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007|回复: 5

鸟类的霸主时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20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文/记者 周晓红

  在恐龙统治世界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毛茸茸的小型哺乳动物们生活得并不得意。它们跟体形稍大一点的哺乳动物一起在庞然大物的阴影下小心翼翼地谋生,既要防止被吃掉,还要相互间争抢小猎物。这种生活一直持续了1亿6千万年,贯穿着恐龙统治世界的全过程。恐龙之间也不完全相安无事,肉食恐龙对素食恐龙也是致命威胁。这样,哺乳动物一代代聆听着惊天动地的嘶吼声, 胆战心惊地照顾着下一代,看不到出头之日。

  鸟类的霸主时代

  6500万年前,火山活动开始了,频繁爆发的火山对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污染,恐龙和小型哺乳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再健康。更糟糕的是,受到伤害的不仅是环境,地球本身也遭受了致命性的重创——宽达10公里的陨石突然撞击地球,短时间内毁灭了所有的森林,恐龙全部灭绝,很多小型哺乳动物也都不复存在,整个世界似乎就此了无生机。

  多亏被称之为我们祖先的小型哺乳动物的身材足够小,才得以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中劫后余生。 根据化石复原后的模型证明,当时的哺乳动物相当于现在的鼠类那么大。经过漫长的修复期,到4900万年前的始新世时期,地球渐渐恢复了元气,森林重新繁茂, 森林里已经繁衍出许多珍禽异兽,有鳞爬行类的统治一去不复返。哺乳类适应新世界的速度很快,种类也迅速增多,但体形依然较小,受制于大型危险动物,比如大型鸟类——戈氏鸟。

  戈氏鸟是恐鸟的后代,高度和成年男子一样,体重达到甚至超过半吨,其庞大的体形取代了恐龙,统治着陨石撞击后的地球。这是史上惟一一次鸟类统治地球。

  那是一个鸟吃马的奇妙世界。现代马的祖先名为远古马,体态娇小,比猫略大,还没有发展出蹄,脚上只有四个像蹄的趾头。由于身体玲珑,防御能力较弱,远古马的胆子非常小,稍有动静就向密林深处逃跑。它们一旦被戈氏鸟强壮有力的喙噙住,就会被悬在半空中,在无数次大幅度左右甩动中晕倒或者死去,最后成为鸟食。远古马非常喜欢吃发酵的野葡萄,饱食后感官变得迟钝,更增加了送命的几率。

  霸主戈氏鸟并非处处得意,由于身材的限制,它们只能在树下做窝、孵蛋。在其外出捕猎的时候,如果小戈氏鸟破壳而出,那势必不能活着跟它的父母见面。这是一个奇妙的链条:最庞大动物的天敌竟是最渺小的动物。戈氏鸟幼鸟的天敌是蚂蚁,确切地说是蚂蚁的一种——食肉蚁,史上最大的蚂蚁之一。食肉蚁成群围攻小戈氏鸟无毛的身体,喝干它的鲜血。

  哺乳类的迅猛发展

  在恐龙统治世界的1亿6千万年中,地球的气候一直比较稳定。恢复元气后的地球为哺乳动物提供的气候不再保持单纯的温暖潮湿,而是变化无常。后来哺乳动物的飞速壮大证明,这对哺乳动物来说是个绝好的消息。如果气候一直维持不变,那么将继续鸟类称霸的世界。

  事实上,哺乳类从来没有放弃过寻求发展的机会,鸟类统治世界的时候,它们就已经开始了水下生活。有蹄肉食动物演化成游泳高手的过程十分奇妙,松开脊骨、缩小四肢、尾巴改变形状直至更适合游泳。在鸟类势力不及的水下,哺乳动物长得非常大,并形成新的物种。 现代鲸鱼就是这样发展来的,它们的始祖游走鲸就是一种水陆两栖的大型动物。游走鲸的先祖是纯粹的陆生动物,而它们在水中行动更加灵活。

  森林中的陆生哺乳动物也不示弱,尽管它们在鸟类威胁下身体曾经十分微小。从化石中可以看出,青草最早是在3000~4000万年前开始出现的,并且在出现之后开始四处生长。当时受南极大陆影响,全球雨林大面积缩小,其他生态形势逐渐增多,许多哺乳动物选择在森林之外生存,成批迁往平原,进入飞跃发展阶段。

  当时气候开始变得干燥,大陆的中心变成平原,草原越来越广阔,丛林面积减小。后迁居的哺乳动物在平原上猎捕小动物,身材与日俱增,并且开始奔跑。最主要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逐渐变成食草动物。但仅仅吃草很难生存,于是哺乳动物的演化更增进一步:有些物种开始长出不同用途的牙齿,腿开始增长,得以迁徙到遥远的草原。巨犀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我们人类还够不到它们的腿。 相对应的,猎食动物也分化出来,比如猫科动物。现在体积最大的老虎跟其祖先相比,也只相当于一只猫。剑齿虎就是史上最大的猫科动物,它们著名的长齿足有20公分。

  100万年前,剑齿虎的种群生活改变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它们从北美洲来到南美洲,统治着南美草原。当时的恐鸟不再占有优势,沦为吃剑齿虎残剩猎物的地位。直到现代人出现之前,恐鸟才灭绝。而剑齿虎一直活到100万年前,活到世界再次发生剧变,气候越来越干冷,它们猎取的大型动物都消失,缺乏食物才灭绝。

  冰河世纪

  南极大陆越来越冷,覆盖在大陆之上的冰帽已经成为永久性的,冰层从北极蔓延到整个北半球,进一步改变着气候模式。终于在250万年前,地球上的气候越来越干冷,进入冰河世纪。这意味着地球和地球上的所有动植物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这种极为艰难的生活环境中,脂肪厚的热带巨兽们的外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仅以长毛象为例,它们的耳朵开始缩小,身上长出厚厚的长毛,腿增粗,有效减少热量散失;它们的长牙变为上翘型,帮助它们清理积雪,搜寻雪下的青草和其他小植物。长毛象最杰出的演化体现在鼻尖上,竟然演化出两个指头一样的触角,权作掘草的工具。这些变化足以帮助长毛象应付北方的寒冷气候。长毛牛、巨角鹿等都是进化成功的大型动物。

  但这些大自然造就的优势物种在3万年前逐渐减少,在大约1万年前突然全部灭绝。原因何在?答案令我们含羞:是我们的祖先把它们当作猎物猎杀绝种的。

  灵长类在恐龙时代就存在,当时为了生存,躲避哺乳动物是其生存的手段。它们是夜行动物,有点像现在的夜猴,在树上独居、跳跃、觅食。这是类人猿的始祖。数万年以后,他们的后代中的一支发展为现在人类的祖先。经过演变发展出个体优势后,南猿体格开始强壮,脑容量增大,并逐渐离开非洲扩展到全世界。有的到达美洲,与长毛象同期生活,成为尼安德塔人,与动物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他们使用工具和火,猎杀大型哺乳动物。

  当然,长毛象等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并不排除另外一个原因:环境突变。在几十年内,地球气温不断升高,冰河期很快结束,动植物无法迅速演化,不适而终。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4-11-21 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21 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21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22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就是discovery里与野兽同行的花絮。。大概就5句话那片子里边没有。。。。呵呵。要看来我这里自己烤。哈哈。。。。。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4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daniellwolfe at 2004-11-21 03:16:
这不是‘’与野兽同行‘’的解说词么?

不太了解,觉得不错,就借了先:P
还有,好像有点远哦:(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24 13:21 , Processed in 0.09805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