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05|回复: 0

[河南] 刚刚,河南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公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5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大象新闻
3月12日,河南省统计局发布河南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我省经济普查工作从2023年2月开始,历时两年,顺利完成了机构组建、宣传动员、方案研制、普查试点、人员培训、普查区划分、单位清查、现场登记、投入产出调查、数据审核验收、质量抽查、汇总评估等各项工作,现在进入主要数据发布和资料开发应用阶段。

普查结果显示,我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单位数量大幅增加,吸纳更多从业人员;企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营业收入稳步增长,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劳动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数字经济发展壮大,五年来我省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普查主要数据为:

01

单位情况

2023年末,全省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209.7万个,比2018年末(2018年是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81.8万个,增长63.9%;产业活动单位227.9万个,增加85.6万个,增长60.1%;个体经营户586.2万个,增加156.9万个,增长36.5%。

按行业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量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67.2万个,占32.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4.8万个,占11.8%;建筑业22.8万个,占10.9%。

按区域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量位居前三位的省辖市是:郑州市56.6万个,占27.0%;南阳市17.9万个,占8.5%;洛阳市15.2万个,占7.2%。全省184个开发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规上”法人单位22238个。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1.4万个。全省黄河流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184.7万个。

02

从业人员情况

2023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642.8万人,比2018年末增加258.0万人,增长10.8%,其中女性从业人员1066.3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009.1万人,减少71.3万人,下降6.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633.8万人,增加329.3万人,增长25.2%。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1278.0万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640.8万人。

按行业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579.2万人,占21.9%;建筑业368.4万人,占13.9%;批发和零售业366.9万人,占13.9%。

按区域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位居前三位的省辖市是:郑州市612.5万人,占23.2%;洛阳市223.6万人,占8.5%;南阳市212.9万人,占8.1%。全省184个开发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规上”法人单位从业人员316.8万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8.8万人。全省黄河流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347.7万人。

03

资产负债和营业收入情况

从资产看,2023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2.7万亿元;其中,第二产业9.2万亿元,第三产业33.5万亿元。从负债看,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16.5万亿元;其中,第二产业5.3万亿元,第三产业11.2万亿元。从营业收入看,2023年,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15.7万亿元,比2018年增长29.4%。其中,第二产业7.8万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7.9万亿元,增长62.8%。

04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情况

2023年末,全省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15.1万个,从业人员158.5万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412.2亿元。其中,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0.5万个,从业人员36.4万人,营业收入7395.6亿元;数字产品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2.1万个,从业人员10.2万人,营业收入990.7亿元;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法人单位9.2万个,从业人员84.2万人,营业收入3532.0亿元;数字要素驱动业企业法人单位3.2万个,从业人员27.7万人,营业收入1494.0亿元。

05

新兴产业情况

2023年末,全省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4288个,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680个。全省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1613个,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483.5亿元;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2031个,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96.1亿元。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18.3万人年,R&D经费支出914.2亿元。

河南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六号)——部分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根据河南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等新兴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3年末,全省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4288个[1],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6.7%。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330个,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7.7%;高端装备制造业507个,占11.8%;新材料产业1257个,占29.3%;生物产业758个,占17.7%;新能源汽车产业124个,占2.9%;新能源产业571个,占13.3%;绿色环保产业770个,占18.0%;航空航天产业21个,占0.5%;海洋装备产业3个,占0.1%。

(二)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3年末,全省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680个,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7.2%。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653个,占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38.9%;数字创意产业337个,占20.1%。

二、高技术产业

(一)高技术制造业

2023年末,全省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1613个,比2018年末增长43.6%;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的6.8%,比2018年末提高1.2个百分点。

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483.5亿元,比2018年增长39.9%;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的20.2%,比2018年提高6.9个百分点。

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R&D(全称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经费支出151.9亿元,比2018年增长108.5%;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17.7%,比2018年提高3.2个百分点。

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817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708件,分别比2018年增长66.5%和92.6%;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33.1%,比规模以上制造业平均水平高7.0个百分点。

(二)高技术服务业

2023年末,全省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2031个,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0.7%。其中,信息服务768个,占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的37.8%;专业技术服务业的高技术服务579个,占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8.5%。

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96.1亿元,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的32.2%。

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2023年末,全省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15.1万个,从业人员158.5万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412.2亿元。

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数字产品制造业0.5万个,占3.4%;数字产品服务业2.1万个,占14.2%;数字技术应用业9.2万个,占61.2%;数字要素驱动业3.2万个,占21.2%。

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数字产品制造业36.4万人,占23.0%;数字产品服务业10.2万人,占6.5%;数字技术应用业84.2万人,占53.1%;数字要素驱动业27.7万人,占17.4%。

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中,数字产品制造业7395.6亿元,占55.1%;数字产品服务业990.7亿元,占7.4%;数字技术应用业3532.0亿元,占26.3%;数字要素驱动业1494.0亿元,占11.1%。

四、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

2023年,全省开展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7744个,比2018年增长131.4%,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30.2%。

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18.3万人年,比2018年增长42.6%。

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914.2亿元,比2018年增长72.8%。

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4.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3万件,分别比2018年增长63.8%和42.7%;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28.1%,比2018年降低4.2个百分点。

五、文化及相关产业

2023年末,全省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17.5万个,从业人员138.8万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49.8%和12.2%;资产总计7234.0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9.2%。

2023年末,全省共有经营性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6.9万个,从业人员132.2万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55.0%和15.3%;资产总计6869.9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20.1%;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164.5亿元,比2018年增长16.1%。

2023年末,全省共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含社团)法人单位0.6万个,从业人员6.6万人,分别比2018年末下降22.3%和27.1%;资产总计364.1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4.0%;本年支出(费用)111.1亿元,比2018年下降28.6%。

来源:河南省统计局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2 06:41 , Processed in 0.054938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