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6308|回复: 55

[回眸千秋事] 我深爱的父亲

[复制链接]
匿名
匿名  发表于 2014-12-3 03:28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14-12-4 13:45 编辑

        今天突然想写点关于我父亲的事情,慢慢写一点吧。我的父亲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自我记事起,一直到我十几岁,他都是在外工作,只有周末会回家一趟,那时候的我对他有点惧怕,因为他每次回家都会根据我妈的汇报对我进行教育,更多的时候是打。每当到周五下午,我都会感觉时间太漫长了。慢慢地时间流逝到了今天,他也从当年精气神十足的男子汉变成了现在的六十岁出头的小老头,似乎他自己也忘记了当年的自己,好像自己一直就是这个每天约几个同龄的小老头下棋喝茶的老头子。

        我父亲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刚出生的时候就没得吃,紧接着又是自然灾害,再加上他是家中的老二,有点好的就都没他的份了。我奶奶后面又陆续生了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我父亲不仅在家中受到长辈的关爱很少,相反还要担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他至今都记得自己四岁的时候,扯着我爷爷的裤腿,不让我爷爷喝粥,求我爷爷多给点粥给他喝的情景,而且近几年每次我们做子女的说到这件事情调侃他的时候,他都会抬手抹抹眼角的泪花。那时候我爷爷虽然是公社干部,但是那时候的人比现在要纯粹得多,公社干部就是有个相对稳定的收入,其余的没什么特殊,相反因为家里人口多,家中其实很困难。我爷爷是那时候有文化的人,我奶奶出生于小地主阶级,比较重视文化教育,所以家中的子女都是高中毕业,那时候的高中毕业也是高学历了。

        由于文化大革命,大学停止招生,我父亲高中毕业之后便进了当地的农具厂当翻砂工,整天在高温炉边上扛个铁锹翻铁砂,还另外在砖厂做小工贴补家用,一个夏天下来晒得只有眼白是白的,黑得不成人样。我父亲说,那时候的他不知道什么是未来,不知道什么是理想,就是想赚钱吃饭。我母亲跟我父亲是高中时候的同学,毕业之后我母亲做了民办教师,那时候是很差的职业,俗称臭老九。那时候的他们算是早恋了,互生好感,自己交往起来。后来经过媒人正式介绍,两人就算是正大光明的对象了。

        76年征兵的时候,我父亲想去当兵,出发点很简单,因为当兵能吃饱饭,还给家里省口粮。因为我奶奶是小地主阶级,验兵还遇到了点挫折,但是总归是成功穿上了军装。刚进部队的时候,因为是高中生的缘故,就被当成了宝贝,分到了特务连,算是现在侦察连或者特种部队的前身,除了日常训练之外,兼职连部文书。当兵的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到了79年,中越战争打响了。我父亲回忆说,当时只知道前线吃紧,全军取消了一切休假,一级战备。当选兵的人到了连队的时候,我父亲才意识到这是到了生死关头,第一次调兵的时候我父亲有了私心,没有要求上前线,而且因为他未婚无子女,所以第一次调兵的时候他也不符合要求。我父亲经常跟我说:当年我送小孙上火车的时候,跟他郑重交待过,不要愣头青往上冲,凡是长个脑子,可是他没听进去,一上前线就被榴弹炮炸死了。这个小孙跟我父亲是老乡,两人在连队关系最好,连队司务长也是老乡,我父亲和小孙经常去司务长那里吃小灶,所谓的小灶就是司务长偷偷给两人煮几个鸡蛋。

