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4088|回复: 4

[似血残阳] 龙蛰-中国海军发展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9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龙蛰-中国海军发展史-

  舰载武器2006.10

(一)晚清时期的国产与进口海军舰艇

  一峰 钱於彬

●洋务运动前夜西方武器装备的进口与仿制

  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前,被后世史学家誉为"睁开眼睛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就采取了武器自制与进口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从澳门和新加坡购买了一批英国利物浦制造的钢炮和葡萄牙制造的铜炮约200门,布置在虎门要塞内外炮台和师船上。
  他购买的英船"剑桥"号,原来是美国旗昌洋行商船改装的一艘兵船,装有34门英制大炮。他还购买了两艘25吨重的帆船和一艘小火轮。这是我国购买西船的开端。
  如果说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设立军械所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开场,那么,此前的大约二十年则可称之为洋务运动的前夜。在这一时期,为了应对西方列强对清王朝的武装侵略,华夏大地从上到下对西方武器装备进行了自行研制和仿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839年林则徐到达广州后,通过对比发现洋炮比中国铸造的土炮先进,英军火炮能"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以(己)及我,是器不良也"。 为改变这种状况,他奏请朝廷增造船炮,做到"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几乎同时,闽浙总督邓廷祯等人也提出了类似主张。
  1840年春, 林则徐曾经"检查旧籍,捐资仿造西船,底用铜包,篷如洋式。"当时,目睹这种船下水的西方人留下了这样的描述,"1840年4月25日,两三只双桅船在广 州河面下水,这些船都是按欧洲船式建造的,可能加入帝国海军了。"此举开创了中国建造西式船只的先河。
  1841年,奕山、怡良等人在广州战败 之后,一方面在佛山设立了三个工厂,昼夜督促仿制西方火炮;另一方面鼓励广东富商潘仕成、许祥光等人捐款仿造外国战船。到1842年10月,广东先后仿造 了数艘新型战船,"惟潘仕成捐资新制之船坚固适用,炮亦得力。并仿美利坚国兵船之式,调取各省工匠改造大船。"潘仕成设计建造了我国最早的能够安置舷侧炮 的新式战舰。到1850年时,经潘仕成监造的"贞吉"等大型战船已有12艘。但是,两广总督徐广缙对鸦片战争后广东出现的"师夷制夷"军事活动表示强烈反 对。他强调清军陆战和地利的传统优势,把"师夷制夷"活动看成是软弱行为。1850年,徐广缙下令将潘仕成等人监造的12艘大型战船全部裁撒,广东向西方 学习的成果就这样被断送了。另外,1842年10月,奕山、祁宵还奏请朝廷着手"雇觅夷匠",准备仿造西方火轮船。广州知府易长华、户部员外郎许光祥等人 还分别建造了一些新式战舰。
  1840年7月,以擅长制造军器著称的嘉兴县县丞龚振麟被钦差大臣裕谦调入宁波军营,后来又被浙江巡抚刘韵珂调到 省局负责督造军器。龚振麟等人看到英军的火轮船后,心有所会,遂制成小轮船,以人力代替火力,受命仿造西方战舰时还注意吸取了中国传统的"踏轮"行船技 术,造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战船。
  但是,这些临时抱佛脚的仿制举措虽然取得了某些成效,却于大局无补,毕竟难以在短时间内扭转与西方武器装备上 的巨大差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一败涂地,这固然有将帅无能、官兵军政素质不高等因素,但双方战斗力的主要差距最明显地表现在武器装备的优劣上。 正如亲临前线的两江总督牛鉴所云:"逆夷凶猛,迥出寻常意料之外。此次挫失,臣目击身经,方知凶焰非可猝制,非将士不肯用命。"
  鸦片战争的失 败使道光帝也看到了先进武器的重要性。他说:"胗思海防事宜,总以造船制炮为要。各省修造战船,竟同具文。至临时不能适用,深堪愤恨。此次所造各船,自不 致拘守旧时式样,有名无实。"1842年7月至8月21日,道光帝三下谕旨,饬令沿海各省制造大型战船并设法从国外购买。10月26日,清廷颁布谕令," 今昔情形不同,必须因地制宜,量为变通。所有战船大小广狭及船上所列枪炮器械应增应减,无庸拘泥旧制,不拘何项名色,总以制造精良,临时实用为贵。"于 是,各地又出现一股研制新式武器的热潮。
  但是,这种手工作坊性质的生产活动显然无法与建立在现代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西方武器生产相提并论。尤 为重要的是,这种研发新式武器的热潮在中国也没能持续多久。而且,中国有关人士对西洋新式火器进行的仿制也主要停留在模仿层面,对于这些火器背后所蕴含的 科学理论以及机器大生产方式仍然处于茫然状态。因此,整体上看,中国自行生产火器的活动依然停留在鸦片战争之前的水平上,没有大的突破。更为遗憾的是,清 政府没有能够把握住历史性的机遇,将中国的军工技术积极向前推进。英国在近代第一次以"船坚炮利"的方式给中国造成的巨大压力并没有使官绅阶层普遍觉醒。 在前线的指挥官虽然直接感受了这种压力,但他们也没有通过"船坚炮利"真正看到这些武器装备所显示的西方工业科技水平、巨大经济力量以及先进的资本主义制 度,亦即尚未意识到仍然处于上升阶段的资本主义制度与落后的封建主义制度之间的体系较量的实质。
  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和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基本没有变化,等待清政府的依然是割地赔款的屈辱结局。中国丧失了近代史上又一次难得的赶上西方列强的历史机遇。

●"自以大治水师为主"-晚清进口军舰一览

   清政府购买外洋船炮的最初目的是剿杀太平军,而不是直接抵御外国侵略者。1860年10月以后,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等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经 过清廷内部讨论,最终同意向英国购买新式船炮,建立新式水师。在代理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一职的赫德的积极建议下,总署大臣奕忻于1862年1月24日奏 称:"现在浙江宁波、杭州两府,相继失守,贼势益张,难保不窜出宁波,为纵横海上之计…应请饬下江苏巡抚,迅速筹款雇觅外国火轮船只,选派将弁,驶出外 洋,堵截宁波口外,以防贼匪窜逸。并令广东、福建各督抚,一体购觅轮船,会同堵截。"清廷第二天便批准了奕忻的奏折,决定购买外国轮船。
   1863年9月,由"金台"、"一统"、"广万"、"得胜"、"百粤"、"三卫"、"镇吴"等6艘军舰以及1艘军辅船和1艘小艇组成的李一阿舰队(指李泰 国、阿思本)到达中国。大出清政府意料的是,舰队控制权居然不能掌握在政府手里。不受控制的舰队是军政大员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最终,清政府决定将这 支舰队一卖了事,中国外购近代军舰的第一次尝试就这样在无奈中结束了。
  7艘军舰最后被分别售出,其中"镇吴"、"广万"售给日本萨摩藩,"镇 吴"被改名为"春日",由于在平叛战争中有功而成为日本海军史上的一艘功臣舰:"百粤"和"得胜"被卖给印度;"金台"、"三卫"、"一统"出售给埃及。 在这次购置军舰过程中,清政府先支付了1259711两白银,以后收回了557149两,白白损失了702562两白银。
  中国近代海军完全是 向西方学习,其中武器装备就是来自于仿造和直接购买,但由于自造能力一直无法满足海军建设的需要,所以基本上是以外购为主。鉴于1874年日本凭借购进的 两艘铁甲舰侵略台湾事件的教训,大办水师、购置足以制衡日本的西式战舰成为清廷朝野上下的共识,从1874年到1888年形成了晚清历史上第一次购舰高 潮。其中,1876年到1878年之间,由于左宗棠出征收复新疆战事的影响,清政府暂时停止了进口军用舰船的活动,大量进口陆军使用的武器和弹药。甲午战 争惨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从1896年到1911年,为了重建海军,清政府又耗费巨资进口了大批军舰,形成第二次购舰高潮。在中国创办近代海军的19世 纪后期,正是欧美各国收获海军革命成果的时代,海军武器装备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而且对出售此类产品亦无严格的限制,只要肯花钱,几乎任何新式武器装备都 能很快买到。固然,我们不可能完全依靠进口而买来一个近代化,但是,依靠进口来加快实现近代化的步伐、提高海军的战斗力则是许多后发国家所认可的捷径。包 括日本在内的一些国家也是采取了先进口、再仿制、后自制、进而出口的方针。
  由于清政府采取了集中资金、优先建设海军的方针,因此,北洋海军的建设走在了前列,其所拥有舰艇的性能、技术水平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亚洲都堪称一流。北洋海军不仅装备了进口的主力战舰,而且还大力引进鱼雷艇。
   1874年10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天津参观俄国军舰时,"初次见发放鱼雷"。鱼雷强大的威力给留心海防武器的李鸿章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当 他于1875年(光绪元年)5月30日奉旨筹办北洋海防后,即有计划地将鱼雷列为外购海军武器装备中的重要一项,委托时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全 权办理。期间,李鸿章曾指示驻德国大臣李凤苞与英国贝茨公司推荐的伯恩公司联系购买鱼雷艇,却被骗去订金而不了了之。1879年,赫德向李鸿章推荐英国阿 姆斯特朗公司新制的"快碰船",结构图中标明此战船还带有一艘舰载小鱼雷艇。李鸿章有意购买巡洋舰,又认为舰载鱼雷艇"或带在大船上,或隐于大船后,冲击 最宜",故决定订购两艘,取名为"超勇"、"扬威"。赫德认为"鱼雷艇是李的兴趣所在",甚至订购这两艘舰的"原因一半是因为它们带有鱼雷艇"。但由于制 造厂商的原因,两舰携载鱼雷艇的方案最后竟被改为携载汽艇。
  李鸿章将订购军火的目标转向德国。此时,中国最早一批熟悉军舰知识的外交人员及留 欧海军学生也开始成熟起来,已基本具备了直接与外国厂商洽谈订购军舰的能力。驻德使馆二等参赞徐建寅遵李鸿章之嘱协助李风苞为北洋海军订购海军装备,先后 考察了欧洲各国著名的军火厂,还重点参观了专门生产"黑头"鱼雷(blackhead torpedo)的德国刷次考甫厂。在全面考察和充分比较之后,经 李鸿章核准,李凤苞、徐建寅等于1日80年(光绪六年)底至1883年(光绪九年)10月在德国伏尔锵船厂订造了"定远"、"镇远"号两艘大型铁甲舰和" 济远"号穹甲巡洋舰(其中"定远"、"镇远"两舰各装鱼雷发射管3具,"济远"舰装鱼雷发射管4具)。此外,还在伏尔锵厂订购鱼雷艇11艘,解体运至天津 合拢;1882年(光绪八年)至1883年,订购次等鱼雷艇四艘,大鱼雷艇四艘,建成后有两艘大鱼雷艇先期拆运回天津合拢,其余六艇由"定远"、"镇远" 两舰于1885年(光绪十一年)夏带回;1884年(光绪十年)9月,又订购鱼雷巨艇一艘,建成后解体运至上海,交祥生懋洋厂重新组装。当时的所谓大鱼雷 艇和鱼雷巨艇是指排水量在60-100吨和100吨以上者,艇上除装备二具鱼雷发射管外,还配有哈乞开斯五管连珠炮或新式格林炮二至六门。上述中型或次等 艇为舰载鱼雷艇,分别配属于"定远"、"镇远"、"济远"三舰(每舰两艘)。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广东方面通过驻德使署在德国伏尔锵厂 订购二艘大鱼雷艇,建成后由北洋的"定远"舰于中法战争结束后带回。中法战争后,沿海地方官员对鱼雷艇的热情仍丝毫未减,两广总督张之洞认为"鱼雷最为猛 烈,一物而兼船、炮、雷三者之用",极力主张多购多造鱼雷及鱼雷艇。主持福建船政局工作的裴荫森指出,"海防利器,攻剿莫捷于鱼雷"。在战后清廷组织的海 防大筹议中,其他封疆大吏提出的未来海防兵力构成方案,大多也都强调了扩充鱼雷兵力的重要性。1886年6月,巡阅北洋海防的总理海军事务大臣奕擐在看过 鱼雷打靶后特别提出:"鱼雷艇虽小而速,雷行水中,无坚不破,实为近时利器,亟宜多购多操。以一小铁舰之价,可购四五十雷艇。如南北各口有鱼雷艇百只,敌 船必畏而怯步"。由于中法战争后已经做出先精练北洋海军的决策,所以东南沿海各省购买鱼雷艇的计划不了了之。
  1886年11月,北洋海军向英 国百济公司订购了一艘三管大鱼雷艇,又在1890年(光绪十六年)接收了福建的"福龙"号鱼雷艇和装备一具鱼雷发射管的"平远"号钢甲巡洋舰。至此,北洋 海军共拥有大小鱼雷艇十三艘,另有装备鱼雷发射管的战舰八艘,舰载鱼雷发射管数合计约五十具左右。
  中国晚清时期究竟进口多少枚鱼雷,现在已无法准确考证。笔者查找的资料证实,至少在1883年5月,德国刷次考甫厂已经为中国生产并运往中国100枚鱼雷,装备在由德国伏尔锵厂建造的舰只和鱼雷艇上。柏林的造船工厂为两江总督制造的20余枚深水鱼雷也已经运往中国。
   1888年以后,北洋海军只是在1890年装备了国产的"平远"号巡洋舰,之后直到日军启衅开战,由于清政府停止了购置舰、炮等武器装备,北洋舰队除了 坐视舰炮衰旧外已别无他法。由于缺乏足够的外来直接威胁的刺激,直到甲午战争爆发北洋舰队也没有再进口过一艘军舰,甚至连李鸿章和北洋海军军官添置部分快 炮的希望也没有能够实现。当时,日本海军的装备建设已经明显走在中国北洋海军的前头。
  中法战争后,两江总督曾国荃曾经提出过一个规模宏大的发 展南洋海军的计划。1885年7月,他提出两年内借洋款240万两,请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分年协款,购置数十艘铁甲舰、巡洋舰、鱼雷艇的设 想。但是,南洋海军不属于清政府优先建设的海上力量,因此,曾国荃的设想只能成为泡影,在经费的筹集、划拨、军舰的购置等方面未能实现。南洋海军军费来源 主要是各省特别是江苏的厘金,而海关税则大部拨给北洋。南洋海防军费缺乏系统的资料,但"至多为北洋收入的三分之一"。即使在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以 后,南洋海军也没有迎来发展的春天。后经有关督抚努力,也只是购置了一些吨位不大、战斗力不强的舰艇。甲午战争前,南洋舰队23艘军舰中有14艘为福州船 政局和江南制造局制造。
  福建海军与广东海军、南洋海军处于同命相怜的地位。据笔者统计,其进口的舰艇不但吨位小,数量少,而且总吨位与南洋海 军相比也仅相当于其三分之一。尽管对广东海军进口军舰的数量尤其是吨位还难以准确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福建海军就是与广东海军相比也处于下风。甲午战争 前,福建海军20艘军舰中有15艘为福州船政局制造("福龙"号不计)。
  广东地处南海之滨,在多次外敌入侵之时都首当其冲地成为国防前哨。但 是,由于清政府坚持优先建设北洋海军的方针,广东海军的建设长期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如果以两广总督为代表的当地封疆大吏比较重视海防建设,特别是对购置 军用舰艇比较重视的话,就会设法筹集资金争取多方购置一些舰艇。甲午战争前,广东舰队25艘舰船中有9艘为福州船政局制造,所配浅水轮多为广东机器局制 造。
  在北洋海军、南洋海军、福建海军、广东海军中,排水量在1000吨以上的舰艇共31艘,加上中法战争马江海战中被毁的4艘,共35艘,其 中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局建造的达25艘,占70%。主要靠外购舰船建立起来的北洋舰队也有不少于5艘国产舰船。相比较而言,北洋海军当之无愧地成为清政 府大力建设的具有一定外海作战能力的战略海军,在当时的亚洲乃至世界都堪称一流。即使到1894年的大东沟海战之时,与日本海军的装备差距也不能算是很大 (大东沟海战可以称得上是中国近代以来对外反侵略作战中装备差距最小的一次海战)。
  甲午战争前夕,面对火药味越来越浓的朝鲜半岛局势,李鸿章着手对外购买军舰军火。购舰主要由海关总税务司赫德通过驻伦敦的金登干进行,同时李鸿章也通过中国驻外使节进行采办。
   1894年7月5日,金登干透露英国阿姆斯特郎公司能够提供速度最快的巡洋舰(10个月交货)和小型捕雷驱逐舰(5周内交货)。第二天又补充说,英国可 以把为其他国家定制的军舰优先供应中国。7月16日,李鸿章密电驻英公使龚照瑗,在中日爆发战争前购置船速23、24节的巡洋舰,"趁未决裂前送华,迟则 无及"。随后,李鸿章又获悉英国还有一艘巡洋舰和捕雷舰可售。
  8月1日,中国正式对日宣战。丰岛一战,北洋海军军力单薄的情形逐渐引起清廷中 枢的重视。8月2日,清廷拨款200万两银,命令李鸿章迅速从西方订购军舰。一时间,中国通往欧洲的电报线路几成热线,忙乱中甚至以明码电报讨论购买军火 事宜。当时英、德等欧洲国家对中日战争表示中立,禁止向中国出口军舰,中国事前订购的一艘驱逐舰("飞霆")即被英国海关查扣。受命具体负责寻购军舰的驻 英公使龚照瑗以及赫德、金登干等人转而向阿根廷、巴西等南美国家商量,通过怡和洋行老板克锡,得到了智利政府愿意向中国出售军舰的消息。但此后不久,因为 价格过高、日本从中作梗等问题,智利政府又完全拒绝出售军舰。以后,李鸿章又通过赫得、金登干联系上"卜拉德"、"白朗古.恩卡拉达"、"爱斯米拉 达"、"额拉粗力士"、"平度"、"林则"、"康德尔"等7艘中的至少四艘。但是,最终包括向其他国家寻购西方军舰的计划全部宣告落空。
  在讨 论购买智利军舰的同时,曾有人提出就地招募一批雇佣军,重金聘请西方著名海军将领统率,自成一新舰队,而后配足军需,利用这批军舰航速高的特点直开日本, 攻打、破坏长崎等港口城市,袭击运输船,作为北洋舰队的一支机动兵力,扰乱日本沿海,牵制日本联合舰队。但最终随着购舰计划的落空,这一"围魏救赵"的战 略设想成为空谈。
  经过甲午战争的惨败,清政府对海军的热情明显下降。但是,为保卫海疆尤其是京畿的安全,清政府还是投入了一定财力进行海军的重建。但是,就总体而言,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的国防和军队建设重心已经转移到以陆军建设为主。这一时期对海军的投入力度已经不如甲午战争之前。
  虽然南洋海军没有在甲午战争中遭到日军的直接打击,但由于甲午战争以前清政府重点
建设北洋海军,南洋海军的建设被忽视。甲午战争以后,政府也没有对南洋海军的建设给予
足够重视,南洋海军的舰船更显得陈旧不堪。
   1903年2月,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认为南洋兵船购造多年,机老、钢薄、式陈、行缓,遂奏请裁掉老旧各船,节存经费,另购外洋新式浅水快船六七艘,驻于 长江一带,以资巡防。清廷采纳了其建议。四个月后,新任两江总督魏光焘据此向日本订购"江元"号等舰艇,由此开了两个先例:一是南洋从此专注适用于长江航 行的浅水军舰;二是清政府外购军舰转向日本。
  从1903年到1905年,两江总督魏光焘先后向日本川崎船厂订购了"江元"、"江亨"、"江 利"、"江贞"、"楚同"、"楚泰"、"楚豫"、"楚有"、"楚观"、"楚谦"、"湖鹰"、"湖隼"、"湖鹏"、"湖鹗"等14艘舰艇,总吨位7264 吨,价值471.3292万两白银。这些舰艇成了后来清廷组建的长江舰队的主力。而且,从后勤保障角度来看,这批舰艇也有其优越性:全部购自同一国家,而 且都出自于日本川崎船厂之手,有利于简化后勤保障尤其是零配件的供应;有利于人员的训练和油料、煤炭、炮弹、损耗器材的后勤补给供应。
   1909年8月和1910年7月,载洵和萨镇冰两次赴欧洲和美、日考察海军,先后订购了12艘舰艇,其中有9艘于民国初年到华,总吨位8070吨,价值白 银395.9981万两。在意大利订造的"鲸波"号炮舰、在奥匈帝国订造的"龙湍"号驱逐舰和在美国订造的"飞鸿"号巡洋舰,因民国初年船款纠纷未能到 华。
  根据《清史稿.兵志七》统计,从1862年到1911年,清政府总共从国外进口军用船只98艘,其中55艘有明确价格记载,总开支为银 680.9万两,英镑90.6万,日元543万,马克620万。按当时的外汇兑换率计算,支出外币大约折合海关银1212万两,两项相加为55艘兵船共耗 费白银1893万两,平均每船价格为34.4万两。以此推算,98艘舰船购买费用大约为3373万两左右,平均每年耗费白银67.5万两。另据《北洋海军 章程》记载,在北洋海军年均119.9万两的常年维持经费中,属于船只修理、舰船设备更换和燃料等的费用约为64.8万两。
  此外,清廷进口的直接或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船只还有"导海"、"导河"挖泥船等船只。

