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828|回复: 3

【转贴】铺就通向月球之路的前奏--双子星计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24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Project Gemini(双子星计划)
----美国人开始学习在太空中工作和生活


提纲:
1、铺向月球之路:双子星计划
2、无人项目 双子星1&2
3、双子星3
4、双子星4
5、双子星5
6、双子星6&7
7、双子星8
8、双子星9A
9、双子星10
10、双子星11
11、双子星12

1、铺向月球之路:双子星计划

    1957年10月7日,苏联,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随着火箭发动机巨大的轰鸣,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被送入了太空,虽然这只是一颗发出“嘀嘀”声无线电型号的小家伙,但这已足以震惊全世界,也从此正式拉开了美苏太空竞赛的序幕。随后苏联人又把小狗莱伊卡送入了太空轨道,继而在1961年4月12日,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人类第一个太空人,从拜科努尔进入太空并成功返回。新上任的肯尼迪总统再次感到大为尴尬。从政治角度(汗…….),美国人必须要有所作为了。

   “在紧迫的时间表下,我们从没有给出远大的目标,或是没能管理好我们的资源和时间以确保它们的实现。我们必须承认苏联人在他们巨大的火箭发动机上取得的领先,这给了他们好些月的领先,而且要认识到他们会利用这个领先继续在其他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我们仍然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努力,因为我们无法保证我们有一天会领先,但是可以确定无疑的是,不在这一方面作出努力,我们肯定会落在最后。从全球的观点来看,这样做我们所冒的风险会更大。”

―――肯尼迪总统,1961年5月25日,国会




    在这次为美国60年代航天计划定下基调的历史性讲话中,肯尼迪总统向国会要求追加对航天领域的预算资金支持,以实现在未来9年中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的目标。美国历史上空前(不敢说绝后,人类今后一定还会有更宏伟的太空计划)的航天工程正式登场。而在此时,美国人冲出地球母亲怀抱的尝试还仅仅只有一次亚轨道飞行,艾尔.谢波德,那可怜巴巴的15分钟飞行。美国人再次迸发出来的热情和资金,使得他们在1969年,如期实现了肯尼迪总统当时在国会上的宣言。

    双子星项目,正是美国人奔向月球的历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双子星计划徽标

    肯尼迪总统的宣言被美国国会、民众以及航空航天工业系统所接受,两项新的有人驾驶太空飞船计划开始启动:双子星计划和阿波罗计划。


    1964年,卡纳维纳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所有的水星计划火箭和双子星火箭从这里发射升空,也包括土星I、土星IB火箭,直到阿波罗7号。背景上,火箭装配厂房(VAB),邻近的发射控制中心(LCC),综合发射设施39正在建设之中,这一切成就了未来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探险行动。

    在实现任何将宇航员送到月球的计划前,还有千头万绪的问题需要解决。例如,阿波罗计划中从发射升空,到在月球表面着陆,到返回地球,期间需要经历一周乃至更久的时间,宇航员的生理和心理上可否承受这段未知的严苛的旅行?宇航员可否在失重的太空环境下工作,那里在迎光面和背光面存在着500度的温差。两艘宇航船能否在太空中指定位置集合,并完成对接?

    为了解决这些生活、工作和飞行控制的问题,双子星计划就此启动



2、无人项目 双子星1&2

    双子星1&2是两个技术验证项目,主要就为登月设计的,一些未曾检验过的技术作测试,如新应用的太阳神火箭和飞船的运转等。


画家笔下的双子星飞船剖面图,可以容纳两名宇航员。

    设计和制造双子星飞船的合同由麦克唐纳公司承揽,该公司同时也是水星飞船的制造商。这样使得这两种飞船在基本结构上很类似。但是,两人操作的双子星飞船,要更大、更重,更复杂,它大约有19英尺长,直径10英尺,重约8,400磅(约合3,700公斤),尽管相对水星号的空间增大了约50%,由于是两名宇航员在内,使得整体空间还是很狭窄,叫人很不舒服。约翰.杨形容其内部空间时说,“就像是坐在一个侧放在地上的电话亭子里面”。

    双子星号主要由两个组成模块,白色部分是飞船和火箭的连接舱,里面容纳推进剂、供宇航员使用的水箱和氧气箱以及其他补给,这一部分在返回地球的时候被先行抛弃。黑色部分是返回舱,也是指令舱,容纳宇航员,其外表面覆盖有隔热层, 指令舱内部的布置就像一架飞行员并排布置的喷气式战斗机或者轰炸机。


一名麦克唐纳公司的工程师在检查一个双子星号的风洞模型


NASA的工程们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里检测一艘双子星飞船,下部的设备舱的舱壁上有很多开口检测面板。

    1963年5月,水星计划正式结束,双子星计划闪亮登场。为了将来的计划需要,新增加了23名宇航员(分成两组招募的,分别以“新来的9个”和“那14个”而闻名),加上原有的7名(尽管这7个人中有些即将离开太空飞行生涯),大家都各自分配了和双子星及阿波罗计划有关的任务。


双子星-太阳神火箭发射升空。
    1964年4月8日,头两艘无人驾驶的双子星飞船中的第一艘,双子星1发射升空,主要用于检测运载火箭和飞船的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和飞行控制系统、地面控制系统的监测能力等。


    双子星2于1965年1月19日发射升空,主要检测飞船的结构、主要及次要系统运转、防热隔离系统的保护能力等。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5-6-24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3、双子星3-第一次有人驾驶升空



