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65|回复: 0

[科技新闻] 雪球直播节丨继新能源后,Aiot及半导体会是下一个科技好赛道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5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雪球



自7月19日起至8月13日,为期一个月的2021雪球直播节年度盛典活动重磅上线,此次直播节百位影响力的顶尖投资机构专家、财经行业意见领袖以及雪球站内人气用户将跟投资者分享未来十年的投资机会。
以下内容选自华夏基金冠名的——2021雪球直播节科技周
主题:新能源后,Aiot及半导体会是下一个科技好赛道吗?
嘉宾:@馬曼然 雪球人气用户
时间:周五(7月30日)21:00-22:00


马曼然:今天我做直播,主要是跟大家从三个方面介绍,第一个方面,先说说当前的大环境,A股目前大的情况,因为最近这个市场确实跌得很多,投资者都比较关心大的情况。第二部分,再梳理一下我们曾经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投资来龙去脉。第三个是重点的部分,未来我们比较看好的新的方向,Aiot这一块儿,智能物联网,以及上游的芯片,上游的产业链,比如说智能物联网时代上游的一些卖水的,就是上游芯片这一块儿。
今年的股市赚钱难度非常高,尤其是对于机构投资人来说,今年确实很难,这个也很正常。其实去年底的时候,关于今年的市场我们也做了一个大概的判断,一个判断是消费股今年会有压力,去年在个人平台上,去年底的时候也说了,今年消费板块的压力比较大,其实逻辑很简单,消费板块过去两年涨得比较多了,所以整体估值水平,龙头公司,酱油、醋、食品、白酒涨幅大,连续涨了两年,今年大概率肯定估值上来说,肯定会有问题。

但是也有超出我们预期的地方,去年底我们认为消费板块,今年肯定会调整,我去年年底说了,这一块儿是要减掉的,好的公司可以长期持有,总体来说,估值高的要换股。但是今年到目前为止,消费板块跌的是超出市场预期的,也不能说超出我们的预期,肯定是跌得非常惨烈,因为很多消费类公司,今年从高点下来,其实跌40-50%都是平均水平,包括茅台都跌了30%了,更别说很多二三线的。为什么会有这种跌幅呢?我们觉得超预期的跌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消费板块的业绩今年比预期的要差。大家可能觉得去年是疫情的原因,今年会有一个经济复苏和消费的复苏,但实际上今年消费的复苏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复苏,甚至很多消费类公司都出现了所谓的业绩增长放缓问题。所以我们看到,中报以来,消费板块很多公司业绩增长不好,甚至很多出现下滑。当然有去年基数的原因,也有今年总体来说消费环境比较疲弱,尤其是很多大众类消费品,一方面上游原材料上便年涨价比较厉害,输入性通胀,另外一方面,下游传导不下去,上游涨价,下游因为需求比较疲弱,提价难度比较高,无法进行传导。所以造成今年很多消费公司表现不好,很多长期致力于投资消费板块的机构今年上半年都亏损比较多。

但是我们的判断,虽然我们去年下半年判断消费板块今年会有压力,但是站在现在这个时点上,我们认为其实中国的消费板块调下来以后,这里面已经有投资价值了,很多大众消费品,龙头公司的估值并不贵,比如说乳品行业的龙头,或者是啤酒行业的龙头,经过调整之后,长期的市值还是很小的。因为中国最大的特点是人口多,13亿人口,而且中国未来,虽然说短期经济复苏比较缓慢,但是长期毫无疑问,中国的大内需,因为我们现在搞的就是内循环,大内需的增长,未来财富的增长,经济的增长,这绝对是有信心的,相信大家也都有信心,所以中国未来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消费龙头行业的品牌跌下来以后,他们的估值从年初30多倍市盈率,40倍的市盈率,跌到了20倍出头的市盈率,这个消费水平就具备了长线投资价值,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20倍市盈率左右买一些确定性行业龙头,而且竞争力非常强大的行业龙头,长期持有,未来会获取非常不错的回报。每一次消费板块出现大幅下跌,市盈率跌到比较低水平时,只要这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发生变化,你就买入,长期就可以获取非常好的回报。当然,必须从中长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所以站在这个时点上,我们倒不悲观了。

医药板块这一块儿也是这个道理,医药板块比消费板块更好,因为消费板块的估值未来还会分化,未来还有很多消费股的估值比较高,可能会有进一步下滑的动力,但是医药不是,简单举一个例子,酿酒指数,过去六七年里面,指数从一千点涨到了一万点。2014年的时候,最低是631点,今年最高涨到了10067点,你想这个涨幅多大,15倍,这个板块用了七年的时间涨了15倍,尤其是白酒板块。从板块周期来说,是不是到了牛市的末端?树不可能长到天上去,未来虽然会好,但是眼下长多了,需要很多年的修正,并不是一两个月就能调整完的。我们现在也判断不了这个牛市结束了,但是我们可以判断,他肯定不是低位了,但是也肯定不是山腰了,我觉得已经接近山峰了,也不一定跌多少,他可能在高位反复振荡。