●"当图仿制轮船,庶为海疆长久之计"-晚清军工企业建造舰船一览

   曾国藩于1861年提出了"先购后制造"的设想,即"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制造,不过一二年,大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 物。"这一思想事实上也成为洋务派建立民族军事工业的指导思想。李鸿章在1862年到上海以后,目睹了西方武器的威力,先后三次举借外债,用于购买外国的 军事装备并设立西洋炮局以自行仿制生产西洋火器。奕祈对此非常赞赏:"抚臣李鸿章不惜重资,购求洋匠,设局派人学制,源源济用。各营得此利器,足以摧坚破 垒,所向克捷,大江以南逐次廓清,功效之速,无有过于是也。"
  晚清军工企业的另一重要任务就是为清军提供能够驰骋海上、巡弋长江的新式军用舰 船。在相当程度上,采用新型蒸汽动力的军用船舶在当时可谓是各国工业水平的集中体现,每一艘军舰特别是大型军舰总体上都算得上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 力的缩影。对中国这样一个传统上和现实中都还处于农业文明时代的国家,要在新型船舶尤其是蒸汽动力推进的军用舰船建造方面取得进展,其难度远超过制造技术 含量相对较低的陆军枪炮武器。但是,出于抵御外来特别是来自海上的外敌入侵的需要,清代军工企业在生产军用船舶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而且取得了一定的 成就。
  晚清时期中国生产建造各种军用舰船75艘。其中,福州船政承造猎舰3艘、鱼雷快船2艘、快碰船2艘、快兵船1艘、练船1艘、钢甲船1 艘、兵船21艘、鱼雷艇1艘、运船6艘、拖船1艘,总计39艘:江南制造局(1865年到1905年间称江南制造局,随后改称江南船坞,民国元年以后改称 江南造船所)承造兵船7艘、钢板船1艘、小铁甲船1艘,总计9艘;江南船坞承造炮舰4艘;粤省自造23艘,配属广东海军。
  此外,直接或者间接 用于军事用途的自制舰船至少还有以下一些:(1)"犀照"布雷船系上海均昌机器船厂建造,1882年10月18日试航,这是该船厂建造的第一艘轮船,原为 安徽芜湖海关道定造,后转属开平矿务局,1889年8月6日被北洋购得,用于旅顺基地布设水雷,购价银3千4百两。(2)"飞霆、飞凫"系驻防北洋的绥巩 军使用的小轮船,主要用于递信、拖带等用途,由大沽船坞1883年建造。"飞凫"轮于1888年前后被裁撤除役。(3)"利顺"、"遇顺"、"快顺"均为 旅顺基地所属的拖轮。北洋经营旅顺基地时,用"导海"轮船疏浚港池,挖出的淤泥必须由小轮船拖带往远海倾泻,原只有"利顺"轮担负此任,因"不敷往返拖 驶",因此由大沽船坞照式续造"遇顺"轮,造价34160两银。"快顺"于1888年10月开工,1889年1月下水。(4)"捷顺"布雷船为大连湾水雷 营布雷、练习用,由大沽船坞建造,1891年6月建成,造价8980余两银。(5)"守雷"、"下雷"、"巡雷"、"杆雷"小轮船为大沽水雷营制造的小 艇,用于布雷、训练。(6)"水底机船"潜艇由天津机器局制造,是中国制造的第一艘潜艇,由陈姓设计师设计监造,1880年3月开工,同年9月下水,后该 艇下落不明。(7)"螺桥船"舟桥船由天津机器局制造,共2艘,1881年完工。(8)50吨运煤船由旅顺船坞制造,共4艘,1884年完工。(9)20 吨水船运输船,由旅顺船坞制造,共2艘,1883年开工,1884年完工。此外,还有"广安"、"神机"、"靖安"、"宜威"、"翔云"、"肇安"、"南 图"、"静波"、"广德"、"广镜"等10艘200吨以下的小炮艇。
  按照计划,宣统年间清廷还批准在江南船坞建造"永建"、"永绩",扬子江造船公司造"建中"、"拱辰"、"永安",胶州船坞造"舞风"各舰,但后因经费短缺而未能如愿。
   从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定到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的16年半时间里,清政府国产军舰24艘,总吨位10564吨,平均每年增加640 吨。如果加上其间从国外进口的39艘军舰,排水量达34728吨(不含未来华的军舰),平均每年增加2105吨。两者合计,平均每年增加2745吨。在承 担沉重的赔款负担的情况下,清政府为重建海军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仍不应抹杀。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0-9-29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晚清国产与进口舰艇作战效能比较

  王逸峰

●晚清国产军用舰船及其作战效能

  甲午战争前,福建 舰队20艘军舰中有15艘为福州船政局制造:南洋舰队23艘军舰中有14艘为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局制造;广东舰队25艘军舰中有9艘为福州船政局制造, 所配浅水轮多为广东机器局制造;主要靠外购舰船建立起来的北洋舰队28艘舰艇中只有6艘是中国自己造的,其中千吨以上的10艘主要作战军舰中,只有1艘是 中国自己制造的,其余都是从国外进口的。
  李鸿章把中国海军装备的筹办几乎完全寄托到外国人身上,光绪十四年(1888年)就购进大小舰艇38 艘。清各支舰队中,排水量在1000吨以上者共31艘,加上中法战争马江海战中被毁的4艘,共35艘,其中自造的达25艘,占70%。但是,中国自己生产 的海军舰船在性能整体上仍不足以与同时期的西方列强相抗衡,这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中体现得都相当明显。

  [国产舰船]

