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054|回复: 8

海洋灾难——海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11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什么是海冰(sea ice)

  海洋中冻结而成的咸水冰  。广义的海冰还包括在海洋中的河冰、冰山等。最初形成的海冰是针状的或薄片状的,随后聚集和凝结,并在风力、海流、海浪和潮汐的作用下,互相堆叠而成重叠冰和堆积冰。一般情况下都浮于海面,形状规则的海冰露出水面的高度为总厚度的1/7~1/10,尖顶冰露出的高度达总厚度的  1/4~1/3。反射率为0.50~0.70,抗压强度约为淡水冰的3/4。海冰可分为两类:①固定冰。多分布在大陆沿岸或岛屿附近,与海岸、岛屿,甚至与海底冻结在一起。②浮冰或冰山。随风、浪、流而漂移。

  海冰在极地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和年际变化。①北半球。冰界以3~4月最大,8~9月最小。北冰洋几乎全为冰所覆盖,流冰群主要绕洋盆边缘流动,多为3~4米厚的多年冰。②南半球。多为2~3米厚的、到了夏天就能融化的冰,大致呈纬向分布,冰区以9月(属冬天)最大,3月(属夏天)最小。固定冰分布南极大陆周围和威德尔海。浮冰冰界在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和南大西洋。分别在南纬50°~55°、南纬45°~55°和南纬43°~55°。
海冰与云的共通之处

  海洋和大气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有“地球流体”的称呼将海洋和大气作为一个整体来表征。海洋的流与大气的风是相同的物理量,海水的温度与大气的温度是一回事,海底的火山对海洋的作用与地表的火山对大气的作用相当,灰尘在大气中输运与沉降、到了海洋继续输运与沉降。这里,我们来说明,海洋中的冰与大气中的云有很多相似之处。

  云是大气中水分的凝结,冰是海洋中水体的凝结,这一点的差别是很小的。云和冰都是在低温的条件下凝结,因而凝结的过程也是相似的。云的密度较低,所以浮在大气的上层;海冰的密度也是低于海水,也浮在海洋的上层。云在空中和高风一起漂泊万里,冰和上层海流一起漂流四方。云中的水汽量大了以后会降落下来,就是我们说的雨或雪。冰在冻结中会排放出高密度的盐份,称为卤汁,一直向下沉降,可以沉降到海底。

  云的上表面是晶莹的水珠,反射大量的太阳能,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大大减少。海冰的表面也是晶莹的,也反射掉大量太阳辐射能,使到达海水的能量大大减少。云可以透过一部分太阳辐射,即使云层再厚,白天仍然是亮的。冰也可以透过一些太阳辐射,使冰下的光合作用得以进行。

  云在我们的上方,会投下巨大的阴影。冰覆盖的海洋,也有巨大的阴影投在海洋深处,这在我们的ROV图象上看得一清二楚。由于有效回辐射的作用,云有很好的保温效果,在有云的天气总是比较暖和。冰也有很好的保温作用,使海洋中的生物不至于在严寒的冬天被冻死。当然,冰也有与云不一样的地方。云可以出现在全球的任何角落,而冰只发生在寒带。

  云只有一个婆婆,那就是风,听其摆布;冰既受制于风,又听命于流,有时不知所从。云是气体,气体易变形,云始终处于大幅度的变形运动中;而冰是固体,有时非常坚固,不是很容易变形。冬季的天空总是有云过天晴的时候,而冬季的北冰洋冰要密封整个冬天。冰会因为太阳的照射而融化,云却可能因为太阳辐射的增大而增加。