医药板块,中成药指数,同样是跌,但是性质还是不一样的,中成药指数,因为白酒和中药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分支,要是说未来谁的成长性好,我觉得中药的成长性比白酒还要好,这个东西并不是对比的,好公司我们都会买,无论是白酒的好公司,还是中药的好公司,还是西药的好公司。因为国家站在这个时点上,一个是面临老龄化,另外一个,他推什么?他现在是发展中医药产业,天时地利人和,国家政策给予支持,但是这都是长期战略,像我们看到的,从小孩开始,小学的课本里面加入中药的环节,国家给予政策,这些东西一定在未来会有发酵。四五年前,我们国家出台很多新能源汽车政策,后来有一个厚积勃发。中药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判断中药,包括创新药,现在就是错杀,我认为这个行业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不像很多消费,已经发展到行业的中期阶段了,晚期现在还没有,中国现在还达到不了,因为中国的人均GDP水平还决定不了我们这种和嘴巴相关的行业到了晚期,顶多有些是已经成熟了,但是有些还是早期,比如说创新药,才刚刚开始,集采之前西药的发展主要是以防止要为主,集采之后,经过集采的阵痛之后,未来20年,医药产业将走向创新,真正开启创新的元年,这个行业还没有开始,谈不上结束。

中药更是,在白酒板块2011年到2013年调整的时候,中药板块是大涨的牛市,中药板块上一轮牛市是2009年,中成药指数是275点,2015年是2570点,涨了9倍。从2015年以后到目前,中药指数截止到今天收盘价格只有1700点,2015年是2500点,现在的价格是1700定,但是2015年白酒指数是1000多点,现在是10000点,所以我们认为中药板块现在处于牛市的初期。这一波指数也有一个调整,但是这个调整是低位的调整,涨了一波,有一个低位的调整,从指数上来讲,这是牛市初期阶段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当一个板块刚刚进入牛市的时候,他是比较反复的,只有突破2015年历史最高,进入主声浪时才会持续上涨,尤其是爬出底部的时候,这是一个很反复的过程。

我说中药股是2014年、2015年的白酒,你站在2014年、2015年去看茅台、五粮液,K线走势就是一波三折,直到2016年、2017年以后才进入持续上涨的过程。为什么呢?因为中药板块经过这么多年的调整,很多龙头公司的市盈率水平,市值都很低,当然了,我们不推荐股票,我们直播不推荐任何股票,只是一些案例分析,或者是我们对这个市场的分析,而且都是基于长期的,不是短线的。因为中成药指数还是在牛市底部爬升,慢慢走出底部的阶段,这个阶段往往他的基本面还没有很好看,业绩不是那种特别辉煌,业绩特别高成长的体现,只是刚刚从底部爬出来,行业层面,前几年比较寒冷的天气还没有突然一下子变成夏天,还有一个倒春寒类似这种东西,有一个慢慢的复苏。但是国家的政策层面,药已经架上了,这个周期非常漫长。再过几年政策慢慢发酵,反映在行业龙头企业的业绩上,业绩慢慢复苏,这样的话,估值慢慢会从现在,很多中药龙头股,市盈率只有十来倍,这样的慢慢估值有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真正能让你感受到这个板块疯狂,就像现在的锂电池一样疯狂,可能就得等这个行业基本面变好,财务报表已经连续几个季度持续增长,得到公募基金大资金的关注,他们开始冲进来的时候,这个板块的体量,因为这个板块的体量很小,整个中药板块加一起,都没白酒板块的一只股票体量大,整个中药行业加在一起,哪怕加上几个西药的龙头,在一起,都没有一个五粮液或者是茅台的市值大,这个盘子的体量小。大资金,像公募掌握几千亿,他们还不会进来,他们得等体量大了。这个牛市是一个很漫长的牛市,光底部构筑都得两三年,从2019年见底,一个底比一个底高,但是整个过程比较曲折,但是每一个底都比上一个底高,过几年就会像现在的新能源车,前两年的白酒一样,有一个爆发,而且他们爆发力会非常强,因为盘子小,而且成长的逻辑比较好。

白酒过去几年的逻辑,大家也都明白,就是存量的增长,因为整个白酒行业总销量已经很多年没有增长了。但是医药不是,医药一旦进入牛市周期,这个逻辑更坚实,因为老龄化放量的能力非常强。而且医药股的估值可以打得非常高,不像消费,消费的龙头公司的估值打到50倍、60倍市盈率,再往上打,打不上去了。但是医药不是,无论是创新药,还是品牌中药,市盈率,别看现在只有一二十倍,好的也就是30多倍,平均这种低估的,个别高的就不说了,如果牛市来的时候,可以打很高,可以打到一两百倍的市盈率,市盈率的落差会非常大。片仔廣今年最高的时候达到150、160倍的市盈率,以后很多东西的市盈率都会打得非常高,这一块儿我们是坚定地看好,只是都是长期战略性的看好,像我们前几年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我们长期投资三个赛道,医药是第一大赛道,第二是消费,第三是科技,这三块是我们的持仓组合。科技这一块儿,过去十几年我们一直在科技方面进行投资,最典型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如果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们在很多很多年以前,买比亚迪是2009年12港币买的,2012年、2013年布局了锂电池,我们是全中国布局锂电池和新能源汽车最早的投资人,因为那时候我说锂电池的时候,中国还没有锂电池板块,还没有锂电池概念,我微博上2013年的时候,陆翔,就是现在的融捷,那时候只有十来块钱,市值只有十来倍,十几亿市值,现在是400亿市值,我们那个时候就开始布局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比亚迪,大家也都知道,比亚迪我们是一路持有至今的。

