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04|回复: 0

AI耗电是伪命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3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微信文章



AI计划中过度支出电力?
中国AI领域迎来历史性转折——深度求索(DeepSeek)大模型以燎原之势正席卷全球科技界。

媒体上不乏关于AI耗电量惊人的报道。《纽约客》的报道一度引起广泛关注。报道估算,ChatGPT每日耗电量或超过50万千瓦时。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的耗电量达到 460 TWh,占全球能耗的近 2%。IEA 预测,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到 2026 年这些领域的用电量将达 1000 TWh,与整个日本的用电量相当。

人们普遍认为,人工智能越强大,占用的计算容量就越大,耗电量也就越大。而DeepSeek这一突破性进展,让人不免为其能耗担忧。

腾讯科技2月13日消息,美国知名人工智能研究机构Epoch AI 发布最新报告,针对Open AI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真实能耗问题展开分析。

研究发现,调用ChatGPT的能耗水平可能远低于此前的预估。

被OpenAI“忽悠”要建10万卡或50万张卡集群的事情,现在没有那么急迫了。

Epoch AI在其报告中公布的主要发现包括:

1. ChatGPT单次查询仅消耗0.3 瓦时电力,比LED灯泡或笔记本电脑在几分钟内的电力消耗还要低,且比之前的预估低了90%。

2.长度为一万个Token的长输入每次查询的能耗约为2.5 瓦时,而长度为十万个Token的超长输入(约 200 页文本)能耗接近40瓦时。

3. OpenAI GPT-4o-mini的参数数量可能较少,因此其能耗成本也更低。相比之下,OpenAI的o1和o3推理模型的能耗可能要高得多。

4.Meta AI、Anthropic Claude以及谷歌Gemini在能耗方面大致与GPT-4o或GPT-4o-mini 相当,而DeepSeek-V3及其R1推理模型的能耗可能更低。

DeepSeek-V3,厉害在哪里?

OpenAI创始成员Karpathy对此赞道:DeepSeek V3让在有限算力预算上进行模型预训练这件事变得容易。DeepSeek V3看起来比Llama 3 405B更强,训练消耗的算力却仅为后者的1/11。

具体来说,每百万个tokens的输入费用仅为0.14美元,输出也只需0.28美元。作为对比,ChatGPT-4 Turbo对于同样数量级的数据收取高达10.00美元(输入)和30.00美元(输出)。这意味着,在ChatGPT-4 Turbo上进行一次数据请求的成本,足以在DeepSeek V3上完成超过七十次相同的操作,相同的输出操作甚至可以高达107次。

杰富瑞分析师Julien Dumoulin-Smith指出:“它们的看涨逻辑完全依赖于数据中心。DeepSeek的出现可能意味着大型科技公司在AI计划中过度支出电力。AI占据了大多数预测中2030-2035年美国整体需求预测的约75%。”

据montel报道,市场对DeepSeek的反应非常迅速:人工智能关键芯片供应商英伟达(Nvidia)的股价暴跌数千亿美元,星座能源(Constellation Energy)、塔伦能源(Talen Energy)和通用电气弗诺瓦(GE Vernova)等美国电力公司的股票也纷纷下跌。投资者开始质疑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是否真的需要之前假设的巨大电力建设。

不乏业内人士表示,虽然AI的确有着不小的能耗,但并没有达到某些报道中所渲染的“天文数字”。既然如此,大家频频呼吁关注的AI能耗问题,是在制造焦虑吗?其实不然。

不少研究者认为,提高效率并不会减少整体能源需求。如果人工智能的效率可以提高10倍,为什么不以同样的能源成本提高10倍呢?效率的提高不仅不会限制电力的使用,反而会导致人工智能应用的指数级增长,从而加强对大规模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需求。

可以想见,未来,人工智能将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能耗问题值得关注,但大可不必杞人忧天。相比于担心能源问题如何限制技术发展,思考如何用技术发展应对能源问题,是更为积极的态度。这些庞大的数字无不预示着能源转型的需求在当下仍然较为迫切。



文 | 大华

编辑 | 王澍

参考文献

● https://montelnews.com/news/a05d56bc-4aa2-4712-a51e-db85755ce09f/the-ai-revolution-needs-power-can-the-uk-keep-up

● https://mp.weixin.qq.com/s/D77rNwm8FUwi4eVeooOlVA

●https://app.myzaker.com/news/article.ppm=1739458530&pk=67ad9ed78e9f0904d220ac69

● https://mp.weixin.qq.com/s/BIAMrS30Lr36xirgfTw-Tg

往期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和传播,不构成投资建议
图片来源:Overearth/Shutterstock.com配图仅作参考,无指向意义及商业用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9 07:46 , Processed in 0.056391 second(s), 1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