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11|回复: 5

[辩论] 越戰爲甚麼失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4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 陳祖耀

美國以世界超級強國,以自由世界盟主的地位與聲勢,對面臨國際共黨侵略的越南共和國,提供經濟與軍事援助,其所表現的人性光輝與道德勇氣,曾獲得世人的尊敬與讚譽,實在說當時的越南,如沒有美國的援助,根本無法生存。因法國於一九五四年六月退出越南時,越共已席捲半壁河山,且對南越仍虎視耽耽,美國乃支持吳廷琰返回越南,力挽狂瀾。當時美國總統艾森豪告訴越南人民說:

「美國將用經濟與軍事力量,來使越南成爲一個獨立自由,並且強大而有力量的國家,以對抗共產黨的滲透、顛覆、與侵略。」

艾森豪旋即成立駐越軍事顧問團,派出顧問三二七人,由奧丹爾少將擔任團長,接替法軍協助越南訓練部隊,又提供十二億美元,解決越南經濟危機,及安置由北越逃出的一百多萬難民。其後隨著情勢的需要,至一九六○年底,美軍駐越顧問己達六八五人。

一九六○年十二月,越共成立所謂「南越民族解放陣線」,開始在各地積極展開活動,一九六一年九月十八日,越共攻佔距西貢六十英里的福成省會,並殺害該省副省長,其叛亂勢力逐漸擴大。一九六四年八月二日,美軍驅逐艦麥杜斯號在東京灣公海,被北越魚雷艇攻擊。兩天後,美軍驅逐艦端納卓號與麥杜斯號,又正東京灣遭受北越魚雷艇攻擊。詹森總統乃下令對北越的砲艇與岸上支援設施,採取「空中行動」。八月七日,美國國會通過有名的「東京灣決議案」,授權美國總統擊敗任何對美國部隊的武裝攻擊,以防衛東南亞的安全。

一九六五年二月七日,越共部隊攻擊位於中部高原百里居的美軍基地與機場,造成美軍人員與飛機的重大傷亡與損失,美越空軍乃對北越軍事目標展開襲擊。同生三月八日,美國海軍陸戰隧二千五百人登陸峴港,並立即參加地面作戰,此爲美軍正式介入越戰的開端。

其後隨著戰局的擴大,美軍不斷的增加,至一九七○年達到五十四萬三千餘人。同時還有韓國、泰國、菲律賓、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的部隊,亦達六萬餘人,再加上越南共和國本身的正規軍五十萬,地方軍義軍六十萬,總計達一百六十五萬餘人。經過十年的苦戰,據美國國防部公佈,美軍在越戰中陣亡官兵四萬六千三百九十七人,受傷三十萬六千六百五十三人,失蹤二千九百四十九人。另因飛機汽車等意外事件死亡的美國人約一萬零三百人。越軍陣亡官兵二十八萬四千二百五十七人,受傷七十八萬三千六百零二人。至於一般民眾死於戰火者沒有正確的統計數字,估計最少在二百五十萬人以上。美軍在越戰中投擲炸彈七百六十萬噸,爲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投擲的三倍半,據五角大廈說,美國空軍共損失了三千七百餘架噴射機,五千餘架直升機。而在經濟方面,美國共耗費一千五百餘億美元,每一個越南人約合七千美元。然而這場耗費鉅大,傷亡慘重的戰爭,卻在美國國內與世界各地強烈的反戰聲中,屈辱的和北越簽下一紙「巴黎和平協定」。美軍黯然退出越南,豈知墨瀋未乾,美麗富庶的越南共和國即被北越吞貪,聰明善良歷盡苦難的越南人民被關進地獄,任由越共宰割躁躪!

越南共和國淪亡迄今已二十五年,這場莊嚴神聖浩大激烈的戰爭,究竟爲甚麼會失敗,實值得我們深思反省。

美國前駐越軍援司令魏茂蘭上將,一九七五年四月二十八日當越南情勢十分危急時,在西德漢堡接受「明鏡新聞周刊」的記者訪問時說:

「美國在越南所犯下的最大錯誤,是支持一九六三年推翻吳廷琰的政變。」

曾參加越戰其後主導波斯灣戰役獲得輝煌勝利的前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鮑爾上將,在其自傳《我的美國之旅》(鮑雨上將是牙買加移民)巨著中說:

「投入越戰的美軍袍澤都是驍勇善戰的軍人,和其他戰役中的英勇將士一樣,令人感到驕傲。越戰的失敗,是政治決策上的失敗,決非戰士之罪。」

越南前總統阮文紹則說:

「美國在越南犯了一百多種錯誤。」

美國主導越南戰爭,最後遭到失敗,當然是犯了重大的錯誤,但越南人自己所犯的錯誤亦不少。我們對美國的失敗,越南的亡國,具有無限的感傷與同情,不忍有任何責難。這異僅願以哀矜的心懷,指出幾項基本的原因:

一、美國對越南的國情未盡瞭解:美國對越南的反共戰爭,始終態度積極,不惜人力物力,全力支援,較之當年對我國的多方干擾與不負責任,實不可同日而語。但遺憾的是美國朝野對越南的國情,並未能深入瞭解。越南由於歷史的因素,先天上具有排外的心理,他們經過八年血戰,好不容易趕走了法國殖民主義,接著美軍又進入越南。雖然二者的動機和目的完全不一樣,但越共一打出「反美帝」的口號,便受到民族主義者的擁護,男男女女,一聽說要打倒美國帝國主義,便很自然的隨著胡志明和武元甲起舞。而在美國人的觀念中,卻又結終認爲只有美國式的民主,才是最理想的政治制度。因此,不管別人國家的客觀環境與主觀條件如何,總希望能硬性的加以移植,「接受美援的人,都必須像我們美國一樣」,於是給予越共以挑撥離間中傷破壞的機會。尤其自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吳廷琰政府被推翻以後,在十七個月當中,發生了九次政變,產生了五個政府,改組了十次內閣。而每一次政變後,政變的首領爲了掌握政權,便改換一批新的幹部,當新的幹部還未到達任所,西貢又發生了政變,又有新的幹部派出。因此各省市郡社便成了眞空狀態,不僅美國所期望的民主無法實現,即連一個文人政府亦無法維持。而越共卻乘機坐大,以致形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當然我們不能將一切錯誤都歸咎於美國,美國朝野不暸解當時越南政府的處境,不能體諒越南人民的民族情感與民族自尊心,則是實情。當年吳廷琰即曾說:

「我若全部照美國的方式做,我早就被人民趕走了!」

阮慶曾當著美國駐越大使泰勒的面,說:

「你是最壞的大使。」

「在西貢,泰勒或阮慶只能有一人。」

由於越美雙方的觀念不同,認知有差距,所以美軍在越南雖流血拼命,亦得不到越南政府和人民的信賴與合作。還有一部分美國人不論到甚麼地方,都少不了女人,西貢和各大城市,雖然砲火連天,但仍酒吧林立,燈紅酒綠,進進出出,幾乎全是美國人。一位越南婦女領袖在演講時即說:

「有時在夢中驚醒,想到美國人是那樣又高又大,而我們婦女同胞卻是又瘦又小,他們在一起,怎麼得了!」

不但越南婦女對美國人公開發出怨言,越南男人更是怨恨美國人,因爲那些美國人玩弄越南婦女,而且有些還是他們自己的親人!他們在心理上態度上都對美國人沒有好感,再加上越共從中挑撥煽惑,因此雙方不能密切合作,這是越南反共作戰所以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美軍不懂「人民戰爭」:美軍各級指揮官所接受的都是傳統的正規教育,有其一貫的典範準則,大家都一再重複著同樣的理論,思考著同樣的問題,甚至養成同樣的思維模式。可是北越共軍卻不是這樣,以從最初即負責建立軍隊(一個排),其後並一直領導及指揮作戰的北越國防部長兼總參謀長武元甲來說,他在本質上只是一個文人,他出身農家,曾獲法學士學位,但從未進過軍事學校,也從未受過參謀訓練,他所指揮的軍隊,早期裝備窳劣,又無海空軍支援,然而他卻在戰場上立於不敗之地。武元甲分析他們所以能獲得勝利的因素之一,即是所謂「人民戰爭」。(武元甲自稱獲得勝利的因素有五,即:「勞動黨的領導」、「人民戰爭」、「人民軍隊的組織與精神」、「共黨兄弟國的支援」、及「軍政協同一致的鬥爭」。)

武元甲在其所著的《人民戰爭與人民軍隊》一書中說:

「基本上,一切都是取之於民,如果沒有人民的合作,一切都不可能。」

「如果沒有人民,我們得不到情報,我們不能保守秘密,不能迅速行動。人民建議戰略,擔任響導,掩獲我們,保護我們的活動,供給我們糧食和照顧傷患。」

由於「一切都是取之於民」,所以越共每到一個地區,都先對政府官員、警察、及地方上的地主、富農、知識份子,一律扣上「反動」的罪名,用殘酷的手段予以殺害。對一般無知的群眾,則稱爲「工農愛國份子」,把自「反動份子」手中沒收來的土地財產分給他們。然後找出地方上的地痞、流氓,給予社長(鄉長)邑長(村長)等名義,再配上監視和領導他們的黨代表,形成縱的政治體系。

然後再將全社全邑的人民,不分男女老幼,全部納入編組。凡年在十八歲至三十五歲的男子,一律當兵,參加主力部隊,獨子亦不例外;三十六歲至五十五歲的男子,參加游擊隊,平時仍負責耕種,有需要時即參加作戰,並擔任運輸、搶救傷患等任務。五十六歲以上的男女,可以不脫離家庭,專做情報及生產工作;十二歲至十八歲的青少年則編入先鋒隊,在特工人員的領導下,滲入政府地區及各城市,負責綁架、暗殺、搶奪、爆破、放置詭雷等惡毒勾當,造成人心恐慌與社會混亂。十一歲以下的兒童納入兒童隊,監視行人動態及內部人民的旨行,如果他的父母或親戚鄰居有人對共黨不忠貞,發怨言,就向他的領導報告。至於婦女隊則負責情報、通信、慰勞、照顧傷患、及耕種縫紉等,每一個人都得服從命令,不分老幼,都必須做好分配的工作。縱的政治體系,結合各種任務編組,再加上以特務工作爲中心的黨團組織,便結成了一張綿密的網。

美軍就人員素質和科技裝備來說,絕對是世界第一流的軍隊,而且訓練精良,紀律嚴明,只要是與越共進行陣地戰,無不攻堅破銳,所向披糜,獲致輝煌的勝利。但是在越南戰場上,越共卻與美軍捉迷藏,美軍進攻時,找不到越共,越共來攻時,卻又措手不及。尤其當美軍一旦進入越共所選定作戰的地區,就如秋蟬飛進了蛛網,雖然秋蟬能飛能叫,但一旦黏於蛛網便不能自拔。美軍參戰八年,似戰非戰,似和非和,在戰爭進行中,並未被擊敗,但對國家所賦予的任務,卻未能完成。

三、美國政客與反戰份子的阻撓:美國是一個自由民主國家,人民對國家任何大政方針,都可以自由評論,只要不觸犯法律,可以採取行動以表明自己的主張與立場。美國出兵越南,本爲防止共黨侵略,也是身爲自由世界盟主的美國所應盡的責任。而且如果國際共黨的勢力一旦強大,可能波及到美國本身,與其等到戰爭發生在美國本土,下如先行派兵圍堵,到外國土地上去作戰,但在美國國內卻有極少數的人士表示反對,其後隨著越戰的曠日持久,「反越戰」的聲浪逐漸升漲,特別是在越共一九六八年春節攻勢以後,雖然越共在戰場上,遭到極爲慘痛的失敗。但因越共攻擊的對象是越南境內的美越軍隊與各大小城市,包括美國駐越大使館與美軍援越司令部,不僅範圍很大,而且時間很長,因而引起世人對世界超級強國的軍隊產生了輕蔑與諷刺,而所有媒體爲了聳動聽聞,爭取觀眾與聽眾,竟對越共形成一面倒,更增強了世人對越共的重視與讚譽。尤其一九六八年適爲美國大選年,反對黨與各路政客乃借題發揮,把越戰變成兩黨政爭的焦點,因而更助長了美國國內「反越戰」運動的聲勢!