  目睹西方列强依仗坚船利炮而纵横五洲,中国的洋务派也开始着手建造中国的军用舰船。
   1865年,中国第一艘蒸汽船"黄鹄"号试制成功,拉开了中国自制新型动力船舶的序幕。江南制造局于1868年7月下水的第一艘轮船"恬吉"号系木壳明 轮,排水量600吨。1869年下水的"操江"、"测海"号由明轮改为暗轮。1870年下水的"威靖"号排水量增至1000吨。1873年以后制成的"海 安"、"驭远"号排水量又增至2800吨。1876年又试制成小型铁甲轮"金瓯"号。所造之船,除个别船的机器、汽炉系从国外购买外,其余各船的机器、汽 炉、船体均由船厂画样制造。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该局造船技术的进步相当明显。
  福州船政局自1869年造出第一艘轮船"万年青"号至 1888年"龙威"号下水的20年间,经历了由依靠洋匠到自己独立设计制造、由木壳船体到铁胁船体再到铁甲舰的巨大变化。该局1869年至1874年所造 的17艘轮船均为木壳船,其中前4艘的轮机、汽炉均购自国外,第5艘"安澜"号所配轮机、汽炉则由厂中自造,结束了关键部件依赖进口的历史。1872年4 月制成的第7艘兵轮"扬武"号,已相当于外国二等巡洋舰,表明造船水平又有提高。福州船政局于1873年10月开始独立制造轮船,仅1年时间,船体就由木 胁木壳过渡到铁胁木壳;又4年2个月,船型由普通兵轮向快碰船(巡洋舰)过渡;随后用5年另7个月的时间过渡到钢甲钢壳快船"平远"号。1876年3月, 由中国技术人员和工人独立设计制造的兵轮"艺新"号下水,标志着进入自造轮船时期。1876年4月,,该局开始采用铁、木作为船体材料,康邦蒸汽机作为船 用主机,于1877年制成铁胁木壳兵轮"威远"号。1883至1887年,该局制造出"开济"、"镜清"、"寰泰"3艘巡洋舰,据两江总督刘坤一称,其性 能优于南洋水师从德国购买的巡洋舰"南琛"、"南瑞"号。此后,该局又试制双机铁甲舰,于1888年1月制成2400匹马力、排水量2150吨、航速15 海里、配炮17门的铁甲舰"龙威"号,编入北洋水师后改称"平远"号。该舰的建成标志着中国造舰技术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毋庸讳言,当时中 国的军事工业由于受经济、技术、原材料、重工业基础等条件的制约,在武器装备的技术改进方面尚难于实现"比而齐之"和"驾而上之"的宏愿。福州船政局、江 南制造总局建造军用舰船所需"大宗物料,无非购自外洋"。1866年,左宗棠为建造运输船"万年青"号,先后从法国进口了989吨的铁器、机器和引擎,从 香港和暹罗进口大量船用木材。从1866年到1874年,福州船政局所建成的15艘船只全部是通过高价收购法国破旧机器、材料组装而成的。这种"借材异 域"的方针在当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当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中断了对中国军工原料的供应,中国舰船工业随即陷入停顿状态。国内的舰船 制造业在相当程度上生产了许多"太平年月无用,战争起时是废物"的军舰。主持江南制造局的丁日昌更是坦率地承认:"江南制造局之轮船以及福
建船政局之轮船,可以供转运,不能备攻击;可以靖内匪,不能御外侮。"
  但是,经过跟踪仿制,毕竟大大缩小了同西方国家在武器装备方面的差距。因此,不能否定"师而法之"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对洋务派和工程技术人员对国防建设近代化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也应充分肯定。
  应该承认,不论是清政府的最高决策者还是地方洋务派大员,多数人都主张支持国内造船工业的发展。尽管造船对工业水平要求更高,洋务派大员还是进行了艰辛的努力并取得了相当成绩。
   李鸿章对中国能否建造实战用舰船虽然抱有怀疑态度,但也在1865年决定,"此事体大物博,毫厘千里,未易挈长较短。如有余力,试造一二,以考验工匠技 艺"。不久,曾国藩回任两江总督,奏准从江海关四成洋税中酌留二成,其中一成专用于造船。江南制造局在其推动下抓紧试制蒸汽船。1868年11月第一艘蒸 汽船"恬吉"号建成后,军机处颁布的上谕指出:"中国试造轮船事属创始,曾国藩独能不动声色,从容集事,将第一号轮船成造,据称坚致灵便,可涉重洋,此后 渐推渐精,即可续造明轮大舰……足见能任事者举重若轻,深堪嘉尚"。其间,同治十年(1871年),发生过一次御史宋晋上奏建议停止制造轮船的波折。经过 争论,清廷最终还是采纳了李鸿章等洋务派的意见,否定了宋晋的奏议,维护了70年代的轮船制造方针。
  伴随造船的进程,反对造船的声音也时常出 现。后来洋务派大员对造船的态度也逐步有所变化。李鸿章鉴于中国造船之银倍于外国购船之价,把中国后来海军装备的筹办完全寄托到从国外进口。福州船政由于 不在李鸿章的直接控制下,又有左宗棠、沈葆桢及后来各船政大臣的坚持,因此才勉强维持着造船。
  李鸿章积极组织领导并建立晚清的新式军工业,但对立足国内制造轮船并不热心。从李鸿章开源节流、筹集经费购置德国、英国建造的军舰情况看,他对进口军舰的性能可谓推崇备至。
  可以说,李鸿章起初主张以自制为主,但由于中国经济、工业基础的落后和海防形势的危急,转而主张以向西方购买为主,最后竟发展到排斥和打击左宗棠等人以自制为主的主张,挪用国内自制经费来购买洋枪洋炮。
   此时的清廷需要处理海疆的时间往往迫在眉睫,需要迅速地形成海上战斗力,而进口性能好的军舰就成为一条形成战斗力的捷径。1881年1月,李鸿章对军用 舰船的建造有过这样一番评论:"从前闽沪轮船多系旧式,以之与西洋兵船角胜,尚难得力。闽厂后来所造‘扬武’、‘超武’两船,则渐渐合用矣。然欲仿造铁甲 船,尚恐机器未全,工匠未备,不若西洋购材制料取携较便,厂肆既多,可以任意选择。"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一支舰种多样、规模庞大、性能先进、 战斗力很强的北洋舰队出现在世界的东方。仅仅依靠国内生产建造军用舰艇肯定是达不到如此速度、规模和质量的。与以国产舰艇为装备主力的南洋海军、福建海 军、广东海军相比,北洋海军不论是舰艇的总吨位、舰艇性能、战斗力、后勤保障等方面都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总体看,清廷在确保海军发展的装备 需要方面采取了国内自行生产与进口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进口保障的对象主要是北洋海军,其他海军为辅。进口军舰的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后期一直持 续到清王朝灭亡,持续时间长,资金投入力度大,取得了一定效果。由于多方面原因,国内造船工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为海军提供装备保障方面仍处于相 对次要的地位。

  [作战效能]

  1874年3月,日本以1871年琉球船民遇巨风到台湾被杀一事为借口出兵台湾。清 廷派出沈葆桢为钦差大臣,率船去台湾巡防并负责交涉。日本当时的兵力并不强,尤其是海军,只有原幕府的5艘旧兵船和3艘运输船。交涉中日尽管以开战相要 挟,但苦于海军弱,只好寻求外交解决。而当时办理台湾事务的沈葆桢奉命在台湾设防,调1艘军舰驻台北,6艘军舰驻澎湖练习合操阵式,2艘军舰分驻厦门、福 州以固门户,另调3艘商轮接运淮军赴台和运送军火。由于加强了台湾的防务,加上其他原因,迫使日军不得不撤离台湾。上述军舰和运输船,除1艘外,其余均为 福州船政局所造。
  中法马江海战,中国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这里固然有仓促应战、准备不足的原因,但福建水师装备的19世纪60年代技术水平 的木壳军舰抗毁力很差也是不容否定的事实。"所有这些船只都是木制,未装铁甲,外表美观,但质地脆弱。船身借一些不透水的壁板,多少得以免于沉没。"其他 中方船只,在法国海军看来也不过是炮靶。所以,在法国海军的突然袭击下,经过短短四十分钟海战,中国海军除"艺新"、"伏波"两舰负伤后向上游逃脱外,其 余九艘全部被击沉,另外有一批师船被击毁,总共牺牲海陆官兵700余人。法军死6人,伤27人,一舰未沉。左宗棠认为,"所制各船,多仿半兵半商旧式。近 年虽造铁胁快船,较旧式为稍利。然方之外洋铁甲,仍觉强弱悬殊。船中枪炮概系购配,较外洋兵船所用,又有多寡利钝之分。所以夷衅一开,皆谓水战不足恃也。 夫中国之地,东南滨海,外有台澎金厦琼州定海崇明各岛屿之散布,内有长江津沪闽粤各港口之洪通。敌船一来,处处皆为危地。战固为难,守亦非易。"左宗棠的 这一看法应该说是比较客观公正的。
  当然,人们也注意到,参战的"扬武"、"振威"号在处境十分不利的情况下仍发炮击伤敌舰2艘,表明国产军舰并非完全不堪一战。
   参加甲午黄海海战的"平远"号表现尤为突出。该舰在离敌舰"松岛"号3200米距离上一炮击中敌舰中央水雷室,毙敌水雷手多名。时人称赞"平远"号的战 斗性能不亚于北洋舰队中向国外购买的"远"字号军舰。该舰后为日人所虏,日俄之战中颇具战绩。这说明中国当时的军工厂是有能力制造近代军舰的。但李鸿章等 洋务派过分偏重于进口外国军舰,对于自行建造军舰没有充分扶持。当然,在1894年的黄海大东沟海战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从德国进口的各战舰也是不争的事 实。

●进口军用舰船及其作战效能

  在北洋舰队的建设上,李鸿章主要进口德国和英国的舰船作为主战装备,委派特使李风苞 向德国船厂和兵工厂订购舰艇及枪炮。19世纪80年代,大批德制舰船进入北洋舰队服役。19世纪80年代以后,清政府共购买了46艘外国舰艇,其中德国 36艘,英国只有10艘。至北洋海军1888年正式成军时,在25艘主要舰艇中,有5艘主力舰、5艘鱼雷艇购自德国船厂,而舰队主炮均系德国克虏伯厂制 造。1894年中日黄海海战时,参战的10艘军舰中有5艘主力舰是德国制造的。德制舰船已成为北洋海军的绝对主力。此外,德国陆军工程师汉纳根大尉还为旅 顺和威海卫海军基地设计和修建了全部海岸新式炮台,并在炮台上悉数安装了德国克虏伯后膛巨炮,极大地增强了北洋海军军港的防御能力。

  [进口舰艇性能]

   出使德国大臣李凤苞和参赞徐建寅仔细考察了英、法、德3国新式铁甲舰,于1880年12月选定德国伏尔铿船厂订造第一艘铁甲舰,于1881年选定德国伏 尔铿船厂订造第二艘铁甲舰,即"定远"、"镇远"号。李风苞和徐建寅决定仿照当时英国最新式的铁甲舰"英弗来息白"号和德国最新的铁甲舰"萨克森"号,取 长补短,把"定远"、"镇远"建成"当今遍地球第一等之铁甲舰"。
  "定远"、"镇远"号在设计上集中了上述两艘舰的优点,其主要技术参数为: 排水量7335吨,功率6000马力,航速14.5节,装有305毫米口径巨炮4门,鱼雷管3具;舰体中腰机器舱和弹药舱外用复合装甲环绕为堡,堡长 43.5米:水线下装甲厚12英寸,水线上装甲厚14英寸:动力装置采用两台平卧式往复蒸汽机,锅炉8座,烟囱2具,煤柜装煤共700吨。李鸿章派曾留学 英、法的刘步蟾、魏翰、陈兆翱、郑清濂驻德厂监造,并派管轮学生陆麟清带领工匠黄带、林样光、陈和庆等10人驻厂学习。"定远"、"镇远"两舰于1884 年竣工,1885年驶抵中国,共花费340万两白银。李鸿章在光绪十一(1885年)年十月十五日的《验收铁甲快船折》中说:"‘镇远’铁甲厚薄、一切布 置,均与‘定远’相同,惟‘定远’水线下全系钢面铁甲,‘镇远’水线下则参用铁甲,而两舰关系紧要之处皆用钢面铁甲保护。"
  根据国内的指令,李凤苞选定在德国伏尔铿船厂为北洋海军订造一艘称之为"穹面钢甲快船"的装甲巡洋舰"济远"号。济远舰的技术参数为:排水量2300砘,功率2800马力,航速15节,装有210毫米口径后膛克虏伯火炮2门、150毫米口径火炮1门,鱼雷管4具。
   1885年8月4日,朝廷电旨李鸿章,按照"济远"舰样式再订购4艘装甲巡洋舰,以增强台湾、澎湖防务,后因形势变化而编入北洋海军序列。李鸿章电令驻 英使臣曾纪泽、新任驻德使臣许景澄在英、德各自订购2艘装甲巡洋舰。这次订购在英德两国海军部之间引起一场技术上的激烈争论和争夺。最后,李鸿章决定仍在 英、德两国各订购两艘装甲巡洋舰,待使用一段时间后,再择优者专门推广仿造。
  在德国伏尔铿船厂订购的两艘巡洋舰名"经远"、"来远"号,长82米,宽12米,吃水5米,排水量2900吨,功率3400马力,时速15.5海里,鱼雷管4具。与"济远"舰相比,"经远"、"来远"舰升高了穹甲,增加了储煤舱,增大了轮机舱。
  英国阿模士庄船厂没有按"济远"舰而是按其刚下水的新式军舰设计制造了两艘半铁甲的巡洋舰,即"致远"、"靖远"号,但是,李鸿章还是为"致远"、"靖远"舰装上了由德国制造、口径为210毫米的主炮。
  这4艘巡洋舰竣工后于1887年12月1日抵达厦门,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会同总教官琅威理进行了验收,性能符合要求。
   应该承认,德国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其军舰吸收了当时世界上的先进技术,秉承了日尔曼人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精良的建造工艺,为北洋海军打造的 2艘铁甲舰、3艘装甲巡洋舰达到当时世界一流水平。而英国为了树立良好的客户信誉,争夺中国的军购份额,凭借老牌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雄厚科技实力和建造水 平为中国建造了2艘半铁甲的巡洋舰。甲午海战的炮火硝烟证明了这些军舰优越的性能及良好的建造质量。

  ["‘定远’号怎么还不沉呢?"一舰艇质量分析]