回头想想,最早的那几年,整个锂电池板块也经历了反复,很多次反复,涨了跌,跌了涨这种反复,今天我们呈现全面开花结果,全产业链的爆发,这个爆发甚至超出我们以前的预期。

我看刚才有人评论,曾经我对比亚迪的市值目标是十万亿,对于融捷的目标是一千亿,其实我也不知道这十玩一和一千亿怎么莫名其妙成了我的观点了,可能我说过,我忘了,我印象当中,我说比亚迪十万亿,可能不是比亚迪十万亿,我没说一定涨到这个目标,十多年前,比亚迪才几百亿,融捷十几个亿的时候,我说十万亿,融捷一千亿,肯定是瞎说。其实也不是瞎说,我们肯定给自己定一个梦想,万一实现了呢,融捷现在已经四百亿了。现在是什么逻辑呢?我当时说的不是比亚迪十万亿,我说的是比亚迪所处的新能源汽车这个市场规模有十万亿以上,融捷那个我记得特别清楚,不是融捷要涨到一千亿的市值,融捷手里面的矿产资源是价值千亿,他手里面有上千亿的矿产资源,但是你有上千亿的矿产资源不等于你的市值和矿产资源是一一对等的,你要是这样说,像ST盐湖现在400亿,他手里持有的矿产资源得几万亿,不能完全等同,这个概念大家别混淆了。

实际我们后来发现,也没有上千亿的矿产资源,市场炒是另外一个层面。这么多年我们对新能源汽车是坚定看好的,一直到今天,我们还是看好。前两天我在雪球上写文章还是看好的,有些人觉得高了,我说不要怕高。今年我关于新能源汽车这一块儿,就是因为高了,但是在锂电池以前布局得不多,也要积极布局。我之前在雪球上,或者是我的公众号各方面都发了几篇文章,我们又开始布局储能,消费电子电池和轻型的动力电池,标的现在也能说了,比如说鹏辉能源,鹏辉转债,我们还在这里面持续轮动,高的也拿不住,也不敢追,确实锂电池现在炒得有点过了,但是也有低的,我希望有一个补涨的机会。

锂电池这一块儿,如果大家没有再买,今年上半年又投了几个点的锂电池,但是下半年开始,锂电池这一块儿不再继续投入了,除非以后有大幅下跌再说。未来半年,我们希望找机会卖出,把锂电池卖出,但是龙头公司,比亚迪这种公司,长期还是能那则拿,可以稍微动态平衡一下仓位,这是可以的,因为我们判断新能源汽车的巨头,他们的时代也是刚刚开始。像6月份新能源汽车占整个中国新增汽车销量百分比,不过刚刚12%,大概新能源汽车按月度,平均每个月新增销量占到全国30%的时候,锂电池就进入了长期的增长瓶颈。30%以后,增长速度自然就下来了,不像现在,1-10%就是十倍的增长,对下游的带动就是十倍的带动。你到25%,30%的时候,对下游就很难再出现十倍的带动,连一倍的带动就很难了,增速就会下来,增速下来自然估值就下来了。

当新能源汽车的月销量达到中国整个汽车月销量的20%以后,上游原材料的风险大家就要注意了,甚至现在都要注意了,有一些炒作过猛的。我们并不是盲目的,长期的,可能过去六七年我们都坚定地看多,但是这个时点上,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要注意。

但是上游原料这一块儿未来几年行情结束,原材料有一些价格下跌,下游的还早着呢,下游的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还早着呢。因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还有一个逻辑,不仅供给中国,还供给全球,像宁德时代的电池,供给全球,比亚迪以后也会供给全球,跟上游原料的逻辑不一样,上游原材料会先涨,先到顶,但是下游到顶的周期会比较久远,因为下游一个是先要普及电动汽车,另外一个普及完了以后,如果发展得好,还可以做一些智能汽车时代,智能汽车来的时候,又可以在智能汽车时代再搞一轮新的成长。所以下游的龙头企业的市值,未来还有一个很多倍的空间,非常大的空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资金炒作比较猛,因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供全球,不仅是供中国市场,以后是供全球的,包括我们的原材料也是供全球,逻辑是这样的。所以这个赛道我们长期是看好的,只是不同的时间点,大家要注意不同的风险,有些东西并不是盲目长期持有,该做波段做波段,该高抛的高抛,该低吸的低吸,这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今天我们重点讲的是今年下半年开始到明年,未来一年,我们打算战略性新增的布局,科技赛道里面,因为今天的主题就是讲科技。科技股占我们持仓的20%,未来可能稍微提高一点,但是也不会超过30%的持仓。科技我们一个是长期看好,另外,我们喜欢挖掘种子类股票。电子这个行业,以前我们买过比亚迪电子,那是港股,2012年时买入,是2港币左右,后来经过分红送配,现在实际成本加上分红应该是负的,分红又没有再投入的话,现在成本是一块钱,今年最高的时候涨到60多,现在是30多块钱,但是中间的波动非常大,这是我们长期对科技布局一些小公司,慢慢成长,小仓位。站在现在的时点,未来一年,我为什么看好Aiot这个行业呢?这个行业是我们未来一年战略布局新增的方向。