        第二波调兵的时候上头已经有点急眼了,因为我父亲是连队的尖子兵,所以第一个被列上了名单。我父亲坐了15天的火车到了云南边境,吃喝拉撒全在火车上,中途大年三十的时候在一个兵站下车吃饭,算是过年,也算是壮行。可能那时候全国都困难,年夜饭是地瓜汤,没有肉,只有汤里面漂着几点油花。我父亲带头把兵站食堂给砸了,用我父亲的话说就是:那时候太冲动了,心想着老子把命都豁出去不要了,你就给老子吃这个?当时大闹兵站之后就上火车继续走了,兵站的人没有人敢吭气的,因为知道这帮家伙身上带的都是真家伙,全都上了膛的。一路闷罐车坐到边境,下车的时候发现连运兵的卡车都没有,一问才知道全都调到前线去了。短期休整之后,我父亲被分到了特战分队,就类似于现在的特种部队,他说一听到这个安排之后就感觉自己已经死了。第二天就有具体作战任务下达,前一天晚上开始有了第一次的,也是最后一次的恐惧。当时有规定不允许与家里有通信往来,但是他还是偷偷撕下了香烟壳里的纸,开始给家里写遗书,由于内心极其恐惧,字数不多的遗书里面全是病句和涂改,写完之后溜出去交给了云南当地的农民,那个农民亲自跋山涉水送到了我爷爷家。据说我奶奶收到遗书的时候直接哭晕了过去,我妈也一个劲的抹眼泪,那时候他俩还没结婚。我爷爷在接下来的几天已经开始在周边找合适的地方,做点准备,准备做一个衣冠冢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刀光剑影来形容一点不夸张,他们一起的12个人,2人被冷枪打死,3人伤重不治死亡,1人踩地雷炸死,1人被打瞎了眼睛,1人被手雷炸掉了大腿,我父亲全身而退,并且毙敌13人,击伤4人。他回忆说,那时候他们分队的处境很特殊,由于是执行特殊任务,区别于正面战场的部队,所以是没有退路的,正面战场的战士如果害怕了,可以找个地方稍微躲一下,他们是没地方可以躲的。因为如果被越军活捉,越军会对你严刑拷打逼供情报,或者杀了你之后侮辱尸体,用来给我军的战士造成心理压力,所以我父亲他们小队每人的武器装备里面会多一个光荣弹。这个光荣弹是经过改造的手雷,引线一拉立刻爆炸,没有延时,就是为了在被敌方俘虏之后自尽用的,这叫做宁死也不给国家添麻烦。我父亲现在回忆起那段经历,说战争是最残酷的方式,不论所处的一方是不是正义,战争都会让人没有人性。他记得他杀的第一个越军,是个哨兵,从哨兵头上的绷带能看出来不久前刚刚负伤,我父亲上去用匕首在脖子和胸口处猛戳,直到这个人瘫软下来。他说他那时候也不害怕,也不内疚,杀完这个哨兵之后还隐隐感觉有点不过瘾,现在自己想想都可怕。

        随后由于前线战事的相对缓和,他被调到了师部电台,那就等于是命已经保下来了,因为根据越军的实力,是完全不可能端掉解放军师部的,说起这段经历,他就轻松了很多,他有时候会说:那时候因为怕泄密,所有报务员都只会一门,要么是译码,要么是发报,只有我是两个都会!之后他申请回家探亲,探亲假满之后准备归队,在南京遇到了战友,得知所在的前线部队已经回调的消息,他高兴地手舞足蹈,把带的行李全都扔下了长江,空手人回到了原部队。回到原部队的时候,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决定,直接打报告要求退伍。原则上立功人员回原部队之后都要提干的,他放弃了,他说当年一起去前线的老乡大多都埋在了边境,自己的小队也只剩4个人,他也在前线杀了太多的人,部队杀气太重,他受不了了,要回去。就这样,当了几年兵之后退伍回了老家,因为是农村户口,所以不能进公安局,依旧回到了当年的农具厂。但是因为是退伍军人,所以分配到了仓库做了保管员。

        仓库保管员跟之前的翻砂工人有着本质的区别,翻砂工人是最辛苦的,保管员不仅工作环境好很多,而且还有地位,毕竟那个年代买个什么都要找后门,买个铁锹榔头什么的都得对我父亲卖笑脸。他下班回家也没别的事情可做,就搓绳子,具体是什么绳子我也不清楚,就这样一年多居然攒了1万多,那时候万元户是很了不起的。所以退伍军人的身份,一份好工作和兜里揣着钱,我父亲基本跟以前的穷小子生活告别了。结婚的时候还是延续了家里从小被区别对待的传统,我爷爷奶奶一分钱没给,我父亲找木匠打了一个柜子一张床,在我母亲的宿舍里安了家,这就算是结婚了。

        机缘巧合,我父亲分到了现在单位的其中一个下属单位的前身。那时候他年仅28岁,新婚燕尔,刚生了我姐姐。就在他连单位的人际关系还没有混熟,就碰到了一把手因为贪污受贿被抓了,所以上级派了考察组下来考察新的人选。其余的人都各自心怀鬼胎,落井下石,说尽了原领导的坏话,问我父亲的时候,他比较老实:我不清楚,我刚来也没多久,不好评论,不过主任平时对我们都蛮好的,他出了这个事太可惜了。诸如此类的。这让考察组眼前一亮,再翻看档案的时候发现我父亲经历丰富,立功受奖,还是党员,就破格让他做了一把手。就这样,我父亲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摇身一变成了领导了,这也是他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

