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170|回复: 10

[资料背景] 《舌尖上的中国2》拍摄300多道美食 内容更诱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4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舌尖上的中国2》拍摄300多道美食 内容更诱人

http://www.enorth.com.cn  2014-04-14 08:40


  内容提要:时隔两年,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即将于4月18日开播。之前央求节目组不要晚上播出、以免唾沫太多的网友们,可能要小失望了,第二季播出时间定在了晚上9点。

  时隔两年,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即将于4月18日开播。之前央求节目组不要晚上播出、以免唾沫太多的网友们,可能要小失望了,第二季播出时间定在了晚上9点。
  两年前,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一股收视热潮。在一度推迟播出后,《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终于将在本月18日回归。据节目组透露,本季节目共8集,拍摄了150多个人物、300余种美食,一张张餐桌,将再次让观众馋得流口水,见证生命的诞生、成长、相聚、别离。通过美食,让观众有滋有味地认知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
  谈及与第一季的区别,节目总导演陈晓卿表示,将更关注人物命运,第二季不仅仅在讲食物,而是通过食物中的人,揭示社会变迁。
  陈晓卿说:“我们正经历太多的欢乐与痛苦,但中国人能苦中作乐,把喜悦通过美食呈现。我们在关注生存的同时,更注重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新一季更细致、更诱人
  《舌尖》第二季将通过展示人们日常生活中与美食相关的多重侧面,描绘与呈现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家族观念、生活态度与故土难离。
  与第一季相比,《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保留相似制作流程的前提下,适当延长了拍摄时间,希望能够更加细致生动地展现被拍摄的食物以及人物的故事。拍摄过程中,摄制团队采用了全新的拍摄设备(包括高空、水下、红外、显微、窥镜等),从多个角度呈现中华美食。为了展现食物细节,摄制组成员还自主研发与制作了全自动微距拍摄设备,使拍出的画面更加真实诱人。
  以家庭伦理剧手法讲述
  陈晓卿介绍,“第二季每一集的风格都非常突出,剪辑很精细,比如其中一集用家庭伦理剧的方式讲述,另外一集看起来更像公路片,下一集又像是黑帮片。之所以用独立风格讲述每一集故事,是因为片体非常大,单位时间内的信息量很密集,每集独立成片观众更容易接受。”
  比如,在第二季讲述刀功的片段中,一边是老人弹着琵琶,而另一边,急促的琴声中刀功精湛的厨师用兰花刀法切着萝卜丝,琴声、刀声互相穿插,音乐声仿佛十面埋伏般紧张。最后一刀切完,琴曲结束,厨师拿起萝卜一抖,柱状瞬间变成了一幅丝丝相连的画卷。这样的音乐加画面,用陈晓卿的原话说:“这个片段就很像黑帮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将于4月18日至6月6日,每周五在央视1套的21:00、央视9套的22:00同步开播。
  ●第一集《脚步》讲的是蜂蜜,剧组跟拍成都南门一对养蜂夫妻70多天,行程从成都一直到达甘肃山丹一个牧场。
  ●第二集《心传》引领观众再次面向民间,寻找那些已经消失了的和即将消失的美味,比如湖南山中的人家制作蕨根粉,制作方法通常是爷爷传给孙子。
  ●第三集《时节》讲述中国人在不同的时节呈现出的千姿百态的美食。
  ●第四集《家常》除了展示红烧肉等广为人们所喜爱的家常菜外,更多的是展示家所代表的伦常与亲情,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微妙关系。
  ●第五集《秘境》关注“饮食的末梢地区”,也就是那些受现代文明影响较小而得以保存食物原味的地方。
  ●第六集《相逢》记录食物与人的每一次携手,呈现中国人的相聚别离背后藏匿着的深切情感。
  ●第七集《三餐》,展示现代中国社会中,从摩登都市到中小城镇,人们通过每日饮食享受生活的方式。
  ●第八集则重点呈现了第二季的拍摄花絮。

(原标题:300多道美食请吃饱饭再看)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14-4-14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头像被屏蔽

TA的专栏

发表于 2014-4-14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4-4-14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4-4-14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舌尖》第二季今晚开播 网友称准备咽口水(组图)[size=0.9em]文章来源: 东方早报 于 2014-04-18 09:57:5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size=0.9em]打印本新闻(被阅读 1235 次)
[url=]
[/url]
[url=][/url][url=][/url]


















欢迎进入文学城影视频道收看《舌尖上的中国》2
■ 首创周播季不担心收视率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下称“舌尖2”)今晚终于被端上电视荧屏的餐桌。据总导演陈晓卿介绍,“舌尖2”比第一季制作费高了30%,在内容上也延续第一季的主题——“探讨人与食物的关系”。相比上季加强了对社会文化层面的挖掘,以美食见人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

从去年1月起,主创团队历时1年,走访150多个拍摄地点,拍摄150多个人物,300余种美食,行程40多万公里,足迹遍布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大部分地区,探访边远之地的野生食材、少数民族的传统烹饪,将食物跨越地区的交流融合纳入镜头。全片共为8集。近年的热点话题都在片中出现,观众可以在“眼泪与口水齐飞”的纪录片里看到一个更有质感的中国。

