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62|回复: 0

[一带一路] 关税战背后的战略逻辑——读《中国的选择:中美博弈与战略抉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2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近期,美国发起的关税大战引发全球瞩目,然而普通读者对其背后深层动机却了解不多。本书作者作为新加坡前驻联合国代表,对地缘政治与经济格局有着深刻洞察。这部写于数年前的著作,如今重读,还是能从时间维度揭示当下美国发起关税战的历史逻辑与现实动因。

美国的战略困境维持全球主导地位还是 改善国民福祉 这是美国面临的核心抉择。作者指出,美国对华发起地缘政治竞争的根本动因,在于对 失去全球第一的恐惧。尽管过去数十年美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但国内底层 50% 民众的实际生活水平不升反降,阶层流动通道日益狭窄。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将大量资源投入军事霸权维系 —— 频繁介入地区冲突、扩大海外驻军,却忽视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改善。理性的执政逻辑本应是聚焦民生、深化国际合作,而非通过打压他国维系霸权幻想。然而,美国的战略选择正滑向后者。

关税战背后的决策困境作者尖锐指出,特朗普政府启动首轮关税制裁时,并未制定深思熟虑的战略框架。美方误以为加征关税能迫使中国立即屈服,甚至要求 单方面禁止中国报复”—— ,这是一种强盗逻辑,这种充满霸权思维的谈判条款,暴露了其对中国近代史的无知。历史早已证明,任何试图通过外部压力迫使中国屈服的企图都注定失败。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一系列单边主义操作(如频繁退群毁约)正大幅削弱全球对其治理体系的信任。特朗普政府任期内,美国国际威望的降幅超过历任政府,折射出其战略决策的非理性特征。

中美战略文化的根本差异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战略克制。中华文明自孔子时代便孕育出非攻理念,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民间俗语,折射出对武力的审慎态度。从秦朝统一至今两千余年,中国极少主动发起对外侵略战争 —— 40 年未卷入大规模战争、未越境使用武力的记录,正是这种文化基因的现实印证。美国则以 普世价值输出者自居,认为其价值观具有全球适用性。这种思维差异导致美方对中国产生战略误判:将中国的防御性国防政策曲解为 扩张野心,却对自身军工复合体推动的军备竞赛视而不见。这也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回看美国历史,会发现近几十年,美国以各种方式介入区域局部战争中,或直接参与,或以武器或资金支持,作者认为,很多距离本土很远的区域冲突,参与其中并不能给美国带来太多利益,但是他们还是宁愿花大量的资金用于支持战争,而不是改善人民福祉。这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美国转型的利益绑架:美国支持区域战争的背后,是有资本在其中主导。资本通过战胜获利,这在美国发展历史上屡见不鲜。战略决策被资本绑架,资本影响国家战略决策,牺牲的是人民的利益。在中美地缘竞争中,美国正展现出类似冷战时期苏联的决策特征:僵化、教条、依赖路径惯性。以军费开支为例,美国已拥有足以摧毁中国多次的核武库,却仍在持续增加国防预算。这种非理性行为的根源,在于军工复合体与政治体系的深度捆绑—— 国防承包商通过在关键选区布局制造工厂,将武器采购决策异化为 保住地方就业的政治交易。鹰派智库凭借军工资本的资金支持主导舆论,而理性评估声音则因资源匮乏被边缘化。这种制度性缺陷,使得美国难以从 军事优先转向 科技与民生优先的战略轨道。

发展成果的检验:过去 30 年,中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生改善,而美国成为发达国家中唯一底层收入下降的国家。但西方对中国的认知仍存在严重偏差:以 西式民主标准否定中国治理模式,却忽视 14 亿中国人更重视社会和谐与发展实效的现实。数据显示,在 民众对政府信任度排名中,中国以 84% 位列全球第一,美国仅 33% 排名第十五。更值得深思的是,美国正陷入 金钱政治的制度性腐败 —— 最高法院将政治献金合法化,使得政策决策日益偏离 一人一票的民主本质,演变为 金钱主导的贵族统治。当第三世界国家将权钱交易视为非法时,美国却将其包装为 民主程序,这种认知悖论加剧了其战略困境。

作者提出,中美地缘竞争既不可避免,也可以避免与中美之间有着五个不矛盾,第一,两国的根本利益不矛盾。这两个社会的根本国家利益都是改善国民的福祉。第二,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美国和中国之间也根本不矛盾。如果气候变化使地球变得越来越不适合居住,那么美国和中国公民将成为同一条沉船上的旅客。第三,美国和中国在意识形态领域不存在矛盾。中国的社会主义不会对美国造成威胁。相反,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成功与竞争力才是真正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美国思想家应该把焦点放在确保美国经济和社会的成功与竞争力上。第四,更令人惊讶的是,美国和中国的文明之间也不存在矛盾。第五,美国和中国之间似乎存在根本性矛盾的一个领域就是价值观,尤其是政治价值观。

作者强调,中国领导人更擅长与多元世界共处,因其不要求他国复制自身模式;而美国若不能摆脱美德假设的心理定式 —— 即自认为 天赋使命、独一无二”—— 将难以走出战略迷思。《中国的选择》以冷峻笔触揭示了中美博弈的本质:这不仅是经济实力的较量,更是战略思维的对决 —— 一方试图以霸权维系旧秩序,另一方探索以共赢构建新格局。作者的警示发人深省:当美国沉迷于 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怀旧叙事时,中国正以 不称霸、不扩张的文明定力,践行着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东方智慧。历史终将证明,真正的大国崛起不是军事霸权的堆砌,而是文明包容性的胜利。在关税战的硝烟背后,这场攸关 21 世纪全球秩序的博弈,或许正孕育着超越零和逻辑的新可能。
    中国的选择:中美博弈与战略抉择马凯硕2021年9月出版中信出版社68 元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5 20:29 , Processed in 0.084726 second(s), 1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