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621|回复: 0

[宗教相关] 甲色白玛旺嘉法王关于禅定的开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4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甲色白玛旺嘉法王关于禅定的开示



      在听闻佛法的时候,我们大家要有一种欢欣的心情来听闻佛法。我们要想,我们是为了所有众生的安乐来听闻佛法。听闻完佛法,不是就完了,我们还要去考证、去研究,通过闻、思,这样对比以后,对佛法产生见解了以后我们再来按照我们产生的见解去实修实证,按这个法修行到彼岸,然后呢,我们再来用所有的这些方法导引众生,让众生得到解脱。我们应该这样为所有的众生来听闻佛法。这样发心,发菩提心来听闻佛法。

        今天我们讲的主题是围绕着禅定来讲的,把禅定的入门的知识介绍给大家。我们说禅定,禅定是什么意思呢,禅定就是让我们的心平平稳稳的,没有太大变化、没有太多的起伏的这样,让自己的心能够很平坦地,平平坦坦没有很多变动没有起伏的这样一种状态,就叫禅定了。总的来说,要禅定的话,必须要具备两方面的知识。一方面是方法,怎么样禅定的方法;另一部分,你要用智慧,自己的智慧来摄受,来使用这些方法,所以方便和智慧要在一起的。如果我们想得到禅定这个果,必须要有禅定的因和缘两方面。那么这个因和缘怎么聚集起来呢,我们需要好多的智慧和方便。智慧和方便就是禅定的因了。   

        禅定我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有一个目标来关注的这种禅定,还有一种没有任何的目标这样的禅定。比方说,我们前面讲了,有所攀缘的这种禅定,就像我们在大圆满心髓的前行法里,这样有所缘的禅定是非常多的,像我们做的各种观想,就是各种禅定。比方说,当我们做各种观想的时候,我们就把我们粗重的妄想压住了,把它对治掉了。那么有的人他就说,我打坐的时候我不喜欢有观想的禅定,我就想什么都不观想的这种禅定,他就这样想了,有所取舍,有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如果有所喜好有所不喜好的这样的禅定,有选择的这种禅定呢,他的禅定是不会真实地生起来的。禅定是一定要上师来教导的,是要有导师来引导你、指导你的,就像一个有病的人需要去找一个医生,需要找一个主治大夫,他把你的病历保存在那里,每一回每一回,过一段时间,你有什么病了,他号号脉,他知道,哦,还有什么病,他又给他一剂药,相应地来对治的方法。病和药要对应。上师也是这样,他应该修什么禅定,这样的来一级一级地来引导他来做禅定。在我们的前行法里,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有所观的、有所缘的禅定,当然,在前行法里,也有一部分是没有任何所缘的禅定。

        禅定有很多很多的方法和智慧在里面。最最重要的,一个是我们的身要,还有我们的气要,自己要把握好身要和气要。如果我们的身要和气要没有把握好,我们的心要不就昏沉,要不就散乱。如果我们的身要和气要没有把握好,心自然而然就会到处去跑了。还有,要么自己一禅定的时候就打瞌睡了,还有,要么我们的心就迷迷糊糊地住在痴里面,住在一种混沌的禅定里面,什么也不知道,好像没有思想了,好像在一种特别不清楚的一种状态里面,很浑浊的这种状态。这三种状态,你的心自然而然(会这样),如果你没有把握好身要和气要,要不就散乱,要不就昏沉,要不就浑浊。

        首先,我们的身子要正直,正正直直,任何时候,要禅定的时候,身子一定是正正直直的。你的身体有多直,你的气脉就有多直。如果我们的气脉直了,身体里的气自然地运行就很畅了。同时,如果我们的气运行得很畅了,我们心上的各种分别妄想、我们心上的取舍就会自然而然地变少了。最重要的身要就是我们说的大日如来的七支坐法,没有比七支坐法更好的禅定的姿势了。我们按大日如来的七支坐法,主要是把我们每天的业气,我们进出呼吸的业气,总共有两万一千种业的呼吸,把我们每天两万一千种呼吸管住,控制住。我们的业气有多少,我们心上的妄想、妄念就会有多少。我们的业气和我们的妄想是在一起的。我们的业气和我们的思想是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两个有关系。如果我们把我们的身子坐好了,就能把这两万一千种业气控制住,把握住,做它的主人。能够控制住业气,业气控制住了,妄想就少了。这是我们为什么要按大日如来七支坐法坐,来坐自己的身体的原因,控制住业气,做业气的主人。