据了解,“舌尖2”借鉴了电影类型片的创作手法,有些桥段会让人联想到公路片,有些片段有武侠片的影子。陈晓卿介绍,第二季的分集导演多为“80后”,他们有多年的纪录片创作经验,不少人的作品还曾获得过国际奖项。整体来说,第二季信息量密集,剪辑节奏快,主创希望用高剪辑率赋予该片更动人心弦的节奏。每集50分钟的成片平均镜头数量是1500个,几乎每2秒钟切换一个镜头。

“舌尖2”将于4月18日起至6月6日,每周五在央视多个频道同步播出。在15日的首映式上,央视台长胡占凡说:“无论是在上海灶台边劳作的兄弟,还是在太行山断崖上耕种的一家人;无论是离乡背井打工的回族母亲,还是叶落归根定居的华侨,舌尖里的 ‘中国梦’是每个人都在为更好的生活努力付出,是美食背后的中国人对幸福圆满的追求、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对和谐自然的朴素情感。”此次“舌尖2”的播出也开创了国内原创纪录片周播模式的先河。央视综合频道拿出了每周五晚间9点、纪录频道拿出了每周五晚间10点的黄金时段,财经频道、军事-农业频道、少儿频道等多个频道也紧跟播出。

当记者谈到是否担心这种收看方式影响收视率时,总导演陈晓卿称,大家一直压力巨大,但对收视率也有信心。周播是台里的决定并进行了一个半月的评估。“起初拍的时候还是按日播拍,被通知周播后在分集顺序上做了一些调整;我们会把它设计得更加巧妙、动人心弦一点,所以采蜜片段由原本的4分钟缩短到2分钟。”纪录频道总监刘文介绍,“其实,在纪录片发展较为成熟的欧美国家,周播是惯常做法。”这种播出方式,将使“舌尖”这一公共话题持续发酵,实现传播效应的最大化。他透露,在刚刚结束的第51届法国戛纳电视节上,“舌尖2”“未播先热、未播先售”,不仅海外发行价格大幅超过第一季,前来洽购的国际片商亦是络绎不绝。

陈晓卿:最好吃的是能慰藉心灵的食物


采访/孙雅兰 《新周刊》第405期

我的老家地处皖北,那里的菜谈不上什么特色,更像是鲁菜和豫菜的混合,与皖南的徽菜关系不大,加上母亲是皖西人,所以我打小就没留下特别固定的故乡口味的烙印,至今仍能毫无障碍地享受世界各地的美食。小时候也谈不上喜欢吃什么,父母是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为我们做所谓精细菜肴;有时间也没这个手艺,基本上有什么,弄熟了就吃什么。更重要的是,我的童年时代是以穷为光荣,只有生活艰苦朴素才能站到道德制高点上,这是违背人的天性的。非说喜欢,我就喜欢邻居家的饭——邻居家的饭香。

新疆同学带来杏干和馕,四川同学带来腌菜头,贵州同学带来一种肉酱。

即便如此,一直以来我也算是个好吃的人,并且越是物质匮乏的年代,越是馋嘴。第一次背着父母做凉拌菜时,我还不到7岁,自己采的枸杞叶子,焯一下,放点简单作料。

1982年到北京上大学,家里每个月只给15块钱生活费,就这样我都会努力挤出两块钱,和同学搭伙找个地方打牙祭。常去的一处是四川饭店,那时候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一份才7毛钱,荔枝肉片一份9毛,很是解馋。四川饭店1959年由周恩来提议创办,从四川请的厨师,一个大宅院,郁郁葱葱的,不过我们不是进院子,而是吃院墙外的小吃部,经济实惠。那时候没有这么等级森严,有次同学还在门口见过邓小平的车,据说白毛黑猫理论就是在四川饭店说的。现在这个饭店已被香港人买下,改名为中国会,但一直有个雅间就叫猫厅。

记得念大学那会儿,大家一开学都从家乡带吃的来,这时候我跟别人最大的区别就出来了:我只能带些糕点年糕,但别人就总有家长做的拿手菜。新疆同学带来杏干和馕;四川同学带来腌菜头(用盐腌出来的一种泡菜);贵州同学带来一种肉酱,用辣椒粉、猪油和肥瘦相间的肉丁炒出来的,非常香。

蔡澜说,美食总是从牺牲一点健康开始的。我同意这话。

直到现在,我还没发现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要说偏爱,也是偏爱没吃过的食物,偏爱不重复的食物,在吃上一直没有禁忌,还有很强的好奇心。

在云南吃过一次傣族美食撒撇,主人为了表示亲近,用调羹舀了一勺,自己吃了半勺,剩下半勺从嘴里掏出来喂到我嘴边……这东西是用牛反刍出来的胃液,就着蚂蚁拌着白糖调出来的!就这,我吃着都没问题,不过陪我一起去的同事,在旁边看着就吐了。一次朋友去广东江门,看见店门外写着禾虫,叫上我一同去,那东西看着像蛆,据说非常鲜,可能因为厨艺问题,吃着也就那么回事,还没有沈宏非推荐的黄鳝饭好吃!

