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98|回复: 0

AI系列报告(一):AI点燃薪火,教育再启新篇(附28页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 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文末附报告下载链接
论政策:AI技术赋能,推动教育日益“公平+质优:

1.1 教育行业政策边界日益明朗,非学科培训开启增长新篇章

本文我们主要探讨AI教育培训和AI+教育两种模式。AI数育培训:专注于教授不同类型的AI技术(如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语音识别等),旨在培养具备AI技

术能力的专业人才;②AI+教育:将AI作为工具来提升传统教育的效率、质量和个性化水平,改变教学和学习的方式。双减”之下行业迎来大洗牌,供给加速出清。教育行业关系国计民生,政策变动对相关上市公司业务开展产生较大影响。2021年7月国家出台“双减”文件。明确K9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再新增审批、存量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并严禁学科类培训机构资本化运作。截至2022年9月,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大大压减线下机构压减比例达到95.6%,线上机构压减比例达到87.1%,行业供给大量出清。

我们对教培行业及“双减”政策的一些思考:①从资本角度来看,文化资本在主流教育中居于优先地位,国家和政府投资兴办的主流教育机构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资本的输出场,教培机构则“喧宾夺主”(经济资本导向,文化资本为辅),“双减”政策是为了避免经济资本向文化资本转移的社会导向,严控将公益性的政府行为转化为经济利益驱动的市场行为,以此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②从人才选拔角度看、教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才选拔机制的扭曲和失衡,“双减”意在重塑顺畅、健康的中高考选拔机制,逐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打造全面的综合型人才培养选拔体系。③从长远角度看,“双减”有望逆转社会普遍存在畸形教育内卷,同步降低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有助于提升公民生活幸福感,提振年轻人的生育意愿。我们认为,“双减”政策作为一项利好国家、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政策,纲领、要义、目标不会动摇,政策边界将愈发清晰明确,教育机构发力方向已经逐步显现。

w1.jpg

“双减”之后,教育政策向公益普惠、优质均衡的非学科培训倾斜。2023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强调以公益普惠和优质均衡为基本方向,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进一步扩大供给总量;202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及推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开放优质教育资源,指导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引进第三方机构提供非学科类优质公益课后服务。我们认为。“双减”政策在加速教培行业出清后,政府后续配套政策着力加大公益性的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供给,以此满足社会多元化的教育需求、未来仍有望继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社会高效教育供给进校园、进课堂,惠及更多学生。

w2.jpg
1.2 AI+教育:引领教育行业进入新的增长周期“AI+教育”符合政策取向,有望满足多元化的社会教育需求。基于教育公平、减压减负、教育需求等多因素考量,国家一方面严控教培机构提供营利性的学科教育,另一方面支持普惠的公共教育服务,以AI工具为核心的教育场景为其提供了解决思路。其一,A1导师能够大幅降低以人力资源为生产要素的教培成本,随时随地开展多类型的教育服务、进一步提升教育的便利性和广泛性;其二、AI导师的可复制性、标准化、智能化有利于全范围推广普及、基于A的协同学习机制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加速推动教育公平;其三,伴随着AI技术的发展和大模型能力的提升,未来的AI导师将根据学习者的特点与需求定制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并通过实时反馈和数据分析帮助学生精准定位学习薄弱点、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有望比肩传统教培机构的“一对一培训”。我们认为,在当下政策和社会环境下,AI+教育既有其发展的利好政策环境,又能够缓解“双减”之后教育资源供给大量出清后市场所面临的供需失衡等问题、加之社会对于教育公平和选拔公平的呼吁,AI+教育有望依靠其自身对话、反应、学习能力的不断迭代加速与市场需求融合、在未来3-5年实现基本普及,使技术进步的福利惠及更多区域、更多学校、更多学生,助力践行培育新时代“科教兴国”的使命。
w3.jpg
政策大力支持“AI+教育”,未来有望看到更多细节性政策落地。2024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提出人工智能教育六大主要任务和举措,明确要求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一方面,这些政策有助于推动AI应用进校园、进课堂,营造积极的教育氛围,培养学生使用AI的能力和习惯;另一方面,政策提出将AI纳入课后服务和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并推动开发普适性教学资源、建设覆盖面广的教学环境。这些举措有助于在实际教学场景中深入落实AI的应用、丰富教学资源、完善数字要素建设,进一步激发相关软硬件的配套需求。我们认为,政策对于“AI+教育”态度已明确,未来有望相关应用有望加速落地,提供更多高质量教育资源供给。
w4.jpg