指令长:卡斯.格里桑
飞行员:约翰.杨
后备组成员:
指令长:沃尔特
飞行员:托马斯.斯托菲德
发射时间:1965年3月23日
绕轨道飞行3圈
飞行器昵称:魔力.布朗


    飞行组和后备组成员合影,从左到右,依次是:约翰.杨、卡斯.格里桑、沃尔特和托马斯.斯托菲德。他们脚边的连接设备是便携式空调机组。后备组的伙计们接受和飞行组成员一样的训练,不过他们也会从事一些别的可能和飞行无关任务,以便让飞行组集中全部精力在飞行训练上。卡斯.格里桑后来不幸死于阿波罗1号的火灾事故。


约翰.杨,是1962年从海军飞行员中选拔出来的第二批宇航员(“新来的9个”中之一)


    格里桑和杨在仔细阅读测试计划,这是一次双子星飞船的通讯测试。格里桑将双子星3 命名为魔力.布朗,“永不沉没的魔力.布朗”,这也是NASA允许其成员给双子星飞船命名的唯一一次。


     发射的当早晨,穿上宇航服后,格里桑在重温飞行计划


     格里桑(靠近镜头的人)和杨在飞船中就位,准备关闭舱门


     1965年3月23日,东部时间上午9:24,双子星3发射升空


      这是双子星3再重返地球时,杨从飞行员窗口拍摄的照片,尾部炙热的空气形成的尾迹。


    经过4小时52分钟31秒的3圈轨道飞行后,“永不沉没的魔力.布朗”双子星3安全溅落在大西洋中,两架SH-3海王直升机赶来将他们打捞起,安全返回美国海军航母勇敢号,由于海王直升机不能吊起沉重的返回舱,蛙人们在返回舱周围围上一圈气囊以防止其沉没,直到勇敢号靠过来,用起重机将其吊起。


     大群的水兵们挤在船舷边,兴致勃勃的看着漂浮在水面上的双子星3。


    会到发射基地后会见新闻记者们的杨(左侧)和格里桑,杨在双子星和阿波罗计划中多次再飞入太空,而,格里桑,这是他最后一次飞行了,在阿波罗1号的火灾事故中遇难。


4、双子星4
------我们也要走到太空!!!!

指令长:詹姆斯.麦克迪威特
飞行员:爱德华.怀特
后备组:
指令长:弗兰克.伯曼
飞行员:詹姆斯.洛弗尔
发射时间:1965年6月3日
62圈轨道飞行



    双子星4的两名成员詹姆斯.麦克迪威特和爱德华.怀特,都是第二批招募的宇航员,“新来的9个”,同时双子星4也是第一个由两名从美国空军试飞员学校毕业的飞行员来驾驶的宇航器。


    双子星4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进行EVAs试验(宇航员太空船外行走实验),为此专门特别制作了新的宇航服。在外太空高度温差的环境下,同时还要保护不受到宇宙中的高速粒子和射线的危害,维持宇航员正常的体温和呼吸,宇航服被设计成多层的,从事外太空行走的宇航服比在舱内的指令长宇航服要多重出10磅。尽管双子星4一开始并不是为了设计用来试验太空行走的,毕竟这只是这种有人驾驶的飞船的第二次太空飞行,但是由于在双子星3后不久,苏联宇航员阿历克谢.列昂诺夫进行了人类首次太空行走,尽管他差点没能回到飞船上,当时美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人民并不知道,在政治上的压力和需要下,NASA决定让爱德华.怀特进行外太空行走实验,这一决定只到发射前一周,5月27日才公布。


     爱德华和吉姆在位于休斯敦NASA天文馆中的双子星2号模拟器上进行训练,爱德华还要花费大量时间来为他即将到来的太空行走作准备。


     两名宇航员在双子星4中就位,进行发射模拟训练


    1965年6月3日,詹姆斯.麦克迪威特和爱德华.怀特走出飞行员配套服务拖车,走向转运车,这车将送他们到LC-19发射塔,在那里,双子星4在等待着他们的到来。他们脚上都穿着黄色的保护套以保护他们的太空鞋,爱德华还戴着专用于太空行走的头盔。


    1965年6月3日,东部时间,上午10:16,双子星4发射升空


    飞船进入轨道以后,爱德华的大时刻就到来了。两名宇航员都给各自的宇航服增压,然后开始给船舱减压,爱德华打开飞行员舱门,先伸出去一个遥控摄象机,然后他自己也飞出舱门进入太空。美国航天史上第一个行走太空的宇航员就此产生。他身后系着一根长25英尺的脐带,以免飘入太空回不来了,这是一股由若干根合拧在一起的,外面覆盖有金箔隔热层,通过系在爱德华胸前的一个白色装置向他提供氧气,同时这个装置里面也有应急氧气。爱德华右手手持一个7磅重的HHMU(手持机动装置),“热能枪”,就是一个微型火箭推进器,为宇航员提供动力以便机动,上面也附带一个摄像机。


    经过23分钟的太空行走后(原定预期是12分钟),爱德华极不情愿地回到飞船上,“这是我一生中最伤心的时刻”。


    两位宇航员的夫人来到控制中心,通过无线电和她们的丈夫交谈,时间是太空行走后的一天,有趣的是,她们的名字都是帕特丽夏。


    回到地球,在回收蛙人的协助下,两名宇航员和返回舱先后回到黄蜂号航母上。


呼吁本版朋友发贴不要一图一贴,毕竟这个不是水库。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5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5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21 12:28 , Processed in 0.09539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