蔡澜说,美食总是从牺牲一点健康开始的。我同意这话。我很讨厌那些打着养生旗号的饭馆,只要是主推养生膳、药膳的饭馆,我基本不去,经验告诉我那些东西必定特别难吃,养什么生呢?养生前能不能先把它做好吃了!我的理念是,横竖都要生病,不如带着好心情生病。那种装神弄鬼的饭馆我也绝对不去,一听到“独门秘技”就不愿意去了,饭店的味道是不是独一无二,结论是食客得出的。正常的饭馆应该什么样呢?就是以做饭为生,没有这些过度的修饰。

最好吃的食物,是能让你心灵得到慰藉的食物。比如独自一人深夜加班,下班遇到一家小店还开着灯,也没什么客人,做的东西又还不错,那种体验就会非常愉快。

我写过一篇博客叫“一个人的面馆”,那是位于北京府右街的一家朝鲜冷面馆,我去过不下千次,它承载着我到北京之后的人生经历和记忆瞬间,于我而言,不是简单用餐厅二字就能概括的。我喜欢那些有明确厨师痕迹的饭馆,能让人感觉到“张师傅和李师傅不一样”,不是厨师学校培养出来的千篇一律,因此我很少向别人推荐连锁店,连锁店是对美食的巨大伤害。

自梁实秋、陆文夫和汪曾祺死后,国内就没了美食家。

狭义地说,美食只跟味道有关,跟个人的味觉、嗅觉有关。我总说美食和性类似,很私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最私人的饮食好恶只有最亲近的人知晓。广义上,美食离不开分享,所以才会有美食家这个行业,会有饭局。这时候跟谁一起吃就很重要了,如果跟兴趣志向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吃什么都不会开心。我一直有个固定的老男人饭局,几个朋友不定期聚在一起,就是聊天,或者什么也不说,这就叫饭局,跟美食本身没多大关系。

西方的美食家很受人尊重,但国内我认为还没有成气候。曾经有位摄影家开玩笑说,咱们有两个行业门槛最低,一是摄影家,一是美食家——只要有钱,又有这个爱好,你就必须是了。呵呵。我心目中的美食家,不仅要见识多,味觉敏锐,有好奇心;更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流畅的表达能力和深厚的人文情怀。自梁实秋、陆文夫和汪曾祺死后,国内这种人就没有了,他们仨其实也是作家,还算不上职业美食家。职业美食家台湾还有一些,大陆要少得多。

我喜欢那些不把享受美食看得特别神圣、特别高深的人,这方面我就很敬佩蔡澜、沈爷(沈宏非)。真正的讲究,说穿了就是没那么多讲究,达到最大程度上的自我满足就好。有些美食家在饭局上特别喜欢教别人先吃什么、后吃什么、该怎么吃才不会“吃错”,这很矫情,那种盲目自信让人感觉特别可怜。他们对食物本身的了解还是太少,对食物的源流理解得也不够深入,以为把原料搞明白规矩弄清楚就可以写就一篇传世文章。

美食和其他学问一样,越研究越感到自己无知。这条路没有穷尽,需要不断地补充知识。对美食的享受,很大程度上会受相关背景的影响。比如《东京梦华录》里讲到烧臆子,我就特别想去开封,到了开封之后专门去找,但再也吃不出书里的味道。《扬州画舫录》里讲到一种鸡,用昂贵食物喂养而成,后来我果真在皖南找到了一种只喂果仁的鸡,真的很香甜。不管结果怎样,追寻味道的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像是完成了一种使命。

陈晓卿 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美食专栏作者。

第一集介绍:“路菜”是先人保存食物的智慧,进而被演化成标志性的中国美食。味觉记忆的强大,往往让人们对故乡食物的迷恋十分牢固,甚至被赋予“乡愁”这样的文学语汇。本集将跟随那些奔波在路上的人们,品尝辛劳与汗水中的苦辣酸甜。

“脚步”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每一种食物的获取都要经过漫长的历程。这一集中的主人公,一对养蜂夫妇追寻、收获蜂蜜的路程,就与蜜蜂们采集花蜜同样艰辛。据计算,蜜蜂生产一公斤蜂蜜需要采400万朵花。

另一方面,食物本身也会跟随人们的脚步,在各地流转、变化。 从青海的盐湖,到西藏的密林深处,无不镌刻着人与食物迁徙的足迹。

第二集介绍:中国传统烹饪在手艺上无比神秘繁复,它的传承和流变往往以家族或师徒的形式承载。这种心口相传,延续了家的味道,也传承了千百年来中国人饮食文化的基因。本集《心传》,引领我们再次面向民间,寻找那些消失了的和即将消失的美味。

中国人关于食物与味道的传承有时是通过家族延续,比如湖南山中的人家制作蕨根粉,通常是爷爷传给孙子;也有时是通过师徒之间传习,比如面点、糕团的制作。甚至有时,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便继承了特定的味觉基因以及加工食物的习惯

第三集介绍:“不时,不食”是中国人饮食最重要的特征。在四季分明的国度,不同的时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美食。本集《时节》,将通过捕捉节令美食,展现传统中国人对自然的依赖与敬畏,表达我们对气候变幻的敏锐感知。

中国人对于时节的关注,首先着眼于粮食的生产。依存于土地的人们世代春种秋收,而时节囊括了农业文明的24节气与72物候。此外,节气变化也意味着许多独特节令美食的出现,比如这一集中即将呈现的美味,雁来蕈——这种相传只有在大雁飞来时才会出现的神奇菌子,与节气有着怎样的关系?您是否了解,只在春雷滚滚时生长的雷笋,是转瞬即逝的难得食材?