我们看问题比较提前,就像以前看新能源汽车比较提前,现在大家都开始全面看好新能源汽车了,其实我们都已经开始不再新增了,七十从去年关于新能源汽车就不再研究了,就开始研究芯片,因为华为芯片的事,我们看到一个数据,中国的芯片消费了全球芯片市场的30-50%,平均是40%,中国大概消费了全球40%的芯片,中国竟然没有自己强大的芯片公司,这样的话,芯片必须要有一个突破。我们从那时候开始看A股的,港股的芯片公司,这个门槛特别高,有一个逐步认知的过程,中国大概有1000家芯片公司。其实我想说的不是芯片,而是Aiot。为什么布局Aiot呢?芯片是Aiot的上游。

今年我们的重点,看到一个公司,当然也不是推荐股票,就是小米,要是提Aiot,肯定绕不开小米的,我们这周刚去小米产业园北京总部一趟,给我的印象还是挺好的,这个公司年轻人特别多,极客精神,非常年轻化。无论是他们的消费者、顾客,还是他们的员工,整个公司的结构,应该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年轻人最多的公司,高科技嘛,就得年轻人多。

我们为什么对小米这个公司比较重视呢?因为雷军这个人非常有个人魅力,按照董明珠对他的评价,这个人是一个底层操作系统特别强大的人,他以前年轻的时候不是特别顺,虽然那时候的技术很好,做互联网做得也早,做金山做得也早,后来不是特别顺利。按后来的说法,那时候没踩到风口,不像马云、马化腾踩到风口了,雷军的点有点背,40多岁创业搞小米。但是这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特别强,这个人最大的特点,不像马云、马化腾,这个人特别低调务实,跟马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雷军这个人给人一种特别低调务实,不喜欢教育别人,大的宏观上的东西,我就挺喜欢他这个人物特征的,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就是因为雷军创业搞小米的时候晚于马云、马化腾,反而后来者就是要颠覆前面的人,就是因为他进来晚了,反而历史给了他一道新的机会,万物互联。我们都知道,在过去20年,二三十年,全球的互联网经历了巨大的发展,诞生了很多十万亿,中国也有很多三万亿以上的,阿里、腾讯,包括抖音没上市,上市了估计也得三万亿以上。国际上的亚马逊、微软、谷歌,包括苹果,这都是十万亿+的,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都有关系,都是时代的弄潮儿,达到十万亿。2000年的时候,科技公司顶峰是一万亿,现在科技公司达到两万亿美金,就是15万亿,苹果都达到16万亿人民币,美国亚马逊都达到10万亿以上,中国阿里、腾讯最高的时候达到5万亿人民币。再过十几年,二十年,顶级的科技公司将达到30万亿,甚至50万亿,你想想这个目标多大。美国股市,为什么我们对科技公司,虽然今年上半年市场消费公司调了很多,我们并没有增加对消费公司仓位的增配,新增的仓位从现在开始到未来一年,就要打到科技上,主要就是Aiot这个产业链,当然我们会控制在一定的比例,整个科技我们不会超过30%,未来有新增的资金就会往这方面配,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方向非常确定,首先我们知道国家大的政策方针,中国未来十年,中国政策产业发展的重点就是要解决卡脖子的这些核心技术,发展硬科技,这是中国的国策。这个国策决定了未来科技一定是确定性的机会,宏观的我们不说,就说微观。

我刚才谈到了小米,我不是推荐小米,看好小米,因为我们还在观察,现在还不能下定论,未来一年我们希望股价下跌,而不是上涨,大家不要觉得我说了买进去就能涨,我们是希望跌的,谁不愿意买的时候跌的呢?我们希望他们有一些利空,或者是打压,跌了我们才能买,天天涨,都没买呢,所以这个东西我们还有一个观察的过程。

我观察小米很多年了,今年我们大概对他的总结,尤其是他去年出了一本书《一往无前》,这个公司好在哪个地方呢?我认为他是下一代互联网的龙头,上一代互联网是4G,4G发展了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根据智能手机诞生了很多移动互联网的巨头。我们要进入5G时代,6G时代,今年的互联网股票跌幅非常大,我们都考虑,一个是要符合国家的战略发展方向,因为移动互联网这一块儿其实巨头已经很多了,甚至已经形成了内卷。但是国家发展方向是要硬科技,不要搞那么多软件。小米,因为进入互联网晚,那种软件的市场都被人家一一占了,所以他的基因,天生那一天起就是做硬件,雷军又是互联网出身,他又是做软件的,不会做硬件,刚开始创建小米的过程当中,最头疼的是什么呢?你让他找一堆IT男,他可以找一堆程序员,把全行业最好的程序员都笼络过来。但是做到最后还是软件,一个软件,一个硬件,这两个是跨度非常大的,他其实想做手机,找了一堆软件工程师,找了半天,竟然没有一个搞硬件的,隔行如隔山,后来不得不去做小米手机,不得不搞了一个诺基亚以前做手机硬件的人物进来,从那时候,那个人把团队整个带过来了,他就有了硬件的基因。天生那一天他就把软件、硬件、互联网三个不同的行业融合在自己身上的公司,这是不得了的。