   "定远"和"镇远"两艘铁甲舰的吨位、装甲、火炮和航速当时在远东是无与伦比的,对日本海军震动很大。1885年10月,日本政府向法国海军部高薪聘请 白劳易担任日本海军省顾问、海军工厂总监督官、舰政本部特任少将,专门负责建造在火力和速度上足以对付"镇远"和"定远"的舰只,著名的三景舰就是这一背 景下的产物。
  "定远"、"镇远"舰在1894年9月17日的中日黄海海战中充分显示了装甲和巨炮的优势。海战初期,日舰"吉野"、"浪 速"、"秋津洲"、"高千穗"号"畏定、镇二船甚于虎豹",纷纷避开其前主炮而攻击侧翼弱舰"超勇"、"扬威"号。在5个小时的海战中,"超勇"、"扬 威"、"经远"、"致远"被击沉,"济远"、"广甲"逃跑,"来远"、"靖远"受重创后撤退,"平远"、"广丙"及"福龙"艇尾追日舰运兵船。"定 远"、"镇远"两舰与日舰激战,两舰的装甲及炮塔护甲被日舰炮弹击出的弹坑密如蜂巢,但无一穿透四英寸以上,因其装甲"坚固无比,犹如中流砥柱。特别是定 远号装甲没有一处被炮弹穿透,而且炮塔也没有发生任何故障"。经过数小时的鏖战,目睹炮口依然喷吐火蛇的"定远"和"镇远",日本水兵三浦虎次郎不禁惊 叹:"‘定远’号怎么还不沉呢?"日本联合舰队虽然击沉了北洋海军的几艘巡洋舰,但始终未能实现击沉"定远"、"镇远"铁甲舰的主要目的,"不能全扫乎华 军者,则以有巍巍铁甲船两大艘也"。
  1894年的丰岛海战和黄海海战战绩表明,德国船厂制造的装甲巡洋舰拥有装甲技术优势和很高的建造质量。 在丰岛海战中,"济远"以一对三,力战日舰"吉野"、"浪速"、"秋津洲"号,用后主炮击中"吉野"右舷和舰桥,迫其停止追击,显示了巨炮的威力。在黄海 海战中,"经远"舰以一对四,力战日舰"吉野"、"浪速"、"秋津洲"、"高千穗"4舰,拒战良久,遂被击沉。"来远"舰中弹200多颗,船舱数十间着 火,但仍一边射击,一边灭火,与"靖远"舰一起撤至浅滩,修补灭火后又投入战斗。
  在黄海海战中,英国制造的4艘巡洋舰有3艘被击沉。特别是" 超勇"和"扬威"号,由于铁皮太薄,且内部隔舱为木质结构,交战不久即中弹起火,旋即沉没。"致远"号装甲属半铁甲,战斗中,水线下被击穿两个大洞,舱内 进水,无法堵住,在管带邓世昌指挥全舰官兵向日舰冲击过程中该舰沉没。据史学界考证,"致远"号并非被日舰鱼雷击沉,而是舱内进水太多而沉没。"靖远"舰 与"致远"一样,也是半铁甲,水线下被击穿后进水太多,一度退出战斗。英制巡洋舰在黄海海战中的失利,反过来证明了德制装甲巡洋舰全装甲的优势。

  [作战效能评估]

  后人一直感叹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始终没有能够击沉日本哪怕是一艘小型战舰,这方面的研究论述也比较多。概括地看,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从有关装备保障及使用角度上说,以下几方面原因是主要的。
  其一,平时训练弄虚作假,导致射击水平不高
   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12英寸口径舰炮发射了197发钢弹,其中有10发命中目标;其他各种口径舰炮发射了482发炮弹,有58发击中日舰,而58发 中有22发击中日舰航速最快的"吉野"号。在5个小时的海战中,"定远"四门主炮发射120次,"镇远"四门主炮发射77次,每门发射24.62发,相当 于日舰主力舰"松岛"、"严岛"、"桥立"号每门320毫米口径主炮平均发射弹药量的5.68倍。但是,日本的"松岛"中弹13发,"桥立"仅中弹11 发,"严岛"中弹8发。美国夏威夷大学的马幼垣教授认为,"这是三景舰的侥幸,也是北洋海军射击本领低劣之证"。北洋海军用鱼雷攻击也不能命中日舰,发射 5枚鱼雷无一击中。当然,由于成军的时间比北洋海军更晚,所以日本海军的射击技术也并不高明,否则北洋海军可能绝大多数军舰都要葬身于黄海波涛之中。
   北洋海军在平时的校阅中,不论舰炮还是鱼雷的实弹射击命中率都非常高,但实战命中率却低得令人难以理解。北洋海军军官战后披露,关键是平时舰队炮术训练 是"预量码数,设置浮标,遵标行驶。码数已知,放固易中"。"徒求其演放整齐,所练仍属皮毛,毫无裨益。"而鱼雷射击也总是按照一个定深进行,以致于出现 了从敌舰身下穿过,失去唯一击沉敌舰的机会。
  这些并不是装备本身的性能高低优劣,而是掌握运用武器装备的人的问题。
  其二,武器装备本身性能特点造成作战效能不高
  如果从武器装备性能方面寻找原因的话,舰炮射速太慢是一个致命的技术缺陷。但这并不是装备本身质量性能不合格,而只是装备技术水平本身的差距。
   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各舰连一门速射炮也没有,但日本联合舰队却拥有速射炮155门之多,各主力舰均装备了速射炮。日本军舰通过速射炮的密集炮火弥补 了其射击不难之不足。据统计,日本舰队的速射炮"所发炮弹相当于清舰队同一口径火炮3-6倍。清舰队一分钟射击32.8发炮弹,命中3.28发;日本舰队 发射193.3发炮弹,命中28.9发"。北洋海军缺乏速射炮,射击不准就更显致命。
  日军的速射炮是非装甲巡洋舰"超勇"、"扬威"号迅即被击沉的主要原因,而其口径小威力也小则是"定远"、"镇远"中弹上千发而不沉的主要原因。如果"定远"、"镇远"被能够击穿30英寸装甲的320毫米舰炮击中,黄海大战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写。
   近代以来,世界海军的发展使航速与速射炮成为制约海战的重要指标。由于经费的原因,"中国海军近八年来未曾添一新船,所有外洋新式船炮一概乌有,而倭人 之船炮,皆系簇新"。李鸿章是特别关注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号称"闻欧美出一新器,必百方营购以备不虞"。海军衙门和户部要挪用海军经费大修 颐和园,为慈禧太后六十大寿祝寿,所以拒绝为北洋海军拨款以添购快速巡洋舰和速射炮,甚至连必要的机器零部件也拒绝拨款购置,还要裁减炮台守军。
   面对日舰大批装备速射炮的优势,李鸿章希望海军衙门和户部能拨61万两白银,为北洋海军购置速射炮。甚至建议如果一时难以筹措,就先支库平银35万4千 两,暂为定、镇二舰先购12门120毫米速射炮,其他各舰逐步添设。但是,海军衙门和户部仍拒绝拨款购置。李鸿章只争取到购买关键性零配件的经费。
  其三,舰艇速度慢于日本军舰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在有关研究中,仍然经常使用的军舰平均航速这一概念并不准确。衡量军舰的速度快慢一般不使用平均速度这个概念,军舰在作战中基本 上是一种变速运动,最大速度以及加速性能才更具有比较的价值。在这方面,由于北洋海军军舰的舰龄普遍长于日本军舰,本身速度就不占优势,加上煤炭供应状况 不良等因素,造成了北洋海军军舰航速明显落后于日本联合舰队。
  航速太慢对北洋海军的影响,交战开始时表现为队形转向不力,难以协同作战,战至最后则表现为追击不利,难以组织有效的反攻。史学界曾经长期争论北洋海军作战时到底排列的是什么队形,实际是由于各军舰的航速不一,在航行中造成队形混乱,对攻防作战影响很大。
  其四,弹药质量低劣
   根据1894年12月9日直隶候补道徐建寅奉旨到威海基地查验北洋海军的统计数字,参加过黄海大战的"定远"、"镇远"、"靖远"、"来远"、"济 远"、"广丙"等7舰的存舰存库炮弹中,仅开花弹即达3431枚。其中,305毫米炮弹有403枚,210毫米炮弹952枚,150毫米炮弹1237 枚,120毫米炮弹362枚,6英寸炮弹477枚。黄海海战后,又拨给北洋海军360枚开花弹,其中305毫米炮弹160枚,210、150毫米炮弹各 100枚。"至于这批开花弹为什么没有用于黄海海战,惟一的解释就是它们当时根本不在舰上,而是一直被存放在旅顺、威海基地的弹药库里。由此可见,造成北 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弹药不足的责任不在机器局,也不在军械局,而在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身上。"丁汝昌执行李鸿章"保船制敌"的方针,消极避战,"仍心存侥 幸,出海护航时竟然连弹药都没有带足,致使北洋海军在弹药不足的情况下与日本舰队进行了一场长达5个小时的海上会战,结果极大地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也加 重了损失的程度"。此外,北洋海军各主力舰配备好的大批鱼雷在战争爆发后也一直躺在基地的仓库里。
  海战中,北洋海军不但弹药不足,而且频繁出 现炮弹击中日舰不炸的现象。而且军舰上携带的主要是威力较小的实心穿甲弹,而威力较大的开花弹却很少。黄海海战中在"镇远"舰上协助作战的美国人麦吉芬认 为,"吉野"号中弹能逃脱,是因为所中炮弹只是穿甲弹。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发射的炮弹"实有泥沙",有的引信中"仅实煤灰,故弹中敌船而不能裂"。根 据考证,"至于弹药中装填沙土、煤灰和大豆之类,影响炮弹爆炸,原因在于天津军械局的办事员被日军收买,充当了日军的间谍,故意破坏"。根据笔者搜集的史 料分析来看,虽然有一名天津军械局的办事员被日军收买,但其活动能量不可能有那么大,关键是中国军工企业本身的生产技术以及责任心使然。根据史料记载,当 时北洋海军所使用的舰炮炮弹由天津机器局的东局生产,除260毫米口径的炮弹需要从国外进口,其他各种口径的舰炮炮弹都在国内生产并装备部队。从1888 年起,北洋海军没有从国外进口过军舰、舰炮以及炮弹。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当初从国外进口军舰时携带了一些炮弹,但经过多年来的实弹打靶消耗,到黄海大 东沟海战的时候,从国外进口的炮弹也不可能很多了。
  据日方记载,清军旅顺口炮台发射的炮弹"虽其响轰轰,但我兵因之死伤者甚少,之所以如此, 无他,海岸诸炮台发射敌之大口径炮弹,其弹中大半填装以大豆或土砂故也";"中国所制之弹,有大小不合炮膛者;有铁质不佳,弹面皆孔,难保其未出口不先炸 者。即引信拉火,亦多有不过引者。临阵之时,一遇此等军火,则为害实非浅鲜":"所领子药,多不合适,亦不切备",黄海海战即"有因子不合膛而临时减药 者。"此外,弹药存放时间过长也会有所损坏,"镇远"枪炮大副曹嘉祥等军官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每届三年,各船上所存军火必须勘验,如有损坏,当即更 换"。但是,这些都已经成为事后诸葛亮。
  弹药存在质量问题,在海战中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是每一个熟悉甲午战争史的人都痛心疾首的无情事实。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0-9-29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结语

   在中国近代史上这场交战双方武器装备差距最小的甲午战争中,中国军队的装备总体上与日本军队大体相当,却一败涂地。曾经潜心军事史与军事战略学多年的恩 格斯直言不讳地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陆军和海军更依赖于经济前提。装备、编成、编制、战术和战略,首先依赖于当时的生产水平和交通状况。这里起变革作用 的,不是天才统帅的‘悟性的自由创造’,而是更好的武器的发明和士兵成分的改变,天才统帅的影响最多只限于使战斗的方式适合于新的武器和新的战士"。
   在从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化的过程中,中国由于缺乏工业文明的基础,第一步只能学习西方的工程技术,引进西方的技术装备,正像北洋海军迅速成军以及 淮军等陆军部队在装备建设方面所经历的那样。李鸿章最初积极主张自行创办军工企业来制造兵船、枪炮和弹药,但是鉴于外部入侵频频,加之自行制造的兵船价昂 质次,转而不惜巨资从德国和英国引进当时先进的铁甲舰和巡洋舰,以图迅速建成一支近代海军。但是,一支军队装备越复杂,近代化程度越高,对后勤保障(包括 装备维修、保养要求)也就越高,平时的训练要求也越高。同时,为促进整个军事后勤的基础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还必须积极推进社会经济基础转型,如果 仅仅停留在引进技术装备的初级阶段,是无法建立工业文明的技术基础的,充其量只能在封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增加一些工业生产的孤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 魂,必由之路只能是由引进到模仿,然后从改造到创新,否则中国将永远赶不上西方的水平。
  中国不仅要学习、掌握、运用西方实用的工程技术和技术 装备的操作维修方法等具体的军事技术,更要学习西方建立在军事技术基础之上的战术思想、战略思想和军事制度。北洋海军的不少军官都曾留学英、法、德、美诸 国,并且一直得到西方军事顾问的指导,但是,他们所关注的重点只是如何操作和维修从德国和英国购买的舰艇和枪炮,对有关军事制度包括军事后勤体制方面的学 习并不深入,更没有消化、吸收、掌握其精髓,在许多方面出现了食洋不化的局面。至于海军的战略战术问题,认识也不深刻,缺乏西方更高层次的军事理论指导, 而对诸如海权意识等战略性、全局性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问题更缺乏足够的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误导的结果。相比之 下,日本虽然也象清朝廷一样购买西方的新式军舰和大炮,向西方派遣留学生,但日本进行的是全面的学习和引进,在这一过程中其原有的许多传统因素并没有消 失。这是甲午战争后许多中国人反思发现的又一大差异,其中的道理值得后人思考。


描述:图01 北洋水师主力战舰一览
图片:

描述:图02 北洋水师主力战舰一览
图片:

描述:图03 北洋水师"定远"号铁甲舰黄海海战后
图片:





描述:图04 甲午之战后的"来远"号巡洋舰
图片:

描述:图05 甲午战争前停泊于旅顺船坞中的"镇远"舰
图片:

描述:图06 甲午战争后停泊于长崎湾中的"镇远"舰
图片:
描述:图07 北洋水师"致远"号巡洋舰
图片:

描述:图08 北洋水师"靖远"号巡洋舰
图片:

描述:图09 刚建成时的北洋水师"超勇"号巡洋舰
图片:




描述:图10 北洋水师"济远"号巡洋舰
图片:

描述:图11 北洋水师"经远"号巡洋舰
图片:

描述:图12 北洋水师"平远"号近海防御铁甲舰
图片:





描述:图13 广东水师广甲号巡洋舰
图片:

描述:图14 广东水师广丙号巡洋舰
图片:

描述:图15 "飞霆号"鱼雷驱逐舰
图片:



描述:图16 北洋水师"福龙"号头等鱼雷艇
图片:

描述:图17 "福龙"艇侧视图
图片:

描述:图18 北洋水师"右一"鱼雷艇
图片:



描述:图19 清宫旧藏鱼雷艇图纸
图片:

描述:图20 北洋水师"左一"鱼雷艇
图片:

描述:图21 "左一"鱼雷艇视图
图片:




描述:图22 北洋水师"镇海"号蚊炮船
图片:

描述:图23 法制的日本战舰"松岛"号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是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
图片:




描述:图24 1886年准备交付日本的"浪速"号防护巡洋舰
图片:

描述:图25 "吉野"号穹甲巡洋舰二视图
图片: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0-9-29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北洋时期的中国海军