第四集介绍:古人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家常菜,在每日的煎炒烹煮中,蕴藏着中国人最平实质朴的生活期许与处世之道。每一张家庭餐桌都是了解中国人家庭观念的最好样本。本集《家常》,走进一户户平凡人家,与他们一同品味日常生活中的人间百味。

《家常》一集所展现的,除了红烧肉等广为人们所喜爱的家常菜,更多的是家所代表的伦常与亲情,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微妙关系。就像古诗中描绘的:“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这羹汤中所饱含的,远不止日常的柴米油盐。

第五集介绍:在幅员辽阔的中国,有许多奇异丰盛的美食隐匿在山野之间。茂密的森林、广袤的草原、湍急的河流与干旱的沙漠……在这些人间秘境的角落,一群美味的精灵不仅活跃着人们的餐桌,更维系着人与自然之间的融洽与虔敬。本集《秘境》,将目光聚焦于隐秘在人们视线之外的鲜活民间美食,以及这些独特食物背后的多样生活。

这一集关注的是“饮食的末梢地区”,也就是那些受现代文明影响较小而得以保存食物原味的地方。在许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深处,以及沙漠中最干旱的地带,一些不为人知的食材,恰恰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第六集介绍:生生不息的中国人用食物记录每一次聚散离合。无论大时代中的人世变迁,还是平凡生活的悲欣交集,总有味觉作为见证。随着人们的迁徙流转,食材、香料、配方与技艺也在浩淼的时空中穿梭、演变、再生,形成绵长而丰富的历史。本集《相逢》,记录食物与人的每一次携手,呈现中国人的相聚别离背后藏匿着的深切情感。

《相逢》讲述的不仅是人与人的相逢,更是食材与食材的相遇。比如,辣椒与花椒的邂逅,开启了麻辣美味的篇章。又如,在年轻的移民城市深圳,来自全国各地人们的相会,也为崭新美食的诞生创造了机遇。

第七集介绍:一日三餐,对于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人生的五味杂陈。现代化的中国,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奔波忙碌中通过简单的美食寻找味觉的快乐。一些人开始享受工业化流水线食品,但也有人不辞辛苦仍然在饮食上坚持传统。本集《三餐》,细品中国人餐桌上的一粥一饭。

据历史记载,我国古人一日食三餐的习俗可以追溯到晋朝,甚至更早。今日的中国,人们在实现了温饱之后,讲究三餐吃得健康。然而,高速紧张的生活使许多人无法像父辈们一样花费大量时间煲汤煮饭。本集将展示现代中国社会中,从摩登都市到中小城镇,人们通过每日饮食享受生活的方式。

第八集:为您呈现了《舌尖》第二季的拍摄花絮。主创团队跋涉千里寻觅各地美食,那些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将带给您别样的欣喜和感动。

(David)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4-4-19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 流下了泪水忍住了口水?(视频)[size=0.9em]文章来源: 21CN 于 2014-04-18 21:11:0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size=0.9em]打印本新闻(被阅读 15819 次)
[url=]
[/url]
[url=][/url][url=][/url]