一九六九年十月十五日,美國首都華盛頓等地掀起了「反越戰大遊行」,參加的人數據報導超過一百萬,而且這一反越戰的浪潮,逐漸漫延到美國全國各地,以及法國、英國、意大利、澳大利亞、紐西蘭、與加拿大等許多囤家,壓迫美國自越南撤除軍隊。

在越南軍中曾祕密流傳著一種說法,謂「當年法越戰爭時,胡志明曾說:『打敗法軍的戰場不在河内,而在巴黎』。現在亦和當年一樣,打敗美軍的戰場不在越南,而在華盛頓。」胡志明能發出這種預言和豪語,相信他必有所依據。因爲凡對國際共黨稍有認識的人,便知他們所實施的是一種世界戰略。當年在法國,國際共黨份子利用各路政客反對法國出兵越南,及至奠邊府一役失敗,他們便连合起來,逼使法國政府自河內降下三色旗,落荒而去。今天在美國的反越戰份子,自稱爲「鴿派」,而將主張援助越南抵抗共黨侵略的人上稱之爲「鷹派」,「鴿」象徵和平,「鷹」則攻擊同類,這種顛倒黑白的二分法,在大眾心理上,更助長了共黨同路人與反戰份子的氣燄。而正當越共遭受慘败,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時,國際共黨卻利用一些政客,鼓動青年學生和婦女走上街頭,并邀請越共所謂「臨時革命政府」的外交部長阮氏平(女),到美國各地講演,煽動美國人反對越戰,又利用電視、廣播、報紙、雜誌等各種大眾傳播工具,口徑一致,逼使美軍退出越南,更助長了越共的聲勢。所以美國的政客與反戰份子,不但出賣了越南,也出賣了美國自己。

四、越共的外援無法斷絕:越南共和國位於中南半島的東南面,地形狹長,東面和南面爲長達一千五百餘公里的海岸線所包圍,西南內陸則與寮、高兩國相毗連。越南與高棉之間是一大片草原,沒有任何天然屏障,自一九五八年高棉承認中共政權後,中共即以金邊作爲其對東南亞滲透顛覆的指揮所,中共在金邊的大使館,大到可以容納一千人,越共的幹部可以公開利用金邊及其機場,搭乘飛機前往河內受訓或開會,而共產集團的人員和物資亦可經由高棉,順利進入越南。根據情報顯示,越共所謂「南部中央局」亦設在高棉境內,甚至高棉的戰鬥機、登陸艇、以及砲兵,亦經常在越高邊境出現,以掩護及支援越共活動。

至於越南與寮國邊境,則爲綿亙的高山叢林,越共所得自北越與共產集團的援助,多經由越寮邊界的「胡志明走廊」而來。所謂「胡志明走廊」,實早已成爲北越滲透供應的高速公路。至於那不著痕跡的北緯十七度分界線,更是北越滲透供應的捷徑,越共曾大膽的以大量的正規軍,公然越過以濱海河爲分界線上的賢良橋,進攻越南共和國北邊的廣治、承天等省,已完全無視日內瓦協定的存在。

國際共黨集團對北越武器、彈药、裝備等的供應,更是源源不絕,且逐年大爲增加,俄製T一○○型坦克,一二○厘、一三○厘巨砲,以及其他各種輕重型武器,都在越南戰場上發揮了極大的威力。而中共、俄共都派有許多科技專家與技術顧問及部隊,長期住在北越。據合眾國際社一九七九年七月二十日自北平發出的電訊稱:

「中共今天透露,越戰期間它曾派了三十多萬軍事人員到越南,並有數千人在 越北被美軍飛機炸死。」中共定在與越南舉行的第九次和談中作這些透露。這兩個越戰期間的朋友,現己翻臉成仇。中共首席談判代表韓念龍,受到越南指控北平企圖利用援助來併吞越南的刺激,他說:「幾千中共死者的屍體,還留在越南土地上。」

中共副首席代表楊公素,稍後於記者會上對中共與外國記者說:「一九六四至一九七一年間,解放軍在越南的總數,超過了三十萬人。」

由於北越境內有「共黨兄弟國的支援」,北越共軍才可以大膽南下,毫無後顧之憂。所以武元甲在其所著《大勝利大工作》一書中,承認「共黨兄弟國的支援」,是他們能夠獲得勝利的五大因素之一,這應是他很誠實的招認。

五、越共在南越根深蒂固:越共頭目胡志明白一九二三年在我國廣州成立「新越南青年協會」後,即利用越南人民反抗法國殖民主義的情緒。指派愛國青年潛回越南,從事宣傳、組織、與訓練工作,第二次大戰勝利後,並領導全越人民對法國展開武裝鬥爭,一九五四年與法國簽訂「日內瓦協定」,但越共並未遵守協定撤除南越,只是就地潛伏,依照「走民眾路線」的指示,專門做爭取民眾的工作,爲了討好民眾,他們隨時把握機會,裝出偽善的面孔,不特經常利用民眾對現實的不滿,開出大量的空頭支票,並在農村殺害地主富農,實施「土改分田」。同時越共每佔領一個村莊,必召開群眾大會,除殺害政府官員外,並拘捕一些平時橫行鄉里欺壓民眾的士紳,提出公審,然後當眾處決,一方面在使人誤認越共主張正義,同時也讓民眾感到自己曾參加殺人,手上已染有血跡,不敢與政府接近。而且凡是越共所到之處,反共人士都全家遭其殺害,因此人人畏之如虎,個個明哲保身,越共更利用人民此種心理弱點,威脅利誘,宣傅欺騙,使得廣大的民眾爲其懾服。越南共和國一九五五年便是在這種艱困危疑中成立,由於吳廷琰苦心孤詣,堅強領導,經過八年的艱苦奮鬥,始獲得人民的信賴與合作,開創一個安定進步的局面。然而吳廷琰卻在外國勢力的影響下被推翻,好不容易才升起來的一道彩虹,就這樣消失了。

