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18|回复: 0

[航天] 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回国70周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9 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3703863899549319173今年
是钱老回国70周年

让我们怀着崇高敬意

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缅怀钱老

↓↓↓

01

百般阻挠也无法阻挡他回国的脚步

钱学森身上

有无数璀璨的标签

但提起他

许多人最难忘的

却是那一段艰难的回国之路

1935年,钱学森赴美留学

十年后,他成为了世界一流的火箭专家

留学期间的钱学森

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发展

w2.jpg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消息传来

远在美国的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那就是——

祖国需要我,我要回家!

为了回国

他先后辞去在美国的一切职务

然而联邦调查局

却以涉及美国机密文件为由

扣押了他的行李

后来的调查显示

那些被没收查扣的文件

不过是私人书籍、笔记和数学对数表

w3.jpg

39岁时,钱学森

被美国司法部移民归化局非法拘留

被保释出狱后

钱学森开始长达5年的软禁生涯

美国海军部副部长丹尼尔·金贝尔甚至说

“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

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

也不能放他回中国去!”

科学无国界

但科学家有祖国

面对质询

钱学森依然掷地有声地回答:

“我必将效忠中国人民!”

w4.jpg

后来,钱学森用香烟纸

辗转向祖国发出求助信

在祖国的交涉下,他才得以脱身

踏上归国之路

w5.jpg

那一天

美国洛杉矶时报的标题是:

火箭科学家今日返回中国

02

一腔热血 只为报国

“我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着的祖国

今后要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服务”

w6.jpg

1955年刚刚回国的钱学森

安顿好不久就赶往东北考察

陈赓大将问他:

“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

当时的钱学森正憋着一肚子气

斩钉截铁地回答:

“怎么不行?

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

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

w7.jpg

钱学森在发射现场指导

1956年10月

钱学森回国一周年

他受命组建了

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w8.jpg

1960年

中国第一枚自主研制的导弹

“东风1号”发射成功!

1966年10月

55岁的钱学森作为试验总技术负责人

亲眼见证了两弹结合试验的成功

从此,中国的核导弹

终于具备了威慑与实战能力

w9.jpg

钱学森的毅然回国

将中国导弹、原子弹的研发

至少向前推进20年!

在赞誉面前,他说

“成绩归于党,归于集体”

他还曾表示

“人民说我为国家、民族做了点事

就是最高奖赏!”



03

关爱后辈成长 晚年依然牵挂航天事业

除了做出杰出贡献

钱老也十分关心后辈成长

他的精神更是鼓舞着许多年轻人

去攀登科学的更高峰

钱永刚回忆父亲钱学森

曾将获得的中国科学院奖金

捐给了刚刚兴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支持家境困难的同学

学校用这笔捐款

买了一百多把计算尺

w10.jpg

中国科技大学给钱学森的感谢信

而当初拿到计算尺的同学

很多人后来都成了我们国家

最前沿领域的科学家

晚年的钱学森

依然牵挂中国航天事业

在他心中,把中国人送上太空

也是自己三十年砥砺奋进的所愿所盼

w11.jpg

2003年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杨利伟成为第一位造访太空的中国人

回到北京后

他专程到钱学森家中报到

从此直到2009年10月31日

98岁高龄的钱老逝世

每位从太空凯旋的中国航天员

都会来到钱学森家中

向这位中国航天奠基人报告好消息!

w12.jpg

如今

钱老已离去

但他的精神永远闪耀在祖国的天空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奋勇前行

活动预告
为了铭记钱老的功绩,传承他的精神,在2025年中国航天日期间,将举办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回国70周年系列活动。活动将于4月25日上午9:30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正式开启。

推荐阅读

w13.jpg

w14.jpg

w15.jpg

w16.jpg

来源 | 新华社

编辑 | 王舒颖

排版 | 张成鑫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2 08:43 , Processed in 0.122779 second(s), 1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