 几经推迟的《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以下简称《舌尖2》)终於在18日晚21点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这档大热纪录片引发的关注度早已呈现,开播前几天,网友们就自发的在微博、朋友圈中表达了期待之情。
  风格延续的解说词、不变的配乐,《舌尖2》开篇的亲切感扑面而来。然而与第一季的不同在题面上就见分晓了:《脚步》、《心传》,这些分集名比第一季的《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时间的味道》在主题设置更加形而上,其笔触也更多用到了情感酝酿和编织上,美食部分反倒被压缩了许多。这令不少搬著小板凳、备著零食等待“深夜报社”的小伙伴们意外的流下了更多泪水,忍住了口水。
 涉及人物更多 情感元素更為突出
  《舌尖》在众多饮食节目中脱颖而出,靠的绝不只是饕餮的美食,他一方面把美食深埋进最平凡的乡野民间,一边把食物上升到民族性和文化的高度,让观者不自觉的在舌尖上展现出作為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性。
  為了给弟弟上大学凑学费上山挖灵芝和天麻的藏族小伙白马,东奔西走从事辛苦的养蜂行业的老谭夫妇,以船為家、奔波在东海上讨生活的渔民、行走在秦岭北麓平原的职业麦客,山东农村制作煎饼的老夫妇……较之上一季,《舌尖》用情感更為充沛的镜头,再度瞄准了这块土地上最可爱的劳动人民和食物间的质朴联系,让人们无法不仰视这些寻常人的身影。
 节目播出中,网友不断表达著自己的理解:“《舌尖2》第一集和《舌尖1》相比美食显得不是那麼主要了,突出的是人们的一种情感。”在第一集中,食物的採集者、生產者、加工转化者都是由人来完成,故事加深了以人為主的叙事习惯,让人看到更為丰沛的人文气息,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舌尖上的中国》似乎更应该叫做《舌尖上的中国人》。
  但也有观众认为《舌尖2》不及《舌尖1》的浑然天成,反倒是多了几分刻意:“完全没了第一季淡然乡愁的感动滋味,刻意煽情纠结人情乡味,素材太多展开太广,有些凌乱。”还有观众更加直白的指出该片缺点:“编得像走基层,形在意无存,主题之外承受了太多强加的信息和主观设计,画面够好,剪辑节奏太快。”
关注时下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
  也许是中国最后一批麦客的马万全们,无法撼动机械化带来的职业末路,片中苍天、麦田、裤带面、吼秦腔的壮美画面,竟然让观者不自觉的将这些场景与《白鹿原》的语境联系起来,职业割麦人的绝唱让观眾感动不已。麦客,是中国千百年传统文化的延续。
  在广东打工的父母半年来年隻能在收割玉米的集结回家小住半个月,而这半个月,恰好是雷山鱼酱发酵成熟的时间,在即将离别时,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了一顿用鱼酱入菜的团圆饭,独自留守家中的小女孩李建英却黯然落泪,因為她没办法不让父母离开,临走前,她和哥哥為父母装了一坛鱼酱。候鸟打工族,是近年来中国人的巨变。
  在《舌尖1》走红后,有人採访到其制片人,其中一位表示在播出前,他们曾对节目中隐含著的,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揭示而感到担忧,而如今,《舌尖2》已无必要将借美食寓社会的野心隐藏,仅第一季中,就流露出对空巢老人问题、中国农村6100万的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它在记录下美食的同时,更将中国和国人的巨变用饮食串联,透著无奈与心酸,正如结尾文案所述:“这是剧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都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多麼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特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著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首集美食均出自民间 拍摄技术手段有提升
  首集《脚步》中尚未出现专业大厨制作的精致菜品,所有美食均為受访的普通人亲手制作。其中的鱼酱燉稻花鱼、福建泉州萝卜饭、山东煎饼卷大葱引发了各籍贯游子们的集体思乡情,人们以在节目中发现家乡美食為乐,又籍美食抒发思乡情。不过,片中对各地美食的呈现也意外引发了南北吃货的争论,例如在四川养蜂夫妇老谭的饮食中,“豆花”是用来蘸香辣料吃的,而南方网友则延续了此前网络经典话题“南北食物甜咸之争”,他们在网络中玩笑称:“不要豆花下毒手!”、“竟然有人吃豆花不是甜的!”这类吐槽同样惹人发笑。
  《舌尖2》运用了现今流行的支持4K的F55摄像机进行拍摄,画面细节上更為出色,而大光圈的拍摄也延续了对食物色彩的出色呈现,捕捉跳跳鱼的一段高速回放让观眾感嘆《舌尖》团队在拍摄和剪辑上的用心和专业,但也有网友指出了细节上的不足,微博网友小柴胡君表示:“白马為弟弟採集野蜂蜜,一度让我以為它抄袭了BBC《人类星球》巴亚卡人Tete為妻子攀爬百米大树採蜜的场景,只是拍摄技巧,机位摆放差强人意,接近树冠后主人公採蜜过程也已略过不计。”但他也同时认可了《舌尖》的制作用心:“作為一个美食节目来说不能奢求更多。”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4-4-21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舌尖》上的中国还是中国人?走近养蜂夫妻(图)[size=0.9em]文章来源: 华西都市报 于 2014-04-21 09:29:0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size=0.9em]打印本新闻(被阅读 4057 次)
[url=]
[/url]
[url=][/url][url=][/url]









《舌尖2》海报


新一季《舌尖上的中国》食物和地点的大幅度跳跃让人有点目眩。无论是背负了第一季的期望还是刻意转向人文关怀,希望它还是《舌尖上的中国》,而不是《舌尖上的中国人》。

当李立宏那把极富磁性的声音又在同一时间飘浮在千家万户的上空,这把声音所带来的沉稳与宁静,正好抚慰了观众的躁动与思念。

《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是一部纪录片,这没错,但仅仅是一部纪录美食的片子吗?从第一季结束后,相关讨论就没停过。很多观众都认为每当说到自个儿家乡美食时,拍得根本不过瘾,但稍事过后,萦绕他们脑海的,已经不是食物如何这般了,更多燃起的是对家乡的思念。

是的。这就是《舌尖》打动人的地方,它牵动了人们在脑海深处的那根神经,想家了。

在去年担任《华尔街日报》中文版“年度创新人物奖”美食领域评委时,我推荐了《舌尖》,推荐词是这么写的:该片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这是一部在2012年引起全国轰动的电视纪录片,它以饮食文化为主线,反映各地风土人情,在中国日趋城市化的状态下,成为大批迁移各地民众的原乡,引发了国人对不同地区物产探求的热潮。

美食只是这部片子故事的线索,更深层的是对当下中国社会状况的思考。飞跃发展的经济引发人群迁移和大规模城市化带来的消费快速化,让众多身在异乡的游子对故土的记忆悄悄淡去,而承载了很多记忆的“味道”又在快节奏中悄悄消亡。这种变化在经济指标的“引导”下,无奈地埋藏在纷繁的个人追求中,被选择性地无视,直至濒危边缘。

味道总是最容易深印在记忆中的,它所夹杂的场景、亲情,会一下子从单薄的2D变成丰满的3D,立体而真实。曾有评论说,《舌尖》一剧就是那副3D眼镜,让观众的记忆重新生动地浮现在眼前,真实得可以触摸。此刻,眼前的影像已是千里之外,可望不可即,无数人泪水盈落,是思念还是孤独?那是异乡人的痛。而无论片中讲述的食物如何曼妙诱人抑或不可思议,本乡本土的观众总不如远方同乡来得激动。

一部美食片获得成功,源自找到了那个成功的时间点,变成万千观众的“心灵鸡汤”,或许更成为他们抛开工作,回家看看的动力。在这一点上,它的成功可以被再放大一些。

第二季《舌尖》已经到来,片子的速率明显加快,食物和地点的大幅度跳跃让人有点目眩。或许,要细细咀嚼才能消化。无论是因为背负了第一季的期望还是刻意转向人文关怀,但希望它还是《舌尖上的中国》,而不是《舌尖上的中国人》。

