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55|回复: 0

抢建水库+民主水站,当年北京这样告别苦井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19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北京日报客户端
水是城市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命脉,也是人们奔小康路上依赖的重要资源。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供水事业蓬勃发展。解放初全市仅有一个水厂,发展到2018年已有公共供水设施70个、大中小型水库88座。过去一直吃着苦井水的北京市民,如今全都喝上了清甜的自来水,甚至是远道而来的南水。各种富民水利工程也帮很多山区群众摆脱了贫困,大步迈入小康生活。
咱家也吃上了自来水
缺乏优质饮用水困扰了北京市民很长时间。新中国成立前夕,北京的地表水只有流量不大的玉泉山的泉水,永定河水供给两家工厂和三处稻田用水。城区就一座自来水水厂,供水能力每天仅有5万立方米。大多数市民只能饮用土井水。据《京师访巷志稿》记载,北京内外城土井总数仅有1245眼。郊区农业主要是靠天吃饭,一些菜田靠辘轳从砖石井中提水灌溉。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马上新建成了两座水厂,开采地下水,同时大力新建自来水干线和通往用户的支线。
1950年起,在苏联专家的建议和帮助下,北京市开始建立“民主水站”。一处水站可供150户以上的居民使用。居民自由取水,按人口计算水费,不仅方便,也很便宜,平均每人每月水费只要四五分钱。(1957年11月16日《北京日报》2版,《民主水站积极分子 一万多人受到奖励》)



民主水站深受欢迎。之前,南苑区赵公口村的水井因为离大道近,井水很脏。1953年10月这里建立了民主水站,放水的时候,全村开了庆祝大会,有些农民还特意换上新衣服来参加。(1953年11月8日《北京日报》2版,《本市今年又添设民主水站一百多处》)
当月,南苑孙家场村也设立了民主水站。孙家场以前只有一口井,里面是半苦的“二性子”水。工人们来装水管的这天,村民们全都来围观。水管装好了,一扭开水龙头,流出白花花的水,村民们高兴得拍起手来,围着水龙头半天不想离开。(1953年11月8日《北京日报》2版,《孙家场的农民喝到了自来水》)



到1957年,全市已经建立了1400多处民主水站,使60万劳动人民吃上了清洁且价廉的自来水。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用上了自来水,同时,水质也在提高。据1953年11月26日本报2版《苏联专家帮助我们改进了自来水供应》记载,自1951年按照苏联专家的建议改善了消毒方法后,北京的自来水中就没有发现过大肠菌,保证了市民用水的安全。



热火朝天建水库
在建设水厂开采地下水的同时,北京还积极修建水库,为城市提供充足的水源,同时也改变了城市的水环境。






1954年,北京建成了全国第一座大型水库——官厅水库。1958年,十三陵水库和怀柔水库相继建成。



1958年6月23日,北京市委、河北省委和水利电力部联合撰写的《关于修建密云水库的请示》,递到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办公桌上。请示中写道,京津两市用水情况十分紧张,水源不足已经成为京津两市今后进行工业建设的严重障碍,因此,请求在密云县修建水库。(2018年4月3日《北京日报》9版,《水润京华》)
很快这件事就有了回音。1958年9月1日,当时华北最大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密云水库开工。
当年施工机械化程度低,主要以人工为主。密云水库调集了京津冀三地28个区县的20万建设大军会战燕山脚下,涌现出了“单臂英雄”“十姐妹队”“九兄弟突击队”等众多英雄人物和英雄群体。正是因为有这些工人的无私奉献,密云水库才能创造“一年拦洪两年建成”的奇迹。



