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39|回复: 0

[一带一路] 关税大战是新冠病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2 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微信文章
关税大战是经济领域的新冠病毒
作者/朱春光
2025.5.2

作者简介: 经济学教授,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实战派企业管理专家,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w1.jpg

笔者将关税大战喻为经济领域的"新冠疫情",其目的是想通俗地说明: 两者具有相似的系统性破坏力、非线性扩散风险和长期后遗症。本文结合实证数据作简要论述。

一、"病毒式"传染:政策干预的连锁反应
关税战的危害首先体现在其自我强化的传染性。如同新冠病毒通过宿主传播,关税壁垒通过全球价值链形成链式反应。
1、企业成本癌变
美国对华加征的25%关税直接导致进口商成本激增,92.4%的成本由美国企业承担,迫使企业通过裁员(损失24.5万就业)、提价(美国家庭收入减少880亿美元)或转移供应链转嫁压力。这种成本传导如同病毒侵入细胞,破坏微观经济单元的正常代谢。
2、价格通胀扩散
关税推高的消费品价格具有棘轮效应。美国钢铝关税导致工具、芯片等中间品价格上涨,最终传导至汽车、电子产品终端市场,形成"通胀螺旋"。美国家庭因关税导致的实际购买力下降相当于隐性消费税,这种价格病毒可穿透货币政策防线。
3、报复性传播变异
单边关税触发他国反制,形成"关税变异株"。中国对美大豆、汽车加征关税使美国农业出口下降37%,而欧盟对哈雷摩托的报复性关税直接导致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失。这种"以毒攻毒"策略加速全球贸易体系变异,WTO数据显示2018年后全球贸易限制措施增长400%。

w2.jpg

二、"免疫系统"瘫痪:全球治理机制失效
关税战对经济治理体系的破坏堪比新冠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
1、多边机制失能
WTO争端解决机制因美国阻挠法官任命而瘫痪,导致2018年后累计53起关税争端无法仲裁。这类似于免疫系统T细胞被抑制,使得"病毒"在无制约环境下扩散。
2、规则共识瓦解
美国单方面撕毁TPP、威胁退出WTO,动摇自由贸易基石。全球平均关税水平回升至1945年水平,多边贸易规则出现"细胞因子风暴"式过度反应。
3、企业预期紊乱
美联储调查显示,83%企业因关税不确定性推迟投资,这种"经济神经紊乱"导致2018-2020年全球FDI下降34%。企业如同失去方向感的免疫细胞,在政策迷雾中盲目调整供应链。

w3.jpg

三、"长期后遗症":经济系统的器质性损伤
关税战的深层危害在于造成不可逆的结构性创伤。
1、产业链纤维化
汽车业因美欧关税被迫缩短供应链,墨西哥对美汽车零部件出口下降19%,全球价值链长度缩短导致生产效率永久性损失。这种"组织纤维化"使经济系统丧失弹性。
2、技术生态坏死
美国对华为的芯片禁令导致全球5G研发进度延迟2-3年,技术标准分裂形成"数字柏林墙"。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2018年后中美联合专利申请量下降40%,创新网络出现缺血性坏死。
3、增长潜力衰竭
贸易战使美国GDP潜在增速下降0.5-0.8个百分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年均损失0.3%。这种"经济器官衰竭"在关税取消后仍持续存在,如同新冠肺炎患者的肺纤维化后遗症。

w4.jpg

四、"救治副作用":政策干预的悖论
应对关税战的政策工具本身可能成为新毒株。
1、财政抗生素耐药
美国为补偿农民损失发放280亿美元补贴,这种"抗生素滥用"扭曲市场信号,催生寻租行为。2020年农业补贴占联邦财政支出比重较2017年翻倍,形成政策依赖型畸形产业。
2、货币激素疗法失效
美联储降息未能抵消关税对企业的成本冲击,显示企业融资成本下降0.5%但关税成本上升7.2%,形成"流动性陷阱"。
3、产业疫苗变异
各国推动产业链本土化反而降低效率,美国半导体自给率每提高10%,芯片成本上升18%,这种"人工免疫"削弱全球经济抗体。

关税大战是人为制造的新冠病毒,其传播依赖政策选择,停损取决于政治智慧,贸易保护主义比新冠病毒更无药可救。唯有摒弃将关税作为政治武器的"病毒武器化"思维,才能避免世界经济陷入低免疫状态。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2 14:26 , Processed in 0.085714 second(s), 1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