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55|回复: 0

[娱乐新闻] 文旅目的地打好“影视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26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光明网

今年以来,除了传统热门旅游目的地,也有不少小城市、县域和乡村旅游因“反向游”强劲增长。

“今年‘五一’,我每天都有团,根本忙不过来!”一名江西婺源导游说,得益于电视剧《微暗之火》在婺源取景拍摄,五一期间,许多人慕名而来,“打卡”剧里“张新成的家”“童瑶的家”。

借力剧集的吸引力,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婺源县文化广电旅游局积极打出“影视牌”,五一假期前在新媒体平台邀请游客前来江西旅游。“欢迎大家‘五一’来婺源,‘打卡’姚晓峰心中的‘马贡多’、张新成重生之周洛的故乡!”婺源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在微博上如此写道。五一期间,婺源共接待游客约57万人次,同比增长10.5%。其中,篁岭景区游客接待量9.5万人,同比增长12.4%。篁岭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微暗之火》为婺源留住了人气。

享受到影视剧带动效应红利的旅游目的地,江西婺源并非个例。近年来,一系列与影视剧中场景相关的地点、美食热度持续不减,吸引了不少游客,助力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城市形象推广。《去有风的地方》播出后引发云南旅游热,《繁花》的热播则带火了泡饭、黄鱼面、排骨年糕等上海传统本帮菜。

不仅是影视剧,诸多呈现文旅内容的文艺节目也为推动文旅融合提供了新路径。

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显示,今年1月,文艺节目《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在CCTV-1播出,以江河文脉为线索,用现代化的表达方式探寻中国文化的发展轨迹和精神脉络,一经播出便取得优异收视效果,首期触达观众超600万户次,收视率2.403%,位列同时段各类节目收视率首位。节目中,重庆奉节、湖北宜昌山水风景与文化内涵的巧妙融合,成为文旅传播的绝佳素材,多地官方账号纷纷转发,形成了一股传播热潮。至今已播出三季的纪实节目《万里走单骑》探访12处世界遗产地,揭秘背后的故事,触达观众超3700万户次。节目还在多地打造了世界遗产经典影像展,进一步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



观众“打卡”影视剧取景地

受访者供图

这些精致、精彩、精美的节目内容以更为持续有效的呈现方式加深观众记忆,实现取景地从“网红”到“长红”的升级,充分彰显“取景地效应”。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认为,当影视综艺成为文化产品的重要代表,当文旅成为日常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候,两者的融合便呈现出中国式经济和中国式文化发展的新脉络。“‘影视+文旅’的融合是一种新的‘诗和远方’的融合,走向远方的过程与好的影视作品相伴相生,给予人们独特的情感价值。”

保利影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挺伟认为,通过影视内容产生社会关注、引发旅游效应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当下,通过“文旅+影视”挖掘在地文化,可使影视与文旅实现共赢。

在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看来,通过影像捕捉生活细节,从而建立出行动机,是影视产业链外溢效果,为旅游场景提供新动能。

电影《双食记》《关于我妈的一切》导演赵天宇结合自身创作经历表示,无论是拍广告片、纪录电视片还是电影,地方政府都有通过影视作品吸引游客的诉求。“情感的诉求是其中最重要的坐标。唯有情感传达到位了,才不会出现昙花一现的热度,才会让一个地区的文旅氛围变成真正的品牌名片。这不能仅将地标景观作为背景去展示,而是要融合到故事中,让观众结合场景与故事人物共情,完成一座城市和一部影片彼此寻找的过程。”赵天宇说。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教授刘智海强调,影视和文旅的融合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精细化的操作和长远的发展眼光。影视端要挖掘或赋予场景文化意义和符号作用,文旅端要做到景点的配套设施完善。“不仅要考虑外来游客,更要考虑当地居民的文化获得感。”

作者:于帆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6-17 10:17 , Processed in 3.903419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