        从此以后,我父亲就与领导干部的标签形影不离了,慢慢升官,但是不发财。跟了他10年之久的司机,在离开单位自己创业之后,每年逢年过节还是给我爸带礼品,有一次这个司机跟我说:我平生最佩服的人就是你爸,每次只要他在场,就没有乌七八糟的事情,别人请吃饭,吃过饭之后只要你爸在,就没有别的活动,所以现在我每年还给你爸送东西,是因为我敬佩他,权当我之前跟着你爸的那十年工资没拿。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正经地在我面前评价我父亲,这比别人的任何恭维话都要听着舒服。他单位里有个出名的困难户,生了三个孩子,家里困难得很,他知道了之后就利用自己的职权范围,每年年终奖金都一分不少地发给那户人家,那人的小儿子是全家的希望,我父亲有两年的时间,没到周末就把那个小儿子接到我家,让我妈给他补习功课,然后把我嫌小的衣服都送给那人。直到今天,虽然我父亲已经退休了,但是那人还是每年都给我加送玉米红薯大米之类的自己老家长的粮食,我父亲也是照单全收,他说这些东西吃着舒服。

        在我姐姐已经六七岁的时候,我父亲在上班的路上遇到了高中时代的老同学,闲聊叙旧的时候提到了生二胎的事情。那时候全国计划生育都很严格,就算有本事生下来,那么夫妻两人工作全都要丢,所以根本没去想过生二胎。那个老同学是医院的,他跟我父亲说如果我父亲想要一个,他可以帮忙弄准生证。我父亲当时认为那人是寒暄客套,就答应说好的。回家之后也没有再想过这一茬,忽然有一天那个老同学找到我父亲,让我父母带我姐姐去医院做检查,当时规定只有头一胎有问题了,才能生二胎,那个老同学已经跟检查的医院说好了。我家人一合计,就去了,走一个过场形式,就这么拿到了我的准生证,我也就这么合法地没计划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在我母亲怀孕的时候,她试探性地问我父亲,要不要去医院检查一下性别。我父亲一口拒绝,不论是男是女都要生。这一点在当时那个年代,头胎又是个女儿,好容易才搞来了准生证,我爷爷膝下也没有孙子,他能有这么坚决的态度,我认为是很不容易的。

        所有认识我的,知道我有一个大我很多的姐姐的时候,都会说:你小时候一定被宠死了!其实情况完全相反,我从小没有一点优待,相反因为是男孩子,被打了很多。另外我感觉我父亲也估计别人以及自己家人的看法,不想别人误认为生二胎是想生儿子,所以每次我跟我姐姐吵嘴的时候,我父亲都会帮我姐姐,我母亲也向着我姐姐,说男孩子要让着女孩子,不管女孩子多大。

        我姐姐上大学的时候认识了现在的老公,我姐夫来自一个农村家庭,家里借钱供他上大学,其实说句实在话,我姐夫那个时候应该看上去土里土气的,我不知道我姐姐那时候是看上了我姐夫哪一样,就处了对象。最开始我父母自然是不同意的,但是后来拗不过我姐姐的脾气,就答应了。结婚之前,我父亲问我:你姐结婚,你姐夫家里一分钱掏不出来,我不能让你姐稀里糊涂地嫁人,我准备给她出首付买套房子,婚礼前后的费用也是我出,这个如果用以前的说法,这些钱都应该是你的,我给你姐花,你同意吗?我那时候才上初中,我不知道跟我说这些有什么用,当然我肯定同意了,就算是现在,我也会同意。幸好我姐姐的眼光没错,我姐夫经过这么些年,已经从农村穷小子做到了一家德国企业在国内的部门经理,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也算是兑现了当初给我父亲许下的承诺。

        98年我父亲单位组织带家属一起去广西云南旅游,我们到了云南之后离团2天,父亲带我们一家去麻栗坡看看战友。那是他第一次去麻栗坡扫墓,到了麻栗坡之后拿着姓名和部队番号对着找墓碑,当时所在分队阵亡的6人全都在麻栗坡,还有原部队的战友3人,我父亲花了将近一天的时间在那。每到一处墓碑前,我父亲就给我讲述这个战友的情况,老家是哪的,擅长做什么,几月几号因为什么牺牲的,说完之后就坐在墓碑前流泪。后来眼泪流不出来了,就只剩下抽泣和流鼻涕,临走之前每个墓碑面前都放一个当年的手雷拉环以作纪念。那个时候的我虽然小,但也懂事了,那是我最受教育的一次,这跟学校组织烈士墓扫墓完全不一样,因为那里面躺着的是我父亲的老战友,我父亲哭了一天,那种触动是相当大的。

