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373|回复: 0

AI赋能教育,必须走心,不能只是炫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0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AI逐渐融入教育教学领域,为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机遇。然而,随着 AI在课堂上的广泛应用,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其在教育中的角色和目的,以及传统教学理念和技能在新时代的价值。

AI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活力,成功的融合案例屡见不鲜。如某校在“AI赋能教学”课堂大赛中,老师基于 AI创设人机互动智慧读写课堂,通过 AI创设虚拟人物形象,展开人机互动导入主题,并创设真实语言情境,让学生沉浸式体验生活场景,唤醒学生表达的欲望,激发学生写作的潜能,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还有学校通过本地化部署 AI实时监测学生行为,分析学习数据,助力教师因材施教。这些案例表明,当AI作为教学的得力助手,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时,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

但不可忽视的是,当下也存在为了AI而AI的现象。在一些公开课上,教师过度依赖 AI生成炫酷却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素材,或设置无实质意义的 AI 对话环节。这些做法不仅无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让 AI成为了炫耀科技技能的工具,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无论科技如何进步,传统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始终是教育的基石,不容丢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会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充分体验与思考。在讲述造纸术时,教师让学生亲身体验舂捣纸浆的动作,感受造纸的不易,再用数据展示用纸对森林的消耗,让学生深刻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在讲解大米来之不易时,通过让学生模拟插秧动作,真切体会到粮食的珍贵。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真正实现了知识的内化。

与之相反,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虽大量运用AI,却仍采用灌输式教学,学生只是被动观看,缺乏主动思考与体验。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即便 AI 运用得再娴熟,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AI为教育带来了无限可能,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力工具。但我们要时刻牢记,AI赋能教育的目的是服务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运用 AI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其与传统教学技能和理念有机结合,让技术与教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科技浪潮中坚守教育本质,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让教育在技术的助力下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12 01:39 , Processed in 0.122414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