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gn in with Twitter

It's what's happening?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51|回复: 2

认识红树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2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本文作者:skyseeker

提起红树林,可能许多人会感到陌生,但它的作用却丝毫不因受关注程度低而减弱。红树林指的是生长于热带或亚热带最高潮线以下的乔木或灌木。红树林并不是红颜色的树林,它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上,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作为当今海岸湿地生态系统惟一的木本植物,红树林起到了海岸森林的脊梁的作用。

至于红树林的中文名是从何而来?答案是可以从其树皮种提炼红色染料,所以称为“红树”,遗憾的是叫“红树”的红茄何细蕊红树已经不存在了。

世界上的红树林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内,共有两个分布中心,一个在东亚,一个在中南美洲,而以东亚的较为繁茂。我国的红树林与东亚的红树林是同一类型,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红树林资源量最丰富,面积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1/3强。在太平洋西岸,无论是种类和分布范围,我国的红树林都具有代表性。

美丽的红树林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观光场所,更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体现。调查研究表明,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如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111种大型底栖动物、104种鸟类、133种昆虫,还有159种变种的藻类。

由于红树林特殊的生育地,所以演化出能适应该地区的特别值种类;而也是因为红树林主无的种特殊构造,更演替出红树林生长地段奇特的生态特征。当涨潮的时候水位升高,许多红树林植物将被水淹过半,而这时候又许多的有机物会随着潮水越过红树林漂上岸,但是当退潮的时候水位下降,这些有机为会因为水的减少及红树林枝条的阻挡,而无法随着潮流退去,就停留在红树林附近腐烂。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这种食物链之下,土壤中又许多有机质,自然能吸引很多小型虾蟹甚至昆虫来取食,而这么多的小型生物在旁边,当然又吸引了一些中型鱼或大型鱼类过来觅食,升值中型、小型鸟来吃虫或小鱼。这种三度空间的食物链又再组成稳定复杂的“食物链”,使得红树林生态区形成一非常稳定的能量循环,这是一半海滨植物或是热带海岸植物所无法造成的“海、陆、空食物网”


我国台湾省的红树林现状


依据早期的记录,台湾曾经又6种红树林植物(红树科4种和马鞭草科及使君子科各1种),但目前红树科仅仅剩下台湾北部又纯林的水笔仔和多见于南台湾的五梨跤2种,以及马鞭草科的海茄、使君子科的榄李等4种。


位于台湾的竹园红树林


竹南水笔仔

蚵仔寮红树林步道
蚵仔寮渔港的典宝溪、茄溪溪口两岸有长达一公里的海茄,附近的蚵仔寮中已再积极成立生态教学园,首先进行的是红树林步道的成立。全省四种红树林中,本区有三种,五梨跤及水笔仔夹杂再海茄林中,但数量都在各位数,非常珍贵。幸运的是,附近学校的师生们持续再观察与研究,本区将会成为高县红树林保存最好的地方。

永安海茄渠道。
这个永安养殖场区的排水渠道中,几乎都长了成排的海茄,在旧时海茄可以发挥良好的防风作用效果,避免鱼塘在冬天寒风吹袭下水温过低而冻死池鱼,并且也是柴火的来源。先进防风用塑胶纱网,道路拓宽也破坏了不少渠道,路旁的海茄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部分已枯死,剩下银白色枝干,有种另类的诗意。

兴达港?谐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05-7-2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阅读关于“红树林”的文章,长见识了,谢谢楼主/斑竹大人!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1, 2025-11-16 00:23 , Processed in 0.10059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