此后,密云水库就与北京人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了北京人最亲切的“大水缸”。曾经,北京人每喝三杯水,就有两杯来自密云水库。密云水库蓄水半个多世纪,滋润了几代北京人的生活。
上世纪50年代建成的几个大型水库,为北京防洪、蓄水,保证工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用水需求,做出了突出贡献。
上世纪60年代,本市又在市区建设了7座利用地下水的自来水厂,还有800多眼工业自备井、3500眼农业井,北京的水资源终于达到了基本平衡。(2009年9月10日《北京日报》18版,《水润京华 为民造福》)
水利富民奔小康
进入20世纪70年代,北京水资源供需矛盾逐渐突出,1972年、1976年出现两次水源危机。20世纪80年代初期,北京市又经历了5年干旱,水资源紧缺矛盾凸显。北京继续增建水厂,同时加强节水和管水。
到了20世纪90年代,水利建设被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当时北京已进入由温饱向小康过渡的发展阶段,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年提高。但是,在部分乡村,尤其是偏远地区的乡村,缺水仍是制约农民奔小康的重要因素。为此,市政府明确要求全市人民积极投入水利建设,共同努力,为北京提前奔小康做贡献。
门头沟区斋堂镇火村地处深山区,每到旱季,常出现人畜饮水困难。水源短缺也制约着火村的经济发展,村边400亩优种红杏浇不上水,只能眼看着干萎。村里和台商合办豆制品加工厂,如不解决水源问题,也难以落实。解决引水进村问题,已成为火村发展致富、实现小康的关键。1993年夏天,市水利局和区里制定方案,指导施工。当年年底,村里就建成包括2座100立方米的蓄水池和泵房在内的集中供水工程。第二年3月,各家各户都用上了自来水。(1994年3月14日《北京日报》6版,《水龙进火村 甘泉润旱田》)
各郊区县纷纷推出水利富民政策,奖励积极兴办水利的先进农户。据统计,从1997年10月1日至1998年9月30日,京郊山区农民修建“五小”水利工程1.6万处。山区新增110万立方米蓄水能力,113万亩旱地浇上了水。昌平深山区里有个兴寿镇下庄村朱峪沟。村里带头,农民响应,在大山上修建蓄水池和管道。朱峪沟里的300多亩旱地得以浇灌,30余户农民受益。山上祖祖辈辈靠天收的板栗,浇上晶莹的山泉水,产量同比增加20%,一级果达到90%。仅此一项,村里就增收20多万元。(1998年10月12日《北京日报》1版,《甘泉润得山山青》)
引来南水河流复活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点来是可以的。”1952年,毛泽东主席乘军舰巡视长江,说了这样一句话。短短数语,看似波澜不惊,实则蕴含重整河山的气魄。
1999年至2001年,北方地区再次发生连续干旱,京、津和胶东地区严重缺水。2002年国务院批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论证,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进入了实施阶段。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千里而来的长江水缓解了北京的干渴。
仅有100多口人的昌平区延寿镇连山石村,靠水吃水。2000年左右,村里河中的大小泉眼沉寂下来,河道渐渐成了荒地。村民们挖起了自备井,过上喝井水的日子。2018年入汛,接连几场大雨过后,干涸了近20年的泉眼竟然有泉水喷涌而出。
枯泉复涌绝非偶然。截止到去年年底,北京累计接收丹江口水库来水超过52亿立方米,相当于2500多个昆明湖的蓄水量,超过1200万京城百姓尝到了南水的甘甜。(2019年12月13日《北京日报》5版,《复活的河流》)
南城居民王满仓喝了大半辈子地下水,过去家里用的铝制水壶常常附着水碱,需要定期用凿子铲碱块,有一次竟把铝壶杵了个窟窿。自打南水进京,换了新水壶的王满仓再也没摸过家里的凿子。(2019年12月12日《北京日报》5版,《解渴生命线》)



南水北调给北京带来的生态效益正不断显现。到去年年底,北京平原地区地下水位累计回升近3米,6亿多方来水存入大中型水库“休养生息”。郊区部分山泉出现复涌,百姓家门口的河湖水清岸绿……南水提高了北京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改善了城市居民用水条件,为北京赢得了宝贵的水资源涵养期,有力支撑了北京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北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生态治河水清岸绿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北京对水的需求不仅仅是有水可用,更要求水质的不断提升。
2008年,北京在全国率先实现国家新颁布的106项水质标准。为让农民都喝上放心水,2005年至2009年,北京建成集中供水厂144个、村级供水站3000多个,新建供水设施全部加装过滤、消毒设施,达到城市供水标准。全市329万农民全部喝上安全水,在全国率先结束了郊区农民饮水不达标的历史。
北京的治水思路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北京逐渐改变了河湖治理的方式,实施生态治河。打开尘封的盖板河,扩大河湖水面。恢复自然河道环境,恢复水生动植物的多样性。
北京先后治理了长河、清河、坝河、北土城沟、小月河、莲花河、凉水河、北护城河、马草河、亮马河等,治理河道总长400公里。曾经又脏又臭的凉水河,经过清淤、截污、除臭、绿化造林等一系列治理,基本实现了“水清”和“岸绿”的目标。“亦庄新城滨河公园”还打造了凉水河新景观,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曾经的臭水河变成水鸟的乐园。凭借良好的生态景观,凉水河亦庄经济开发区段入选水利部办公厅的第一批示范河湖建设名单。(2020年4月13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首个国家级河湖“样板间”落户凉水河》)



放眼未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写明,北京的人均可供水量将进一步提高。2035年,人均水资源量将提高到约220立方米。届时,全市城乡污水也将基本实现全处理,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逐步恢复水生态系统功能,成为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让市民乐享其中。
资料来源: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侯莎莎
编辑:徐慧瑶
流程编辑:王梦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25 23:24 , Processed in 0.053767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