        任何时候,在禅定的前面,我们做九节佛风,是很重要的。在禅定以前,我们做九节佛风,我们把自己的嗔心之气作黑色从自己的右鼻孔把它呼出去,然后我们把自己的贪心之气从左鼻孔吐出去,它是深红色的,还有最后我们用两个鼻孔呼吸出气,把我们痴心之气作巧克力的颜色,褐色的那种颜色,给它吐出去。做九节佛风,把自己身体里的贪嗔痴之气呼出去。如果我们把贪嗔痴去除掉了,那么我们本有的自性之气就从我们的身体里自然升起来了,自性的禅定也就逐步逐步出来了。有的人在做九节佛风就能生起禅定了,有的人他做不了禅定,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的业障,各种各样的,都是不同的,没有人是相同的。

        如果我们用身的方法,用气的方法,达不到禅定的话,下面我们就要用另外一种方法,因为每个人是不同的,我们就要用智慧度来让自己产生禅定。那么智慧的禅定主要是从哪里来呢,时时刻刻在我们的心里要有菩提心,广大的菩提心,尽量生起很广大的菩提心。我们要怎么发菩提心,我们要知道因果以后,按因果,清清楚楚地知道,我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有什么功德,整个很清楚,而且你对发菩提心要有非常大的敬信与虔诚。我们自己要发起菩提心愿,同时入菩萨行,六波罗蜜多的菩萨行,我们要广大地去做。做和想,做和发愿。

        这是一方面,我们要发菩提心。还有一方面,我们要看万法的本性、万法的法性,这样来观察。一方面,你看外面的外境它的本性是什么,自己的内心的心性是什么,法性和心性,两方面都要去观,去看。我们要经常观,观自己的外显和自己本身,一方面看外面的所有的物体,它是不是像佛说的那样诸法无我的,同时也要看自己,自己有没有“我”。

        我们说的,法无我,人无我,这两种无我,世尊释迦牟尼佛的教授,人法无我的教诲,是不是这样。观了以后,你是不是觉得,你有没有感受,就是万法像《金刚经》讲的,如梦如幻的感觉,包括自己的色身也是如梦如幻的,有没有这种感觉。我们就要分析了,举个例子,像这个杯子,杯子这个名字,我们叫它杯子,看着是一个实法,但这个“实法”是不是真真正正有一个实际的本体存在,同样这个叫曼扎,它的名字叫曼扎,实际上,它有没有一个实体存在,还有我们看自己的色身,我们这样的一个人,这样和合起来的一个人,有没有一个“我”,有没有一个永恒的、长久存在的“我”存在,永恒的、长久不变的在里面。

        同时,我们看了外境,分析了所有的外面的这些有形相的物体,你再分析自己心里的五毒烦恼是怎么样,比方说,我们的嗔恨心很大的时候,你看看,我的嗔恨心到底有多大,它的形象是什么样的,你仔细去观一观这个嗔恨心,贪心大的时候也是观观这个贪心,它在哪里,它有多大形象,这样去观。一定要马上认知自己的烦恼,自己的烦恼从心上生起来的一刹那,你就要认知它。如果你们经常经常能看到自己的烦恼,一起来你就能认准它了,这就是禅定的第一步。如果我们的烦恼一起来,当下我就看见它了,那么就是打开禅定大门的第一个方法。