我们需要这口味道。

 舌尖2养蜂夫妻支招选蜂蜜 每年仅回家俩月

这几天上门找他们收蜂蜜的人络绎不绝。不过他们都是做老实生意,蜂蜜绝不掺假,有多少就做多少。记者提出向他们购买蜂蜜的请求,实诚的谭大哥认真地说:“这个很困难,因为蜂王浆一定要新鲜的,特别是不能见光,一见光营养就没了。”

  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

“要的就是火巴耳朵。”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以下简称《舌尖2》),这对来自四川乐山市沙湾区加农镇的养蜂夫妻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每年奔波在外300天,辗转2万里路,他们生活中的苦,却充满追寻明天的甜,因为那一房房的蜜蜂,更因为两人风雨同路、相濡以沫27年的爱情。

昨天,华西都市报记者独家联系到了这对养蜂夫妇——谭光树、吴俊英,此刻的他们正在陕西洋县,追逐新一轮的花季。说起上了《舌尖2》之后的心情,吴大姐质朴地说:“高兴是高兴,但是我老公又是高血压、糖尿病,还有强直性脊柱炎,我担心他的身体。”

丈夫的顾虑 “他们是不是假冒记者哟!”

“哎呀,我们有撒子好采访的嘛。”昨日接到华西都市报记者的电话,和蔼的谭大哥止不住地笑。不过当记者说四川的读者都可以看到他们的故事,谭大哥又吸了口气:“那不是我的女儿也可以看到?”

谭大哥对华西都市报记者说,他们最开始看到《舌尖2》导演组的人,是在去年4月13日,一直到去年4月19日,导演李勇才说希望他们能够帮他们拍摄。不过朴实的谭大哥却笑着说,曾经也怀疑他们是不是骗子,“我跟老婆也说他们是不是假冒记者的骗子哟。你想嘛,他们都穿的一般的衣服,开的车也没印字,麦克风又没得牌牌,哪个晓得他们是不是中央台的哟。”

不过热情好客的这对四川夫妇,却跟李勇团队特别投缘,没过多久就熟络起来。后来直到当地文化局的工作人员带着他们来,谭光树夫妇才相信他们是《舌尖2》的摄制团队。想起这一段,谭大哥说得特别朴实:“《舌尖1》我也看过,后来看到政府的人带着他们来。而且李勇给我说,他们走了很多地方,找了很多养蜂人,希望我们能帮他们拍摄。我想反正也不牵扯撒子经济利益,就答应了。”这一答应,摄制组与谭光树夫妇就断断续续生活了4个多月。

“他们8月25日才跟我们分开,当时跟我们车一起从陕西回成都,在高速路口分别的。他们本来说要租个车,我说没关系,我们车上也能住,他们就睡在我们蜂车上,开了30多个小时,他们也辛苦。”

妻子的遗憾 “开播时我只看了三分之一”

之前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导演李勇时,他说对吴大姐的印象特别深刻——热情、好客,还特别能聊天。结果昨天聊天才发现,李勇绝对找对了人,吴大姐笑着说:“就想着帮他们嘛,他们大概七八个人吧,跑了那么多地方。”

吴大姐早就知道《舌尖2》4月18日开播,不过开播当晚只看了三分之一,吴大姐为此特别懊恼:“我都50岁了,从来没想过自己可以上电视。结果当天晚上看到开始了,就开始给亲戚朋友打电话。有时候信号不好,我就只有走到帐篷外面打,结果到我最后进来看的时候,都播到点豆花那点了。前面的啥子都没看到,好可惜哟。”昨天接到华西都市报记者的电话,吴俊英大姐特别遗憾地给记者抱怨。

 女儿的心愿 “一定要照顾好多病的爸爸”

接到华西都市报记者的电话时,谭光树夫妇正在陕西洋县,追逐新一轮花季,从事着最辛苦,但也是最甜蜜的工作。夫妻两人每年在家的时间,却少得可怜:“像我今年从一月份就在云南,过完年就直接来了陕西,5月份又要去其他地方。如果天气好,花季好的时候,我每年在家也就两个月。”今年春节,谭大哥就因为在云南忙着采蜜,没能回家。

谭光树夫妇两个女儿,大女儿在华西建设公司工作,但办公地点却在云南。小女儿独立在家,今年正在备战高考。尽管已经4月底,但能不能回家陪女儿高考,现在都还说不定,吴大姐说:“我小女儿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一个人照顾自己,一个人洗衣服、煮饭,懂事得很。所以忙了一辈子,也修了房子,但是对女儿是我最愧疚的。但是没得办法,爸爸妈妈要赚钱让她们学习。”

吴大姐说在女儿高考那几天,尽量抽时间回趟家,陪她两三天,但反而是女儿安慰妈妈:“她喊我不要回去了,反正我回去也是考,不回去也是考。如果没考起大学,就再复读一年,再考。她说爸爸身体不好,喊我在蜂房照顾好爸爸。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两个女儿都懂事得很。”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除了豆花,也会做火锅 吴大姐:摄制组吃了三碗泡菜!