就像我当时为什么看好比亚迪,因为比亚迪是一个电池行业出身的去做汽车,腾讯是一个互联网行业出身的去做通讯,互联网里面做通讯最好的是腾讯,腾讯里面会做互联网的是腾讯。比亚迪是汽车里面会生产电池的是比亚迪,生产电池,会生产汽车的是比亚迪,只有跨学科的结合,才能产生巨大的竞争力和护城河。

所以我们看到,像马云、马化腾,他们为什么会形成内卷的现象,互相竞争?因为他们始终在软件App流量端已经达到饱和,最后才会出现,甚至今年搞社区卖菜,去抢菜农的生意,最后还遭到罚款,就是这个东西饱和了。他们不知道5G时代来的时候,5G不是跟手机有关系,5G是让万物互联的,包括智能汽车时代的时候,就是要做到万物互联,什么叫万物互联呢?你家里的电冰箱、洗衣机、扫地机,甚至穿的鞋,开的车,家具、窗帘这些东西都装上芯片,在Wi-Fi的环境下形成一个全面的万物的互通,万物的互联,数据的共享,这绝对是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

未来我们判断如果汽车进入智能化时代,就一定是万物互联的,为什么呢?因为智能汽车必须万物互联,尤其是无人驾驶汽车。为什么可以做到大幅降低事故伤亡率呢?因为你这个车在前面走,你这个车过去是一个独立的,要进入无人驾驶时代,你这个车在路上走的时候,你和路,和路标,和旁边的电线杆,身边所有的车,其实他是一个数据共享,数据连通的过程。前面的车如果数据显示要刹车了,后面的车,周边的车同时会收到你这个车要有刹车动作的信号,这样就会形成两个车同时刹车,而不会形成追尾。现在的无人驾驶为什么不行呢?因为没有万物互联,现在是用红外探测,比如说前面有刹车的动作以后,后面有一个探测器,探测到前面刹车了,后面才会刹车,这个就不是真正的无人驾驶时代,真正的无人驾驶时代是应用数据的共享。

比如说一辆车,有摄像头,这个车走在路上时,这个摄像头跟路上所有的摄像头也是数据共享的,以后无人驾驶汽车全面普及以后,就不存在失踪人口的问题,一个人口失踪了,去寻找这个人,只要这个人身边过了一辆车,这个车的摄像头无形当中拍到这个人头像,很快就会传输到数据中心,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曾经在这个地方,瞬间就可以找到这个人,这就是未来的社会,一定是这样的。当然我这个扯远了。

小米他做的Aiot,AI就是人工智能,加上IoT,就是物联网,智能物联网,想把这个事情在全球范围内打通,不出三家公司,分别是美国的亚马逊、中国的华为、中国的小米,为什么呢?因为软件、硬件+互联网,马云做不到,腾讯做不到,格力做不到,美的也做不到,而小米做到了,因为物联网大的终端是手机端,手机是一个总端,你家里边所有的家庭电器设备都是分端,你用一个手机的总端可以操控所有家里面的电器设备,比如说你去超市购物,你的手机会提示你的冰箱,跟你的冰箱共享,你的冰箱里有多少鸡蛋,应该再买多少鸡蛋,有多少青菜,缺什么,该买什么,都有一个数据的共享。就像我们刷抖音,就是盲目给你推送,但是他会根据你的生活习惯和喜爱偏好推送你喜欢的视频,以后都是这样的,包括无人扫地机,包括空调,会根据你的体温,根据你的生活习惯,该开多少度开多少度,该开的开,该关的关,不需要你操这个心了,这就是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

尤其是去年疫情,很多人居家以后,呈现了居家市场的爆发。我们拿小米当成一种案例分析,为什么他能做这个事情,别人做不了呢?首先,小米是世界第二打手机销量,超过苹果,三星是第一,小米是第二,苹果是第三,他的手机已经是世界第二。首先做这个事情的企业,必须是做手机起家的,像美的格力也想做,为什么做不成?格力曾经看到这个问题了,格力要做手机,但是没做成,美的也看到这个问题了,但是没办法,他没有手机端,在小家电上再搞,所有的智能最后都要融汇到手机端,最后还是得找苹果、小米去接他们的端口。你又不愿意接他们的端口,自己非得自己整一个,美的最后跟涂鸦智能合作了,就不愿意融到小米的生态里,不融的话,以后就只能被淘汰,或者最后形势逼着你进入我的生态。

小米狠在什么地方呢?他把手机做到全球数一数二的,普及了以后,就开始做电饭煲、冰箱、空调,你能想到的东西他都做,怎么做呢?他给自己定位就是硬件的利润率不能超过5%,这样一玩,所有做家电的都得玩完,你搞一个硬件利润率不超过5%,格力怎么活,美的怎么活,人家毛利率30%,40%,你搞一个5%的利润率,打价格战什么时候也打不过小米。小米靠什么挣钱呢?他靠软件挣钱,这就是他的互联网基因这个时候起作用了。我的硬件不挣钱,硬件就是普及,普及完了以后,软件挣钱,像小米,手机的硬件只挣5%以内,但是你用手机的时候,换一个屏幕都得花一块钱买我这个屏,这个屏幕的照片、背景图好看,就得花这个钱,他外边雇两个人设计屏幕,让人去买,光这一个业务,一年就是几千万。马云什么的,再看到这个时代来了,突然想往硬件上转,手里面没有手机。