  叶赫那拉.煜麟

●"肇和"舰起义事件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就职后任用私党,扩大势力,力图把海军控制在自己手里。他免去了孙中山任命的海军总长黄钟瑛的职务,改任刘冠雄为海军总长。
   刘冠雄,字资颖,福建闽侯人,留英海军学生,曾任"海天"号巡洋舰管带。在一次航行中,"海天"号遇大雾触礁沉没。依常例,这样失职的行为应被处刑,但 由于当时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所以力保刘冠雄。事后,刘对袁十分感恩,力图报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认为刘忠心可用,便任命他为海军总长。
   当时,萨镇冰、载洵在外国购买的军舰,如英造"肇和"、"应瑞",德造"同安"、"建康"、"豫章"等驱逐舰,日造"永丰"、"永翔"等炮舰均陆续接收 来华,即与巡洋、长江舰队的军舰合编为三支舰队:第一舰队辖"海圻"、"海琛"、"海筹"、"海容","永丰"、"永翔"、"永建"、"永绩"、"同 安"、"豫章"、"建康","飞鹰"、"南琛"、"福安"、"舞风"、"联鲸"等舰;第二舰队辖"楚观"、"楚同"、"楚豫"、"楚泰"、"楚谦"、"楚 有"、"江元"、"江亨"、"江利"、"江贞"等炮舰,"湖鹏"、"湖鹗"、"湖鹰"、"湖隼"、"辰"字、"宿"字、"列"字、"张"字等鱼雷艇,"建 安"、"建威"等快舰;第三舰队(练习舰队)辖"肇和"、"应瑞"、"通济"三舰。三舰队共计各种军舰39艘。在作战任务上,第一舰队负责出海巡洋,第二 舰队负责江河巡防,第三舰队负责训练海军指挥和技术人员。经过一番整顿和改组,袁世凯将海军直接控制在自己手里。
  凭着手中掌握的陆、海军力 量,袁世凯施行封建专制独裁统治。宋教仁等一部分同盟会会员对袁世凯的专制十分不满,准备组织责任内阁,限制袁世凯。1913年初,在国会正式选举中,宋 教仁赢得多数票的支持,遂兴高采烈准备组阁,以期与袁世凯在政治上进行角逐。一心想推行专制独裁的袁世凯当然不能容许宋教仁通过内阁来限制自己的扩张权 力。于是,经过幕后策划,他决定采取暗杀手段。3月20日,正当宋教仁离开上海去北京的时候,袁世凯派人在火车站将其刺杀。从此,袁世凯为了进一步巩固自 己的政治地位和实权,开始对国民党采取公开的镇压手段。
  1913年4月,袁世凯又非法以办理"善后"为名,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大 肆借款,准备发动内战。面对这个形势,孙中山召集革命党人商讨对策。孙中山主张发动讨伐袁世凯独裁的战争。国民党称这次讨袁战役为"二次革命"。因内部意 见分歧,迟至6月,袁世凯已做好军事准备,并颁发"除暴安民"令,动员军队向革命党人进攻;同时,撤销革命党人控制地区领导人,如湖南都督谭延岂、广东都 督胡汉民、江西都督李烈钧、安徽都督柏文蔚的职务。袁世凯派北洋军第六师师长李纯率部队进占江西九江至沙河一线,派海军运送北洋军第四师臧致平部南下进占 上海军械制造局,用海、陆两把尖刀直插革命党人的南方腹地。在如此严重的形势之下,孙中山决心与袁世凯军队进行决战。
  7月,孙中山下达讨袁命 令。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15日,黄兴在南京宣布独立;18日,陈炯明在广东独立。随后,陈其美在上海攻占江南制造局。福建许崇智、湖 南谭延阎和重庆熊克武亦率部分军队独立,发起讨袁战争。在这次战争中,国民党内部开始时意见分歧,而后又仓促上阵,缺乏统一的作战方针和计划,更未提出一 个足以激发军心、民心起来参加讨袁的政治纲领,因此,在袁世凯的海陆军进逼下,各省独立先后失败。
  袁世凯乘军事上的胜利解散国民党,孙中山东走日本,革命党人在辛亥革命中发展起来的军事和政治力量丧失殆尽。袁世凯通过残酷的暴力镇压,终于巩固了封建独裁的统治。
   辛亥革命中,海军舰队全部起义,这段历史情景袁世凯是历历在目的。因此,当他登上总统宝座后,对南方海军一直心存疑虑,是故曾于1912年5月,以海军 大演习为名,集结长江及沿海各处军舰于烟台,进行整顿和训练,目的是防止海军附和国民党,再次起义反对他的专制统治。1914年5月8日,袁世凯下令撤销 总统府军事处,成立"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直接掌握陆、海军军事大权,并选用刘冠雄、萨镇冰等忠于袁氏的海军将领负责日常海军工作。
   1915年,袁世凯伪造民意,准备称帝,引起全国人民的公愤。1915年秋,革命党人兴师讨袁。孙中山高举反袁的旗帜,发出讨袁檄文,号召"戮此民贼,以 拯吾民"。袁世凯认为江南尤其上海是"乱党"发源地,派郑汝成率10余万人镇守上海,任务是防制"异动",镇压党人。郑在上海残杀党人,暴行累累,日甚一 日。革命党人密谋在上海刺杀这个袁世凯的心腹人物。在沪党人探知郑将参加1915年11月10日日本领事馆照例举行的日皇生辰典礼,遂埋伏人员于白渡桥, 将其击毙。袁世凯闻讯异常惊恐,复派杨善德为淞沪指挥使,进一步加强防范。杨善德除了加强陆军的城市警卫外,还决定调走驻泊上海、与革命党人联系密切的" 肇和"军舰。革命党人认为,"肇和"调走对整个形势不利,决定发动"肇和"军舰起义。
  革命党人推陈其美为淞沪司令长官,"肇和"舰长黄鸣球为 海军司令,杨虎、孙祥夫为海军陆战队司令,决定于12月5日午后4时发动起义。按照原定计划,拟由杨虎率海军陆战队进占"肇和"舰,孙祥夫率海军陆战队进 占"应瑞"和"通济"二舰,得手后开炮轰击江南制造局,市内革命党人闻炮声后发起进攻,夺取江南制造局。5日是星期天,舰上人员度假上岸,选定这个时机是 非常有利的。当天午后,杨虎率领海军陆战队30余人,携手枪炸弹,乘小汽船顺利登上"肇和"舰,舰上革命党人立即响应,占领顺利完成。孙祥大一路因事前未 准备好通行护照,被巡捕所阻,不能前往夺占"应瑞"舰和"通济"舰。杨虎占领"肇和"后,因寻找不到武器弹药库管理人员,无法开库取出炮弹。一直拖到傍 晚,才打开库门、取出炮弹向江南制造局进行轰击。岸上革命党人听到炮声后才发动武装起义。这时,袁世凯的军队已有充分时间做好准备。当岸上革命党人攻占电 报电话局、巡警局、工程总局等重要机关时,遭到大队袁军的反击。由于袁军兵力强大,革命党人伤亡过多,起义最后失败。
  杨虎夺占"肇和"舰后, 还不知孙祥夫的实际情况,以为江南制造局和"应瑞"、"通济"两舰也已同样被占领,未做进一步戒备。是夜,淞沪指挥使杨善德和督办淞沪水陆警察的萨镇冰共 同密谋,以重金犒赏"应瑞"、"通济",命两舰攻击"肇和"舰。"肇和"匆忙应战,炮弹命中率很低,舰上锅炉中弹炸裂,伤亡甚众,失去战斗能力。杨虎见起 义失败,改装泅水撤走,起义受伤的岸上和舰上的革命党人全部被袁军捕杀,"肇和"舰复落入袁军之手。事变之后,海军司令李鼎新、练习舰队司令徐振鹏受处 分,黄鸣球舰长被革职监禁。
  "肇和"舰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它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制的决心,揭露和抨击了袁世凯假造民意和复辟帝制的阴谋,对以后的反袁斗争和反军阀割据斗争起了相当的积极作用。

●南方的"护法"舰队

  上海起义和"肇和"军舰起义的失败使南方革命党人的反袁斗争遭受一次巨大挫折。公元1916年,袁世凯改"洪宪"元年,正式登极当了皇帝。
   袁世凯称帝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举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护国运动"。蔡锷、李烈钧、唐继尧通电讨袁,组织"护国军"出兵四川、贵州、广西和广东。 1916年春,贵州、广西、广东先后独立。袁世凯派兵镇压"护国军"不能取胜,被迫于3月22日取消帝制,但仍想占据大总统的职位,结果遭到反对。各地继 续讨袁,且风暴不断扩大,袁世凯众叛亲离,6月6日在忧惧中死去。
  自1911年武昌起义到1916年袁世凯死去的短短几年间,以袁世凯为首的 军阀集团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之间进行了反复而激烈的斗争,斗争实质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政权-袁世凯要建立一个封建专制的国家政权,孙中山要建立 一个民主的国家政权。在这段时间内,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组成部分的海军,被袁世凯威胁利诱、分化瓦解,完全控制起来。在国家政权建设方向的斗争中,海军基本 上是站在袁世凯一边的,直到"肇和"舰起义后,海军中一部分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的人才逐渐转向孙中山。此后,海军内部开始分裂。
  袁世凯死后, 北洋军失去了统一的领导,分裂为直、皖两系。此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为国务总理,彼此争权夺利。黎元洪要求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着手制定宪 法。在制宪问题上,黎元洪和段祺瑞为维护各自权力而产生矛盾,国会分裂为两派:一派是商榷系(即宪政商榷会),代表黎元洪的观点,主张以孙中山颁布的《临 时约法》为制定宪法的基础,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另一派是研究系(即宪法研究会),极力反对商榷系,主张加强段祺瑞北京政府的中央权力,不同意以《临时约 法》为制宪基础,两派发生激烈的争执。1917年2月,黎元洪和段祺瑞又在中国要不要参加世界大战的问题上再次发生矛盾。
  国务总理段祺瑞在日 本支持下宣布对德绝交,企图向日本借款,购买武器扩充皖系军队的实力,受到总统黎元洪等亲英美派的反对,两人矛盾进一步激化,当时称为"府院之争"。4 月,段祺瑞借召开军事会议为名,召集各省军事长官-督军到北京(时称"督军团"),企图强迫国会通过对德宣战案,并要求解散国会。
  黎元洪下令 免去段祺瑞国务总理职务,任命李经曦为国务总理,萨镇冰为海军总长,程璧光为海军总司令,目的在于争取海军对自己的支持。段祺瑞暗赴天津,设军务总参谋处 与黎元洪对抗,指使直隶、奉天、山东、河南等省军阀宣布独立,反对黎元洪。1917年6月,黎元洪命张勋入京调停,段祺瑞亦暗中怂恿张勋复辟,张勋借此机 会率领"辫子军"5000人进入北京。7月1日,张勋、康有为等拥护清帝溥仪复辟,改民国6年为宣统九年。段祺瑞见时机已到,遂以反对复辟为名,率领皖系 军队在天津附近的马厂誓师,攻入北京,打垮张勋,拥冯国璋为代总统,自己重任国务总理。
  段祺瑞重任国务总理、掌握北洋政府的实权后,任命刘冠 雄复任海军总长,并宣布拒绝恢复南京《临时约法》和已被张勋解散的国会。这时,孙中山举起"护法"(即护卫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的旗 帜,在广东成立护法军政府,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在孙中山革命党人的影响下,海军发生分裂,一部分海军仍站在北京政府一边,拥护段祺瑞;另一部分海军南下 广州,拥护护法。
  7月3日,海军总司令程壁光在上海宣布讨逆,决定以军舰护送孙中山南下广州护法。7月21日,程璧光偕海军第一舰队司令林葆 怿率领"海圻"、"海琛"、"飞鹰"、"永丰"、"永翔"、"楚豫"、"福安"、"同安"、"豫章"、"舞凤"等舰,以赴象山港演习为名,开赴广州,拥护 孙中山进行护法运动。
  程璧光发出海军护法宣言,拥护《约法》,要求恢复国会并通电全国。24日,北京政府代总统冯国璋下令免去程璧光海军总司 令之职,任命饶怀文为海军总司令;免去林葆怿海军第一舰队司令,任命林颂庄为第一舰队司令、杜锡硅为第二舰队司令。8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成立 护法军政府,通过了组织大纲,规定在《临时约法》未恢复前,政权由大元帅掌理。9月,孙中山当选为大元帅,唐继尧、陆荣廷被选为元帅。军政府下辖6个部, 各设总长二人。孙中山任命程璧光为海军总长,将开赴广州参加护法的海军编为"护法"舰队,任命林葆怿为海军总司令,设司令部于海珠岛。广东原有舰船如"江 大"、"江汉"、"江巩"、"江固"、"民生"、"璧宝"、"广"玉"等舰,因船小不能出海,编成"江防"舰队,护法军政府声威大振。
   1917年10月,段祺瑞一方面指使盘踞海南岛的龙济光部进攻广州:另一方面集结北洋军,分兵二路进袭湖南和四川。孙中山指挥护法军队进行抗击,任命谭浩 明为粤桂湘护法联军总司令,率军入湘战斗,"护法战争"正式开始。此时,福建督军李厚基响应段祺瑞,主张对南方军政府用兵。孙中山颁令北伐,组成讨闽军, 以林葆怿(海军总司令)、陈炯明(粤军司令)、林虎(桂军司令)、方声涛(滇军司令)分别指挥,分兵四路进兵福建。孙中山还任命程壁光为征闽海陆联军总指 挥,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这次征闽战役。12月7日,林葆怿率领"海圻"、"永丰"、"同安"、"豫章"、"福安"5艘军舰组成征闽海军舰队,向福建进军, 掩护陆军前进。盘踞海南岛的龙济光,诱逼盐务缉私船10余艘,载运军队数千人潜渡登陆,威胁广州。孙中山调兵堵击龙部,同时令海军封锁海面,截捕其运输人 员和军械的船只。龙济光登陆的军队遭受前后夹击,全部被歼。接着,征闽护国军战斗得胜,夺取李厚基占领的汕头、潮州地区,驻福建的"海容"、"江亨"、" 楚谦"3艘海军舰艇宣布起义,参加护法,福建军阀李厚基大败而逃,护法军政府的后方日益稳定和巩固。
  1918年2月26日,护法军政府海军总 长程壁光在码头上遭人暗算,身中数弹,次日去世。护法舰队的领导人员和广大官兵深受影响,思想动荡。部分闽系海军官员不想驻粤护法;其他非闽系官兵愿继续 驻粤护法,两方同床异梦,貌合神离,直接影响护法舰队的团结和建设。6月,桂系军阀和政学系挟持孙中山将大元帅制改为七总裁制,孙中山被迫赴上海。后桂系 军阀向北洋军阀靠拢,将护法军政府撤销。海军内部矛盾日增,动荡更大。
  1919年,护法舰队司令林葆怿迫于内部矛盾主动离职,由林永谟("肇和"舰长)接任护法舰队司令。然而,林永谟恣纵闽籍土兵排斥外省籍海军士兵,强迫他们离舰,内部军纪荡然,谣言时起,甚至传说护法舰队要叛变离粤。
   1920年,孙中山回到广州。鉴于护法舰队内部闽、外两派的严重分歧,影响革命事业的巩固和发展,他决心对海军进行整顿和改革,着重解决闽系盲目排外、 不听指挥的严重宗派行为。孙中山首先密任护法舰队海军参议温树德为改革舰队临时总指挥,原广东海军人员陈策为副指挥。后密令被迫离舰的官兵与各舰联系以为 内应,另外抽调和组织护法舰队和江防海军中忠实于孙中山的官兵,分配任务,发给手枪、炸弹,决定夺舰的时间和方法。当时驻泊黄埔港、被闽系非法控制的军舰 有"海圻"、"海琛"、"肇和"、"飞鹰"、"福安"5舰,驻泊白鹅潭的军舰有"永丰"、"永翔"、"楚豫"、"同安"、"豫章"5艘。夺舰行动分头进 行。4月1日中午,黄埔方面由赵梯昆指挥,率人登上"海圻"、"海琛"号,封住舱口,抢占各炮位和弹药库。经向闽籍士兵进行工作后,仪极少数反抗者被拘 捕,全舰遂顺利占领。接着,"肇和"将白旗升起,表示归顺,其余各舰也顺利占领。
  白鹅潭方面主要是夺取"楚豫"、"永丰"、"永翔"3舰,首 先发动"楚豫"舰内部力量,向全体士兵讲明海军到粤护法是为革命,闽人不应迫害、排挤外省籍官兵,结果占领"楚豫"舰成功。其余各舰因内应力量强,也顺次 占领。海珠司令部由于警卫营的策应同时被夺占。下午4时,护法舰队的10艘军舰全被夺回,将闽籍员兵集中黄埔岸上,派人监视,听候处理(后经教育整顿,除 扣押3名为首分子外,余均资遣回籍)。孙中山在夺回海军领导权后,任命温树德为海军司令兼"海圻"舰长、田士捷为"肇和"舰长、何瀚澜为"海琛"舰长、潘 文治为"楚豫"舰长、欧阳林为"同安"舰长、欧阳格为"豫章"舰长。其他如"永丰"、"永翔","福安"、"舞风"等舰均由广东籍海军人员充任舰长。海军 司令部仍设在海珠,常光球为参谋长。此外,将原警卫营改编为陆战队,任命孙祥夫为陆战队司令。海军舰队经此次改革和整顿后面目一新,一致拥护孙中山的护法 事业。西南声势为此一振。
  1921年,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决定北伐。1922年春,孙中山指挥军队从两路出兵发动北伐。一路由广东出韶 关,经湖南,取武汉,由许崇智率领,蒋介石为参谋长,已入湖南;另一路东出潮汕,经福建,取江西,由黄大伟率领,兵至漳州。不意陈炯明竟于6月16日公开 叛变,炮轰观音山,兵围总统府,图谋杀害孙中山。孙中山登上"宝壁"舰避难,而后转乘"永丰"舰(后改名"中山"舰)前往黄埔。孙中山在舰上召开军事会 议,令北伐军回师戡乱,并决定第二天率海军沿珠江向广州市区挺进,打击叛军。会议刚开过,消息走漏,陈炯明连夜调集大炮布置在珠江两岸。6月17日下午, 孙中山率"永丰"、"永翔"、"楚豫"、"同安"、"豫章"等6舰向广州市区白鹅潭挺进,在叛军炮火猛烈袭击之下,海军舰队勇往直前进至白鹅潭,叛军受到 严重威胁。陈炯明叛军禁止一切船只向海军军舰靠近,断绝陆上生活供应,施放水雷攻击海军舰只,孙中山困守舰上,等待北伐军回师广州解围。由于北伐军回师至 韶关被陈炯明击败,陆路回援已不可能,因此海军舰队无法再继续坚持下去,8月9日,孙中山离开广州前往上海。
  孙中山离粤赴沪后,护法海军舰队 经费发生困难,内部起了分化。原属广东海军各舰舰长均于孙中山走后离职,温树德重新进行了调整。"肇和"舰长田士捷、"水翔"舰长欧阳林曾与陈炯明勾结, 企图将军舰开到汕头共同作乱。温树德对其采取镇压与安抚相结合的办法,令"海圻"、"海琛"坐镇汕头,田士捷见势不妙,率少数亲信离舰逃走,"永翔"舰 在"海圻"、"海琛"未到达前逃往厦门,经海南岛重返广州。
  1922年5、6月,北方军阀曹锟、吴佩孚派人到香港拉拢护法舰队,策动舰队离开 广州加入直系。温树德认为当时广东政局动荡不定,舰队多北方人,思乡心切,再在粤拖下去,各舰必致锈蚀不堪,遂同意率护法舰队北上投靠直系。7月初,各舰 驶离汕头,"豫章"舰因修理机器单独行驶,为福建拦截而去,归入长江舰队,其他如"海圻"、"海琛"、"肇和"、"永翔"、"楚豫"、"同安"等共6艘军 艘由温树德率领驶至青岛,舰队重新取名为"渤海舰队"。此后,吴佩孚按月拨给渤海舰队经费,直接控制了这支海军。