在生活中,谭大哥说自己根本不做菜,都是吴大姐忙里忙外,怪不得他在节目中极力称赞自己老婆能干,“我也会做,但是做不好,一上灶台就头昏。不是搞忘放盐,就是搞忘放味精。平时我基本家事都不做,全靠我老婆。”

不过吴大姐的手艺远不止腊肉、香肠这点,在镜头之外,她还给剧组做了一次火锅:“有天我说蜂房上条件简陋,将就有什么材料,给李勇他们做顿火锅。就用干海椒、花椒、豆瓣、葱姜蒜给他们做了一锅,我做火锅从来不用街边边那些底料,一定要自己炒料才好吃。我就把豆腐、莴笋、菌子给他们煮起,他们说好吃得很。”

对于川菜,剧组说好吃的也远不止这顿火锅。说起这一点,吴大姐真是又好气又好笑:“那个豆花,那么大一锅,他们硬是全部都给我吃完了,都说好吃得很,我都没吃好。还有我泡的泡菜,李勇他们也说好吃。他们组里面还有重庆的、湖北的,都说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一顿他们光吃泡菜就吃了我三碗,我泡的豇豆、泡海椒,吃了又喊我抓。”本组稿件采写华西都市报记者任翔小贴士

  “养蜂夫妻”教本报读者选蜂蜜

虽然聊自己生活的时候,谭大哥不善言辞,不过一说到自己的专业领域——蜂蜜,他可是认真严谨。让我们来看看谭大哥教你如何选蜂蜜。

“外面散装的绝对不要买,我们看到过的,十个有九个都是糖加香精勾兑的。就算是超市的,价格低的肯定不可能是蜂蜜。”

“如果大家把蜂蜜买回家,真的蜂蜜,不管你是煮还是炒,都是很润滑的。还有你可以把蜂蜜拿到太阳下晒,真的蜂蜜是不可能被晒干的,还是滑的。如果是假的,你拿去煮,会糊掉。”

(David)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4-4-21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舌尖上的中国2》主创:只拍50元以内的食物(组图)[size=0.9em]文章来源: 羊城晚报 于 2014-04-21 10:06:5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size=0.9em]打印本新闻(被阅读 963 次)
[url=]
[/url]
[url=][/url][url=][/url]








西藏林芝19岁少年白马占堆靠采蜂蜜等赚钱供弟弟读书。


乐观的精神有爱的对话,让这对风餐露宿的养蜂人夫妇获得网友关注。



比起食物,人的故事更加抢镜。

欢迎进入文学城影视频道收看《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羊城晚报记者 张越

再三推迟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以下简称《舌尖2》)终于在前晚裹挟着汹涌口水而来,吃货们早就在电视机前守候,不想擦口水的纸巾最后都用来擦了泪水——第一集《脚步》虽然端出了酥油蜂蜜、乐山豆花、蓝山裤带面、山东大煎饼、广东潮州春卷等美食,但美食却成了“配料”,做食物的人和故事才是“主菜”。这部美食纪录片也变成了“舌尖上的催泪弹”。

这样的改变引发不少争议:一部分铁粉仍然大赞,准备按图索骥展开美味血拼;一些网友则十分失望,认为《舌尖2》缺乏主线、故事凌乱。对此,第一集导演李勇表示:“我们在第二季加重了人物的故事和情感,这是第一季做得不够的地方。第一集的主题是‘脚步’,所以故事比较沉重。第二集就非常紧凑,很有电影的感觉。温暖是主线,但并不一定是催泪。”

  作品观感

美食一闪而过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演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在“舌尖体”旁白中,《舌尖2》第一集《脚步》娓娓道来。

《脚步》的主题是“在路上”,讲述人们熟悉的“家乡味”,酥油蜂蜜、乐山嫩豆花、肉夹馍、望潮菌菇煲、清炖跳跳鱼、潮州春卷、鱼酱炖稻花鱼、萝卜饭……祖国大江南北的美食在精致的构图下,以两分钟一组的速度迅速切换,几乎所有美食都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一集就囊括了西藏、四川、陕西、山东、贵州、福建、浙江、广东等近10个省份的“家乡味”。导演试图跨越地域、跨越季节、跨越烹调方法,体现“人与食物迁徙流变”的主题,但稍显缺乏主旨,杂乱无序。

  纸巾擦了泪水

第二季主创们仍苦心经营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但与第一季相比,食物这回成了配角,料理食物的人才是核心。美食家蔡澜在第二季开播前说:“这么大年纪,经常有人问我:什么样的东西最好吃,我总是说,妈妈做的菜最好吃。你是什么样的人,就喜欢吃什么地方的菜。”他在推荐《舌尖2》时不忘提醒观众准备纸巾,“擦擦眼泪,也擦擦口水”。

《脚步》中,西藏青年白马占堆为了给即将上大学的弟弟一份礼物,徒手爬上40米高的大树,采下美味的野生蜂巢;浙江爸爸杨世鲁因为女儿爱吃身长仅有5厘米、行动极为迅速的跳跳鱼,花好几年时间练就一门绝技——用5米长的钓竿、6米长的线,在十米开外迅速勾到肉眼难辨的跳跳鱼;贵州留守儿童李建英,爸爸妈妈在广东打工,每年农忙时节才会回来十几天,全家人一同做饭的场面既温暖又辛酸。

  主创解读

“只拍50块钱以内的食物”


总导演陈晓卿在《舌尖2》开拍前对所有编导做了两个指示:第一是只拍50块钱以下的食物,第二是要求分集导演与拍摄对象“谈恋爱”,真正融入寻常百姓家,拍出活色生香、接地气的画面。导演组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微距拍摄设备也让第二季的画面更加精致,让观众有“舔屏幕”冲动。

《舌尖2》到底想传达什么主题?导演组是怎么发现那些藏在深山人不知的美味的?接下来的7集有什么看点?总导演陈晓卿、分集导演李勇一一作答。

记者:《舌尖2》为什么改日播为周播?