全国只有小米之家能开一万家,各个城市都开这种小米之家,商场里面开小米之家,为什么其他的手机企业开不了呢?苹果也开,但是苹果是仗着自己品牌大,势大,但是品类很少,苹果除了手机、手表、笔记本,没别的。其他的手机,开一个店,只卖手机,品类太少,人家逛你的店,只能来买你的手机,买不了别的。小米之家就不一样,逛一圈小米之家,家用电器能配的都可以配齐,这样的话,消费者就有理由逛小米之家,他就可以开一万家店。

你去网上做调查,很多消费者的评论,我买小米的东西,不说多好,最起码不会吃亏,不会被坑,价格不会虚高,就错不了。很多人家里缺一个插线板,缺一个Wi-Fi,第一反应,小米卖不卖,小米卖的话,必然买小米的,小米不卖的话,再去考虑别的。所以他革了两层命,上面把互联网给卡了,下面把这些家电企业给颠覆了。他现在又搞生态,芯片,小米现在手里面十几家芯片公司。

所以我觉得这个模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市场又非常大,全球化的市场,因为小米的手机已经卖到全世界。中国目前国际化搞得最好的企业就是小米,你看看今年上半年在欧洲的手机销量,都是几倍的增长,在全球是爆发式增长,中国没有任何一个企业,他的产品能够在全球承销?茅台卖得再好,也只是在国内卖,不是全球性的。以后这个企业要想做成巨大的世界级的企业,必须具有全球化。当然我不是吹捧小米多好多好,而是我觉得这个商业模式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如果我们要在未来投科技,我们投什么,我想来想去,我以前投了一个新能源汽车,我以后再投,我想了一圈,不可能再去投传统的移动互联,阿里、腾讯都四五万亿了,我也不会在这四五万亿去投,他们要是再发展已经受到很多限制了,政策也不支持了,我们要投符合国家产业方向的,就是要投硬件,但是硬件这一块儿有两大块,一个是终端,我刚才跟大家说的是终端IoT,然后是上游。其实他们是连贯的,像你研究比亚迪的同时,为什么能挖出来上游的原材料锂矿呢?其实是一脉相承的。为什么中国将成为全球最早实现物联网的国家,一个是中国的5G普及是全球第一,另外一个是Wi-Fi的普及,中美两国是Wi-Fi普及率世界第一,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比如说印度,印度现在也普及了4G网,但是印度有一半的人没有用过Wi-Fi,没有Wi-Fi,就没办法进行万物互联。手机,需要用的时候,可以打开移动数据网,但是家电不是,如果家里边的衣服、电视机、冰箱,要保证24小时不间断的数据共享,只有Wi-Fi能做到24小时不间断的网络不断。这样的话,Wi-Fi的普及是万物互联的大前提,尤其是先从室内的智能家居开始,一步一步来。

小米的特点,软件、硬件+互联网,全世界能把这三个行业整合在一起,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超级强的护城河。当然这家公司,我们不能说完全确定,他还是有一些问题。

第一,你把硬件的利润率控制在5%,刚开始还好,上游帮你提供硬件的企业,当他们发展壮大以后,会不会不满足于5%的硬件利润率,因为小米可以通过软件挣钱,但是我给你生产这些硬件,你给我卡这么死的硬件率,我也要生存,我也要利润,你搞这么低的利润率,所以最后就会有一些上游的供应商,可能会反水,会脱离他的生产。后来我想了一下,这个事情还需要时间去考验,像Costo、沃尔玛,也是压榨上游的供应商,依然有源源不断的供应商给他们工业,毕竟他们下游话语权强,市场大,虽然利润低一点,也愿意,你不愿意,有别人愿意生产,中国不缺生产硬件的。这样的话,如果要是换掉上游的硬件,产品的质量能不能保证,给你一个生产扫地机的企业,刚开始给了他巨大的订单,让他在你的小米之家里面卖,卖到一定量的时候,他自己翅膀硬了,想追求更高的利润率,就会想着脱离你的生态。脱离了以后,你再找一个新的继续培养,这个东西是有一定损失的。所以,他这个模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个模式最后能不能走得通,还需要实践慢慢满满一步一步看。

另外就是华为,华为手机是很强大的,因为美国对华为芯片的限制,导致华为的荣耀系列,等于是翅膀掉了。这样的话,这几年给了小米巨大的机会,小米从全球第五瞬间上到了全球第二,但是美国对华为的限制,会不会有解禁的那一天?如果解禁,华为会不会把他失去的市场抢回来,对小米形成一定的市场冲击?这也是未来的一个风险,我觉得这个风险不会让小米死掉,但是肯定对估价有一定的冲击。哪天宣布华为解禁了,小米短期会比较害怕一下,最终是不会影响到他前进的步伐。但是目前的形势也不好解禁,可能两三年都没戏,也不排除最后华为彻底放弃手机这个业务。因为小米的对手不仅是华为,还有OPPO和VIVO,也很强大。但是OPPO和VIVO他们两个企业文化是跟随文化,不是引领文化,他们永远是在跟随别人走,所以他不会抢小米万物互联的市场,所以他现在一直都没有做,都是等人做好了以后,做老二,做老三,不愿意做老大,这是他的企业文化,华为很强大,任何企业,他不是说完美的,都是有一个变量的过程。如果小米把万物互联这个事情做成了,如果能做成了,那这个未来的空间绝对是不可限量的。现在合美金才800亿,折合美金的市值才800亿,太小了,小婴儿,如果做成了,绝对是以小博大。

