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39|回复: 0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云南特色的诠释——刘珈辰长篇小说《最后10米》作品研讨会成功举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6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文艺春城

2024年4月26日,晨光出版社重点图书《最后10米》研讨会成功举办。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高洪波;中国儿童中心原出版部主任、北京作协儿童文学创委会副主任马光复;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朱自强;儿童文学作家、《文艺报》副总编辑、文学评论家刘颋;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长、文学评论家孙建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谈凤霞;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文学评论家崔昕平;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胡丽娜;《十月少年文学》副主编冷林蔚等来自出版界、文学评论界的权威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会议由晨光出版社副社长黄楠主持。晨光出版社社长杨旭恒,总编辑邹悦悦,副社长程舟行、杨蔚婷及相关编辑等作为出版社代表出席会议。

w1.jpg

会上,领导、专家和学者们对此次重点选题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从这部重点图书的思想主题、艺术特色、出版价值、人物塑造以及当前儿童文学主题创作样貌和开拓创新等方面,展开热烈而充分的研讨,为晨光出版社做好现实题材主题出版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w2.jpg

《最后10米》聚焦当下中老铁路建设者的家庭,以中老铁路在建设及通车过程中的人物和事件为蓝本,通过讲述一家几代人的传奇经历,让儿童了解南方丝绸之路从茶马古道飞跃而成一日千里的高铁通途,建设者们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中国科技发展为世界经济共同腾飞做出的贡献。本书从儿童的视角反映中国铁路建设者胸怀“国之大者”,以团结奋斗的拼搏精神和科学精神克服艰难万险,架设特大桥、避让自然保护区及世界遗产保护区等,尤其是成功地打通了被外国专家断言“绝对不可能打通”的连通中老两国的双益隧道,创造出铁路建设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连接中老友谊的纽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w3.jpg

高洪波对《最后10米》给出了高度评价,他指出,这本书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它是把历史事件(回忆中的往事)、政治事件(“一带一路”,中老铁路隧道建成)、新闻事件(大象北上)与家族命运巧妙地结合起来。用马帮往事记录一个家族的命运是这本书的最大亮点,“最后10米”的挖掘显示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不易。追踪野象群事件告诉人们环境保护与关爱野生动物的极端重要性,以及新闻眼的无处不在。小满太爷爷和太奶奶的传奇经历又把跨越种族和国界的人间真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他认为这是一本大主题背景下的趣味写作的成功案例。

w4.jpg

马光复指出,“一带一路”是我国提出的国际经济合作倡议。这几年书写“一带一路”的作品不少,但是描写在云南多山地区修建向南亚、东南亚的铁路交通,以及涉及和老挝友谊的作品,这算第一部。作家介绍了铁路建设者们那种艰苦,那种劳动者的高尚情操,那种伟大的品质,读来很感动人。

w5.jpg

朱自强指出,这部作品的完成度很高,对地域风情传达得很好,叙述很流畅。这最后10米的距离,不光是中老铁路隧道的距离,也是主人公小满和爸爸的距离。

w6.jpg

刘颋指出,本书作者并没有要刻意去写主题,而是通过修路、追大象、直播以及跨国间的亲情友情爱情这些事件构造出了一本具有主题色彩的小说,这些都是发生在云南这片土地上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好的小说不需要去刻意追逐一个主题,而是可以抓住当下自己身边或者脚下正在发生着的时代主题和生活主题,然后加以文学表达和提炼,这就是最好的主题写作。而这本书的创作,就是遵循着这条轨迹进行的。

w7.jpg

孙建江指出,这本书的主题是“一带一路”,选材很好。书名也取得很好,充满了悬念,一看到书名就立马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者的语言地域特色特别浓郁,也具备很强的概括力,文字很有力量感。

w8.jpg

崔昕平指出,这本书遍布着云南闪光的风情、人文、地貌以及对茶马古道的历史追溯,这些信息让我们非常感兴趣。这本书虽然是主题类图书,但读起来让人有空间,能激发阅读的欲望。

w9.jpg

谈凤霞指出,首先祝贺晨光出版社出版了一部非常接云南地气的作品。这是一本主题出版类图书,涉及到好多跨国趣事,这是在整个主题出版类图书中比较新颖的地方。这部小说中祖辈的跨国爱情,让她很感动。

w10.jpg

冷林蔚指出,这本书用“小”与“大”概括了从茶马古道到现代交通的发展,最后到高铁的贯通。这小小的一本书里把很多的时空串联起来,读来让人感受到时空的辽阔性。作家对于人物群像的塑造和把握特别好,人物描写得不单薄,像生长在整个现实的土壤里。

w11.jpg

胡丽娜指出,这本书把马帮的传奇故事与中老铁路隧道的修建串联起来,很具有传奇色彩。作品让她感动的地方是曼玛寨人对奶奶的情感和怀念,以及主人公在落仙坡的情景,语言中到处展现出细节的魅力。

w12.jpg

《最后10米》一书的作者刘珈辰首先对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表达了感谢,她在会上谈到了这部作品的创作初衷,2019年她看了关于大瑞铁路大柱山隧道建设的报道,当时深受感动。当隧道打通的瀑布从绝壁上冲进澜沧江时,那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美景象,让她热泪盈眶。这个报道让她看到了一种人性当中的执着,也看到了中国建筑工人的力量。所以她想把这样的壮阔景象和工人历经生死的杰作,展现给孩子们。

w13.jpg

最后,晨光出版社副社长黄楠向专家表达了诚挚的感谢:“感谢大家的精彩发言!各位专家从作品的主题抓取、文学表达、人物形象、故事结构、叙述方式以及题材的独特性、作品的可读性、艺术的表现力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研讨。会后,我们将综合各位专家的发言,充分打磨作品,使之以更好的样貌呈现。”

晨光出版社将以本次“重点图书研讨会”为契机,立足云南和工作实际,进一步优化选题结构,拓宽题材,创新形式,推出更多独具特色的精品力作,做好新时代少儿主题出版,更好地履行少儿出版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使命担当。

w14.jpg

来源:晨光出版社编辑:王奕然校对:甘凌菲审核:徐   婷
终审:吴跃欧


你还在等什么?

关注“文艺春城”

了解更多本土文艺资讯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6-6 04:29 , Processed in 1.366214 second(s), 2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