        我小的时候,父亲很少带我去他的单位,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也从来没问过。我记忆中我就去过两次,一次是我母亲去北京学习,家里没人照顾我,我父亲把我带去单位。离他单位不远处有一个游戏厅,老板和我父亲的司机是朋友,司机就把我带去那里玩。因为从小我家教很严,从来没去过游戏厅,所以一上来的吸引力太大了。老板给了我好几十个游戏币,我就开始玩,又不会玩,就瞎搞,慢慢旁边的人估计察觉我是个傻逼,就围上来假装教我,顺手偷走我的游戏币,我回头一看没了,就再去老板那拿,老板一次给我五六个,让我揣在口袋里。哈哈,现在想起来都很逗。另一次是暑假,我知道我父亲要出差,我想跟着一起出去玩,没想到他一下子就答应了。我从小就被我父亲骗,一开始说我父亲是食堂做饭的,后来说是修车的,到我很大的时候才告诉我真正是哪个单位的,是干什么的,那次跟他出差之后我感觉到了我父亲的职权不小。车每开到一个县区的边界,都会有车在边界处等着,然后在我们的车前面带路,下车之后他去干正事,会有阿姨陪我玩,给我买好吃的,有时候还能玩电脑游戏。吃饭的时候,似乎我才是最大的,吃什么都得问我,虽说是小孩子,但是也已经有了虚荣心了,那种感觉真是太美妙,哈哈。临了回家的时候,我们上车之前已经有人把给我买的东西装到了后备箱,我父亲知道了之后硬要打开看一下,满满的全装满了,翻了翻确定都是小孩子的零食,他也就没推辞,道了谢就走了。从那以后,我要求过很多次要跟着一起出差,因为有人给我买零食,很多零食都是我父母绝对不让吃的,可是我父亲再也没带我出去过。

        由于我父亲的单位性质比较特殊,贪污受贿是很容易的事情,我父亲的前前前任被抓了判刑,前前任和前任都被一撸到底,两个下属单位一把手被枪毙。到我父亲上任的时候,我母亲以及我爷爷奶奶都很担心,宁愿不坐这个位置,或者平调一个单位。我父亲就这么在全家人的担心之下上任了,任期之内连一个纪律处分都没有,期间先后有两个副手被免职,我母亲问我父亲,会不会有牵连,我父亲说不用担心,查个底朝天也不会牵连到他。一直在这个任上做到了退居二线的时候,上级在退居二线之前找我父亲谈话,问我父亲有什么要说的,我父亲就说了一句话:我终于安全着陆了!

        退居二线的父亲一时间难以适应突然赋闲在家的生活,主动去单位要求委派一个闲职打发时间,挑来挑去然后去了扶贫小组,在我母亲看来是吃饱了没事干。一般参加扶贫小组的都是等待考察提拔的年轻干部,他一个都退二线的去瞎凑热闹。可是还就数他最积极,年轻干部都有很多其他事情做,扶贫期间也不会百分之百尽心尽职,我父亲倒是每天都吃住在那里,一副扎根在那的架势。其他年轻人看我父亲这么尽职,就相对地也努力很多。

        我父亲现在退休在家了,慢慢地找准了自己作为一个退休干部的定位,发展了一帮晨练下棋的老头成为朋友。我母亲说,现在他中午睡午觉都很敷衍,上床稍微躺一会儿就蹑手蹑脚地起床了,因为约了人一起下棋,一下就是一个下午,天快黑了才回家。偶尔他们回去帮我姐姐带小孩,我父亲在带小孩的那一个月时间里,也能在我姐姐小区发展几个一起下棋的人,我也是服了。

        眼看着他慢慢变成一个糟老头,有时候也会嫌他啰嗦,甚至受不了他啰嗦还会训他几句。但是不论如何,他曾经都是这么一个伟大的人,永远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发表于 2014-12-3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跟我爸差不多年纪 一心想当兵 体检不合格 高血压 没去成。说太激动了 一不小心高血压了 然后考大学 做老师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 13: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12 10:32 , Processed in 0.09981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