陈晓卿:根据央视评估部门的计算,周播更能体现这个片子的价值。

记者:第二季这八集的主题是怎么设计的?食物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陈晓卿:第一集《脚步》很简单,就是“在路上”,主题是乡愁,从古代的路菜,到今天的食物变迁。下一集《传承》,主题是制作工艺的传承,《家常》(第四集)的主题是团圆,《相逢》(第六集)的主题是命运。每一集我们都不是根据食物来定主题,食物只是出发点,我们是通过美食看中国社会。

记者:什么样的美食才能出现在“舌尖”中?

陈晓卿:要符合几个条件:首先是健康,我个人喜欢吃卤煮火烧,但从健康角度来看,就不能拍它;第二是不装,很多菜假装自己很有文化,配点唐诗宋词,我觉得这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好的厨师不会这么做,把菜做好吃了就ok了,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文化传承,而不是那些形式上的东西;第三,是要相对日常,更多的人能够吃到;第四要解馋,有个导演拍了大量的素食,很有意思,但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吃饭方式,不够解馋。

记者:你们是怎么决定要做哪些美味的?

李勇:陈导对我们有个要求,就是出去调研不能开小车,要坐公共交通工具,因为路上也是一个获得信息的过程,要不断与人交流。所有的美食都是我们通过当地百姓、美食专家团队,再加上不停地走访才选出来的。

记者:在《舌尖2》的拍摄过程中,你们吃过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

李勇:别人可能觉得我们很爽,能吃到各种好吃的。实际上等我们拍完去吃时,很多菜已经凉了,不是它最美味的时候。

记者:听说陈导还有个要求,只能拍50块钱以内的东西,为什么会有这个要求?

陈晓卿:我觉得50块已经可以包含老百姓日常的饮食,最好吃的东西是用心做出来的。

网友热议

吃货说:

宁波小哥1988:对播放时间非常不满意,完全就是逼人吃夜宵的节奏。

Lucy_幸:口水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吃的在电视屏幕里头,我在电视屏幕外头。

胖嘟嘟:我要严厉地批评《舌尖2》,在节目里私自宣布咸豆花的合法性!众所周知,豆花是吃甜的还是吃咸的,甜党和咸党长期争论不休。而《舌尖2》公然站在咸党这一边,这是对我等甜党的挑衅。豆花和粽子怎么能是咸的,它们必须是甜的。

非吃货说:

波波1427:我是含着泪看的,想起了小时候母亲做的各种美食,哎,这辈子不会再有了。

无良少年:在看之前,一直为即将出现的美味流口水。在看之后,却为那些美食背后的故事而感动流泪。

如许茶馆:《舌尖》区别于其他美食节目之处在于:它不是教你做一道菜,也不是充当你的美食地图,而是赋予美食更多的情感和人文关怀。在《舌尖》的视角里,食物有了生长的阅历以及和主人惺惺相惜的情结。

美丽心情小霞:这一季跳跃好大,有点乱的感觉。

(David)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14-5-1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舌尖2》作紧急调整:应观众要求将增美食内容(图)
文章来源: 国际在线 于 2014-05-01 02:02:3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9787 次)


《舌尖2》第三期《时节》明晚将播



在连续两周被观众抱怨“人文太多美食太少”后,本周五继续放送的《舌尖上的中国2》第三集《时节》,根据观众的要求在播出前进行了紧急调整,增加了不少美食的内容。



总导演陈晓卿表示,导演组一直很留意观众的反响,“既然观众觉得人的故事不好玩儿,那这集我们就多加一些美食。”第三集分集导演胡博介绍,修改是从第一集播出后开始的,不到两周的时间十分仓促。《时节》反映食物与自然、时间的关系,按照四季轮回拍摄而成,是第二季中拍摄时间最长、使用设备最复杂的一集。“这一集初剪的版本是80分钟,在剪出40分钟播出版本时,已经是‘刀刀见骨’。”胡博谈到数次剪辑过程中,重新组织结构与素材取舍的艰难,“既要保留整体叙事完整,又要考虑到观众喜欢看什么。”



因为拍摄主题限制为“时节”,不少季节性的食材和地点的寻找都需要“和老天爷抢时间”。在昨天的媒体看片会上,《时节》的内容中经常会出现“雷笋应雷而生,出土后留给烹饪的时间只有7分钟”等特别强调食材使用时间的内容。胡博介绍,为了表示“秋收”主题,找了四五个省,才找到一家既有梯田又正好有新生婴儿的农家。



面对观众对周播形式涉嫌商业诉求的质疑,陈晓卿解释“周播是在播出前一个月由台里确定的。国外纪录片在电视台的播放也普遍采取周播的方式,这也是对纪录片质量和吸引力的肯定。”至于与某购物网站等商家的合作,陈晓卿表示,这是《舌尖2》整体招商的规划,商业的部分并不对拍摄过程产生任何影响。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9 20:31 , Processed in 0.065144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