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回复的那个人在各种曲解论文的内容,并持有不理性的态度看待科学研究,我就不直接回复了,以免总是被轻松甩条歪理而我又不得不费尽解释清楚。
隔空回答一下他新提出的几个问题:
1. 统计学结果是能尽力避免主观偏见的数学工具。我不清楚他所谓的“实际结果”指的是什么。如果说的是“看到了“有人”因接种辉瑞疫苗却仍感染新冠”这样主观、无约束、没有代表性的“事实”,这样的事实仅具有警示意义,可以推动进一步的科研立项,而不能作为科学结论。
2. P值的意义在于给定一个判断结论可靠性的通用数学指标。它的定义就表明了它所检验的结论为真的概率并不是100%。面对不同的问题,可以使用不同的假设检验模型和方法,统一比较他们的手段就是p值这一工具。在目前的生命科学领域,p值仍是通用且至关重要的工具。
3. 关于他说的“进一步的生物学实验”,我认为他想要的是类似“中和抗体滴度实验”。但显然,这个实验是已经有结果和报道的。此处提到的论文综述道“yet the evidence has been somewhat mixed. Using engineered viruses and/or sequences, laborator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neutralization of B.1.1.7 by BNT162b2 vaccine-elicited sera was either similar or slightly reduced as compared to neutralization of the original circulating strain. Conversely,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neutralization of B.1.351 was observed [7-11], while other studies suggested neutralization remained relatively high against both B.1.1.7 and B.1.351 [12].”即已有的生物学实验显示辉瑞疫苗有时显示更差的对抗变异病毒的效果,有时显示效果与野生型病毒相似。但是,仅仅依靠中和抗体滴度数值(抗体能否有效结合病毒颗粒)不能直接判断该疫苗是否能够有效避免病毒感染的发生,因此需要本论文的实验,在真实情况下检验该疫苗的效果(能否阻止疾病发生(比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