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62|回复: 0

AI炮制的“80后消失论”:一场数据狂欢与集体焦虑的真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9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最近,有条消息在朋友圈传播:“截至2024年末,80后死亡率突破5.2%,相当于每20人中就有1人去世”“80后死亡率反超70后”……这些骇人标题席卷社交媒体,自媒体账号争相为80后贴上“被时代透支的一代”、“消失的黄金一代”等悲情标签。然而,官方辟谣迅速出击:这条数据纯属捏造,死亡率计算漏洞百出,源头竟是AI“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透过现象看本质,这里是荣茂观察。所谓“5.2%死亡率”的算法堪称“三无产品”:无权威来源、无科学逻辑、无常识验证。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30-39岁人口(即80后)死亡人数仅为19.35万,死亡率不足0.1%。而谣言却粗暴地用“总出生人口2.2亿-现存人口2.12亿=死亡1100万”得出死亡率,全然忽视人口流动、统计误差等基本因素。更荒唐的是,国家统计局明确要求死亡率以“千分比”为单位,而谣言直接偷换概念为百分比,将实际死亡率放大了10倍。即便用普查数据推算,80后的存活率也显著高于70后。然而,这条漏洞百出的数据被AI“生产”出来后,被自媒体添油加醋,配上“80后正在集体消失”的惊悚标题,精准击中公众焦虑。 而在这场数据狂欢的背后,AI技术的误用成为推波助澜的关键因素。清华大学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以来,AI生成的谣言量激增65%,经济与社会类谣言占比最高。生成式AI能快速炮制“数据详实”的文本,甚至伪造图表,而普通网民难以辨别。例如,某自媒体声称“引用七普数据”,实则将AI对话中标注“估算仅供参考”的内容断章取义。更可怕的是,算法推荐机制让谣言“定向投喂”特定群体,形成“越焦虑越传播”的恶性循环。这场闹剧暴露了AI时代的深层矛盾:技术降低了信息获取门槛,却未同步提升公众的批判能力。正如一位AI使用者的自我警醒:“从算法投喂中夺回思考主权”。 尽管数据被证伪,评论区却充斥“我身边就有80后猝死”、“这代人的苦数据根本算不清”等声浪。这种“反辟谣”现象背后,是80后真实的代际创伤: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80后从小缺乏手足支持,成年后面对“421家庭结构”(4老人+2夫妻+1孩)的养老与育儿压力;他们从粮票时代走到互联网浪潮,在房价暴涨、学历贬值、中年失业中沦为“试验品”;少年时信奉“知识改变命运”,中年时发现“鸡娃不如躺平”,在AI革命来临时陷入集体迷茫。这些结构性矛盾,让80后对“高死亡率”谣言产生情感共鸣——数据是假的,但焦虑是真的。 类似的代际标签并非首次出现,历史上早有先例。20世纪90年代,美国媒体曾渲染“婴儿潮一代(1946-1964年出生)因吸毒、犯罪高发导致早逝”,后被证实为夸大其词。究其原因,这批人成长于冷战与民权运动交织的年代,社会将经济滞胀、失业率攀升的矛头与其“叛逆”标签联系起来,却忽视政策与产业转型的根源。与80后相似,婴儿潮一代同样背负“时代牺牲品”的污名,但历史证明:代际困境的本质是社会转型的副产品,而非某一群体的“原罪”。 面对信息洪流,个体与平台需双向发力。普通人应警惕“情绪优先”的内容,核查数据来源,如政府官网、学术论文,遇惊悚标题时多问一句“为什么现在才曝光?”平台可利用AI反制AI,例如腾讯“谣言过滤器”通过关键词扫描与权威数据库比对,已在拦截虚假信息中初见成效;监管层需建立AI内容溯源机制,对伪造数据、恶意传播者追责,同时普及统计常识教育。 “80后消失论”的荒诞剧情,是技术误用、社会焦虑与代际记忆的混合产物。它提醒我们:比谣言更可怕的,是让人失去对真相的信念。80后或许是被时代鞭打的一代,但他们也是见证中国崛起、扛过非典与新冠的“韧性一代”。在AI与人性博弈的战场上,清醒的头脑才是终极免疫力。------------------------------觉得不错请分享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11 14:04 , Processed in 0.054675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