憾,热线论坛里左右两个方面都有类似的人才。
拉灯 发表于 2010-2-13 00:38


格拉斯会被讨厌刘晓波的人骂,也会被陈希我这类人骂,所以拉灯两头受气,一会被当美分,一会被当五毛。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0-2-13 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恰恰也是这位 君特.格拉斯 也为刘晓波鸣过不平,怎么就一下又打入支共行列了?看来,很多人只能听到自己喜欢 ...
拉灯 发表于 2010-2-13 00:25



格拉斯也是人,同样有人虚荣和软弱的共性。他参加纳粹青年团的历史,几十年之后才承认,在当时德国还激起不小的风波。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0-2-13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0-2-13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别的不提,只说那对专写大趋势的贤伉俪。看完明镜网站登载的访谈和后面的读者评论,只有两个感想:第一是“大趋势夫妇”对事实的描述实在离题太远,那“咨询式民主”beratende Demokratie的概括更是非常有喜感(想起普京的“引导式民主”gelenkte Demokratie没有?)。是江Core邀约大趋势夫妇以中国为例再续新篇呀!所以总结出那政治学新概念是理所当然滴喽。读后同意后面德国读者的评论:那夫妇不是被蒙得云山雾罩,就是蠢得不辩东西。另一个感想就是德国读者的心态和思维都相当正常,虽然也有揣测他们学院背景(动机)的或者只从意识形态出发评判事物的,可大部分是针对他们的观点,用常识来作答。所以这大著被评为烂书是实至名归啊!一点都不冤枉他们贤伉俪。各位还记得美国人操刀的江Core大传《他改变了中国》吗?幽默一下:“趋势”被“去势”,所以速死可也。

楼主或者原文作者为什么只截一段读者评论而不全面介绍?留学德国的未来精英们应该有能力看完德国读者的观点和评论的。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0-2-13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格拉斯也是人,同样有人虚荣和软弱的共性。他参加纳粹青年团的历史,几十年之后才承认,在当时德国还 ...
我爱热钱 发表于 2010-2-13 01:06

对不起,他参加的不是希什么青年团,而是作为精英的党卫军Waffen SS。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0-2-13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他参加的不是希什么青年团,而是作为精英的党卫军Waffen SS。
Wildschwein 发表于 2010-2-13 11:40



我可能记错了。
不过他据说没来得及干什么坏事,因为那已经是纳粹德国覆灭前夕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6-14 14:32 , Processed in 0.064381 second(s), 1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