        都有没有(烦恼),你们心里面?(众弟子答:有。)烦恼多不多?你们找不找得到?那么我们首先要发现自己的烦恼,发现烦恼是第一步,第二步,你发现它了,你就要想办法来对治掉它。你要有方法不受它的影响。你单只知道它是没用的,你到处犯烦恼,这里有烦恼,那里有烦恼,然后身口意的行为把你的烦恼往外面扩展,这样的话,你没有管住你的烦恼。你的烦恼来了你马上要认识它,认识它了,你要把它把握住,你要把它控制住。所以,佛教里讲,上师的言教是非常殊胜的,上师的言教是非常重要的,对任何一个弟子来讲,你把它放进心里的话。喇嘛的言教往哪里打呢,是往弟子的烦恼上打去了,如果上师的言教不是往弟子的烦恼打去的话,那么我们佛法的八万四千个法门,不是把众生的烦恼打下去的话,不是对治众生的烦恼的妙药的话,那这个就没有太多的意思了。八万四千个法门,全部都是把我们心上的烦恼消除的方法。如果我们看到烦恼的话,我们马上要把这个烦恼把握住,控制住。那么我们要知道灭除烦恼的方法的话,我们就要知道因果。

        我们一定要知道,所有的我们心上产生的烦恼,烦恼一起来,就在你的心田里种下了痛苦的种子了。没有一个人喜欢痛苦的啊,如果你自己很自爱的话,你就不要在你的心田里种痛苦的种子,种烦恼的种子。有时候我们靠着自己的力量,比方说我们修行佛法了,我们发愿了,我们自己也有一点智慧了,这个时候,我们看见烦恼,我们自己有能力把烦恼清除掉了,这是一种方法,这是一类的修行人;还有一类人呢,他靠着自己的力量没办法把他的烦恼灭掉,这个时候就要靠自己的力量,也要靠上师三宝,佛法僧三宝的加持力来把他心上的烦恼驱除掉,所以要靠自力和他力两方面来做了,有些需要这样来做。

      写《入菩萨行论》的寂天菩萨,他说过,什么样的禅定最好,我们能够把自己心上的烦恼灭除掉,这个禅定是最好的禅定。最好的禅定是把心上的烦恼灭掉的禅定。有时候偶尔一下,我们自己突然一下产生了一个禅定了,过了一会儿,如果我们自己不能降服自己心上的烦恼,不能把握住自己的心的话,马上我们看见贪嗔痴慢疑的对境了,我们的心马上又转回凡俗的境界了,这种禅定马上就变得非常不稳定了。知道了吗?(众弟子答:知道了。)比方说,在我们修行打坐的时候,这一两个小时,在时间长河里就像一秒钟一样,偶尔一下能够禅定了,尽管也不错,可是当我们一出来,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外境的时候,我们的贪嗔痴慢疑又全部全部地铺展开了,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把握住自己了。

        所以禅定最重要的是,我们行住坐卧,都能够把自己心上的烦恼清除掉,这种禅定,行住坐卧都能禅定的,这种禅定更重要。那我们就要问了,那行住坐卧我们都能禅定,有什么方法呢?这就是我们的正念。前面我们看见烦恼,知道它,是正知;

        下面讲正念。我们有正念以后,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现在做的是对还是不对。这个时候,有正知正念,导至的结果就是我们不放逸。比方说,我们说,这样做是对的,那样做是不对的,这是我们的正念;这个能做,这个不能做,这是我们的正念。除了有正念,有这个念头在这里以外还不行啊,你自己的行为还得时时刻刻有一个监控者,他看着,做得对不对,有了正念还不行,还得有正知,时时刻刻看着自己的行为,时时刻刻是不是照着法来做的,还要有监管者,智慧在里面,时时刻刻来看住自己的心。

        除了有正知正念还不够,还要有不放逸的力量。如果我们知道了,也知道自己错了,但是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话,还是去做了和佛法不相容的行为的话,那么这说明你做的力量不够。你有这个心了,但你心上没有这个力量,来把这个烦恼给对治掉,那么我们还要有一个心的力量,不放逸这个力量,把自己的恶行马上压服住,把它克服掉。我们就需要有一个把恶全部能舍掉,把善都能够行起来的这样一种心的力量。所以要能够不放逸,它是有一个力量的。

