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兵器知识
日本74式主战坦克是在1973年经过广泛的使用试验以后批准定名的。
74式坦克是一种比较现代化的坦克,它采用了由激光测距仪、弹道计算机及火炮稳定器组成的火控系统,大功率的现代化发动机,油气悬挂,三防装置,流线式的防弹外形等较先进的技术措施。
日本74式主战坦克剖面图
日本于1964年开始试制74式坦克。首先试制了供试验用的、具有新式悬挂系统的STT型样车,然后试制和安装了炮塔、火控系统,不久又在STT样车上安装了英国维克斯公司生产的L7A1型105毫米火炮。这就是新坦克的雏型。
日本为试制74式主战坦克研制的STT-03样车
1968年三菱重工业公司承担样车的试制工作,1969年9月生产出STB-1、STB-2两台样车,随后又试制出作了全面改进的STB-3~STB-6型样车。各种样车先后在试验场进行了各种性能试验,1973年对STB-6型样车进行了最后的验收定型试验。该坦克除火炮是按照英国专利由日本制造外,其余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部件全是日本自行发展制造的。
74式主战坦克的原型车STB-01
火力
为了提高74式坦克的火力,日本从英国购买了L7A3型105毫米火炮的专利,自行生产。为减小这种火炮的后座力,日本制钢所对该火炮的驻退机和复进机作了一些改进。
74式主战坦克的主炮炮尾
该火炮身管长为51倍口径,配用脱壳穿甲弹和粘头碎甲弹。脱壳穿甲弹的初速较高,为1478.5米/秒,粘头碎甲弹的初速为731米/秒。弹道低伸,直射距离较远,提前量较小。在2000米以内能够进行反坦克战斗。该坦克的弹药基数为55发。
日本74式主战坦克的105毫米主炮,以英国L7型105毫米坦克炮为基础改进
L7A3型火炮采用横式半自动炮闩。方向射界为360°,高低射界为-9°~+20°。
这种火炮没有炮口制退器,炮身中部设有排烟装置。火炮的重心位于火炮耳轴附近,因而没有平衡装置。炮管更换十分方便。
此外,在坦克上安装了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用于近距离作战和测距。在炮塔上还安装了一挺高平两用的M2型12.7毫米高射机枪,对空射击射速为1050发/分,平射时为400发/分,方向射界为360°。
日本74式坦克射击,在火炮开火1到2秒之后烟雾会排出
日本为了使这种坦克在行进间以及夜间均可进行射击,在火控系统方面也相应采用了一些先进技术,如:安装了双向稳定器、激光测距仪以及能自动计算出弹道参数及横风、漂移修正量的弹道计算机。在射击时,首先通过激光测距仪测出距离数据,然后自动地把数据输进弹道计算机。同时计算机就选择相应的弹种、计算炮管磨损、药温、风力、风向、气温、湿度等数据,修正火炮射角、方位角,随之自动调整好火炮的位置。这时,只要炮长将瞄准十字线对准目标,按下激光发射按钮,然后按下火炮扳机即可射击,自动化程度很高。
此外,坦克上还装了半自动装弹机,该装置能自动送弹入膛,但要用手把炮弹送到托弹架上。
坦克上的光学仪器有炮长潜望式瞄准镜、望远式辅助瞄准镜,潜望镜。车长潜望式瞄准镜、红外双目式夜间瞄准镜,潜望镜。装填手潜望镜。驾驶员潜望镜。在车前方左右挡泥板上各有一个照明灯。在炮塔的左前方有一个大型红外灯,夜间有效视距为1200米。在驾驶员处还有一具夜间驾驶仪,有效机距为50米。
日本陆上自卫队的74式主战坦克,车上的观瞄设备基本可以一目了然
机动性
坦克战斗全重为38吨。由于采用较宽的履带,着地压力为0.85公斤/平方厘米。整体结构紧凑,可运输性以及可通过性都比较好。
74式坦克的发动机为10ZF型二冲程风冷柴油机。它为10缸,V形,夹角90°,缸径135毫米,活塞行程150毫米的直流扫气发动机。该发动机采用直接喷射式型燃烧室,能燃用标准柴油、煤油和汽油等多种燃料。在2200转/分时,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不包括风扇消耗功率)为720马力。整个发动机重2200公斤,长1.米,高1.1米,宽1.49米。
