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399|回复: 1

陈寅恪:一代学人的宿命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1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综观陈寅恪关于知识分子的研究,可以1949年为分界线。前期主要是正面论述历代知识分子之思想及其命运;后期由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转为以颂红妆方式侧面探讨,其擅长的比较研究也由文人之间(如元、白)转为文人与女性为主。而且在这一时期,陈寅恪更把他自己也有意作为研究对象。明白此点,就会理解他为何在学术著作中插进那么多他的诗作以及为何有那样多满含激情的议论。也就会理解陈寅恪在晚年为何一直坚持自己纯学术的立场,拒绝与任何官方同谋,这种坚持甚至到了超出常规的程度--例如他的凡事总要坚持要一个"说法"的处世方式。也许有不少人对陈寅恪的做法感到不可理解,因为在事实上,陈寅恪的坚持要一个"说法"并不能保证他的愿望得以实现,而且有激化他与执政者矛盾的可能,属于多此一举之类。然而陈寅恪终其一生,其立场始终未变,对此有必要进行分析,看看陈寅恪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首先,陈寅恪认为,他的坚持要一个"说法",他的坚持对任何干涉学术自由的抵抗立场并非针对那一个党派,而只是要牢牢守住学术与政治互不干涉的界限,只是要为学术研究捍卫其自由发展与自由论争的权利。在这个世界上,固然也有为政治服务的只讲实用的学术,对此陈寅恪并未一概否定,但他自己不会从事这样的研究。他的研究如果有什么意义和价值,那就是试图从根本上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发展而非服务于某一政党的统治需要。如果说其中某些内容不可避免地具有影响政治的因素,陈寅恪也从不刻意强调,更不会因为要服务于某一政治任务而不顾历史事实地进行曲解。对于这样的历史事实,他只是很有分寸的加以评述,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引以为鉴。至于影射之类的手段,是他从来不屑于用于纯学术研究中的,因为如果他对现实有所不满,他自有发牢骚甚至抗议的方式,例如写诗等。

  其次,陈寅恪的坚持要一个"说法",表面上是为他自己,实际上是为全体知识分子争取独立自由的权利,为学术自由争取避免政治或行政手段干涉的自由空间。在大多数知识分子丧失了发出声音的勇气和可能时,陈寅恪的行为为中国知识分子作出了榜样,也保持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尊严。在这里,稍稍回顾一下在五十年代初发生的那一场被陈寅恪称为"改男造女"的知识分子改造运动,也许是必要的。

  1951年九月,北京大学的十二名著名教授发起了一个"政治学习运动",主动要求请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担任他们的教师,这就是后来"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之先声。虽然强调对知识分子的改造一直是新政权的重要政策,但由被改造者主动提出却颇耐人寻味,也许今天我们已无法弄清当时之真相,但无论如何,这一行动对以后知识分子命运的影响是深远的。只是这种主动仅此一次,后来就只有被迫参与--或者说被一次次的改造,直至文革的从肉体到灵魂的彻底"革命"。

  从1951年十月始,许多著名教授、专家纷纷撰文,表示要彻底改造自己的思想,全面否定自己以前的一切,立志向党靠拢,向工农群众学习,其间有许多令人叹惋的故实。翻翻那时的报纸杂志,你会发现那些有名的专家学者似乎就象小学生犯了错误一样真诚而迫切地要求老师的批评乃至惩罚,而问题在于即使这种请求出于真正的主动,却很少因此免于惩罚,反倒是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愈来愈严厉和没完没了。时至1956年,这种表态"交心"仍未完成,其间又有批俞平伯、批胡风等数次运动。最后,开始了1957年的"反右",这些曾主动自我批判的知识分子的命运就此决定。至于文革十年间的遭遇,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迟早总会发生,因为一切在五十年代中期,就已不可改变。也许这期间最让后人不可理解的就是知识分子中那些最优秀者,何以真诚到自我献身、自我忏悔的地步,既然主动把自己放在台上,被人宰割又有什么奇怪呢?当然,也有例外,陈寅恪就是一个。可惜,这样的人不多。

  此外,陈寅恪的坚持要一个"说法"之意义还在于,从事学术研究自然要有科学的世界观作为指导,但仅有科学的世界观并不能使人们取得研究成果,因为科学研究需要知识,更需要方法,需要遵守一定的学术规范,而这些都需要一个学者付出长时期的、艰苦的学习和努力才行。而且,从事学术研究,需要研究者思路开阔、思想活泼、敢于突破前人的束缚,不局限于现有的结论。而这些如果被某一框框所限定又怎能做到?