        听得懂吗?(众弟子答:听得懂!)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它的因缘,因和缘两方面。因是本体,缘是外面的外境,或者各种各样的缘分。缘分可以说是非常非常多的外缘,那么因的话是自己的心上的各种各样的想法。因缘,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明白它的因和缘。如果我们懂得我们为什么要正知正念,不放逸,你懂得越多越清楚的话,那么你做的行为也就越清晰,越准确。所以自己对佛法的因果,自己为什么做这个,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因,你为什么平常行为是这样的,这些因缘最后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过来,你要知道。

        举个例子讲,我们修行就像你吃饭一样,真真正正去实修实证了,比方说,正知,正念,不放逸,你真真正正去做了,然后你心上就会产生相应的功德,你修行了一段时间,或者当下,你自己就变了。你如果很清晰的话,你的心上的感受就像什么呢,就像你吃饭一样,你越吃越觉得味道越好,非常好,越好你越喜欢做,佛法就是这样的。心里不忘记,你修行的越好,你对佛法就越喜欢,这样子法喜就来了。法喜来了,你的心里就会一次一次地喜欢修行,实修实证。如果我们不修,那你的心上没有这个觉受了,佛法就好像一件强迫你的事情一样,你就不会喜欢。你要培养自己喜欢了,去修了,修了这样你越做越喜欢,心情越来越好,身体越来越好,工作越来越好,这个时候你就自自然然很高兴地修行佛法。

        我们对佛法产生法喜,你的法喜从哪里来,从两方面来。我们欢喜佛法要从两方面。现在比方说我们一来就要实修实证,去实修我们要知道方法,那么我们就要自己首先去听闻佛法,听闻佛法,然后自己要去研究,去考察佛法,把佛法研究得很清楚很透彻了,这个时候,你对佛法就会产生欢喜了。法喜从你的研究、你的实修实证、你的觉受,从这两方面来。

       还有缘分,同佛法的缘分。佛教的缘分我们讲一讲。我们要讲缘分、讲因果的话,好多都讲三世的缘分、三世的因果,但是好多的人他把这个三世的因果他认为是断裂的,是不连续的。他们都认为因果好像是分开的,一个一个的,就像一个东西一样,一个两个三个。他们把自己前世的事和自己今生的事分开了,把两个断开来看的。我们说缘分缘分,不是这样来讲的。缘分它是连续不断的,时时刻刻它都是缘分,因果因果因果,一个一个,像河水一样,连续不断的。连续不断的,这个叫缘分,叫因果。

        比方说我们现在,哪怕我们当下给上师、给佛磕了一个头,我们念了一遍皈依咒,马上我们的缘分就来了。缘分就是这样,现在马上有的缘分。这个缘分是时时刻刻你都可以结缘的。就像一个圆圈一样,连续不断的。它不断的,不是断的,一个一个单个的像个物体一样,它是像河水一样,源源不断的。这样像上师画的圆圈,它是圆圆、圆圆的,没有断痕的,连续不断的。比方说,我们将来哪一天成佛了,你要知道,你哪一天成佛的那个时候,(是源自)我们现在经常想,我们为所有的众生的安乐,来修行,来发菩提心了,我们这样就发了菩提心了,如果现在你心里真正这样发心的话,那么以前,佛也是这样发心的,我们做的事和佛做的就一模一样。

        我们在这里,比方说,刚才上师带大家发菩提心了,我们首先发了菩提心了,我们为了所有的众生来修行了,修行的道我们这样说了,最后我们修行要把所有的众生都要引导成佛,我们所做的前、中、后三个和过去的诸佛做的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在做佛的事业。现在马上想,现在成佛的因就有了。如果我们知道,我们这个时候做的,和佛做的一样的时候,我们马上心里就产生欢喜了,我们会说,噢,我们做了一个和佛一样的广大的事业,你一欢喜了,这个法喜就来了,当下就来了。这就是知道了因果、因缘之后的修行佛法的方法。如果我们知道我们做了一个多么重要的事的时候,我们发心了,我们知道有那么大的力量,马上我们的力量就出来了,心上的力量,心上的欢喜就出来了。