六、越南缺乏中心信念:越南在剿共作戰中,最缺乏的是未能建立其中心思想與信念,因此,不僅一般民眾不知「爲誰而戰,爲何而戰」,即一般知識份子,亦是懵懵懂懂,不知剿共戰爭的意義和目的。就是內心反共的人上,亦提不出理直氣壯的理由,以與越共的政治口號相抗衡。在這種情勢下,往往爲越共的心戰宣傳與統戰攻勢所吸引、所麻醉,以致身不由己的跟著搖旗吶喊,爲其利用。

尤其重要的,自吳廷琰被推翻以後,政變頻仍,一般軍政幹部亦不知應該對誰負責,向誰效忠。一九六四年冬,當佛教徒反對總理陳文香(亦爲佛教徒)的運動正鬧得如火如茶時,軍隊安寧署的處長阮春學中校對筆者說:

「根據我們的資料,明知某些人士是越共份子,但我們不能逮捕他。因爲陳文香不知能幹多久,一旦他下台,被捕的人馬上會被釋放,他們出來後即將控告我們,我們便要坐牢!」

這位處長接著很感傷而又無奈的說:

「我是愛國的,但誰是我的上司,我該向誰效忠?」

他說著幾乎要流下淚來,這就是當時越南一般軍政幹部所共有的痛苦和悲哀!特別是像楊文明之流,當越共大軍壓境,國勢危如壘卵之時,猶不加團結禦悔,救亡圖存,反利用國難當頭,逼迫阮文紹總統辭職,他滿以爲越共會與他和談,結果越共卻命令他「無條件投降」,他不得不被迫站在播音機前,高叫政府軍停止作戰,成了越南千古的罪人!

七、佛教團體被利用:越南是一個信仰自由的國家,著名的宗教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高台教、與和好教等,和好教與高台教爲地方性教派,侷限於西南地區;基督教著重福音重生,且人數較少,未聞參加政治活動;天主教偶而也有不威遊行,表達一些政治主張,但都相當理性平和,對社會和政局末造成重大傷害。惟獨佛教團體,人數眾多(越南百分之七十以上爲佛教徒),組織龐大,階級森嚴,釋靜潔大和尚(越南統一佛教會會長)、釋心珠上座(化道院院長,掌管教徒靈修)、釋智光上座(僧統院院長,掌管僧尼組織與管理),他們在佛教徒的心目中,具有極高的權威與地位,只要他們有甚麼主張和號召,所有佛教徒便一體遵行,藉佛祖之名,行羅剎之事,穿著袈裟法衣、敲著木魚鑼鈸,領導示威遊行,廣開殺戮戰場,號稱自殺,其實多爲謀殺愚昧。尤其自吳廷琰被推翻以後,佛教首領們更是以英雄自居,以革命爲業,西貢沒有一個政府,沒有一個人物,是令他們滿意和支持的。如果出現文人政府,他們便要求組成一個強有力的政府;如果出現軍人政府,他們又要求組成一個代表民意的文人政府。不論軍人政府或文人政府,他們都不接受,都要打倒。於是一波接一波的示威遊行,包圍總統府、佔領廣播電台、攻擊警察與軍事機關,阻絕交通、製造暴亂。同時並焚燒美國新聞處,辱罵美國人,要求美國人滚出越南,加上世界各媒體不斷的報導渲染,使其聲勢越來越大,破壞力越來越強,逼得越南政府不得不儘量遷就退讓,並將各地剿共作戰的部隊調回到各重要城市,以維護社會秩序及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而越共便得以順利的進佔各地區,達到其「以鄉村包圍城市」的目的。

八、越軍的編組與運用不合戰爭需要:「軍以戰鬥爲主」,其編組與運用應以能發揮最大戰力爲目標,但越軍在編組與運用上卻有「文不對題」的現象。我國名將胡璉(伯玉)將軍在其手著《出使越南記》中,對此曾有精闢的分析,他在該書第四七頁寫道:

「正規軍的名額是五十萬,而戰鬥部隊祇有十個師,再加上別働隊、海軍陸戰隊和傘兵部隊,就算是十五個師,也不會超過二十萬人。在一九七三年以前,主要任務是打越共,二十萬人打仗,其他的那三十萬人作了何用?效法美軍,以六倍於戰鬥部隊的人力作爲行政及後勤支援?越共根本沒有打一個星期到十天的作戰能力;何況越共作戰,其慣用方式是以絕對優勢的兵力,或打點阻援,或圍點打援,後勤補给每每是送不到需要補给者的手中,而後勤支援部隊一般來說,又需要戰鬥部隊的衛護和掩護。所以如果以越共爲對象而進行編組,一個團兩千人,三個團連師部直屬部隊共八千人,編成四十個師也不過三十二萬人,還有十八萬人儘夠海空軍和其他訓練補充以及後勤支援之用了。閉目細思,四十個師,以一半防守,一半作爲機動使用,那該是如何浩大的陣容及壯觀的聲勢。吳光長如果指揮十個師在順化蜆港地區和越共一較長短,我深信他不會敗。」(當時我政府非常重視援越工作,爲助越軍與美軍作戰,特選擇智勇雙全,身經百戰的胡璉將軍擔任駐越大使,期能作越美軍的顧問,結果卻是越共比越美高級將領更敏捷,必欲將其除之而後快。一九六七年的一天上午,胡大使正在大使館內主持例行的會議,就在大使的後面,爆發一顆炸彈,所幸天祐將軍,在鎮定中並勿末受害,而他的座椅,卻因後牆被炸裂而幌動不已。)