●军阀混战中的北方海军

   1918年,皖系以冯国璋代理总统期满为由,胁迫其离职下台。段祺瑞为了抵制孙中山在广州召集的国会非常会议,决定重新选举国会议员,由皖系政客王揖唐 等在北京安福胡同组织俱乐部,包办选举。8月,召开国会。9月,选举亲日派老官僚徐世昌为大总统。冯国璋被逐出北京中央政府,次年病死。曹锟、吴佩孚便成 直系的首领,继续与皖系对抗。皖系自恃有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且有一支靠日本借款组织起来的"参战军"(计1个师、3个旅)作为武力后盾,想用武力击败直 军,巩固皖系的统治。双方剑拔弩张,准备一战。1920年6月14日,北洋政府总理靳云鹏辞职,大总统徐世昌任命海军总长萨镇冰兼代国务总理,组织临时内 阁。直系要求罢免统率皖系西北边防军的徐树铮,皖系要求罢免直系首领吴佩孚,双方矛盾日趋尖锐。萨镇冰只好偕各部总长,欢迎奉系张作霖入关居间调解。直、 皖双方仍互不让步,遂于7月4日爆发了直皖战争。
  战前,吴佩孚极力拉拢北洋政府领导下的海军舰队,与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杜锡洼结盟。在海军第二 舰队的配合下,加上奉系的兵力支援,直军击败皖系。23日,直奉联军进驻南苑,北京政府落于直系军阀掌握之中。段祺瑞的皖系军阀势力除浙江的卢永祥外,几 乎全被打垮。战争结束后,靳云鹏重新上台组阁,萨镇冰被任命为海军总长。
  第一次直皖战争中,直系军阀取得陕西省的新地盘;奉系张作霖以东北三 省巡使身份节制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省,双方暂时合作。后为了扩张势力互不相让,发生矛盾。1921年底,张作霖支持亲日派买办官僚梁土诒组阁,企图压制 直系。直系军阀在英、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坚决抵制,双方矛盾激化。1922年4月29日,爆发了第一次直奉战争。
  程壁光率领部分海军舰队南下广 州参加护法运动后,剩下的海军舰队北洋政府不甚过问,甚至粮饷也不供给。为了解决海军舰队的生活,海军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占领一些地区,派款收税;二是 依附各省军阀,领取军饷。1922年1月6日,海军总司令蒋拯、第二舰队司令杜锡跬、练习舰队司令杨敬修曾通电北洋政府,决定暂将两淮盐税截留充饷,并派 舰艇8艘开赴扬州十二圩,监截盐税。为了扩充势力,增辟财源,杜锡硅还成立海军陆战队,以杨砥中为第一旅旅长,将闽、浙沿海有利可图的沿海城镇予以占领, 近似军事割据,但不能解决海军舰队的全部供给,只好依附各派军阀。当时各省军阀拥兵白重,具有拉拢海军的力量,同时也可借此增强自己的实力。杜锡硅率领的 海军曾得到吴佩早、孙传芳、齐燮元等军阀资助。吴佩孚每月拨发经费10万元,归杜支配。第一舰队司令林建章率舰队投靠皖系驻浙军阀卢永祥。直系首领吴佩早 为了将第一舰队争取到手,亲派杜锡硅的副官去上海游说第一舰队,劝舰队的"海筹"、"海容"、"永绩"等舰舰长弃皖助直,但均被拒绝。直奉战争之前,海军 总长萨镇冰代表吴佩孚又到上海拉拢第一舰队,经过多次商谈,第一舰队才同意助直攻奉,萨镇冰遂率领海军舰队北上,分布在山海关、秦皇岛、连山、龙口一带。
   在海军协同配合下,直系吴佩孚经过激战打败奉军张作霖。奉军原有12万人入关,仅剩2万余人逃出关外。张作霖率高级将领乘火车仓皇逃出山海关,路经秦皇 岛,遭海军炮火追击,险被击中。直奉战争结束,北京政权遂为直系所独占。第二舰队司令杜锡砖以助战有功被提升为海军总司令。
  第一次直奉战争结 束,北京政府总统徐世昌免去张作霖东三省巡使及奉天督军等职。但张作霖凭借自己在东北的政治基础和军事实力,指使奉天省议会宣布东三省实行联省自治,推举 张作霖为东北三省总司令兼省长,割据东北。此后,张积极整顿军队,扩充实力,以图再起。他充实和扩大奉天兵工厂的生产能力,大批制造机枪、步枪、大炮、迫 击炮,改善奉军的武器装备;先后从法国、意大利购买飞机近300架组建空军,修筑机场:还将1919年设立的吉黑江防舰队和东北航警机构合编,用商船改装 了"镇海"号等3艘炮艇,向日本定购"飞鹏"号等鱼雷艇,组建成东北海防舰队,护卫东北海岸:并在哈尔滨设立海军学校和海军司令部,任命沈鸿烈为副司令, 负责海军的组织和训练。
  1924年9月,直奉第二次战争的前哨战-江浙战争爆发。盘踞江苏的直系军阀齐燮元为了夺取盘踞浙江、与奉系有共同反直同盟的皖系军阀卢永祥控制下的上海,在沪杭铁路及江浙、闽浙、赣浙接境地区同卢永祥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激战。最后,卢永祥失败,逃亡日本。
   当齐燮元向卢永祥发动进攻时,张作霖立即组织镇威军,自任总司令,率领25万大军向山海关、热河推进。吴佩孚也于1924年9月在北京召开军事会议,自 任讨伐军总司令,率一、二、三军前往迎击,并令海军在秦皇岛、山海关沿海一带协同第一军作战。1924年9月12日,第二次直奉战争开始,双方战斗激烈。 吴佩孚到秦皇岛,乘"海圻"舰并率"永翔"、"楚豫"两舰沿辽东湾至营口海面察看地形,准备援军登陆地点,为抄袭奉军后路作准备。吴佩孚还在烟台、大沽等 地集结商船十数艘,大、小帆船号称400艘,准备输送部队,以备奇袭奉军后路之用。10月21日,直系将领冯玉祥回师北京发动政变,囚禁总统曹锟,打出反 对吴佩孚的旗帜。这个突然事变使直军腹背受敌,全线崩溃,集结的商船、帆船拔锚解缆,逃走一空。吴佩孚率残部3000人,由"永翔"舰护送至吴淞口,再由 长江舰队司令李经义接去转往武汉。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北京政府又落入奉系和冯玉祥国民军控制之下。冯玉祥与张作霖共推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任 命林建章为海军总长。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奉系军阀沿津浦铁路南下扩张势力,进踞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并派任各省督军。冯玉祥的军队 自称国民军,直接控制着北京、河北、河南、察哈尔、绥远、甘肃、陕西诸省,成为北方的重要实力派。段祺瑞虽出任"临时执政",主持北京政府的政务,但军事 上已无实力。直系军阀虽败至长江流域,但仍拥有相当军事实力。
  1925年,占据浙江的直系军阀孙传芳独树一帜,自称浙闽皖赣苏五省联军总司 令。10月,孙传芳集结军队,沿津浦、沪杭铁路向奉系发起进攻。奉系为保存实力向北撤走。孙传芳乘势夺占上海、江苏以及山东的徐州等地。11月,奉浙战争 结束,浙闽苏赣皖五省便成了直系孙传芳的势力范围。
  冯玉祥的国民军在此期间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的影响,开始倾向革命。在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指使下,直奉两系军队又重新联合起来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
   1926年初,战争爆发。奉系军队向山海关、河北方向,直系向河南方向,分进合击国民军。帝国主义列强将军舰开到大沽口护送奉军,并向国民军进行炮击, 同时还向北京政府提出最后通牒,威逼国民军限期撤退。在帝国主义和直奉晋军阀的联合进攻下,国民军放弃开封、郑州、天津、北京等地退往西北。北京政府又被 直奉两派夺取和控制起来。
  奉系军阀张作霖比较重视海军的建设。他在占领山东之后令沈鸿烈把吴佩孚收买的海军渤海舰队再收买过来,与东北原有海军合并成东北海军舰队,沈鸿烈任海军副司令兼青岛市长,并在青岛设立海军学校,培养海军人才,积极扩大、充实自己的海军。
  1927年,在国民革命军节节胜利的形势下,北京政府海军宣布易帜,归顺国民军,次年年底张学良麾下的东北海军也宣布拥戴南京国民政府,至此,体制混乱10多年的海军终归统一,民国海军开始诞生。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0-9-29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1911-1949年的民国海军概观