  1953年,有关方面派人去广州,请陈寅恪赴京担任中古史研究所所长。陈寅恪并未拒绝,但提出了两个条件,声称如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即不去北京:

  一,允许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

  二,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

  这里的"毛公、刘公",指毛泽东和刘少奇。有理由相信,在很长一个时期中,象陈寅恪提出这样条件者,在中国恐无第二人。陈寅恪以如此极端的方式处理这样重大的问题,他自己是怎样考虑的?且看陈寅恪自己的解释:

  我决不反对现在政权,在宣统三年时就在瑞士读过资本论原文。但我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我从来不谈政治,与政治决无连涉,和任何党派没有关系。怎样调查也只是这样。……我认为最高当局也应和我有同样的看法,应从我说。否则,就谈不到学术研究。(引自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楼主| 发表于 2005-9-1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显而易见,陈寅恪是在担心出现不尊重学术自由、以政治凌驾于学术之上的领导方式和以实用主义态度对待学术研究的现象,因为在中国历史上,这种现象源远流长,对学术发展的有害无益,对此陈寅恪是非常了解的。在陈寅恪看来,中国革命的胜利自然是马列主义引进中国的一大成功,但同时也存在对马列主义的曲解和实用主义的倾向,特别是对于俄国式的共产主义,陈寅恪并不赞成。因此他认为如果在治学中也要以此为指导,则学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政治的干涉,纯粹的学术研究将不可能。所以他必须站在自己的立场去全力抗争,为此甚至可以付出生命。在王国维死后二十五年,我们又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学者。

  对于陈寅恪的态度和"说法",我们所知道的是有关方面并未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这是可以想见的。学术与政治,在这个回合中居然打了个平手,可能是仅此一次,后来的陈寅恪面对迫害,虽然依旧坚持自己的立场,坚持要一个"说法",却每次都招致更大的压力和迫害,直至最后的悲剧结局。十年浩劫中,对于所谓"革命群众"的人身攻击,陈寅恪愤怒地给当局写信,要求调查事实,维护其个人尊严。后来,重病在身的他用不再享受公费医疗进行抗争,并让妻子写下这样决绝的誓言:"又寅恪从此再不向人民医院拿这类安眠药了。因表示决心,遂将您的处方撕为两片。"最后,当红卫兵逼迫他交代所谓"反动罪行"时,他在《我的声明》中义正词严地表示:"我生平没有办过不利于人民的事情。我教书四十年,只是专心教书和著作,从未实际办过事。"有这样气节和独立人格的人,在那样的时代是不多的。面对空前的灾难,陈寅恪仍然坚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其精神令人感动。然而,这一次他所面临的,已经是丧失了理智与人性的时代。如果说在以前,他还可以艰难地坚守立场,与施压者进行持久地抗衡且可以取得有限胜利的话,则这一次,对手已经是所谓的革命群众,他的再要一个"说法"就注定不能成功了。也许,中国知识分子在处理与统治集团关系时有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对于如何处理与所谓人民群众的关系,大概就缺少精神准备了。知识分子如何对待下层人民,恐怕是一个一直没有解决好的难题,为此很多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这方面,统治集团的善于利用和操纵群众倒是令人思考,耐人寻味的。

  陈寅恪就是这样以自己晚年的亲身体验,验证与深化了他早年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观点。相对于王国维和梁启超等,陈寅恪既生活于动荡时期,也生活于相对平静的时期中,因此他能对知识分子在这两种不同时期之使命与命运有更深切的体会。王梁等人由于一直生活于动荡年代,所以对知识分子的使命特别敏感,梁启超更多地强调入世、强调知识分子的参政意识,而王国维则更注重学术,试图从改造传统文化本身寻找出路。严格的讲,他们的选择都不错,二者的互相补充与影响,也正可促进中国文化在二十世纪的健康发展。不过,由于他们去世过早,就不如陈寅恪对现代中国有更深切的理解与把握。可惜陈寅恪未能熬过那一场民族灾难,否则他对中国文化及其知识分子问题会有新的理解和感受的,只是这新看法恐怕会更趋悲观而已。所以他的被迫害致死,也许在令人悲愤之余,还有几分庆幸罢。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4 01:09 , Processed in 2.522236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