74式主战坦克的10ZF发动机
10ZF发动机的两排汽缸各装有一个废气涡轮增压器,该增压器兼有扫气与增压的双重作用。10ZF发动机装有风冷式中冷器,对进气进行冷却。根据试验,可使发动机的功率约提高20%。10ZF发动机还采用油冷组合式缸盖和活塞。由于这些特点,相对于发动机重量和体积来说,功率是较高的。
74式坦克的传动装置采用横向传动,有6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转向系统为功率再生式,有行星齿轮差速器。在每一个排档上都可以进行原地转向。74式坦克的最大公路速度为53公里/小时。在崎岖不平的地形上,由于采用油气悬挂,所以它有良好的越野机动性。目前它是世界上少数装有油气悬挂装置的坦克之一。
油气悬挂的工作原理是:负重轮的平衡肘接在活塞杆上,随着平衡肘的上下运动,活塞作往复运动,推动油缸内的液压油,并通过液压油使装有气体的气囊压缩或膨胀,这就可以因气体的弹性而起到缓冲的作用。采用油气悬挂的坦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车辆对于地面的位置,不但可以前俯后仰左右倾斜,而且整个车体还可升高或降低。这样就可以改善行驶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
此外,装上油气悬挂装置以后,还具有以下几个突出性能:
提高火力:
通过调节车体前部和后部的距地高,可增大火炮高低射界,充分发挥火炮的威力。增大俯仰角对坦克在山地使用具有较大的意义。此外,火炮在各种条件下进行射击时,可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日本陆上自卫队的74式坦克,通过油气悬挂可以进一步调节射击的俯仰角
改善机动性:
装上油气悬挂装置以后,可提高坦克的越野速度;通过调整车底距地高,可提高车辆对泥泞地、雪地以及其他障碍的通行能力;通过升高车体,可提高过垂直壁高度和涉水深度。
提高防护能力:
通过调整油气悬挂装置,可使坦克的高度降至2.03米,从而使坦克暴露面积小,不易被炮火击中。车体调高以后,还便于从车内向外观察。
但是,油气悬挂比较复杂,可靠性差。
74式坦克采用对称配置的大负重轮,每侧5个。由于没有托带轮,上部履带稍微有点下垂。主动轮后置。履带销上有橡胶套,履带采用双销双履带块的连接方式。尽管这种履带造价高、复杂、重量增大,但是在寿命和重量分布方面却是比较优越的。
日本74式坦克采用的采用双销、双块板体履带
74式坦克的履带块是高锰钢制造的。根据需要可装上橡胶衬垫,以提高行驶性能、减轻噪音以及延长寿命。目前履带的寿命指标为10000公里,该履带寿命接近这一指标。
74式坦克的最大上坡角为31°。最大侧倾坡角为16.7°。最大越壕宽为2.50米。
74式坦克可以进行潜渡。驾驶室和战斗室是密闭的,供乘员呼吸和发动机进气用的通气筒和发动机的排气筒露出水面。最大潜水深度为4米。
防护
由于74式坦克优良的机动性,自然地使其具有较好的生存能力。由于它的装甲车体所形成的较理想的流线型以及紧凑的外廓尺寸,也可以提高防护能力。在战场上,74式坦克是一个很小的目标,尤其是到炮塔顶部的正常车高仅有2.25米,并且还可通过油气悬挂调整到2.03米,所以易于隐蔽。
74式坦克的车体采用轧制装甲板焊接结构,车体前部呈流线型,宽度较窄,高度较低。炮塔为铸造结构,呈低矮流线型, 从防止弹丸垂直命中的“避弹外形”角度看那是很好的,但对粘头碎甲弹这种外形反而会造成在装甲内壁出现崩落块。尽管74式坦克的最大装甲厚度仅有110毫米,但由于防弹外形好,从而弥补了薄装甲这一弱点。
74式坦克还具有三防能力。在通过沾染地带时,车内可以完全密封,同时也配置了性能好的换气滤毒罐。
此外,在炮塔两侧各装有三个烟幕筒。
日本74式坦克与日本的61式坦克相比较重量增加了10%,但发动机功率增大了25%;车宽增加了10%,但车高却降低了10%。总的说来,还是有所改进的。
【作者:徐培忠】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