根据这个产业链,我们又再往上游走,我们关注的就是卖水的,Aiot里面的芯片企业,目前我们跟踪了两个,当然我们希望这两个股票暴跌,无论是因为业绩不达标,或者是利空因素跌,但是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乐鑫科技,这家给我的感觉特别好,张瑞安这个团队典型的IT男,有点像王传福那种工程师文化的企业,企业是扁平化,极客精神,是一个开放的生态,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工程师文化。从一点就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很小的企业,后来也成了小米的上游供应商,他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Wi-Fi MCU通讯芯片的世界第一,占到了全球市场份额的30%,一个小公司,为什么在这个领域做到了份额第一呢?因为他把这个价格打到了10块钱以下,我们都知道万物互联有一个大前提,所有的东西都变成智能的了,每一个智能的东西都要有一个芯片,这个对于芯片的需求量比现在手机、电脑对芯片的需求量又要增长十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长。家电,这些物品的芯片,要求不高,技术门槛不高,是低功耗的芯片,但是要求规模要大,成本要低,一个芯片卖100块钱,装在一个电视机上面,或者是装在一个充电器上面,这个成本不行,所以你要做到一个芯片几块钱,但是可以大量的生产和普及。

乐鑫科技,中国的芯片公司都是在买IP,集成IP,买人家的IP,进行集成,人家给你一个IP协议,各种限制你,你在这上面很难发挥你的作用,中国很多芯片公司都是这样玩。乐鑫就不服气,我不买IP,我就自己研发,研发就得踩坑,他把所有的坑都踩了,公司20%多的营业收入,每年都用于研发,能省的钱都用于研发,这种企业是很少见的。他就专注于自研,不是买IP的形势,他就把Wi-Fi MCU的市场价格压到了10块钱以下,瞬间做到了世界第一。当然他现在做的芯片还是比较低端的,他也致力于做成Aiot这个行业的龙头,所以他的野心也非常大,公司的年轻化程度特别高,我也不是说这个公司多好,我们对这个公司也是很初步的研究,而且我们认为这个公司的估值,也不能说估值是问题,当然估值越便宜越好,估值50倍以下OK了,如果按照今年的市盈率,这个价格还是有点高,当然这种股票波动大,未来即便是大牛股,中间也会有很多次大级别调整的机会。我们对于芯片的研究,也是一个一个来,每一家公司研究他,并不是立马就可以对这个行业所有的公司进行一遍扫描,得出结论,不可能的,只能一个一个来,很多都是机缘巧合。乐鑫就是我们研究小米时才发现的,因为这是小米挖掘出来的,认为不错的芯片商,才引起我们的关注。

全志科技也是做Aiot上游芯片的,MCU芯片的,产品的丰富程度比乐鑫还要更丰富,但是市值也更大一些,估值也更高一些。而且这些公司因为都是创业公司,这两年赶上了创业板上市好的时机,所以他们上市以后,还有一些减持的需求,因为年轻人,突然发财了,肯定要先减持,落袋一部分,减持也不代表利空,并不代表他们不看好这个公司的未来。就像马化腾20多块钱减腾讯,也是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正常的想法,刚上市,所有的财富都压在这一个公司里面,估值给那么高,肯定会引发他们减持的动力。但是大股东的地位还是要保住的,哪天把大股东减完了,肯定不行。

但是科技领域最大的特点,就是相对于消费股和医药类的这种中药公司,风险要高,不确定性要高,但是根据我们过去十几年对科技股的投资,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认为我们成功率几乎是100%,我们过去十几年,重点买过的科技股,到目前回头看,都是大牛股,当然这中间会有很多次反复和波动,最后都是大牛股,无论是以前一两块钱买的比亚迪电子,最后涨到五六十,比亚迪十来块钱,现在涨到两百多。天齐锂业、路翔、鹏辉什么的,回顾一下对科技股的投资,成功率达到了100%。我们在做投资的时候,大多数市场的风格不一样,大多数市场机构他们投资科技股的时候,往往是当这个科技板块非常疯狂,估值非常贵的时候,才会去参与,我们往往是在这个市场还很冷的时候才会考虑参与。我们会提前关注。尤其是新能源,当年我们关注的是全国最早,当时还都是ST的时候,还都是亏损的时候,特别原始的阶段,我们买比亚迪的时候,比亚迪还没造电动车呢,只是刚刚想造,还没有电动车,电动车还在实验室里面,所以他也很难,你凭什么判断一个连车都没造过的企业,能成世界老大呢?所以这个东西需要你自己本身对这个事情有一个认知,就像锂电池,为什么七八年前就知道,因为你看到这个社会发展趋势,像现在我们认为下一代互联网一定会往5G、6G时代走,一定会往万物互联时代走,万物互联时代,全世界的龙头,挖出来一个全世界级的龙头,对于我们的回报,一块钱就会有一百块钱的回报,要有这样的潜力。即便你判断失误,他不是世界第一,哪怕是世界第三,最后你也能获取一个巨大的回报,这个东西是综合的,比如说公司的创始人是什么样的人,公司的团队是什么样的风格,最最重要的就是行业的确定性。