  虽然海冰就是海洋的云,但是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很不一样的。人们习惯仰首看天上的云,却不习惯低头看脚下的云。人们欣赏天上云朵的天姿,无尽的姿态带来无尽的遐想,而看不到海冰平整的雪面下面起伏变化的千姿百态。人们可以感知天上的云带来的小雨或洪水,却无法感知海冰析盐引起的下沉水流。人们可以感知夏季云层带来的阴凉,却不能感知冬季海冰为海水带来的温暖。总之,人生活在云下,熟知层云、积云、卷云,日日感受着云的雨雪、霞霓、彩虹。我们不能生活在冰下,因为我们不是水生动物;我们也不能生活在冰上,因为不具备生活的条件。所以,我们不会象了解云那样了解冰。在这个问题上,冰大概永远不能和云相比。好在海冰偏安一隅,不与云争锋。但是,海冰使得海洋保持了热量,使海中的万物得以生存;海冰阻隔了大气的灰尘,使海洋变得清洁;海冰抵御了狂风的袭击,使海洋变得安宁;海冰创造了下降的水流,使深海的水体得到更新;海冰积聚了淡水,形成了淡水输运的洪流。海冰是云,是海洋的朋友,也是人类的朋友。

海冰有多咸?

  航海者都知道海冰有一种有益的特性,就是海冰所含的盐度比海水要低得多。海冰年代越老,冰中的盐分就越少。年代久远的海冰顶部几乎是淡水冰,能够融化饮用。为什么海冰会淡化呢?

  冰是单矿岩,不能和它物共处。水在结晶过程中,会自动排除杂质,以保持其纯洁。因此,海水冻结时产生的冰晶,是淡水冰。但是,结冰过程往往较快,会使一些盐分以“盐泡”的方式保存在冰晶之间,冰晶外璧也会粘附上一些盐分,所以海冰实际上不是淡水冰,还是有咸味的。海冰比海水的盐度显然小得多。冰晶间的盐泡不是静止不动的,它的浓度高而比重大,因重力而沿冰晶间隙下坠。因此海冰顶部要比底部淡。

  留在冰块里的盐泡,在气温升高到融点时,往往互相沟通,使盐汁漏出于冰块之外,这时海冰表面百孔千疮。隔年海冰在夏天就因这个缘故排出盐水,经过若干年后,多年海冰就会变成淡水。

  在我国西北地区,有一些地方干旱并且水质苦咸,如甘肃会宁县的苦水区。在这里人们用土办法找到了一条苦水淡化方法,人们不是喝天然的水,而是在冬天将冰放在水窑里,春暖花开后,冰就会化成淡水,经这种方法淡化的水,盐度比平常的水低了60%-80%。
白色灾难

  漂浮在海洋上的巨大冰块和冰山,受风和流作用而产生的运动,其推力与冰块的大小和流速有关。据1971年冬位于我国渤海湾的新“海二并”平台上观测结果计算出,一块6公里见方,高度为1.5米的大冰块,在流速不太大的情况下,其推力可达4000吨,足以推倒石油平台等海上工程建筑物。

  海冰的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海冰的盐度、温度和冰龄。通常新冰比老冰的抗压强度大,低盐度的海冰比高盐度的海冰抗压强度大,所以海冰不如淡水冰密度坚硬,在一般情况下海冰坚固程度约为淡水冰的75%,人在5厘米厚的河冰上面可以安全行走,而在海冰上面安全行走则要有7厘米厚的冰。当然,冰的温度愈低,抗压强度也愈大。1969年渤海特大冰封时期,为解救船只,空军曾在60厘米厚的堆积冰层上投放30公斤炸药包,结果还没有炸破冰层。

  海冰对港口和海上船舶的破坏力,除上述推压力外,还有海冰胀压力造成的破坏。经计算,海冰温度降低1.5度时,1000米长的海冰就能膨胀出0.45米,这种胀压力可以使冰中的船只变形而受损;此外,还有冰的竖向力,当冻结在海上建筑物的海冰,受潮汐升降引起的竖向力,往往会造成建筑物基础的破坏。

  海冰运动时的推力和撞击力都是巨大的,1912年4月发生的“泰坦尼克”号客轮撞击冰山,遭到灭顶之灾,是本世纪海冰造成的最大灾难之一。我国1969年渤海特大冰封期间,流冰摧毁了由15根2.2厘米厚锰钢板制作的直径0.85米、长41米、打入海底28米深的空心圆筒桩柱全钢结构的“海二井”石油平台,另一个重500吨的“海一井”平台支座拉筋全部被海冰割断,可见海冰的破坏力对船舶、海洋工程建筑物带来的灾害是多么严重。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5-6-11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1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1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2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2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2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13 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4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11 13:11 , Processed in 0.08940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