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441|回复: 0

民间故事:货郎走夜路,听到哭声,从坟中救出两个孩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6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自说文史
以下故事,出自清代乐钧志怪笔记小说《耳食录》,翻译时略有改动。文中插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



在河北保定的蠡县,有一位刘老爷子,是个农夫。刘老爷中年得子,大儿子那会儿才三岁,小儿子还在襁褓之中。

本来,有两个儿子,刘老爷应该很高兴。但是,此时,他却伤心欲绝。怎么回事呢?原来,他两个儿子都得了痘症,这玩意在当时是很难治好的,一旦得了这种病,基本治不好,只能等死。

现在,刘老爷小儿子已经死了,大儿子也生命垂危,刘老爷夫妇哭干了眼泪,却没有什么办法。

刘老爷觉得,再等下去大儿子也还是个死,与其就这样看着他一点点难受而死,不如埋了吧,免得大家都伤心。
刘老爷的妻子不忍心,说什么也不肯让他把大儿子埋了。两人在争吵中,大儿子终于没能撑住,没了气息。
这一下,刘老爷的妻子不说啥了,几次哭倒在地。刘老爷安抚好妻子,擦了擦眼泪,用两个小棺材,装着两个儿子的尸体,带到了村外面,然后挖了坑,把两个儿子埋了。



此时,天已经黑了,刘老爷在儿子坟前站了一会儿,这才慢慢离去。

过了好大一会儿,有一位贩卖皮条马鞭的货郎,山东人乐大郎从当地经过。经过刘老爷儿子的坟冢时,他听到了哭声。

乐大郎一开始很害怕,仔细一听,发现哭声来自于附近,像是孩子的声音。于是,他不再害怕,寻声而去,发现哭声是从坟里传出来的!

哪个人这么狠毒,把孩子给活埋了呢?

乐大郎大声喊叫,想着喊村里的人来认认,看看到底是谁家的孩子。但是,乐大郎喊了半天,也没人理他。毕竟已经是夜里了,而且离村里太远了。

乐大郎本想等到天亮,再到村里去看看,但是,一来孩子等不得,二来自己也着急回家,所以他不再等待。扒开了坟,打开了棺材。棺材打开后,乐大郎一看,两个孩子都没死,都在哭呢,应该是渴了。



乐大郎身边有水,他拿出水给两个孩子喝了,两个孩子喝下后,稍微好了些,哭声减小,慢慢地睡着了。

也许,这两个孩子是上天赐给自己的吧,毕竟,哪个父母也不会舍得亲手埋了自己孩子。乐大郎心里是这么想的。

两个孩子睡着后,乐大郎把大孩子放在一个筐里,把货物和小孩子放在另一个筐里,然后挑着担子,担着两个孩子,开心地回家了。

乐大郎之所以开心,是因为他已经成婚好几年,但是妻子蓝氏一直没能生个孩子。他一心渴望能有个孩子,前几年还心心念念,后面找了郎中,拜了观音,可还是没能有个孩子。于是,他慢慢就死心了,觉得自己命里注定没有孩子,所以这事儿就不想了。

现在,乐大郎一下子就有了两个儿子,他能不高兴吗?

乐大郎之所以要回家,也是因为妻子蓝氏在家情绪不好,这次得到乡人的书信,说是蓝氏在家十分自责,觉得自己丢人,所以寻死觅活。



这也难怪,因为古代女人嫁人后,如果一直不生孩子,是一种很大的过错。古代男子休妻,有所谓的“七出”(七出者: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和恶疾),就是只要占了一条,丈夫就可以休了妻子。

七出之中,第一条就是妻子不能生孩子。当然,对于底层人来说,娶个妻子都不容易,即便她真的不能生,一般也不会休掉。尽管如此,对于女子来说,自己不能生个孩子,且不说养老没保障,就是在同辈人中也会觉得脸上无光。

蓝氏和乐大郎结婚五年了,一直没能有孩子,蓝氏本就自责、羞愧,再加上村人的闲言碎语,冷漠眼神,所以蓝氏情绪很崩溃,乐大郎要经常安抚她。

这一下,上天赐给自己两个儿子,乐大郎狂喜,快步回家,一路上尽量买些牛奶、稀粥给两个孩子吃。两个孩子本来有痘症,不知道是身体好,还是在坟中闷了的缘故,居然慢慢自愈了。

回家以后,乐大郎把自己路上的事情说了,还说自己得了两个儿子!

蓝氏一看,两个儿子稀俊,打心底里也很高兴。她心中激动,跪在地上,连连拜上天,不断磕头,一把眼泪都流出来了。



夫妻二人给两个孩子取名,老大叫乐之诗,老二叫乐之书。

就这样,乐大郎和蓝氏开始用心养育两个儿子。有了儿子,蓝氏心情好了,再也不会情绪崩溃,乐大郎也能用心贩卖货物,可能是心情好,他生意慢慢好起来了,于是攒够了钱,他干脆回了家,在家中开了店铺。
三年之后,蓝氏居然怀孕,也生了一个儿子,乐大郎更加高兴,蓝氏也激动地哭了。毕竟,这是她的亲生儿子。两人按着“诗书礼易春秋”的顺序,为儿子取名为乐之礼。