        这样清清楚楚地修行佛法。如果我们念了皈依文,我们不知道皈依的意思,不是很清晰地像上师说得这么清楚地知道皈依的话,我们虽然皈依了,但是还是有无明在。如果我们念了发心文,但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那就是发心的无明。我们不放逸,我们有的力量,心上的力量,做一件佛事、法事的心的愿望和力量从哪里来,就从这种很清楚地知道你做的事它的功德是什么,而产生的心上的力量。

        我天天教你们,发心最主要,发心最主要,发广大的菩提心最主要,如果上师天天讲发心最主要,发心最主要,讲了好多次,但是你不知道他讲的真的是那么重要的话,那么他讲了那么多,那也没有用处啊。如果上师讲发心很重要,你真真正正明白了,噢,上师刚才讲的,是佛的因,佛的果,全都包含在这里面,你的心的力量马上就来了,然后上师说的话和你的心就一一对应了,这个法你就得到了,你才能深刻地悟解了他说的话,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这样的话你的心上的力量就来了,你心上的力量有多大,你压伏烦恼的力量就有多大。那你那么大的力量把烦恼扫出去,我们的修行就这样,我们心上的力量有多大,那么烦恼有多大你都能压伏住,如果你的烦恼很大,而你的佛法的力量却很小的话,那么烦恼把你的佛法压伏过去了。

        如果上师在这里的时候,你答应修行前行法了,好,行行行,上师来的时候,大家的精神抖擞了,上师一走了,大家的烦恼又开始大起来了,烦恼又把你的修行全部给卷走了,你还是没有修行,没有实修实证,全部被烦恼淹没了。万法都是如梦如幻的,虽然这么说,但是所有的这些万法全做了我们的主人,我们把所有的万法,虽然是如梦如幻的,但是我们把它执为常。这样做的话,真正的佛法当成如梦如幻一样,如梦如幻的万法当成真的了,颠倒过来了,所以佛说了,众生是颠倒的,神经病一样的哦。

        我们靠着禅定做什么呢,把我们的烦恼给清除掉,这样的禅定是最好的禅定。如果我们的禅定和烦恼合在一起,这种禅定不是好的禅定。如果我们能够没有烦恼地禅定的话,那你的心就来得很宁静,很安详了。举个例子来讲,很安详、很宁静的这种禅定像什么呢,就像一个非常好的田地,在这个好的田地里我们种什么庄稼都好了。我们要种一亩田了,我们心上的烦恼就像田里的石头啊,土包包啊,我们要把它砸碎,把它砸平,把我们的心做得平平的,清清净净的,像一亩很平整的、很松软的田,把心上的烦恼,一个个土包包全部打平掉,这个地平平的,以后你种什么果实都能长。如果它凹凸不平,石头多多的,你种什么什么都不长。

        那么我们说,我们修持所有的善法就是把自己的心田做得平平的,松松软软的,所有的恶业就是里面的包包坎坎、石头这些东西。释迦牟尼佛也讲过,我们修行静虑、禅定,是为了生起俱生智慧,产生智慧的方便,有了禅定以后,你才能最后明白空性的智慧,才能明白什么叫智慧。那么,讲禅定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把所有的善业都能修行起来,慈悲心,所有的这些善业都能修行起来,把我们心上的烦恼这些土包包全都铲平掉,然后你来到这个地基,你的平平软软,松松软软,调柔的心地上,那么你才能真真正正做好禅定。如果我们的身口意三方面都能够一致的话,那么这是最好的禅定,身口意三方面共同的禅定。身口意都在做善业,一起来做。身口意行善是我们最好的禅定。以前汉地的传承里面有好多好多禅定的方法,像禅宗里面,它就有这样的方法。禅定就这样讲完了。


弟子格萨仁真 口译
弟子图登巴登 记录
2008年2月10日于深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4-29 08:13 , Processed in 0.055463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