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87|回复: 0

从总指挥到总设计师 神舟六号当家人都是咱龙江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14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2005-10-10 08:12:35 / 东北网


    本周,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二期计划的开篇之作———“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即将升空。在这个满载着中国人梦想和骄傲的日子即将到来之际,记者9日来到为“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培养贡献了大量人才的哈尔滨工业大学,采访了从该校毕业的现任“神舟六号”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的同班同学,以及曾亲自采访过“神舟六号”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和总设计师张柏楠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刘培香老师,倾听他们为我们讲述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神六”总指挥尚志
  尚志,被誉为“神舟”五虎将之一。1963年出生在黑龙江省安达市农村,1982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1986年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工作,2002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系统管理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出任“神六”总指挥。
  9日,记者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采访了尚志当年的大学同班同学、现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的高强教授。在高教授的印象里,尚志是一个学习成绩非常好,学习起来十分刻苦的人。当时,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只有一个班,班上共有25名同学。尚志是班级的生活班长,虽然班里同学不多,可像发放补助金、搞各种大小活动等琐碎小事,他都会亲自过问,每一件事都能做得让同学们满意。或许就是他的这份细心,使他养成了如今无论做什么事都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作风。
  曾经采访过尚志的哈工大《校报》的刘培香老师告诉记者,尚志是一个典型的东北人,走路铿锵有力,说话掷地有声,做事雷厉风行。1986年,他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工作,先后参加了“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的飞行试验工作。从“神舟五号”开始,他主要做管理工作。“做管理既要抓宏观上的策划和规划,也要把每件事做得很细、很透、很准确、很到位,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环节都滴水不漏,天衣无缝。”这是尚志的管理理念。据了解,载人飞船共有7大系统,飞船自身还有13个分系统,涉及到400多个研制单位,600多台设备。尚志就像大管家一样,精心而周密地组织、协调、安排着庞大的项目管理计划中的每一项工作,小到每一个螺钉、每一份文件,大到飞船什么时候进场、什么时候组织试验和发射。
  2003年“神舟五号”测试时正赶上“非典”。为了能赶在航天员到北京进行人船联合测试之前把飞船工作准备到位,尚志和他的同事不分昼夜地加班加点,工作到凌晨3点钟是家常便饭。经过夜以继日地奋战,总算如期进行了人船联合测试。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安全,尚志和同事们每天很早到工作现场用过氧乙酸消毒,然后进行通风。每天晚上人走了以后再进行消毒和通风,一遍又一遍,一丝不苟。
  在他严谨的背后,有着对母校的一份细致而丰富的情感。刘老师说,每每谈起母校,尚志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热切的表情。尚志曾说过,他非常感谢母校对他的培养和教育,母校严谨的学风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让他受益无穷。他这样告诉母校的学子:“无论是做课题研究还是工程研究,都需要与人打交道,需要一种项目管理思想,需要很好的计划、策划、安排和组织,如果在这方面没有得到锻炼,走上社会之后就需要一个很长的适应过程,所以在校学生应该多注意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神六”总指挥张柏楠
  “神舟六号”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也是一名黑龙江籍人。1980年考入国防科大固体力学系。本科毕业后,他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为哈工大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代培的空间飞行器设计专业硕士。1987年研究生毕业后,他开始参加返回式卫星的总装设计工作。“921工程”立项以后,他又被调入载人飞船总体室,历任总体组组长、总体副主任设计师和总体室副主任,具体组织载人飞船的设计工作。从此,他和载人飞船结下了不解之缘。
  刘培香老师告诉记者,张柏楠是一位做事低调的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是他的最大特点。他是一个少说多做,典型的“行动型”人。但说起飞船,他总是如数家珍,侃侃而谈。每到关键时刻,他就会“受命于危难之际”,被派到前锋当突击手。
  张柏楠曾说过,飞船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载人系统有8万多个点、几十万条软件,恰似一个环状链条,哪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哪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神舟五号”要载人,一些关系安全的问题就至关重要。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故障,对载人飞行的影响就可能无限放大,直接影响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做到万无一失甚至十万、百万无一失。
  记得有一次,在返回舱综合空投试验后,有关人员发现舱内有害气体超标。在紧急关头,张柏楠受命于总设计师,负责攻关。经历了多少不眠之夜,设计了多少种方案,进行了多少次试验,他已记不清了。只记得进入舱内的有害气体终于被顺利排出时,他和同事们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为了保险起见,他们还研制了一个有害气体过滤器,将有害气体堵在外面,上了第二道安全锁。
  “神舟五号”出厂前,在进行飞船返回舱着陆冲击试验时,研制时发现座椅缓冲器有问题。如果飞船返回舱着陆时缓冲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在风速比较大的情况下,这种座椅缓冲器就会对航天员的身体造成巨大的冲击与伤害。可要解决着陆冲击问题,必须重新研制一个关键部件,更换一个新型的缓冲器。当时飞船马上就要进发射场了,大家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问题不解决,就不能发射;如果等缓冲问题解决了再进发射场,进行其他的试验,就会耽搁很久。时间不等人,领导决定:飞船先进发射场,在进行其他试验的同时,由张柏楠带领“着陆冲击专题攻关组”解决缓冲问题。
  在距离飞船发射20天时,一个安全、保险的新型缓冲装置被安装到了杨利伟的座椅下面,丝毫没有影响发射时间。
  就是这样一位曾先后获“神舟号试验飞船”国防科技一等奖、“飞船总体构形与布局优化设计”国防科技二等奖和航天科技集团“载人航天功臣”荣誉称号的人,为人处事却十分谦虚。张柏楠经常对他带领的博士生、硕士生说:“不要嫌事小就不做,载人航天没有小事。任何大事都是从小事做起的,很多作风和风格的养成,也是从小事做起的。只有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不断发展,不断提高,最后才能做成大事。”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网站地图

GMT+2, 2024-6-2 01:31 , Processed in 3.307341 second(s), 1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