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爱与相见(上)——关于玛尼石与转经轮的随想录
题记:人生多风雨,坎坷和灾难经常会不期而至。而坎坷和灾难本身并不意味着绝望,真正的绝望,是在自己和亲人面临坎坷、灾难之际找不到任何出路,手足无措,那才是深入骨髓的人生惨剧。玛尼石与转经轮,充溢着满满的正能量,铺设了一条光明的出路,引领我们从人生的无助、无奈和无明中挣脱出来。
穿越时空的爱与相见(上)
我曾是父母亲心目中的骄傲。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那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年代,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连续出了两个大学生,轰动了全村乃至周边的乡村。以至于镇上逢圩日,父亲经常能在圩镇待上半天,喝上一碗米烧酒,很自豪地对一大群人狂聊,大讲特讲自己如何培养孩子上大学的。
自己真的就是那么值得父母亲骄傲吗?
这一切“伪装”的表象,在2003年一下子被撞得粉碎。那年六月份的一天晚上,当我和哥哥这两个大学生“儿子”抬着父亲的尸体走入医院停尸房,随后,又很快将之送进火葬场——我崩溃了,自己就这样草率地处理了含辛茹苦父亲的后事?
父亲本来一直身体好好的,是突发脑溢血,从乡下送到医院大门口时去世的。人已经不行了,嘴巴已经张得大大的,医护人员还例行公事式地拿仪器在他胸口按。自己那时唯一能做的,就是痛彻心扉的绝望:无论是所谓的“天之骄子”,还是所谓的单位的“笔杆子”,在至亲之人命赴黄泉之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没有丝毫尊严地死去,毫无办法。
……
以后的每年清明节祭扫,其他亲人按一贯的习惯,说拜一拜祖上,保佑大家顺顺利利。我不啃一声,为什么?我不可能昧着良心,胡乱猜测说死去的父亲已经上了天堂,还能够祈求他护佑子孙。
2015年清明节那天,我在乡下家中转了一会儿红木转经轮,又将一块玛尼石送到并悄然安放在了父亲的墓地——我相信活着的人应该为亡者做点事,而不是颠倒地祈求亡者。第二天回到家里,有那么一、二十秒钟,我亲见父亲朦胧的身影行走在他墓前那条公路上,随后在莲花状的光芒中升腾,逐渐飘离天际——父亲去世时67岁,这时见到的父亲,又回到了他40来岁的样子,年轻多了——此前我已经很多年都想不起父亲青壮年的模样。
这就是玛尼石、转经轮的神奇和不可思议!这不是偶然的,在祖父坟上安放玛尼石、转转经轮,我女儿也曾经有过与此相类似的感应。
活着的人应该、而且也的确可以为亡者做点事,这就是“全球玛尼石安放功德藏”事业,还有转经轮事业,给我们每个世人——不管你信佛与否,不管亲人已经去世多久——带来的温暖、希冀与光明。“全球玛尼石安放功德藏”事业与转经轮事业一道,提供了如此便捷的道途,让我们能够真正的“慎终追远”: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同时,也让自己培育一颗忠厚老实的心。
(佛弟子 明觉 写于2015年6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