你要知道中国未来国家的产业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之所以有今天,和国家的产业定位有关系。就像我说,我为什么看好储能,我说储能可不是现在说的,现在市场上已经铺天盖地的分析了,我说的时候,前几年就说了,以后中国必须要走新能源,为什么中国走新能源?不是仅仅因为节能减排,而是战略性的问题。中国70%的石油通过马六甲海峡,70%的石油靠进口,进口的石油里面70%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过来的,美国什么叫制裁?中国万一以后发生一些局部的战争,马六甲海峡一封锁,打赢了也得退回来,因为人家给你封锁能源,不出三个月,全中国的汽车全趴窝,这是战略性的问题,不得不发展的问题。中国将是全球第一个普及新能源的国家,比任何一个大国,太阳能、风能、水能,中国主要是靠煤炭发电,因为太阳能发电将占到主要的,不光是太阳能、风能、水能,都离不开储能,因为发出来的电有波峰、波谷,得先储存起来,再输送出去,这就是储能的逻辑。包括万物互联,中国的互联网走在前面,中国的5G走在世界前面,目前来看,中国的万物互联大概率是走在世界前面,这里面就涉及到智能家居,无人驾驶汽车,这都是需要的。为啥小米要做车呢?小米做车是因为智能汽车是小米以后生态中的一部分,所以你看小米的野心多大。他把智能汽车只定位成他未来业务中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希望他跌啊,未来一年出一点利空,跌啊,当然跌了我也不一定买,也有可能我看错了,过两天我就走了。科技这个东西,一口说不死,走一步看一步,这叫以小博大,哪怕从我们的角度,买三五个点,万一要是涨20倍,对于我也是很好的带动。

所以,科技公司不是随随便便的,这么多网络公司,你凭什么认为物联网的公司能走在前面,阿里、腾讯都是吃素的吗,这是有原因的,有战略性的分析,当然这个东西需要一定的积累,需要一定的方法,我们看企业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就像我们看管理层,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管理层行还是不行,这个人行不行?这个东西有些感觉和经验的,虽然每个人的性格特征都不一样,但是有些东西他是能看出来的,Aiot,下面是生态,这个生态以后在全球来看,会形成一个垄断格局,为什么呢?因为他不会有很多生态,我们知道生态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使用习惯。就像你用即时通讯一样,大家都用微信,你就开发不了什么别的,别的没有人用,这个东西大家要用,都用一样的东西,生态也是。比如说智能家居,不能美的搞一个,格力再搞一个智能生态,美的生态只用美的的产品,格力的生态只用格力的产品,就不叫万物互联,万物互联是万物要统一标准,这样的话,不是一家企业,可能会有两家、三家,但是不会有N家。可能华为能占有一席之地,小米占有一席之地,美国那边亚马逊现在也在搞,也有可能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我还很难看到第三个,估计马云、马化腾、抖音这些企业目前来看,没有在这方面布局,不是没看到,而是实在从软件转到硬件,隔行如隔山,太难了,这是需要原始积累的,很多年的积累,确实不是那么容易的。

像格力,董明珠看到这个问题了,董明珠前两年为什么闹着要造手机,但是造不出来,造不出来就很麻烦,如果只造空调,造冰箱的话,很单一,如果人家以后用5%的硬件,用生态去打你,你只有两个选择,作为行业老大,某一个细分的行业老大,我主动融入你的生态,咱们俩共生共存。如果你不愿意融入我的生态,就是死路一条,被别人踢掉。

上游呢,上游那些芯片,谁傍着大树谁就能成长,Aiot,上游卖水的,Wi-Fi MCU这种上游芯片,就是Aiot普及的基础芯片,还有SOC的的MCU芯片,主要是全至科技做的,我们对这些公司现在还没有确定性的,觉得这个公司一定没问题,但是这个方向是没错的,Aiot的上游也是会出大牛股的,因为中国的芯片一定是出大牛的,中国人一旦做芯片,把全球的芯片价钱就会打下来,这就是一个趋势,绝对是方向,这个方向我们基本上是确定的,除非你认为未来人类不会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我说的就是错的,如果你认为人类社会未来一定会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他就是典型的人工智能+芯片+半导体,这个产业链生态是共生共存的关系,大家分析问题,买芯片股的时候,不要单独去思考某一家芯片股有没有成长,你要从生态的角度去考虑。这个芯片能不能成长,不取决于这个企业本身,而取决于这个企业的上下游,你通过分析小米的生态,你就想,小米如果做大了,上游需要什么东西,这些上游需要的东西,谁有这些东西,谁做得好这些东西,这个企业就能成长。不要单纯的分析一个,分析一个,这不行,谁是行业老大,谁是行业老二,这个东西不是白酒,他是很细的,有技术门槛的,大家做的芯片还都不一样。

还有一个IGBD芯片,汽车车规级的,汽车电控芯片,比亚迪的半导体马上也要上市了,这个国产替代,国际上英飞凌做得最好,但是国内游一个比亚迪做IGBD芯片,这也算是一个汽车芯片,但是这个IGBD芯片和我刚才说的Wi-Fi MCU芯片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连交叉都没有。

今天我就先给大家分享这么多,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未来有好的想法再进一步跟大家分享,谢谢大家,今天就先到这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21 18:30 , Processed in 0.063711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