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700|回复: 0

[科技新闻] 突破1纳米,“中国芯”传来好消息,或一举改变全球芯片格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10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科技牛魔王
众所周知,华为麒麟9000一直都是采用台积电的5nm制程技术,但由于台积电的代工产线上含有美国技术配件,因此从2020年9月15日美国芯片禁令正式生效之后,便不再为华为代工芯片。由于我们没有相应的高端制程技术,以至于华为海思自主研发的麒麟9000芯片成了绝唱。



美国的芯片禁令虽然对华为智能手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此次芯片“卡脖子”之痛,也让我们认识到了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重要性,并掀起了自主造芯的浪潮,国人们对于芯片也有了更多的关注。
传统硅基芯片的制造流程,是从一粒粒沙子里面提取99.99%纯度的硅晶圆,然后结合造芯所用的设备、材料,经过十几道工艺之后,才形成了能够镶嵌在智能家电、手机之中的拇指盖大小的芯片。



芯片越小,工艺制程就越复杂,性能就越高,目前市场上已商用的最先进的芯片,就是5nm制程的芯片。
虽然台积电、英特尔等企业都已对外宣布,现阶段正在自研3nm、2nm,但距离量产都还有一定的距离,更关键的是,3nm、2nm的理论良品率相比5nm大打折扣,逼近了物理极限。
这意味着,传统芯片如果想在制程上进一步突破,就必须有创新的技术出现,否则,就要另换航道,用新型半导体材料来开启新的芯片时代。
对于现阶段被老美“卡脖子”的国产半导体市场来说,摩尔定律无疑是我们缩小与西方的差距、迎头赶上最佳时机。



张钹院士表示,我们应该坚持多元化的发展策略,首先:在传统工艺上进行追赶,以弥补短板落下功课;其次,以创新的理念,暂时抛开设备的制约,在尖端芯片技术方面寻求突破,然后进行对等反制;最后,采用新型半导体材料,比如石墨烯、金刚石等等,以绕开封锁。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下,国产芯片开始多点开花,除了各项设备不断破冰之外,在芯片的创新方面,中国科学家也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果,且刊登到了国际科技周刊《自然》。



据媒体报道,刘源教授带领的湖南大学科研团队,通过范德华金属集成发,成功突破了1nm物理道沟长度垂直效应晶体管的制造技术,让传统芯片在综合性能的表现上有了延续摩尔定律的可能。
事实,这里所说的1nm与我们所理解的“几纳米芯片”并不是一回事,这个1nm是指电路板上正负电极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越短,芯片传输效率就越高、能耗就越少,而且制造出的芯片的面积也更小,这就是业内将5nm制程定义为比7nm以上制程更先进的依据。



不过,虽然芯片整体的面积迭代的速度非常快,短短三十年时间,便从1000nm发展到了5nm,但是电路板上,电极之间晶体管物理道沟的长度却并没有迅速提升,反而是在20nm的节点技术上,很长时间都无法实现进一步突破。
但中国科学家们却打破了这一道技术壁垒,1nm垂直晶体管结构的诞生,意味着我国在传统芯片的尖端技术上终于实现了反超,随着芯片工艺的继续迭代,我们也有了反击老美芯片禁令的实力和底气。



更重要的是,中国科学家们的这项成果,有可能会延续摩尔定律,打破物理极限的束缚,给全球芯片市场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思路或方向,从而一举改变现阶段由美国主导的芯片格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5-21 18:08 , Processed in 0.050909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