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015|回复: 0

日本网友:日本9.0级地震中伤亡为何如此惨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7 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日本网友:日本9.0级地震中伤亡为何如此惨重(组图) 综合新闻
- ~" B! O; s1 S; R+ v+ p
) t  r* e7 b/ \8 ^7 C2 [6 w1 _! z* g7 S
哲 设计·博客
4 n7 X& ?4 {' x* D5 d; [' V0 F, C
3 h7 h$ t8 L; R# G! K8 P0 ~这次地震的震级如此之大出乎意料,造成的伤亡之惨重更是出乎意料。现在和大家一样,关于灾难的一切主要来自于电视与网络,但结合自己对日本抗震界的一些了解,想对如此惨重之伤亡作些注脚。
4 K8 Z7 V% B% v: n其一,伤亡为何如此惨重?去年8.8级智利地震同样引发了巨大的海啸,却只造成了200多人的死亡(其中许多还是建筑物倒塌引起的);而这次日本9.0级地震中建筑倒塌直接导致的人员伤亡几乎可以忽略,却是海啸去了成千上万的生命。智利与日本同是地震危险度很高、从而对建筑抗震非常重视的国家,就科技与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日本远非智利可比,日本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也绝对世界一流(这次地震其实也证明了日本建筑物在抗震防倒塌方面的成功),但这次为什么却输得这么惨?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日本人对木结构的莫名其妙的钟爱。

( D  v% [& w3 k1 ?( ]  f# F9 \
图是1980年到2007年间日本建筑物所使用的结构形式的比例(数据来自日本统计年鉴)。其中四种主要的结构形式是木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骨混凝土结构。按建筑面积排序,2007年木结构所占比例为35.4%,仅次于占38.8%的钢结构。有意思有是,1995年阪神地震后,木结构的比例有所减少,这与阪神地震中大量木结构房屋燃烧并导致大量伤亡不无关系。但在大震灾10年后,木结构的比例又开始上升。在日本,木结构主要用于个人住宅。我曾不止一次的问不同的日本人他们为什么喜欢盖木结构的房子。虽然不同人的回答不尽相同,但基本上最重要的原因是:喜欢木材的天然材质。真是匪夷所思!有些日本朋友也承认轻钢结构确实比木结构要贵一些,这可能也是喜欢盖木房子的原因之一,但绝对不是主要原因。难道日本人喜欢木房子也跟中国人装修的时候喜欢砸墙一样本性难移?3 o: N* l, \& t0 K; F. e
0 X* q: ?  g( j/ G
+ x& s' [" T  `
. H6 r4 _, [+ Y3 O

3 }! {. m' H8 y! D与之相比,久经地震和海啸考验的智利人民绝对相信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据说智利人买房的时候都会敲一敲墙壁,如果不是实心儿的剪力墙基本上就不会考虑了。单纯从抗震防倒塌的角度讲,木结构还是有自己的特点的。比如它自重轻,从而地震作用小;它弹性变形能力比较强,与现代耗能构件相结合可以创造出理论上很理想的抗震结构,这也是日本抗震界在木结构方面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但就像3年前的汶川地震引发灾难性的山体滑坡一样,这次的灾难再次无情地提醒人们,地震远远不只是地震!在巨大的海啸面前,木结构房屋不堪一击!灾难总是以人们没有想到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堤防呢?日本太平洋沿岸的海啸预警和堤防也可谓世界一流,有些地方筑起了10米高的防波堤,但仍于事无补。
