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1-17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精灵船长 于 2011-11-18 11:20 编辑
, I# i O# |2 N; v; p6 e$ E6 C8 F2 o! e7 K0 n0 K1 |! s
下周就要去做血糖测试了,做完后,我们的孕程中还剩最后两个,我们来说说这最后两个吧。. D- J7 O6 E H% m" N
5 n H$ T0 ^+ F# `4 n& o3 |/ @1- 34~36 ssw [Wachstums-Ultraschall ]& I7 N7 H. J) S( b; [+ _2 c8 T
这个看名字不难理解,因此不多解释。8 r2 Y9 n5 }, z9 C6 d% Y/ W
7 C! I5 L- S- P" J
2- 37~39 ssw [B-Streptokokken Abstich [B族链球菌检查]]
+ g& h4 E% V( O h 这个检查如有做过的过来妈妈也来和我们讲讲吧!
3 S9 y" G8 t, I% \) M& \" E8 a/ w# n+ b; B
以下是我在网上查到的内容解释:. Q. X, l' a4 s+ J1 B: q
7 r* W- I) f F; F; `" e
为什么要做B族链球菌检查
4 t a& ~: g" P* j" L) @ bB族链球菌是在健康女性的阴道内可以找到的细菌。对于携带者来说不会有多大的危险。但对于新生儿来说,他会在分娩通过产道时感染上,导致严重的状况出现。
) _" ^& r- {0 u+ l2 m/ g `' v! K
7 A( J9 U8 z7 V) Q由于B族链球菌的携带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因此除了检查,无法判断怀孕母亲是否带有这种细菌。这就是为什么如今很多医生会在第35 -37周之间对女性进行常规检查的原因所在。如果您的保险不提供这种检查,您可以提出这项要求。一些医生也不会将此作为常规检查,相反,他们只会对那些来医院分娩的有某些风险因素(早产、羊膜过早破裂或发烧)的女性进行治疗。大部分的医生不会对那些之前曾经在携带B族链球菌的情况下分娩的女性,进行再次的检查,他们会直接进行治疗。* y3 z; B0 `2 ]' S
! X t; j# j5 c8 b$ `; w6 x
B族链球菌检查的方法类似于阴道抹片检查,使用阴道和直肠的取样,结果呈阳性的女性会在分娩时,使用静脉注射的抗生素。如果B族链球菌在尿液中被检测出来,也会在怀孕的最后几周要口服抗生素。
& [% N8 a6 b; A& r1 M# e
, T. ?* Y' U$ S9 l8 C8 f' Z7 TB链球菌群感染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s9 y2 M5 r, R+ n% |2 s
2 `! e4 `3 A6 n. X* q, k u/ S
可分为新生儿感染及成年人感染两类。6 R3 _' U8 X& J1 x& B" `' n
" `% ^1 k6 d) n# T1 X7 G" x 1.早期发病 乃由于婴儿受到产道中细菌感染引起。发病于出生后7天之内。多表现为肺部感染、败血症和脑膜炎。发病早者出生时即发生呼吸窘迫症。病死率很高,往往在50%~80%,死亡者Ⅱ型菌较多。
( N5 W. c1 w8 _& ^. t. \5 D& k$ x; B. J
2.晚期发病 多为母亲产后并发症引起。发生于出生7~30天以内。以败血症和脑膜炎为多见。菌型以Ⅲ型为多,特别是脑膜炎,90%以上为Ⅲ型引起。病死率比早期发病者为低。脑膜炎的病死率为14%左右。- h( ]0 n2 x. y& |. \" Q
( f# t* j/ O1 L. z 3.年轻女性在接受妇科检查、治疗以及妊娠分娩后,容易发生B链球菌群泌尿系统感染和子宫内膜炎。也可发生肺炎、脑膜炎、肝脓肿、败血症等。年纪大、特别已患有某些慢性病者,不论男女均可被感染。较长期接受抗生素或激素类及其他免疫抑制剂者亦然。
5 n8 W. s; @7 U' t5 U: W
$ u; \$ G) b- F) ~! ^# }4 zB链球菌群感染应该做哪些检查?, @: s/ t* I* p! b" U/ i& @# O
2 _& D- V) a x: ^3 ^4 I4 E, s# F
尿中的B链球菌群抗原,阳性率较高。血培养、细菌阳性。& I8 ? A/ X- u; b- J
( o/ c6 g" w; W* @0 M* ~6 ?B链球菌群感染应该如何预防?* X7 C2 y5 x! K
7 ~' Q8 S# I8 T+ z6 x 近年来有多次报告本组菌引起的新生儿感染,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新生儿感染病原菌主要来自母亲产妇阴道带菌率为4.6%~25.4%,早期破水或产程延长均易导致新生儿感染。其次医院工作人员带菌对新生儿威胁很大。有人报告,医院男工作人员鼻咽部带菌率为15.8%,女工作人员的鼻咽部及阴道带菌率为23.2%。0 T4 @4 T( n3 e( M# u
( b5 Y$ e5 e& N/ ~2 P# }4 T发病机制: B组链球菌可寄殖于妊娠期妇女的阴道、肠道和尿道,新生儿可直接自母体或分娩时由母体生殖道寄殖菌上行感染。成人中B组链球菌感染少见以产妇为主,少数情况下亦可为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糖尿病、慢性肝功能不全HIV感染、恶性肿瘤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病人也可感染B组链球菌病。0 q6 f: h/ ^, v
. d2 V# V5 y8 C; u5 Q
B链球菌群感染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 d0 M/ A# P3 Z+ H5 c4 i. G
& c3 M9 _/ \' G+ u# H 预防: 由于A组链球菌感染与风湿热的密切关系,风湿性心脏病或风湿热病人宜预防应用抗菌药防止链球菌呼吸系感染的发生青霉素为首选预防用药搜索可应用苄星青霉素,成人每月肌内注射120万U,小儿60万~120万U疗程数年以上,直至病情稳定为止。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予红霉素250mg,每天2次长期服用。如病人不能坚持长疗程者,可定期作咽拭培养,发现A组链球菌时则按急性链球菌咽炎予青霉素或红霉素治疗一疗程剂量同前述。
- e8 O7 h, B: z4 ]# ]+ X, n( V
( _3 a8 F# l0 \ 对猩红热病人应予以隔离治疗以控制传染源,隔离期6天,咽拭培养转阴,无并发症者即可出院亦可家庭隔离。幼托机构或学校发生猩红热流行时,对急性咽炎和扁桃体炎者,均应按猩红热隔离治疗,对易感人群中密切接触者检疫7~12天,也有主张给予青霉素预防用药者。) u* L3 f; Y3 P' D0 T2 `* d: p
3 M3 |5 P' ^) |) l% ~% ]
对带菌者亦应予青霉素治疗,直至培养转阴,以控制传染源,此对幼托机构的工作人员尤为重要。
1 l; U- n) d1 j) N P# e5 ], P& ?) B3 H5 p+ B" Z
链球菌呼吸道感染流行时应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飞沫传播病原而致感染机会,改善环境和注意个人卫生则可避免伤口污染,降低皮肤、伤口感染的发生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