  天鹰

  民国海军是中华民族也是中国近、现代海上力量发展史上不可回避的 一页。说起民国海军,还应当从它的前身清末海军谈起。在甲午战争后期的1895年2月,日军围攻清朝北洋舰队驻扎地刘公岛,清军水师提督丁汝昌及管带刘步 蟾等重要高级将领在弹尽援绝之下先后自尽,部分中级军官向日军乞降,使得在黄海海战失利后存余的舰艇及基地炮台军资、器械尽被日军虏获。遭受奇耻大辱的清 政府遂在1895年3月12日撤销了海军衙门,更将所有北洋水师官兵全部罢遣。至此,曾一度称雄东亚水域并被清王朝苦心经营多年的中国近代海军舰队已是荡 然无存。
  1898年,清朝皇帝光绪采纳了一些主张变法维新人士的建议,决心整饬船政,重建清朝海军。光绪皇帝在紫禁城内召见军机大臣时郑重明 谕:"国家讲求武备,非添设海军、铸造兵轮,无以为自强之计。"重建海军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拥有专业知识和才能的各方面人才。为此,光绪皇帝特颁诏广求 人才。于是,包括在甲午战争期间作战英勇、后来清末海军的主要领军人物、此时已遭罢遣回乡的原北洋水师"康济"号管带萨镇冰以及其他许多原清朝海军人员被 重新起用。同时,清政府拨出专款向英、德等国订购一批军舰。尽管不久后戊戌变法即告失败,但清政府重建海军的计划并没有因此搁置,而且在一些支持重建海军 的王公大臣和萨镇冰等专业军官的努力下,清王朝海军在风雨飘摇的最后危机年代仍然取得了一定进展。
  到1908年,清王朝重建的北洋、南洋、福 建、广东、湖北5支舰队计拥有包括"海圻"、"海容"、"海琛"、"海筹"等大小舰艇80余艘,总排水量约5.8万吨。1909年,己任清政府海军筹备大 臣的萨镇冰将南北洋海军收归统一,将主力舰艇按排水量大小统一编为巡洋和长江两支舰队。巡洋舰队以购自英国、排水量4300吨的"海圻"号巡洋舰和购自德 国、排水量2950吨的"海容"、"海琛"、"海筹"号轻巡洋舰为主力;长江舰队则以排水量较小的"楚豫"、"楚泰"、"楚观"、"楚谦"、"楚同"、" 楚有"、"江元"、"江亨"、"江利"、"江贞"等舰为主。1910年,清政府设立海军部和海军统制(相当于海军总司令)一职,萨镇冰出任海军统制。这位 早年留学英国学习海军,历任清帝国舰队管带、提督至海军大臣,参加过甲午战争的海军主帅在筹备重建清帝国海军期间,两度游历欧美,实际主持购入军舰十余 艘,在任期间更大量置械练兵和开办海军学校。在为重建的清王朝海军订立官价、整肃军仪、厘定建制和健全海军铨衡制度等方面,萨镇冰也发挥了决定作用。可以 说,萨镇冰是将欧美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海军建军经验具体应用于我国实际的创始入之一。清王朝残破的海军实际上也是在萨镇冰的悉心规划下才得以焕发出新的生 机。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在调遣军队南下镇压的同时,急命萨镇冰火速率海军舰队驰援配合。萨镇冰随即亲驾"楚有" 舰,率队溯江而上,于10月17日晨抵达汉口。到月底,清军在武汉江面集结的舰艇有"海琛"、"海容"、"海筹"3艘巡洋舰,"江贞"、"楚有"、"楚 同"、"楚泰"、"楚豫"5艘炮舰,"辰"、"宿"、"湖隼"、"湖鹰"、"湖鹗"5艘鱼雷艇。除海军最大军舰"海圻"号巡洋舰赴英参加英皇加冕典礼外, 海军的作战舰艇几乎全都集中在长江一线布防。萨镇冰到达汉口后,立即下令舰队处于戒备状态。为了防止武昌民军向汉口增援,萨镇冰还派出鱼雷艇在江上巡逻, 切断水上通路。不久清军在江上海军舰队火力的支援下攻占了汉口。此时,海军舰队中也已经有许多思想进步的官兵同情革命并暗中相互串联,伺机而动,同时起义 军也在利用各种渠道对萨镇冰作争取工作。尽管萨镇冰此时实际上仍倾向于效忠清王朝,但方方面面的压力加之势如燎原烈火般的革命形势令萨镇冰深感进退两难。 在这一重大历史关头,经过百般彷徨犹豫之后的萨镇冰终于在一天夜间从旗舰向舰队打出"我去矣,以后军事,尔等各舰艇好自为之"的灯号,称病搭乘一艘过往外 轮悄然离队而去。11月2日,驻守上海的"策电"号炮艇与吴凇炮台的海军官兵率先响应辛亥革命,宣布加入起义军阵营。不几日,在革命军的争取下,主力舰" 海容"、"海琛"、"海筹"号巡洋舰也于九江水面降下黄龙旗,宣布加入革命军一边。接着其余海军舰艇也相继易帜并掉转炮口协同革命军反击清政府军队。武昌 起义爆发仅一个月,整个清廷海军即完全倒向革命党,这对行将垮台的清王朝无疑又是致命的一击。海军,这支堪称清政府最现代化军队的起义不仅加速了清王朝的 灭亡,也标志着中华民国海军在辛亥革命的战火中诞生。

●风雨飘摇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临时大 总统、孙中山任命原"海筹"舰舰长黄钟英为民国第一任海军部总长兼海军总司令。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随后南北议和告成,孙中山宣布辞去临时大总统一 职,让位于在北京手握重兵的袁世凯,袁世凯随即在北京建立共和政府。中国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北洋政府建立后设立了海军部和海军总司令部,其海军部为主 管海军军政事宜的内阁机构,设于北京;海军总司令部则为海军的军事指挥机构,具体负责海军的调遣和作战事宜,设在上海高昌庙。袁世凯任命刘冠雄为海军部总 长,李鼎新为海军总司令,随后将原巡洋、长江两支舰队改称为第一、第二舰队。自这时起,民国海军处于北洋军阀政府的控制之下。随着袁世凯独裁面目的日益暴 露,1913年孙中山发起反袁"二次革命"。在这期间,听命于袁世凯的海军曾出动舰队参与并配合北洋陆军镇压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南北破裂后,袁世 凯改设海陆空军大元帅办事处,并起用在海军中门生故友甚多和颇有人望的萨镇冰任办事员,以加强对海军的控制。1915年12月,袁世凯悍然宣布称帝,随即 又在数月间举国讨伐声中宣布取消帝制,不久去世。
  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政局动荡不息的北洋军阀纷争时代。北京政府的海军部虽名义上为海军最高 领率机关,但实际上其指挥权仅及于局部范围。由于分驻在国内各军港、基地的海军部队需要大量军饷和物资补给,而此时各舰队驻泊的港口、基地已经分属不同派 系陆上军阀的势力范围,因而形成了谁能向某一部分海军提供军饷和补给,这一部分海军部队就听命于谁的局面。萨镇冰、刘冠雄、李鼎新等海军主要领军人物也不 停地辗转游离于北洋军阀各派系之间。
  1917年,孙中山在上海发起护国运动,驻沪海军曾一度追随孙中山南下广州,成为护法军政府的一支重要力 量。然当广州政府难以按时向其发放军饷时,不少舰艇随即又背离而去,另投能够提供军饷的新主。1922年春直奉战争爆发后,亲皖系的第一舰队司令林建章在 直奉之间保持中立,而第二舰队司令杜锡圭则在接受吴佩孚的每月十万协饷后不仅通电反对奉军入关,更游说已闲居的萨镇冰出马召集"海筹"、"海容"、"晋 安"、"楚有"等海军主力舰只浩荡北上,卷入军阀混战。这支舰队在萨镇冰亲自指挥下炮击了山海关的奉军,随后又在奉军败退期间从海上进行追击,为直系军阀 的获胜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总而言之,直到1928年之前,民国海军实际上不是一支统一的军事力量。其大体上被分为中央系(以北洋军政府管辖的驻沪海军为 主)、东北系、青岛系和粤系等派系,靠依附于各军阀势力范围维持其存在并为所依附的军阀效力。海军的发展在十多年间无从谈起。
  1926年7 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期间积极开展了对海军的争取工作。当时手中掌握着中央海军主力舰队、时任北京政府海军总司令的杨树庄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观望 后,终于在节—节胜利的北伐军推进至江浙一带时,于1927年3月14日电令各舰队(除东北舰队外)易帜,将舰上悬挂的五色旗改为青天白日旗,宣布海军全 体归顺国民革命军。杨树庄同时宣布就任国民革命军海军总司令,并命令海军舰队配合国民革命军攻打和肃清长江下游各地的北洋军阀部队。这是继辛亥革命后海军 作出的又一次影响重大的重要抉择。1928年12月29日,奉系首领张学良在东北易帜,其控制下的东北海军随之归顺在南京的国民政府。至此,民国海军终于 在形式上再度归于统一。
  1929年6月,国民政府设立海军部,杨树庄任部长,陈绍宽任政务次长,陈季良任常务次长,将原中央海军编为第一、第 二舰队,原东北海军编为第三舰队,原广东海军编为第四舰队。从晚清、北洋军阀再到民国初年,政府均将海军部作为单独机构设立,如果仅从机构设置来看,似乎 表明政府对海防规划及发展海上力量有相当认识,然而在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民国政府建立后很长一段时间,海军的统一依然只是形式上的,军阀混战时期形成的海 军派系如第三舰队(张学良控制下的青岛渤海舰队)及第四舰队(广东的粤系海军)实际上仍然是各据一方,各自为政。尽管这一时期的民国海军在参与内战(包 括"剿共"和国民党各派系之间的火并)之余,也着力开展了一些调整建制、创办海军学校、从事海军人才培训等发展工作(如在福建马尾建立了福州海军学校;在 广东建立了黄埔海军学校;在山东青岛建立了青岛海军学校;在江苏建立了海军雷电学校等),但在装备和规模上并没有明显进展,数年间只添置了一定数量的小吨 位舰艇。事实上从晚清、北洋军阀再到民国初年,历经战乱的民国海军装备不仅未能得到正常维护和发展,实际上更加残破和衰败。形式上重归统一的民国海军与晚 清重建时期相比,实力甚至有所下降,总吨位已不足4万吨。为此,在1928年8月14日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通过的《整理军事案》中曾提出要用十年时间把海 军舰艇装备扩充到60万吨,而且就在这次会议结束不久,蒋介石还亲自参加了江南制造所建造的420吨"咸宁,)号炮舰的下水典礼。蒋介石在典礼上发表讲话 称:"要挽回国家权力,必须建设很大的海军,使我们中华民国成为世界上一等的强国……我们预计15年后就有60万吨的海军"。实际上,就当时民国政府的财 力而言,上述目标根本毫无实现的可能。1929年,民国政府海军部制订了一个目标低得多的"海军6年建设计划",希望通过努力用6年时间将海军主力作战舰 艇的吨位增加至10.5万吨,将海军的后勤辅助舰船吨位增至5万吨,并采购60架海军飞机。尽管这一计划比蒋介石曾经宣布的计划已缩水很多,却依然难以实 现。经继任海军部长陈绍宽多方筹措资金,海军总算添置了"宁海"、"平海"、"永绥"、"民权"、"逸仙"、"江宁"、"海宁"、"长宁"等十余艘中小型 舰艇。
  "宁海"号轻巡洋舰是民国成立以来外购的最大型军舰,由日本播磨造船所设计制造完成,1931年10月10日下水,1932年9月1日 成军,编入第一舰队。"宁海"舰舰长120米,宽13米,舰深7.3米,吃水4.3米,排水量2526吨,部分部位有30毫米装甲,四座油碳混烧式锅炉, 三部往返式主机,三轴推进,10579马力,最高航速23.2节,12节巡航速度时的航程5000海里,编制军官42人,士官97人,士兵222人,装备 3座双联装140毫米口径舰炮,6门90毫米口径单装高射炮,机枪10挺,21寸鱼雷发射管四座,并可搭载两架水上侦察机。用当时世界水平衡量,该舰无论 是吨位还是武备均不足为道,然而却是民国海军舰队中作战能力首屈一指的军舰。而且,令人不能不感到可悲的是,将被民国海军用以保卫国家的军事装备竟然购自 长期对中国虎视耽耽的宿敌。其姊妹舰"平海"号则以同样设计图,由日本提供零组件由江南造船厂建造,但日方对零部件供应曾极尽拖延之能事。
  这 一时期,民国海军在陈绍宽主持下对国家的重要贡献还包括从外国人手中收回了海道测量权及海图绘制出版权。陈绍宽亲自组织军舰对沿海水道进行了分段测量,出 版了中国自己的海图和航海指南。同期,海军部在面临法国殖民主义者企图霸占中国西沙群岛的情况下,会同外交部强硬回击了窥视者的图谋。陈绍宽正式将西沙群 岛划为中国海军军事区域,并派出海军人员实施管理,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和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尽管在近十年间民国海军 为谋求发展已经是不遗余力,然而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前,民国海军舰队的主力仍然是一些技术落后、航速较低、火力薄弱的军舰,总吨位不足6万吨, 而且其中大部分舰艇仍是清朝遗留的军舰。而此时,外部世界的海军力量已经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用先进动力和武器装备起来的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等充斥着 海洋强国的大小舰队,航空母舰的出现及航空力量在海军的应用更使海战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舰巨炮主义正在被无情地抛弃,利用舰载机打击对方舰队的作 战方式已经开始主宰海战战场。因此,这时的民国海军实质上几乎不能被称之为海军,其装备充其量也只能胜任一般性缉私、缉盗等任务。更有甚者,那支在甲午战 争期间对清王朝海军并无明显优势、一直图谋灭亡中国的日本海军已经拥有了数艘现代化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潜艇以及2200架海军飞机,总吨位已达 120万吨。距甲午年仅仅40多年时间,昔日的对手已一跃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强大海上力量。一直原地徘徊的民国海军与世界水平已经拉开了太大的距离,与 正在悄然拔出军刀的敌人在实力对比方面已有着天壤之别。