当然,虽然有了亲生儿子,但是乐大郎和蓝氏并没有因此亏待乐之诗和乐之书,他们依旧把这两个孩子当成亲生儿子养育。

乐大郎一个人养活全家五人,也不容易,所以三个儿子长大后,一边读书,一边跟父亲做生意,还能帮忙做事。

慢慢地,乐大郎家赚了钱,生活越来越好了。

乐之诗年纪大,此时已经十二岁,乐之书已经九岁,而乐之礼已经六岁了。有时候,蓝氏会跟乐之礼说他大哥、二哥的事,所以乐之礼小小年纪,就知道乐之诗、乐之书不是自己的亲生哥哥。



乐大郎告诉乐之诗:你是家中老大,古人说,兄长兄长,一家之长,而且长兄为父。你作为兄长,应该多一些责任心,我不在的时候,你得代替父亲,教育好弟弟。

乐之诗懂事,点了点头。

这一天,老三乐之礼不肯读书,正在调皮胡闹。老大乐之诗生气了,教训了乐之礼几句。乐之礼不服气,顶撞了几句。乐之诗一看三弟不听话,抄起家伙就要打乐之礼。

乐之礼害怕了,说:你又不是我哥哥,为什么要骂我打我?我爹爹如果不带你来我家,你恐怕就要死在坟里了,哪还有今日?

乐之诗觉得这话不对劲,忙去问母亲蓝氏。蓝氏大怒,训斥了乐之礼,她知道瞒不住了,于是让乐之诗去问父亲。

乐大郎觉得,这孩子已经十二岁了,也可以告诉他了。于是,他就把自己捡到乐之诗乐之书兄弟俩的事,都说了出来。

乐大郎叫来弟弟,告诉他后,两人大哭,说要寻找生父生母。

乐大郎劝道:当时已是深夜,我喊了村人,却没有人来,现在家中除了你兄弟二人穿的的贴身衣服,并无其他证明,你们怎么去找父母?



蓝氏也劝:哪有狠心活埋自己孩子的父母?就算能找到,怕也是不好的……不好的父母。你们就别去了,我们一直把你们当亲生孩子,不会亏待你们的。

乐之诗很懂事,说:为人儿子,岂能不知父母呢?我一定要去,哪怕只是见一面,谢过他们生我之恩情。

乐大郎和蓝氏没办法,给了乐之诗一些钱,让他们带着干粮,带着那件贴身衣服,乐大郎又亲自把他们送到蠡县,然后才回家。

乐之诗和乐之书到了蠡县,找到了乐大郎所说的村子,但毫无头绪,只能在村里徘徊。

有人看到了,问他们有什么事。乐之诗说:我是本村的人,从很小就离家出走了,现在回来是找父母的。

那人问乐之诗:你父亲姓甚名谁,家住哪里?

乐之诗摇了摇头,说:不知道,我那时候才三岁,完全想不起来了。

几个人一听,说:这样,可没有办法找啊。你有没有亲人,他们知道你父母是谁吗?

其中一人看了看乐之诗和乐之书,说到:我看你的模样,倒是和俺们村的刘老爷子有些像,不如你们去刘老爷家问问吧。



乐之诗请那人带路,于是众人到了刘老爷家。

刘老爷开门后,那人说:这孩子跟你有些像,会不会是你的孩子啊?

刘老爷有些不高兴,说自己没有儿子,让他们赶紧走。

乐之诗想到了衣服,说:对了,我小时候穿过这件衣服,你们能认得吗?说着,他拿出当年贴身穿的衣服,以及乐之书的那件贴身衣服,向众人展示。

刘老爷一看衣服,有些眼熟,身躯晃动,他不敢确认,叫出妻子。

妻子出来一看,顿时哭了,激动地说:这……这就是我儿……我儿当年的衣服啊!可是,可是你们不是……不是已经死了,还被埋了吗?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乐之诗大哭,说:父亲当年把我们埋下,其实我们没有死,夜里醒来哭泣,一位山东货郎路过,听到哭声,救出我们兄弟,养育成人。我们也是上个月才知道,因此才来认亲。

乐之书年纪还小一些,似乎没什么感觉,只是跟着哥哥哭。

刘老爷和妻子哭个不停,拉着孩子的手到家中,又买了好酒好菜,请众人一起吃饭。饭后,众人离去,刘老爷又问了乐之诗兄弟,养育他们的父母家在何处,自己要亲自去拜谢。



刘老爷家中田地很多,非常有钱,他带着许多钱财去谢乐大郎夫妇,但乐大郎夫妇婉拒了。于是,刘老爷依旧让儿子拜乐大郎夫妇为爹娘,名字不变,只是改了姓。从此,两家往来频繁,如同亲人。

后来,刘老爷给两个儿子说亲成婚,两个孩子对两家父母都很孝顺。
最后,作者说:我不绝人之嗣,天亦不绝其嗣,未必非恻隐之心所感动也。顾抚养教育,至于成人,则义父之恩,又何殊于生父?
意思就是:我不害得别人绝了子嗣,上天也不会让我绝了子嗣(所以蓝氏后来生子),这其实也是上天有恻隐之心,上天也被感动了。那些愿意养育孩子成长的人,虽然不是亲生父母,但是和亲生父母也没有区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1, 2024-3-28 22:27 , Processed in 0.053239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