02论供给:教培机构加速出清'AI+教育”乘风而上
2.1“双减”后教培行业供给侧大幅出清,行业市场规模大幅缩减
双减后合规化教培行业供给出清超90%,行业基本完成“筑底”。根据教育部消息,截至2022年2月底,原12.4万个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到9728个,压减率为92.14%,原263个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压缩到34个,压减率为87.07%,“营转非”“备改审”完成率达100%,预收费监管基本实现全覆盖。监管总额超过130亿元,所有省份均已出台政府指导价标准,收费较出台之前平均下降4成以上,25家上市公司均已完成清理整治,不再从事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在学科教培行业供给全面出清的背景下,“双减”政策驱动行业加速完成“筑底”,教育公司已进入全面转型时期。

双减前K12市场规模GAGR维持在15%左右(2020年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增速低),双减后市场规模预计收缩超90%。据多鲸教育研究院数据,2016年以来K12年同比增速维持在15%左右,2019年同比增长近20%、2020年受到外部环境影响仍同比+0.83%至6782亿元,但2021年双减后K12参培率大幅萎缩至5%,人均培训支出压减约50%。

w5.jpg

2.2“AI+教育”模型&应用落地加速,AI Agent重塑行业格局

AI大模型能力持续提升,加速赋能教育硬件和软件。AI大模型打造算力系统,将新变量引入到硬件、软件的全流程生产中,能够实现教育场景中所涉及到的诸如逻辑推理、个性反馈、情感交互等功能。目前许多公司都采用了智能硬件搭载大模型,优化教育智能硬件的功能和使用体验,产品力提升或助力行业爆品出现。

多地政策驱动,加速AI教育在校园落地。北京发布《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打造100所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标杆学校;河南在《关于印发河南省推动“人工智能士”行动计划》中提出、重点发展智能化教育、智能教育管理、智能教育评价等应用场景。政策端发力之下,软硬件需求释放加速教育大模型落地,例如科大讯飞开发的教育大模型已经在超过5万所学校进行试点,覆盖超1400万师生,各地对借力AI提升教育质量形成共识

w6.jpg

AI Agent“五位一体”赋能教育场景,助力教学目标实现。作为一种智能化的辅助工具和交互工具,AI Agent能够通过自然语言交互、知识推理、数据分析等能力,为教师、学生、科研人员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和科研效率,AIAgent 的应用不仅限于教学辅助,它还能够深度参与教育的各个环节从学习资源的智能分发到教育评估的精准分析,为教育生态系统带来全方位的革新。具体来看,AI Agent通过赋能教学内容/方法!环境三要素,助力教学主体实现教学目标。

① 教学内容,AIAgent能够将复杂知识分解为易于理解的模块,并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动态推荐个性化资源,确保内容的精准匹配和实时更新:② 教学方法,AIAgent支持互动式教学,通过语音交互、实时反馈和情境化学习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数据分析帮助教师优化教学策略;③ 教学环境:AI Agent打造智能化学习空间,如虚拟课堂和沉浸式实验室,让学生能够在安全、高效的环境中探索知识。此外,A Agent还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协作,实现了教学的公平性和普惠性,从而推动教育的全面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w7.jpg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PJg4SG01SobiJ1vVYFl5Vg 提取码: 7kiq

如需更多报告,联系13210783845(微信)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15 14:51 , Processed in 0.12984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