●浴血抗战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时任海军部长、正 在欧洲考察访问的陈绍宽当即中止访问回国,进行海军作战部署。抗战打响后,日军主力舰队集中于吴淞口,企图打开江阴,溯江而上。鉴于民国海军与日军实力相 差甚远的实际情况,陈绍宽遂决定将民国海军第一、第:二舰队的巡洋舰"海圻"号、"海琛"号、"海容"号、"海筹"号、"平海"号、"宁海"号、"逸仙" 号等大小49艘舰艇部署在江阴上下游,配合沿江各要塞拱卫京畿,以阻遏日本军舰沿江深入。这实在是万般无耐的选择,冷酷的现实是,当时这支名为海军的舰队 在强敌面前不仅绝无出海御敌的能力,而且即使是在退守内河对敌实施沿江阻击的作战中能够发挥的作用也十分有限。8月12日,海军奉蒋介石电令实施沉船封江 计划,出动兵力将江阴下游各处灯塔、灯标、灯船予以拆除或炮击,同时按计划将超期服役不堪作战的"通济"、"大同"、"自强"等7艘老旧军舰及40艘商船 自沉于既定方位,以阻塞航道,建立长江第一道封锁线。9月25日,海军又将"海圻"、"海容"、"海筹"、"海琛"等历史名舰,以及从沙市、汉口等地拖来 的多艘趸船、商船自沉,以构成辅助阻塞防线。这样,开战之初占民国海军主力舰队总吨位一半以上的军舰以未发一炮而自沉的方式悲壮地履行了自己的使命。当然 这对于任务需求仍远远不够,海军还不得不同时从各省抽集民船180多艘,装运巨石3千多方,碎石6千5百多担,充填沉船空隙,并在水面配以水雷,以此全力 遏阻日舰深入长江进犯。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上述保守措施对于迟滞日军沿江进犯作用甚微。
  从8月16日起,日军连续出动大批飞机对守卫江阴的 中国海军舰艇进行轰炸。海军官兵虽顽强抗击,但终因装备十分落后而损失惨重。在江阴保卫战期间,海军主力舰只"宁海"与"平海"两舰均受到日机连日的猛烈 攻击,两舰虽在作战中击落日机四架,击伤两架,但最后仍于9月23和24日分别被日机命中炸弹数枚,两舰均因伤重坐底,包括"平海"舰舰长高应申在内,两 舰官兵伤亡过半。随后,"逸仙"、"健康"、"楚有"号也遭日机炸沉。曾企图依托阻塞航道与来犯日舰决一死战的中国舰队实际上根本没有得到任何打击敌舰的 机会。到10月23日,从江阴退到安徽采石矶的"应瑞"号巡洋舰亦被日军的飞机炸沉。同年9月下旬,在广虎门要塞的激战中另一艘巡洋舰"肇和"号也被日军 飞机炸沉。至此,中国海军的巡洋舰已全部荡然无存,民国海军中央舰队的主要作战舰艇也基本丧失殆尽。
  在珠江口,日军自1937年8月起连续进 犯虎门要塞,威胁广州。海军部次长、广州江防司令陈策率第四舰队(亦称粤海舰队)和海军陆战队奋勇抗敌。陈策每战必身先士卒,在炮火中指挥作战,数次击退 日海军攻击,击毙日军数百人。陈策也在作战中被日军炮火击中,左腿被截肢。直到1938年2月,拥有海空力量压倒优势的日军仍被阻截于虎门要塞之前。 1938年10月,日军效仿淞沪战役中的金山卫登陆,改在虎门侧面的大亚湾实施登陆,先取广州,然后再攻击虎门。当鹅夷炮台和四方炮台遭日军摧毁后,虎门 要塞防御体系实际上已遭破坏。10月21日,日军占领广州,22日,日军第三次大举进攻虎门,共出动110架飞机大肆轰炸。地面日军在飞机及海上舰炮支援 下从原鹅夷炮台攻入大角炮台射击死角,连续激战一昼夜,最终攻占大角炮台;中国守军海军陆战队的一个加强营战斗到最后一刻,坚守了一年多的虎门要塞至此失 守。在广东的海军部队撤退到肇庆,然后沿江在三水、西江等处继续坚持对日军作战,直到全部作战舰艇损失殆尽。
  期间,在青岛的民国海军第三舰队则奉命沉没了全部舰艇、炸毁港内的部分起重机械后,带着卸下的舰炮从陆路且战且退,最后在马当长山要塞血战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1938年,国民政府将海军部改组为海军总司令部,直属军事委员会,陈绍宽任海军总司令。在武汉保卫战期间,陈绍宽将残存的海军舰艇进行整编,重新组织 了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包括老旧的历史名舰"中山舰"与"江元"、"江贞"等8艘舰艇被编入新的第一舰队,承担武汉保卫战的军事运输和长江巡防任务。海军 在马当布设了第二道阻塞防线,除凿沉18艘舰船外,还投石填江,垒成座座石塔,同时沿江施放水雷,阻止日舰前进。在武汉保卫战的最后时刻,从金口河移锚至 金鸡山附近江边的"中山舰"突遭多架日机轮番轰炸。舰长萨师俊(清末民初海军总司令萨镇冰之侄)指挥水兵奋力抗击,激战1小时15分钟,舰上官兵死伤枕 籍,舰长萨师俊亦壮烈殉难,一代名舰"中山舰"被炸沉于金口北岸大军山前的江底。时舰上共有官兵99人,阵亡25人,受伤23人,失踪数人。是役为民国海 军在抗日战争中极为惨烈的一次战斗。
  武汉沦陷后,陈绍宽将残余舰艇集中在荆宜,并征调数百只湘江船和宝庆船布设湘阴阻塞线,封锁湘江。 1939年1月,已失去水上作战能力的民国海军组建布雷游击总队,这是一支在民国海军英勇抗战史上值得特别一书的部队。这支布雷游击总队下辖6个中队,将 长江中下游划分为3个布雷游击区:第1布雷游击区从监利至黄陵矶;第2布雷游击区从鄂城至九江:第3布雷游击区从湖口至芜湖,后扩大至江阴,进而积极活动 在更多长江流域。布雷游击队使用的水雷均由中国军队自己生产。当时,根据战争形势变化和作战的需要,水雷制造部门曾一再搬迁,先后从上海迁移到无锡、武 昌、长沙、岳阳、常德,最后落脚辰溪。布雷游击队使用的水雷主要是漂雷,而深入敌占区进行布雷作战尤其充满艰难和危险。布雷游击队往往分成若干个布雷小 组,每组三五人,先从后方领取水雷,用人力携带或小车隐蔽推运等手段,将水雷运送至长江边,然后在敌人控制薄弱的地带施放。很多时候仅运送一枚水雷就需要 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时间。进入敌占区后更需昼伏夜行,忍受饥饿,还要与遭遇到的敌人作战。有不少布雷队员遭敌人俘获,惨遭杀害,更有许多队员在战斗中壮烈牺 牲,但他们始终无所畏惧,一直将布雷作战坚持到抗战结束。布雷游击队的作战取得了丰硕战果。据不完全统计,从布雷游击队成立,到抗日战争结束,仅在第3布 雷游击区就布下水雷1370具,炸毁日军大型军舰3艘、中型军舰8艘、炮舰6艘、运输舰32艘,另外还有大小汽艇、炮艇、大小火轮及其他小型船只,共计 114艘,毙、伤日军5000多人,给日军造成重大损失。布雷行动令日军深感头痛,甚至谈之色变。
  1940年8月,荆、宜失陷,无法西上的海 军残存舰艇相继被日机炸沉,而冒险进入四川的海军船艇实际上也已失去作战能力。至此,陈绍宽经营的海军基本上全部解体,但陈绍宽仍将海军总司令部迁至重 庆,继续组织海军人员设置海军宜(昌)、巴(东)、万(县)要塞区,指挥这支只能在陆地行动的海军部队沿江分设炮台,坚持对敌进行防御作战。同期,海军布 雷队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继续坚持在长江中下游、洞庭湖、湘江水域以及东南沿海实施广泛的布雷游击战,对日军的长江运输线进行持续袭扰和破坏,密切配合陆 军的作战行动。民国海军作为当时中国抗日力量的一个代表军种,即使在已经丧失几乎全部水上作战装备的情况下也从未停止过对日寇的抗击作战。
  整 个抗战期间,由于民国海军与敌人实力相差极其悬殊,因而在抗日战争中难以有大的作为,但广大海军官兵在这场保卫国家的神圣战争中做到了不畏强敌,英勇作 战,为国家和民族恪尽了军人的职守,在民国海军史上书写了光荣的一页。1945年9月,当海军上将陈绍宽代表中国海军将士站在"密苏里"号的盟军将领中间 观看日本代表签署无条件投降文件的庄严时刻,中国海军仅剩的全部家当只有在重庆芭斗山锚地总吨位不足两千吨的几艘浅水炮舰。在八年抗战期间,中国海军为打 击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消耗敌人的军事力量和坚持持久抗战而作出的重大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将永远彪炳史册。
  1945年8月15日,在世界反 法西斯阵营的联合打击下,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民国海军也随之获得了一次宝贵的重要发展机遇。在中国政府受降期间,民国海军接收了侵华日本海军、汪伪 海军及日本本土海军舰艇共达1000余艘。在经过检验将绝大部分不堪使用的残旧船艇淘汰后,共选出100吨以上的作战舰艇近百艘进入海军继续服役。而从 1946年至1948年,民国海军还陆续接受美国赠舰130多艘,英国赠舰10艘。至此,民国海军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获得比较现代化的各种舰艇420多 艘,总吨位一度达到19万多吨。这一期间,民国海军无论在规模还是在装备质量方面迅速达到了其诞生以来的最高点。然而,那位曾经为民国海军的生存和发展殚 精竭虑并在抗战期间指挥海军浴血抗敌的海军上将陈绍宽,却在1945年12月因与蒋介石政见不合而被免职回乡。
  从1946年6月起,民国政府 在国防部下设海军总司令部,海军总司令由参谋总长陈诚兼任(到1948年则由桂永清任海军总司令)。海军整编后下辖海防第一舰队、第二舰队、江防舰队和运 输舰队等4个舰队及若干海军基地。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根据开罗宣言,民国海军于1945年10月收复了自清政府甲午战败后被日寇霸占长达50年的宝岛台湾 及澎湖列岛的主权,为国人洗雪了甲午国耻。1946年11月至12月,海军又派遣"太平"、"永兴"、"中业"和"中建"4舰组成特别舰队,在海军上校林 遵、姚汝钰率领下开赴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历史上南沙群岛曾屡遭外敌侵占,抗战胜利后,法国殖民军曾卷土重来,分头占领日军离去后之南海诸岛,导致南沙太 平岛再度易手),一举收复了中国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为永久纪念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时刻,舰上官兵与随舰的广东省政府官员将原名长岛的南沙群 岛主岛按进驻军舰"太平"号重新命名为太平岛;将原名林岛的西沙群岛主岛按进驻舰艇"永兴"号重新命名为永兴岛。海军官兵与随舰广东省政府官员一起,先后 在西沙、南沙主岛上立碑、升旗、鸣炮,以庄严的仪式庆祝这一光荣时刻。随后,海军在南沙成立"南沙管理处",由陆战队官兵59人留驻太平岛,并设无线电台 与气象台,由管理处下设警卫组、通信组、气象组经营太平岛。应该说,这是民国梅军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对国家和民族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1946 年,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内战爆发,民国海军随之卷入。由于人民解放军当时尚没有海军,作战地域也大多不在沿海地区,所以海军直接参战的军事 行动并不多。但大量海军舰艇将国民党陆军部队从华南、西南运送到华北、东北以抢占战略要地,配合陆军在沿海、沿江地区作战和撤运,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 用。眼界相对开阔的广大民国海军官兵对参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发动的内战越来越消极,逐渐有很多海军官兵纷纷表现出对内战的厌倦甚至憎恶。而国民党军队在军 事上的连续失败以及国民党政权的极度贪腐更使许多海军官兵彻底失望。根据记载,这一时期海军各部队及舰艇士兵脱队不归、开小差的现象日趋增多,兵员的严重 流失令当局不得不一再想方设法加以补充。白进入1949年以后,在国民党政权已摇摇欲坠的大势下,海军舰艇起义加入人民解放军的事件开始接连发生。 1949年2月12日,民国海军主力战舰之一"黄安"舰率先在青岛宣布起义;同月25日,民国海军最大也是最先进的"重庆"号巡洋舰在舰长邓兆祥率领下, 也于坐镇"江防锁钥"的吴淞口外举行起义,开赴解放区,这一事件曾使国民党上下特别是其江防部队和海军极大震惊。1949年4月23日,在解放军渡江作战 正面担任江防的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由舰队司令林遵率领的护卫舰、炮舰等9艘军舰和21艘炮艇,在南京江面宣布起义;同日又有30余艘炮艇在镇江江面起义。 9月19日,接替"重庆"舰担任长江口封锁任务的"长治"号护卫舰在经过内部激烈战斗后也成功起义。10月26日,在澳门海面的"联荣"号军舰也成功起义 驶抵广州沙面。11月30日,又有江防舰队的5艘舰艇在重庆起义。仅在1949年底前,民国海军中几艘吨位最大的主力舰和三个作战舰队43艘主力作战舰艇 中的22艘,10个巡防艇队中的100余艘各式炮艇尽皆丧失。众多海军人员及舰艇的起义无疑是对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沉重打击,对加速国民党政权的失败产生了 推动作用。
  随着国民党南京政府的覆灭,仅有仍效忠于蒋介石集团或受其严格控制的的海防第一舰队及登陆运输舰队逃去台湾。这支在几年前抗战胜利 后曾盛极一时的海军终于分崩离析。而见证了民国海军数十年兴衰的萨镇冰、陈绍宽等前民国海军主要领军人物,则在国家的重大历史性转折关头拒绝了蒋介石邀其 赴台的要求而留在大陆,并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更有众多加入人民阵营的原民国海军官兵及装备则随着新中国海军的诞生开始了崭新的起点。

-End-


描述:图26 北洋民国政府肇和号巡洋舰
图片:

描述:图27 国民政府宁海号巡洋舰
图片:

描述:图28 国民政府宁海号巡洋舰
图片:




描述:图29 国民政府宁海号巡洋舰
图片:

描述:图30 国民政府"大同"号巡洋舰
图片:

描述:图31 国民政府海宁号炮艇
图片: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3 04:57 , Processed in 0.069188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