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54|回复: 0

[欧美剧] Netflix新剧拍午夜北平奇案,姜文主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2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微信文章


网飞(Netflix)即将拍一部民国题材的大戏——《午夜北平》(Midnight in Peking)。

这个故事你可能已经看过一点线索了——姜文的电影《邪不压正》开头没有展开的民国奇案“帕梅拉事件”。

而且,这个电视剧将由姜文演主角——一个“中国版的福尔摩斯”。

消息传出,很多人都表示很期待:

“你给我翻译翻译!什么TM的叫惊喜!”

这不仅是因为姜文主演的缘故,

更因为这个案件,具有戏剧性所需的一切元素:

青春未艾的少女、极端残忍的谋杀手段、政权之间的势力博弈,以及极其特殊的时代节点……

转载自公号“奇遇电影”(cinematik)

这个消息不是谁,正是原著英国作家保罗·法兰奇近日向媒体透露的:


现在我们是朋友(指姜文),而且可以透露一下:之后我们要一起做一个电视剧,由NETFLIX制作,就是《午夜北平》的故事,姜文会来演韩世清。

……据说姜文现在每天花三个小时在练习英文,可以看出他对于海外市场的重视……(source:澎湃新闻)




▲英国作家保罗·法兰奇(Paul French)

法兰奇同名的历史非虚构《午夜北平》出版于2011年,以一桩民国神秘的谋杀事件为题材,出版后大受好评迅速登上畅销书榜,还获得包括爱伦·坡奖在内的多个非虚构文学奖。



法兰奇还第一次向公众承认了,姜文在拍《邪不压正》时引用和改编了这本书的部分情节:


后来在北京,他约我吃晚饭,跟我说他想在电影里借用一些书中的情节,问我是否可以?我毫不犹疑地就答应了,因为我很喜欢姜文的电影。(source:澎湃新闻)


法兰奇所指的「书中的情节」,就是《邪不压正》里没展开的这一段,在电影中,还特别提过两次。



▲一遍



▲两遍

这个案子,就是一起悬而未破的民国奇案——帕梅拉事件。

这一次,网飞要改编这桩尘封多年的离奇谋杀案,也为我们拨开了笼罩在1930年代北平上空的历史阴霾。

1

先科普一下这桩奇案的背景。

1928年,北伐战争后,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北京遂改名「北平」;1937年,「七七事变」,北平被日军占领,又改称北京。

这称「北平」的十年,是限定版的北京,也是张北海所说的「金粉十年」。



▲1907年的北京老照片

张北海是《邪不压正》原著《侠隐》的作者,出生于30年代北平的上流阶层。他出生时,冯玉祥(国民党一级上将,西北军领袖)还送给他父亲一个银质的Omega怀表,他从小上的就是美国学校。

在他的童年记忆里,在北平度过的时光是相当美好的:

「我觉得一直到今天,中国本土没有出现过那么美好的一个时间……因为有钱人可以享尽福,没钱人也可以过一个清平的日子。」





▲《邪不压正》里美好的北平

「金粉十年」的「金粉」,是特权阶层撒下的,给张北海记忆里的昨日北京,蒙上一层美颜滤镜。

另一边厢,在老舍笔下,我们看到了北平的另一个切面。

那个北平,有卖力干活却一再遭受生活的重挫,日渐堕落的祥子、凶悍丑恶的虎妞,还有卖身养活一家人,最后上吊自杀的小福子……



▲老北京街道上的人力车夫

据估算,2、30年代的北平市人口约为160万,有26%的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而人力车夫数量超过10万。

张北海与老舍看到的,都是最真实的北平,只不过这座复杂庞大的古都,在不同的人群面前,展示的是截然不同的面貌。



▲老北京剪影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成了随人掐捏的软蛋。各国使臣纷纷高傲地入驻北京东交民巷,形成了洋人聚居的使馆区。

在那里,洋人们筑起家乡风格的建筑,开设起德国医院、法国邮局、日本银行……使馆之间,夜总会、百货商场和大饭店鳞次栉比,毫不费力就能买到香水、罐头食品、咖啡等时髦商品。



▲以前的使馆区

夜幕降临,夜总会里满是穿着正装礼服的洋人,啜饮着威士忌与各式鸡尾酒,伴着意大利乐队演奏的华尔兹舞曲翩翩起舞;

到了周末,他们套上户外服,到西山赛赛马,打打猎,再开个香槟酒会。

《侠隐》中那位外国记者罗便丞也感叹道:「这个时候,有钱有闲,住在北平,可真舒服……」



▲现在东交民巷的西式建筑

这群飞扬跋扈的洋人,无疑认为他们在中国是享有神圣的特权的。

一名美国记者拉莫特,记录下1916年她在北京生活时的见闻:

「在这儿的每一个外国人,所有的外国人都在嘲笑中国,取笑她的软弱、腐败的政府,她的迟钝和无奈,然后想想从她身上获得什么是对自己有益的。」



▲《邪不压正》里,使馆区内的夜总会场面

古老而落后的中国,是一块油水丰足的肥猪肉,洋人用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之后,便开启了贪婪的掠夺与剥削,争先恐后地将中国分食殆尽。

