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859|回复: 0

人未必能理性遵循趋利避害原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4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趋利避害是生物的本能。《管子•禁藏》云: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是规范性决策理论的一大基本原则。实际上,人们并非无条件地遵循这一原则。2011年《心理科学进展》(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第1期研究简报(Research Reports)栏目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研究论文,发现人们会违背这一基本原则。
Kahneman的冷水实验最早证明了人们并不总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实验中,被试先后体验两种不同的负性刺激。刺激A: 将手浸没于14 ℃的水中60秒;刺激B: 将手浸没于14 ℃的水中60秒,随后提高水温至15 ℃,继续浸没30秒。14 ℃与15 ℃的水温均会产生不适感。在没有告知水温及持续时间的情况下,要求被试从以上这两个刺激中选择一个作为第三个刺激,69%的被试选择了刺激B。这违背了逻辑,因为多加上一段有害刺激,不应该让被试觉得更好。此时“避害”变成了“趋害”。
中科院心理所行为决策课题组以金钱作为奖赏或惩罚刺激,检验人们能否理性地遵循“趋利避害”原则。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以检查硬币生产年代的数目为由,要求被试逐枚地感受两个金钱序列:10元硬币序列(由20枚五角硬币组成)和10.3元硬币序列(由20枚五角硬币和3枚一角硬币组成),随后评定获得各金钱序列(与硬币等值的金钱)的高兴程度以及损失各金钱序列的不高兴程度,最后选择一金钱序列作为其奖赏或惩罚。实验为2(3枚一角硬币在序列首vs. 3枚一角硬币在序列尾)× 2(先检查10元硬币序列vs. 先检查10.3元硬币序列)× 2(损失vs. 获得)三因素设计,每种条件随机分配15名商学院学生作为被试。结果表明,被试倾向选择获益少(10元)和损失多(-10.3元)的金钱序列;且获益大(10.3元)时高兴程度小,损失小(-10元)时不高兴程度大。这意味着:“聊”并不胜于“无”,反而是“无”胜于“聊”。其中,伴随着违背价值最大化原则所产生的情感亦有悖逻辑。负性情感的引发一般有其“逻辑正确”的原因(如,无惠而不乐);而引发本研究负性情感的原因实属“逻辑错误”(如,惠多而不乐)。我们可能因为100件好事中的1件做得不够尽如人意,便引发他人的负性情感。这样的“冤”例屡见不鲜。美国前总统Bill Clinton就曾抱怨公众:“Don't judge me for the one mistake I have made, but on the ninety-nine good things I have done”。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而额外之“小善”却往往起到画蛇添足,狗尾续貂的作用。孰愿为之?这种不曾被定义而类似于“冤”的情感不仅见于个人,也见于民族、国家间的持续交往,值得进一步研究。(来源: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毕研玲 苏寅 饶俪琳)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30 16:48 , Processed in 0.09728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