越軍不僅編組有問題,其運用亦值得商榷。十個步兵師長久以來,即各自部署在一個固定的地區,其兵力的配備一成不變,越共甚至當地的老百姓都早已瞭若指掌。由於政府軍要負責保國衛民,每一個城鎮要地都要防守,形成了備多力分。而在馬尼剌七國會議後,美國自動要求負起所有作戰任務,讓越軍負責推行農村建設工作,在各省各郡積極建立「新生邑」,以對抗越共的「人民戰爭」。但美軍說撤就撤,又迅速將作戰任務全部交還給越軍,當越軍陣腳還未站穩,裝備還未到手,越共已排山倒海而來,這也是招致失敗的一大原因。

九、巴黎協定出賣越南:美國爲了安撫國內的反戰份子,儘快從越南撤軍,以達到其所謂「越戰越南化」的目的,不惜委曲求全,與越共達成所謂「巴黎和平協定」,並迫使越南共和國接受,雖然阮文紹總統和陳文香副總統一百個不同意,兩人甚至相對而泣,但因形勢所逼,爲了換取尼克森所保証的繼續給予軍經援助,只得硬著頭皮,同意由其外交部長陳文林在協定上簽字,而陳外長在簽字時滿臉憤怨,幾乎將筆扔在地上。

這個於一九七三年一月二十三日所達成的九章二十二條「巴黎和平協定」,可以說完全是依照北越共黨歷年來所提「停戰計劃」內容的一個綜合,目的只是要美國無條件撤軍,要越南共和國無條件投降。

在「巴黎和平協定」中,最令人感到莫明其妙的,是對美國與自由世界各國援越的軍隊如何撤除,規定得明明白白,但對北越共黨入侵南越的三十餘萬部隊卻允許其仍留在南越,以致形成了所謂「豹皮式的停火」,只在協定中含糊其詞的說:

「將由南越雙方在國家統一、和諧平等、互相尊重、不受外國干擾,符合戰後局勢的精神下解決!」

這簡直是一派胡言,既然叫做「和平協定」,當然北越的軍隊也一樣要撤退,這樣才能獲致「和平」!甚麼叫做要由「南越雙方在國家統一……,符合戰後局勢的精神下解決」,這明明是北越共黨吃定了美國和越南。聰明如季辛吉博士者,由他一手所導演的「和談」與「協定」,卻只求美軍能抽身,只求他自己能領諾貝爾獎,至於越南共和國的前途與命運,他卻置若罔聞,絲毫不放在心上!

「巴黎協定」唯一讓美國感到欣慰的,是規定北越必須遣返美軍俘虜,但卻是「分批」遣返,因爲美軍也是「分批」撤離嘛!美軍五十四萬多人,當然不能一次撤離,而美俘不過才兩千多人,北越卻堅持非「分批」遣返不可,其後北越便利用這「分批」遣返的問題,給美國製造許多困擾和麻煩,而且迄今仍有一千三百五十九名美軍下落不明,實際遣返的不過才一千五百九十九人而已。這些失蹤的美軍便成了他們父母心中永遠的痛了。

最令越南政府深惡痛絕的,乃是美國政府的背信忘義。美國總統尼克森原本曾以十封信函,且曾多次公開向越南政府保証,將繼續給予越南軍經援助,但尼克森並未如期提供,前美國駐越軍援司令魏茂蘭上將在其所著《一個戰士的報告》(A Soldier Reports)中說:「阮文紹總統在一九七四年下半年下令規定:一個士兵每天一枚手榴彈,八十五發子彈,每門炮每天四發砲彈。」特別是尼克森因水門事件下台之後,繼任的福特總統於一九七五年四月十日,眼看越南情勢十分危急,特提出七億二千二百萬的緊急軍援,二億五千萬元的經濟援助,希望國會在四月十九日以前完成立法程序,但國會遲遲不採取行動。而且美國也沒有遵守諾言,「以一件對一件爲基礎,(越軍損失一枝槍,美國即補充一枝槍;損失一門砲,即補充一門砲),充分供應越軍武器和彈药」,因此當北越部隊對越軍發動攻擊時,越軍有飛機不能飛,有大砲沒有砲彈,有步槍沒有子彈,而北越部隊卻從蘇俄與中共獲得充足的供應,用以對越軍猛烈攻擊,席捲了越南。

十、最後也是最基本的一個原因,是美國「不求勝政策」的貽誤:美國對越戰的基本政策是「堵住北越,圍剿越共」,維護日內瓦協定所劃定的分界線,他的對北越轟炸,對南越增兵,其目的都只是在迫使越共接受和談,好像只要越共能答應談判,便甚麼問題都可以馬上獲得解決。美國這種「不求勝政策」與迫不及待的求和心情,不但大大的影響了美越聯軍的心理與士氣,而且更危險的助長了越共的氣燄,鼓勵了越共侵略的野心!