- c1 Z- ?) u# r( L+ w% \其二,地震预警有没有用?这次距离震中最近的仙台市及其周边其实可以称得上是全日本除东京外对大震灾准备得最充分的地区之一。以东北大学为依托,它拥有世界是最早,也是目前最先进的地震早期预警系统(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 EEWS)。该系统曾在2008年M7.2级宫城岩手地震中在主震到达前21秒向一所中学发出预警,从而使100多名师生得以及时疏散。虽然我对地震预警并不了解,但有几点应该不会有错,首先由于缺少大震观测资料,目前的地震预警决策是建立在对大量小震记录的分析之上的,这一方法能否有效识别大震的P波并大致判断地面运动强度,值得怀疑;其次,预警系统的有效性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不信任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为前提的,换句话说就是保证及时疏散或在建筑物内采取防护措施。这与地震预测一样,有可能分散社会对建筑抗震本身的注意力。但与不靠谱儿的地震预测相比,还是可以对地震预警有所期待的,这主要体现在,在收到正确预警后及时关闭地震敏感设施,比如新干线停车,关闭核电站(但只有几十秒,不知道够不够),甚至于启动建筑物主动抗震控制系统等。但从这次地震看来,仙台的地震预警系统基本没有发挥作用,一是建筑物本身没怎么倒,二是福岛核电站还是出事儿了。
4 x7 b" {$ Z+ n; d其三,核电可不可靠?根据日本统计年鉴的数据,2008年日本有17.3%的电力供应来源于核电,17座核电站的总装机容量
# R8 P! L% e. @( w, m6 j. y0 U+ X& ?/ F/ E" `" J! J
约为4800万千瓦,与水力发电相当。其电力供应仍主要依赖火电,且20年来这一格局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核燃料泄漏的后果世人皆知,坐在世界最危险的地震带上的日本自然对核电站的抗震注入了巨大的心血。以隔震技术为例,日本的核电研究机构对隔震技术的研究向来非常重视,特别是关于隔震结构极限状态的研究一直走在一般建筑物隔震研究的前头。但往往由于对隔震层变形的限制过严,导致隔震层刚度过大,隔震效果大打折扣。这次地震再次说明核电站即使隔震了也仍不安全,并且这种危险与一般建筑物完全是两码事儿,这是事关全球的危险。
6 J' Q2 F" i* \$ \( M5 P: ]( q* M地震后日本关闭核电站,导致电力供应下降。从明天开始东京电子公司将对东日本地区实施轮流停电,这对日本社会的Resilience来讲绝对不是好消息。+ o3 u4 a* I- f- b9 W: {7 _
资源匮乏的日本大力发展核电也是被逼无奈。目前国内正在大兴核电,希望日本的经验教训能够被认真汲取。
- v. d( z6 |% I+ x- N' j* Y4 l0 ^5 A, b6 `3 G6 B) S
绝对想不到:日本人性格中的临变不惊从何而来
7 I9 @$ z1 f5 K, w新华社区: l4 d6 l! y0 \
日本人临变不惊的素养,得自从小就接受的防灾教育,也受益于生性俱来的警觉。
& }# v# x; _( q% f$ M" b4 e最近在阅读英国学者托尼·麦克米切尔的著作《人类浩劫:失衡生态的反噬》,其中提到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的生物性、文化、健康与疾病模式的影响,我就想起日本的自然环境之于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关系。最简单的一个实例,不妨说说地震。
0 I2 p$ Z) ]% @, N* @; J# a2009年夏天的地震比较频繁,传说中的东海或关东大地震又成了舆论热衷议论的话题。根据手边一本昭文社出版的2007年版日本情势,未来30年内,东海地区里氏8.0级地震的发生概率为86%,关东地区里氏6.7~7.2级地震的发生概率是70%,茨城县海域里氏6.8级地震的概率更是达到90%。近一段小震多发,类似数字便纷纷见诸媒体封面和头条,颇为吸引眼球。似乎谁说得越危言耸听,谁就卖得越好,有点像恐怖电影。# h( p8 f* @1 v
我已记不得来日本之后遇到第一次地震的确切日期,却记得因晃动并不算剧烈,没感到特别的惊恐,反而带一丝新奇生出的快慰。后来的十几年里,经历过上百次的有感地震,最严重的是2005年新泻地震。当时我在东京电影节设置于六本木高层建筑49楼的新闻中心,感到了如同乘船突遇风浪般的摇晃。在那一刻,很多欧美人士惊恐失色,有的甚至画起了十字祈祷,可日方人员大体上保持了淡定(暗示着一种因勇气而生的优越感)。当天一共震了三次,时任首相小泉在开幕式上草草致辞就离开前往灾区。第三次时,发现手机信号因通话量过大而阻滞,我也有些慌了,问旁边的一位工作人员情况如何。他笑了笑:“没事。请放心吧。”让我不禁为自己的怯懦而暗自惭愧起来。