即使在使馆区高墙之内,各国势力也在暗暗较劲,互相牵制,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正如拉莫特所说,「北京的外交是一场伟大的无声的战场,在其表面是东方礼貌、温和的政治礼遇,但是其下却是纷争得如沸腾的大海。」



▲1930年代,北平使馆区内宽阔的街道,以及比人力车豪华很多的驴车

而与使馆区不过一墙之隔的地方,北平的黑市正在呼出它邪恶的气息。

这里遍布妓院、鸦片馆、低级酒吧、廉价旅馆,聚集了逃避欧美经济萧条的流浪汉、十月革命后无国可归的白俄、从日军占据的伪满洲国流落下来的东北难民,还有各式讨生活的穷人。

那里是犯罪与阴谋的温床,堕落且肮脏的「恶土」。



▲老北平地图,原谅我丑丑的图注

这两个迥然相异的世界毗邻而生,表面上河水不犯井水,私底下却暗流涌动。

直到1937年,一起震惊北平的谋杀案,让这两个世界在光天白日之下迎面相撞,邪恶的阴谋也终于浮出水面。

这便是帕梅拉事件。

2



1937年1月8日清晨,北京大爷老常像平时那样,起了个大早,提着鸟笼,带着自己心爱的八哥沿着城墙边遛弯儿。

走到狐狸塔(东便门角楼)底下时,他猛然看见一具金发女尸以奇特的姿势躺在地上。

那便是19岁的帕梅拉。



▲帕梅拉19岁的留影

帕梅拉是一名退休英国外交官的养女。她父亲沃纳来中国多年,即使在北平的「中国通」之间,也是资历最老的。

沃纳在北京、广东、天津、澳门都担任过外交领事,会说好几种中国方言,他还是一个研究中国神话的汉学家,经常到北京大学开讲座。

有着这样一个老学究父亲,帕梅拉却长成了北平最野的女孩。



▲李天然的爸爸也是个中国通,普通话溜得很,歇后语随口拈来

帕梅拉有一双令人过目不忘的灰眼睛,性格很叛逆,上学的时候老是和老师顶嘴,被两所学校劝退过。

老父亲没辙了,只好把15岁的宝贝女儿送到寄宿制的天津文法学校去。

在天津,帕梅拉规矩了不少,没闹出什么麻烦,还交了一个帅气的运动员男友,两人在学校里形影不离。



▲青春貌美的帕梅拉

1936年底,她回北平过圣诞节和新年。

帕梅拉回北平的消息传出去后,盔甲厂胡同家里的电话就一直响个不停,不断有小伙子约她出去溜冰、喝茶、跳舞、聚会。

帕梅拉性格开朗,是个受欢迎的女孩儿。初入社交场的她追求者不少,有一个还从天津追到了北平;还有一个找上门,被帕梅拉那老古板父亲用拐杖打得鼻子流了血。



▲现在的盔甲厂胡同

直到1月8日那个清晨,帕梅拉躺在地上,完全失去了生气。

她衣衫不整,身上覆盖着一层白霜。身上满是殴打、切割和砍剁的痕迹,脸部也被毁坏得难以辨认,闻讯赶来的北平警察局的韩队长,最后凭借那独特的灰色瞳仁确认了死者的身份。

那是北平最寒冷的一天。



▲老照片中的狐狸塔



▲李天然坐着火车刚抵达北平,窗外就是狐狸塔

而尸检结果,更让人感到震惊和难以置信。

帕梅拉的颅骨遭到重击,这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此外,她的喉咙被割开,气管完全断裂;右臂也几乎被完全砍断,刀口很整齐;更可怕的是,她的胸腔被整个扒开,心脏、膀胱、肝脏和肾脏全被掏走了。



帕梅拉所有的肋骨,每边六根,都被向外扯断——从外往里把肋骨打断不难,只需要一拳重击就能做到,但把肋骨往外扯断,则需要近乎野蛮的力气。

更别提那遍布全身的、狂乱的割伤和刺伤,每个伤口的长度和深度都不同,毫无章法可言。

这简直是疯子所为。

尸检后,医生们得出如此结论。

3



在那个军阀混战的乱世,如果一个中国穷人死了,可能只会打发给家属草草掩埋。

可是,这次死的是外国人,而且还是英国外交官的女儿。不仅北平的警察局严阵以待,使馆区也在向警局施压,催促他们尽快破案。

中国沿海的各大报纸也纷纷打出头条标题:「前英国领事之女暴死,遭受严重残害」。



▲当时的媒体报道

但是,调查帕梅拉之死的过程,远不止那么简单。

由于牵涉广泛,这起谋杀案竟然成了各方势力博弈的战场。

中国警察、国外探长、各国大使馆、法官、校长、目击者……案件中的每一个人似乎都心怀鬼胎,总有这样那样的实情需要隐瞒,总有这国那国的面子需要维护。

帕梅拉之死就像一个浮标,一拉,就牵扯出一个巨大的黑色网络,制度的腐败、丑恶的嘴脸统统现出原形。



▲1911年北京各国使臣的合影

首先来看看中方。

韩世清是北平公安局东南分局的局长(就是姜文即将饰演的角色),也是声名远扬的警探,被誉为「中国的福尔摩斯」。他是这起案件的中方负责人。

在帕梅拉被杀后,有人看到一个洋车夫在狐狸塔附近清洗一个带血的垫子。于是,韩队长把车夫抓回来询问,下面是韩队长的报告:

「那晚他(车夫)拉了一个很晚的客人,一个在黑市酒吧里打过架的外国人,就是他把血留在了坐垫上,垫子脏了没人会坐他的车的。」

韩队长还对协助调查的外国警长说:这条线索没什么用,忘了它吧。



▲姜文将出演韩世清一角,据说他每天花三小时练习英文

然而,事实证明,这条线索正是破案的关键。

洋车夫被抓去被韩队长单独询问时,他其实说的是:他从黑市的妓院拉了三个外国人,两个男人架着一个金发女孩,女孩的脸被白布盖住了,血是女孩留下的。

没错,韩队长说谎了。

他隐瞒了案件的重要证据,捏造了洋车夫的证词,这直接导致了案件无法侦破,真凶逍遥法外。

至于韩队长为什么说谎,至今仍是一个谜。



▲《邪不压正》,廖凡饰演的警察局长在枪毙犯人

再来看看外方。

按照惯例,英国使团要指定一名使者,来全程监督中国警方的办案过程。这位使者,就是天津的英国租界的警务处长、前苏格兰场警探——丹尼斯总督察。

这位外国使者的调查权仅限于使馆区内,使馆区外,则是韩队长的天地。丹尼斯督察无法下令逮捕嫌疑犯,也无权质询证人,就像戴着镣铐跳舞,处处受阻。



▲右边就是丹尼斯督察

北平警方对黑市进行地毯式搜索时,抓到了一个外国流氓,叫平夫德,他那位于黑市的廉价小房间,沾满了血迹。

顺着平夫德,又牵扯出一个美国牙医普任迪斯。

普任迪斯表面风光,有一份体面的职业,私底下却经常在使馆区的公寓里举办裸体舞会,周末还定期在西山开设「天体营」。



▲《邪不压正》里也有影射

所谓「天体」,即「天生之体」,起源于古希腊文明,认为人体是大自然最美的事物,倡导衣服脱掉,复返自然。

在普任迪斯创办的西山天体营里,洋人们一丝不挂,野餐、打网球、游泳……到了晚上,你懂的。

北平警察也奈这群洋人不何,毕竟,他们也没有犯法。



▲1930年代的北平景山

直觉告诉丹尼斯督察,天体营与帕梅拉,两者之间一定有什么联系。

而正在这个破案的关键时期,丹尼斯督察却被天津的领事馆紧急召回,尽管觉得奇怪,他还是无奈地踏上回天津的火车。

回天津后,与领事的一席谈话,让丹尼斯终于明白了个中缘由:天津文法学校的校长曾经骚扰过帕梅拉,为了不让丑闻败露,他要求警察停止对天津文法学校的调查。



▲在天津文法学校上学的帕梅拉,前排左一

这个荒谬的召回理由让丹尼斯火冒三丈,当他再次回到北平时,美国牙医的线索早已断了,案件再次走进了死胡同。

4

还没等到水落石出,帕梅拉案件很快就被历史的炮火声掩埋。

1937年7月7日,帕梅拉死后半年,日军的大炮轰开了北平的城门,「第二次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卢沟桥事变

同年12月,日军又攻占了南京,实施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约30万人遇害。

有句话说,「一个人的死亡是一场悲剧,数百万人的死亡则是一个统计数字。」

国破家亡,身世飘摇。再没有人记得那个惨死在狐狸塔下的外国少女,毕竟,与数十万人比起来,一个少女的生命似乎不值一提,也再没有人关心真凶是谁。

除了帕梅拉的父亲。



▲沃纳在帕梅拉死后的留影

北平沦陷后,警方放弃了对帕梅拉案件的调查。只有老父亲沃纳抱着渺茫的希望,孜孜不倦地寻找线索、搜集证据。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年的抽丝剥茧,沃纳终于查出了真凶,却因战时混乱的政局,案件再也没法开庭审查,真相就此一直掩埋至今。

*(真凶已经在上文出现过,各位读者不妨猜一猜是谁,就不剧透了。)



▲帕梅拉父亲沃纳调查案件留下的手稿

时过境迁,这个案件又被挖出来,重新回到大众面前。

Netflix选择将这个故事改编成电视剧,无疑也是看中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以及那个年代北平的独特气质:数十万人的逝去,固然值得铭记,但个体的死亡,难道就不值得述说了吗?

原著法兰奇对此剧更是充满期待:「关于《午夜北平》的电视剧版,我还是希望更加注重破案、推理这些层面,而不是凶杀、暴力,就好像是一个发生在中国的福尔摩斯探案集。」



豆瓣用户@ls 上传的海报

转载自公号“奇遇电影”(cinematik)

这个号料很足,推荐大家关注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4 07:50 , Processed in 0.055599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