美國所謂「不求勝政策」,眞如當年麥克阿瑟元帥所說:

「不僅在美國的歷史上沒有,即在全世界的歷史上亦沒有。」

然而這個爲歷史上所沒有的怪事,卻自韓戰以來,一直成了美國固守不變的政策。共和黨的艾森豪總統沒有改變這個政策,民主黨的甘迺迪總統也沒有改變這個政策,以後的詹森總統和尼克森總統更沒有改變這個政策。美國空軍的轟炸北越,目的只是在使北越停止對南越的侵略,只要北越一停止其侵略,美國便將立刻停止轟炸。而且美國爲了表示其求和的誠意,曾數度自動停止對北越的轟炸;同時還利用各種公開與秘密的管道,千方百計的向越共表示求和的心願,甚至詹森總統亦曾親自給北越頭子胡志明寫信,提出和談的要求。這些都充分顯示美國並不要戰勝越共,我們實在想不透,一向主張人道的美國,一方面把自己的子弟送到遙遠的叢林與湖沼中與越共作戰,而當兩兵相接打得血肉橫飛時,負責主導戰爭的最高統帥卻又一再對敵人表示他的政策是「不求勝政策」,不讓他的部隊打勝仗,試問這樣的戰爭如何能夠獲勝!所以我們認爲美國這個「不求勝政策」,乃是越戰所以未能獲勝的一個根本原因。

除上述十種原因外,其他如越南經濟脆弱、社會缺乏安定力、兵源缺乏、兵力不足、難民問題等等,亦都是促使越戰失敗的原因,此處不再贅述。


越戰失敗的教训


越南共和國的淪亡,實是人間一大悲劇,多少人死於戰火,多少人葬身南海,多少人在逃亡途中被踐踏、飢餓、中暑而死,多少人活生生的被越共砍殺活埋。據外電報導,僅僅在淪陷後的一個小小的富國島上,就有兩萬多人被越共處決,他們都是當年從北越逃出的難民與天主教徒。而在南越境內,據估計被越共殺害與凌虐而死的總在兩百五十萬人以上,僥倖逃到世界各國的越南人民,其所遭遇的苦況,絕非我們局外人所能想像於萬一。而在楊文明宣佈投降,越南面臨淪亡時,前安祿守軍指揮官第三戰術區副司令黎文興少將在邊和全家自殺、第四戰術區司令阮永宜中將在藩郎戰死、第二戰術區司令范文富中將與首都特區副司令阮文孝(有中國血統)少將在西貢自殺、前福隆省長阮統成上校在安祿自殺、西貢警察局長阮文平在住所自殺。另有一位警官在國亡之日,走到西貢無名英雄像前飲彈身亡。而固守峴港北邊咽喉要地海雲嶺的特種部隊六十一人,戰至最後一人,全部壯烈成仁。其所表現的忠義血忱可歌可泣的事蹟,尤令人感動。

總統蔣公曾訓示我們:

「越共對美越聯軍的戰法,都是共匪所一手調教出來的,所以在越南戰場的經驗例証,就都定我們今後反攻作戰『先戰之戰』正面的反面的資料教材。」

現在時移勢易,不論我們今後是否還「反攻大陸」,但「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記取別人血的經驗教訓,總是有所裨益的,這裡特提出幾點,俾供參考:

一、戰爭以勝利爲第一:孫子兵法開宗明義即說:

「兵者國之人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戰爭實在是一個國家最重大的事件,它可以決定全國軍民的生死,更可決定一個國家的存亡絕續,所以主政者掌權者必須運用一切智慧和力量,儘量避免戰爭的發生。先賢有云:

「以大事小,仁也;以小事大,智也。」

面臨強大的敵人,只可以智取,決不可以故意去刺激,以免惹火上身。孫子兵法火攻篇特別提醒:

「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

因爲戰爭實在太可怕了!但如戰爭一旦發生,非戰不可,那就必須全力以赴,

不惜任何犧牲,一定要爭取最後勝利,就像我們對日抗戰一樣。因爲「勝利無價」、「勝利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代替的」、「勝利者是下受人批評的」,只有勝利才能生存於天地之間,才能享受人的尊嚴,才能活出人的價值,而免受一切的羞辱、痛苦和死亡。

美軍以世界超級強國的第一流軍隊,在越南前後八年,並沒有經過一次堂堂正正的大會戰,就這樣垂頭喪氣的撤走了。而且也不像在韓國,大軍撤退之後,還留下幾萬人,讓越軍能接下防務,從容部署,就不會這樣失魂落魄,張惶失措。設若美軍參加越戰之初,即能登陸海防,佔領北越,使北越不致將其二十個師中的十九個師,毫無顧忌的南下參加作戰。即使是在北緯十七度分界線附近駐紮重兵,同時以一部兵力進入寮國東部,切斷「胡志明走廊」(實際上已成爲一條高速公路),北越的軍隊、物資也不致源源南下增援,造成這樣悲慘的局面。然而華盛頓的決策者卻始終堅持只在越南境內打「局部戰爭」,這就是政略限制了戰略,讓美軍官兵「縛著雙手打仗」,冤枉死傷了三十多萬美軍,實在是要爲那些優秀的美軍官兵感到委屈!

二、民族主義值得重視:越共以劣勢的裝備與兵力,竟然能對抗強大的美越聯軍,看到越共俘虜那種衣不蔽體、蓬頭垢面的樣子,眞不敢相信他是一個殺戮戰場的殺手。但從其眼神可以看出其內心深處正燃燒著復仇的怒火,這就是因爲共產黨以民族主義激發其戰鬥意志。正如當年我們對日抗戰一樣,許多同胞將炸彈綁在身上,甘願以血肉之軀,與日本侵略者同歸於盡。老實說我們對日抗戰,乃是全國軍民在最高領袖蔣委員長的領導下,人無分男女老幼,地無分東西南北,高度發揮中華民族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同仇敵愾,前仆後繼,始能獲得最後的勝利,所以民族精神實不容輕忽。總統蔣公早在民國四十五年手著《蘇俄在中國》一書中即昭示我們:

「反攻大陸時,只要美國在精神上、道義上聲援我們,同時以武器和後勤物資援助而已,除此之外,就無需美國使用一兵一卒在大陸上參加對匪作戰。」

今後如果萬一兩岸發生衝突,絕對不能有外國地面部隊在我國領上上出現,否則激起民族主義的浪潮,將是十分危險的。

三、必須建立中心信念:越南正反共作戰中,最缺乏的是未能建立中心思想與信念,這對一個方自殖民主義厲行「分而治之」的統治下解放出來的國家,實在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課題。特別是吳廷琰被推翻以後,就失去了決定一切,領導一切的中心,他所積極倡導的人位主義亦隨之清聲匿跡,因此一般軍民都不知爲誰而戰,爲何而戰,他們只有家族情感、宗教信仰、和地域觀念,沒有國家目標、缺乏奮鬥方向,大家只知爭權奪利,營私舞弊,以致敵情觀念模糊,易受越共和野心政客的挑撥利用。尤其缺乏全民歸心的領袖,在政治私人民心理上始終缺乏安定力量,當越共喊出「抵抗美帝侵略,消滅傀儡政權」時,越南政府便窮於應付。雖然本團曾爲其撰寫「建立中心信念與目標」,他們也大量印發各單位及各級部隊研讀,並要本團提供「越南應如何實行三民主義」,以供各級參考。但建立思想信仰決非短時間內所能奏功,所以每一個曾來我國訪問過的越南軍官,都非常羨慕我們有一部完美的三民主義,有一個鞏固的領導中心。今天台灣有這樣的繁榮進步,無可否認乃是數十年來實行「建設台灣爲三民主義模範省」的成果,我們如要繼續繁榮進步,以三民主義作爲最高指導原則,仍是一條必行的道路!

四、研究發展才能克敵制勝:越戰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雙方都非常注重研究發展。美軍爲適應越南戰場的需要,各種新科技、新武器不斷的出籠,所以有人說「越戰是美軍新武器的試驗場」。舉例說,爲了便於在高山叢林中作戰,製作了短小輕便但火力強大的M一六步槍;爲了適應在縱橫交錯雜草叢生的湄公河三角洲的河道中與越共搏鬥,製作了速度快、聲音小,翻覆後可重新扶正的纖維戰鬥艇;爲了深入越共的地道與越共在地道中追逐,特挑選體型小、身手好的十兵,訓練成爲「地道鼠」;爲了捕捉越共,在越共可能活動地區,投擲大量的金屬感應片,並以直升機在空中不斷的作電子偵察,一經發現,即以大量的直升機實行垂直包圍等。又如爲了反制越共的伏擊戰,美軍曾實施「落葉計劃」;其他如M七二火箭、TOW式飛彈、子母炸彈、雷射炸彈等等。爲了對付越共的「人民戰爭」,美國曾與越南聯合實行「農村建設計劃」等。美軍在開赴越南前,先即實施特別訓練,使官兵了解越共的特殊戰法。到達越南後,又實施演習,嫻熟越共各種狡猾的伎倆。而且海軍陸戰隊還在峴港設立詭雷學校,專門介紹越共慣用的二十五種詭雷。並編寫許多小冊子,如《駐越美軍手册》、《越共詭雷手冊》等等,將越共慣用的戰法與伎倆,分別編寫出來,供美軍官兵熟讀運用,以減少傷亡和損失。

至於越共方面,當美軍初用直升機實行「垂直包圍」時,一時手足無措,傷亡甚大。但很快的,越共即在直升機可能降落的地方,設下密集的竹釘、鐵釘、陷阱,以及各種詭雷,並用機槍掃射,致使直升機損失不少。又如美軍使用警犬幫助搜索,使越共難於逃脫,後來越共即隨身攜帶胡椒粉,逃走時隨手撇下胡椒粉,警犬一遇上胡椒粉,嗅覺即告失靈,而越共便得以逃脫。筆者曾應邀到邊和美軍基地,參觀一個越共俘虜爬鐵絲網的表演,那個俘虜又瘦又小,但卻身懷絕技,他的兩眼被厚厚的黑布矇住,將他帶到鐵絲網前,他輕輕巧巧的,不過幾分鐘便爬過三道鐵絲網,而且掛在網上的各種空罐頭盒,竟然沒有發出一點聲音,參觀者有人不服氣,將他矇眼的黑布取來矇在自己的眼睛上,確實是看不見。又將那俘虜帶到另一處鐵絲網前,他也同樣很快便爬過去了。問他訓練了多久,他回說兩年,越共以兩年的時間,訓練一個爬鐵絲網的專家,可見他們對研究發展的重視了!

現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電腦與網際網路,可直達敵人的指揮中心,我國軍官兵,尤其各級指揮官,必須特別注重研究發展,才能克敵致勝。

五、情報工作極爲重要:越共和中共一樣,極端重視情報與反情報工作。如前所述,越南共和國的國防部長和阮文紹總統的特別助理,都是長期潛伏的越共份子。正如我國當年胡宗南的機要秘書、傅作義的女兒、劉文輝的女婿,以及國防部的參謀次長等,都是匪諜一樣。西貢淪陷後,據報導原來政府的許多官員,竟然都是越共潛伏的高幹,試問越南政府內部還有甚麼機密可言!越軍的兵力狀況和作戰計劃,早就到了越共手裡,這種戰爭如何能夠獲得勝利?孫子用間篇說:

「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

吉田松陰說:

「孫子開卷言計,終篇言間,非間何以爲計,非計何以爲間,間計二事,可以終始十三篇矣。」

我們過去在大陸反共作戰所以遭受慘痛的失敗,在情報方面實在吃了很大的虧。現在社會更開放,言論更自由,科技更發達,敵人的滲透潛伏想必也更爲積極,我們在情報與反情報方面實在需要更加注意。
六、妥善處理難民問題:有戰爭就有難民,這本是一個老問題,清朝咸豐年間,曾國潘【藩】率軍平定洪楊之亂時,就因爲難民問題影響作戰,還特別寫了一首「安民歌」,要戰地的老百姓練唱,歌詞中說:「我走天下一大半,唯有此處可避難,若嫌此處不安靜,別處更難逃性命。」鼓勵人民就地掩護不要逃亡。但戰火是無情的,特別是面對越共的殘酷迫害、殺戮、活埋,越南老百姓早已畏之如虎。所以當越南政府宣佈自百里居、崑嵩、邦美蜀等地撤退時,中部各省的部隊和民眾數十萬人,驚慌失措的湧上公路,希望奔向沿海的綏和、芽莊等海岸城市乘船逃命。而越共此時卻不停的在電台廣播,謂政府已放棄了北緯十五度以北的地區,也就是將第一戰術區的廣治、承天、廣南、廣信、廣義等五省,全部放棄了。此謠言一出,使得原己惶恐不安的人心,更如驚弓之鳥,便不顧一切,拼命向峴港奔逃,一時所有的公路被數十萬難民擠得水洩不通。第一戰術區司令吳光長中將,本來是越南的一員戰將,他一面下令闢謠,同時急欲揮軍北上收復失土,無奈各地的部隊早已脫離崗位,與眷屬、民眾匯成一道洪流,使得道路交通完全陷於癱瘓。吳光長根本無法調兵遣將,而且已沒有軍隊可以指揮,沿途又有越共的搶劫、爆炸、縱火、及機槍掃射,再加上飢渴、中暑,許多難民都死在逃亡的路上。芽莊、峴港等城市的大街小巷,全爲一百多萬難民所擁塞,所有飛機船艦亦均爲難民湧入,大家都只顧瘋狂逃命,這實在是所有戰地指揮官今後必須牢記在心妥爲處置的一件大事,也是各級指揮官爲達成作戰任務所必須面對的一項重要課題。

七、積極掌握戰爭面:越共利用人民爲工具進行所謂「人民戰爭」,正如當年中共在進攻之前,先驅使民眾向國軍陣地前進,企圖消耗國軍的戰力,國軍官兵眼看民眾手無寸鐵,不忍開槍,中共即挾持眾多的群眾蜂擁而上,迫使國軍放棄陣地,這眞是一種極爲怪異而殘酷的戰法。今後不論是防衛作戰或是反攻作戰,都要以人民爲第一,使國家的目標與民眾的利益相結合,要使軍隊與人民結合在一起,即是要將民眾組織起來,提供各種資訊、訓練、與技能,使其不被敵人欺騙、脅迫、和利用。總統蔣公曾說:「用兵不如用民,教民要如教兵」,軍隊相民眾一定要站在同一條戰線上,也就是要以政治作戰的方法,澈底掌握戰爭面,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八、自己的國家自己救:越南人民甚至阮文紹總統,恐怕做夢也未曾想到美軍會說走就走,毫不留情的丟下越南一千多萬軍民於不顧。當年美軍介入越戰時,似乎並未徵求越南政府的同意,也未簽訂甚麼共同防禦條約,而在美軍撤退時,亦就不必獲得越南的同意了。甚至爲了逼使阮文紹政府在「巴黎和平協定」上簽字,完成葬送越南的「賣身契」,尼克森還給阮文紹總統十封信函,保証支持越南,並說:
「出賣朋友,我們美國絕不那樣做!」

但不旋踵,當越共發動攻擊時,美國卻袖手旁觀,無動於衷,甚至連彈药都不再供給,何等令人心寒,令人憎惡!

「人不自立,嫂不爲炊,國不自立,友亦成仇。」立國於天地之間,唯有自立自強,才能生存發展。回想我國當年退守台灣時,兵慌馬亂,風雨飄搖,總統蔣公在陽明山宣佈「去此一步,即無死所」,情勢很快便得以穩定下來。當時國家財力維艱,國軍薪餉極爲菲薄,聽說美國要發薪餉,國軍官兵無不喜形於色,但爲總統蔣公所拒,並由國防部總政治部發起「克難運動」,以發揮自力更生的精神。美國背信與中共建交時,對我國亦是一大傷害,總統蔣公即時勉勵全國軍民同胞「壯敬自強,處變不驚」,終於能衝破駭浪,走上光明。從這些親身經歷的事實,都說明自立自強是何等的重要。

今天兩岸情勢詭譎,中共文攻武嚇,無所不用其極,主政者必須運用高度智慧,防止戰爭發生。尤其不能將國家的命運,人民的生命,寄望在別的國家的支援上,「自立自強」、「獨立作戰」,實在是立國安邦千古不易的基本原則。

最後,筆者要特別聲明,我寫這本書,絕不是反美,相反的,我對美國崇尚自由民主,嚴守法治秩序的精神,深爲讚佩。而對在越南戰場上冒險把難、浴血戰鬥的美軍官兵,抱有崇高的敬意;尤其對那些慘遭越共屠殺、魂斷異域的四萬六千多名美軍官兵,以及迄今仍下落下明、生死未卜的一千三百多名美軍官兵,更是無限憐惜感傷。只是我們不禁要問:華盛頓的最高決策負責人,爲什麼要將優秀的美國青年,萬里迢迢送到越南戰場,卻又綁緊他們的雙手,不准他們充分發揮戰力,任憑敵人殺害,最後被迫忍辱退出越南,到底是何居心?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0-4-4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经济文化手段,单纯以军事占领,那就必须以民族灭绝为目标,如果把越南人杀干净,就没有抵抗,也无所谓失败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0-4-4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经济文化手段,单纯以军事占领,那就必须以民族灭绝为目标,如果把越南人杀干净,就没有抵抗,也无所谓 ...
smallwall 发表于 2010-4-4 16:23



   das stimmt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0-4-4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价值的文章,通篇都是意识形态作祟,还能客观分析战争?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0-4-4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越南是挺硬的,当年忽必烈都啃不下,明朝都拴不住。民风彪悍,加上热带丛林适合游击战运动战,美军就适合去伊拉克沙漠平推一下。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0-4-4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越南是挺硬的,当年忽必烈都啃不下,明朝都拴不住。民风彪悍,加上热带丛林适合游击战运动战,美军就适合去 ...
jevais 发表于 2010-4-4 20:27


跟这俩没啥关系吧?

赵陀就干下去了.

忽必烈那是蒙古人不适应丛林战. 明朝是后续乏力. 否则还是有可能啃下来的.
至于吴三桂的平西打的估计也是越南.只不过后来玩内战. 没空对外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10 05:41 , Processed in 0.062462 second(s), 1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