8 X0 b( Q* [: U+ r# O日本最早的正史《日本书纪》中已经有地震的记载,并且描述了给当时人们生活造成的威胁。一个族群在岛国这种相对封闭的土地空间内,不断经受地震的考验,必然会深刻地影响该族群的身心发展。托尼·麦克米切尔说人类自身为了因应周遭环境,会持续地发生着变异,他称之为“天择”。今天的日本人祖先主要是从东亚大陆经由朝鲜半岛而来的移民,他们在日本列岛上的生活历程和人类进化史相比虽然短暂太多,但可以相信,“天择”必定也是在悄然进行的。- t% m6 k' P3 I
在主要的破坏性自然灾害中,地震或许是来得最突然而无法预知的一种。地震对人类生物性的潜在触动可能极其漫长,在心理层面却见效很快。以我个人的心态变化为例,除了第一次的好奇之外,最初的两年是恐惧,曾经有午夜遇震半裸着身子跑下二楼的“可耻”举动。但当几年之内的地震都没伤到一丁点儿皮毛之后,会进入一段懈怠期,就是躺在床上继续大睡,您爱怎么震就怎么震。这段懈怠期不知不觉地过去,一个新的阶段来临了。我还不知道如何为之命名,它的感觉是恐惧掺杂着茫然,成为头脑中的一个预警装置。它带来的变化,就是开始像很多日本人一样,筹划买点应急物资以备不时之需,甚至在陌生的建筑里去留意安全通道的指示。一种因为较长时间接受突发危险冲击的紧张,渐渐演变成了本能性的戒惧反应。7 A' A9 r! O3 i2 C  f0 Z* p
日本人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养成了几乎渗透到血液中的防灾意识。1月17日是防灾暨义工日,7月1日是国民安全日,9月1日是防灾日。日本关于防灾的各种演习、训练、宣传可谓繁多,客居的外国人有时也要被组织起来学习防灾知识。寓所楼下几十米是一座小公园,公园内有一栋铁皮屋,名为防灾仓库,里面储藏有工具、生活用品等,以备不时之需。这种铁皮屋是很多公园内的固定风景,而且有专人定期检查。许多国家假如能把防灾工作做到接近日本的程度,相信会减少极大的生命与财产损失。数日前,一辆大阪开往东京迪斯尼乐园的长途客车在高速公路上骤然起火,满载的乘客以“镇静有序”的方式全部脱险,无一人伤亡。临变不惊的素养,得自从小就接受的防灾教育,也受益于生性俱来的警觉。
/ Y' Y/ d3 \" z+ [* R* B关于地震为代表的恶劣的自然环境,给日本文化带来的特质,已有不少人论述过,比如生死观、美学观,等等。我以为,对外界事物和身处环境的恒常警觉,该算是地震的一个副产品吧。6 H6 J" \+ ~5 y$ X  j! j# h  R' K7 o
两面性,这可能是日本文化最大的特点之一。
1 Z' y9 ?9 ^$ Q5 q- {( Q- ]两面性的日本,对于外来的观客而言,具有较大的迷惑性。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外来客匆匆一行,通常看到的是日本、日本人、日本文化浮现于表层的一面,另一面则需要假以时日才能发觉或遭遇。这当然怪不得观光者,就好像游记这个体裁之所以不好写,是因为除了单纯地描绘风景人物,要想深入揣摩当地的状态绝非易事。但也怪不得日本人。听过有些外国人抱怨日本人“虚伪、阴险、两面三刀”,可不少情况下,日本人并没有刻意地去隐瞒、欺骗、诡诈,只是不加说明而已。按照日本人对两面性的习惯,他们或许压根儿没觉得有说明的必要,是外来者自己想当然而已。尤其是那些对自己出身的国家、文化满腹牢骚的,极容易把个人感情投射到他们所接触的某一面当中去,误判也就应运而生。由此而怪罪日本的话,我倒有些要替日本委屈了。
8 i$ ~. |# N6 v# ?外国人和日本人打交道,可能会对其两面性感到些许困惑:摸不透。这恐怕正乃日本人之所欲也,如同他们不大愿意见到外国人日语过于流利一样:太容易被你摸透岂不就显不出咱们大和民族的独特了?而且,一个外国人即便意识到了日本的两面性,他还要去琢磨究竟哪一面真哪一面伪,哪一面多哪一面寡,委实大有难度。其实呢,根本就不必去区分什么真伪多寡,任何一面都是日本人、日本文化的组成部分。或可以说,日本就建立在这个两面、双重的基础之上。
0 B7 M3 X3 ^- s" z+ @回到中国人对日本的看法。无论是称赞的还是批判的,常常各自抓住一面滔滔不绝,仿佛真相在手,实则以偏赅全。这种现象由来久矣,估计也还会继续下去。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4-28 17:30 , Processed in 0.055177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