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93|回复: 0

OpenAI再挑事!点名中国AI要封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5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请关注并星标公众号“藏金洞”,这样才不会失联哦!

w1.jpg

w2.jpg

洞主江湖说:我说的可能都是错的,但值得你去探索和反思。

w3.jpg

w4.jpg

w5.jpg

亲爱的藏金洞友们:

OpenAI最近又出大招了,这次直接将矛头对准了中国的AI明星DeepSeek。

美国当地时间3月13日,OpenAI在官网公布了一封写给美国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OSTP)的公开信,呼吁美国政府全面禁止使用包括DeepSeek在内的中国AI模型。

信中,OpenAI将中国AI描述成与中国政府深度绑定的工具,甚至将DeepSeek与“一带一路”倡议、华为公司等联系在一起,刻意制造中国AI崛起将威胁全球用户的数据隐私和安全的印象。

更令人惊讶的是,OpenAI在提出多项指控时却未能给出具体的证据。

w6.jpg

美国又想玩AI圈子政治?

OpenAI在此次信函中提出,将全球AI产业划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级:主要是美国的传统盟友,如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建议放宽算力和技术出口限制,共同建立所谓的“民主AI”阵营。

    第二级:指向那些与美国存在贸易摩擦或曾违规向第三级国家转移美国知识产权的国家,比如印度、巴西,美国需谨慎管理,但仍有合作空间。

    第三级:以中国为首,被定义为必须严格限制甚至完全封锁的对象。

如此划分看似有序合理,但实际却明显夹杂着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难免让人联想起冷战时期的阵营划分。更重要的是,OpenAI在鼓吹“民主AI”概念时,自己却也陷入了数据隐私的泥潭之中:

    2023年,OpenAI自己因为用户数据滥用问题,面临多起美国国内集体诉讼。

    美国政府近期还在考虑对本土AI企业实施更加严格的数据监管。

这意味着,“民主AI”口号下的政策,其实是一种以民主为掩护的技术垄断战略,旨在确保美国在AI领域持续领先。



技术封锁还是政治博弈?

OpenAI对DeepSeek的指责充满了针对性,但全程却缺乏具体证据。

例如,OpenAI称DeepSeek侵犯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但未提供任何实锤数据或实例支撑。这种不提供证据的指控,更加凸显了其政治目的。

从技术实力来看,DeepSeek-R1模型的确表现突出,短短数月已经接近甚至达到OpenAI GPT-4 Turbo的水平。

然而,OpenAI却表示DeepSeek的威胁并非源于其能力,而是其存在本身就代表着中国在AI领域竞争力的提升。

这番言论实际上暴露了美国对技术领先地位受到威胁的焦虑。

事实上,美国政府正在进一步推动对中国AI产业的封锁:

    2022年,美国宣布禁止向中国出口高性能AI芯片。

    2023年,封锁扩大至包括A100、H100芯片在内的更高性能芯片。

    2024年,美国政府更是计划禁止在政府设备上使用DeepSeek,以所谓的数据安全为由扩大对中国AI技术的限制。

这一系列动作表明,美国早已不把AI竞争视为简单的市场竞争,而是一场需要通过技术封锁手段取胜的战略性对抗。



中国AI被逼上自主之路

美国的科技封锁虽然步步紧逼,但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并未停滞,反而在压力下加速进化:

    华为在AI芯片领域迅速发展,自主研发出可替代美国高性能芯片的方案。

    DeepSeek等国内企业不断优化自主算法,训练性能屡创佳绩。

    中国新能源汽车、5G技术、新能源领域在全球市场表现突出,进一步彰显出中国在高端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

也就是说,单纯依靠封锁并无法真正阻挡中国AI的崛起,反而可能加速了中国科技领域自主创新的步伐。



中美博弈,远不止AI

其实,美国此番对中国AI的“封杀令”,只是整体中美科技与经济博弈中的一部分。

过去几年,中美贸易冲突不断升级,2019年贸易总额同比2018年下降了约15%,美国更不断增加技术领域的制裁手段,试图阻止中国在高端产业链上的崛起。

然而,中国通过人民币国际化、新能源汽车、5G等新兴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比如2024年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升至3.5%。

从地缘政治来看,美国对华为的禁令影响了欧洲,但如今欧洲国家也开始重新评估与中国的合作关系,未必愿意继续配合美国的全面封锁。



洞主有话说

OpenAI发起的这场针对中国AI的封锁行动,表面上是技术之争,实质却是美国对自身科技霸权可能失去的焦虑。

实际上,技术的竞争永远是公平的,依靠政治封锁的手段未必能奏效,反而可能促使对方在逆境中实现跨越式创新。

历史证明,芯片领域的封锁逼出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飞跃,AI领域也不会例外。

技术博弈永远是你追我赶的竞赛,一旦迈上了自主创新的道路,中国的技术生态只会愈加稳健和独立。

美国之所以选择封杀,不是因为中国AI“很坏”,而是因为中国AI进步得“太快”。

美国想要维护的是自身的科技优势,而非全球AI的民主与安全。

科技竞争,本应是全球共享共赢的局面,而不该沦为新冷战的工具。

面对封锁,中国应当积极应对,用实力说话,走好自己的科技发展道路。

毕竟,真正的科技强国从来不靠“告状”来维护优势,而是凭借持续的创新和强大的技术实力。

中美AI之争,绝非终点,更像一个新的起点。未来究竟是谁掌控着AI时代的主导权?

这一场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

洞主说句心里话:靠封锁赢不了未来,唯有创新才能走出困局。中国的AI,要靠实力说话!

#AI封锁 #科技冷战 #OpenAI #中国AI #DeepSeek

w11.jpg

END

洞主江湖说:我说的可能都是错的,但值得你去探索和反思。
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高见。
w12.jpg

w13.jpg
藏金洞主:斜杠中青年一枚,跨界金融、互联网、品牌公关及数字化转型15年金融从业经验、10余年跨界创业者。经历过人生高低,喜欢深度思考、净说大实话。
欢迎转发,点赞、评论,打赏你的每个举动都能增加洞主的前行动力

请关注并星标公众号“藏金洞”,这样才不会失联哦!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7-29 10:40 , Processed in 0.14186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