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22|回复: 0

苏联“亡党亡国”存疑 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11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http://zwb.hebeidaily.com.cn/20021110/ca219262.htm
时人论及前苏联解体,对苏共倒台每有“亡党亡国”之叹。既是“亡党亡国”,总有罪魁祸首,有指斯大林者,有指赫鲁晓夫者,亦有指戈尔巴乔夫,或叶利钦者。读这类论著,于“亡党亡国”一说,心中隐然有疑问久矣,但一直未能释疑。

苏共“亡党”乎?1991年8月,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总

书记职务,同月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暂停苏共在苏联全境的活动。这项决议当时居然并未受到多少强有力的抵制,苏共在组织上迅速瓦解,看来确实有“亡党”之虞了。然而其后久加诺夫重组俄罗斯xxx,昔日老党员纷纷投入久氏麾下,俄共成为俄罗斯联邦最大的在野党,在俄国家杜马中占了最多席位。久氏本人还二度参与俄总统的竞选,尽管败在叶利钦与普京手下,但久氏的号召力被证明不容小觑,xxx的旗帜在俄罗斯大地上未倒。“亡党”之说,似乎是不顾俄共由苏共浴火重生的事实。总不至于说,一个政党唯有上台执政才曰“存”,下台在野就是“亡”吧?

苏联“亡国”乎?1991年8月20日至12月16日,苏联各共和国纷

纷宣布独立,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职务。至此,曾经不可一世的苏联帝国在立国74年之后,终于在戈氏手里四分五裂。对那一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来说,大概可算“亡国”吧。然而对于前苏联各加盟国而言,它们却由此实现了向独立的民族国家的转型。何况波罗的海三国本来就是独立国家。以“亡国”指称苏联解体,背后是不是暗含道德责难的深意?因为以此逻辑推论,今天的俄罗斯人民、乌克兰人民、哈萨克人民……岂不通通成了“亡国奴”?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岂不是成了“卖国贼”?亨廷顿教授曾经赞叹“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是多么成功地实现了多民族的联合”。(党国英《从“哲学帝国主义”到“经济学帝国主义”》。《书屋》2001年12月)这个“联合”的合法性是建立在共同的意识形态基础上的,当它的意识形态基础受到普遍质疑并为人民所摒弃之后,作为国家形式的“苏维埃联盟”理所当然失去了存在的合法依

据。亨廷顿教授应该看走眼了,斯大林模式的“多民族的联合”

看来并不成功。倒是历史学者斯特拉耶断言:“过去五十年中产生的政治体系大都没有完成向民族国家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将付出何种代价取决于许多因素,但转变是必然要发生的。”(同上)在这个意义上而言,何妨把苏联的解体看作是建立在意识形态基础上的旧“政治体系”向民族国家完成了转变。

将“亡党亡国”换个说法,譬如以“苏共下台”、“苏联解体”、

“苏联结束存在”来描述“老大哥”的惊人嬗变,我想都是客观而准确的。非要对苏共以“亡”字相祭,我以为莫如用“亡政”来形容。如前述,俄共重组,取代苏共,焉称“亡党”?苏联解体,各加盟国相继独立,并无一国受外族侵略、吞并,焉称“亡国”?但苏共从显赫一时、独享权力的超级政党,到一夜之间说倒台就倒台,“亡政”总是不争的事实。在“轮流坐庄”制的西方国家,政党或“执政”或“下野”,寻常事耳,只是发生在不可一世的“超级党”身上,内容自然不会太简单。这已不是本文所能探讨的范围。有一点值得一提:据说苏联解体后,前苏共高官走出克里姆林宫,门外老百姓夹道相送,不过,不是用依依不舍的眼泪,而是用他们的口水。这倒是任何一个政党都需要思考的。

作者:吴钩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16 05:23 , Processed in 0.08264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