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17|回复: 0

[一带一路] 关税背后的不确定性:贸易战的蝴蝶效应正在撕裂全球经济@_@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6 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微信文章
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一波三折。贸易政策反复升级,从2018年起美国不断扩大加征清单,中国也多次推出对等关税。简要回顾主要节点:2018年7月,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引发中方反制 。此后关税不断升级,直到2020年1月签署“第一阶段”协议,双方才暂缓部分加税 。进入拜登时代,美国依然对华维持高额关税,甚至瞄准高科技和新能源领域:2024年9月,美国宣布将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对太阳能电池加征50%关税。最新一轮关税飓风发生在2025年4月,美国提出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高达104%的税率(基准税+附加税并举,包括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等),综合税率达到145%,中国也宣布从4月9日起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频繁多变的政策节奏,让从业者疲于应对。
w1.jpg
关注观海话运喵,关注观海话运谢谢喵

一、断货、涨价与空货架:民生危机的倒计时

5月初,美国加州洛杉矶港的执行董事吉恩·塞罗卡发出预警:下周到港的集装箱将骤减5万个,港口吞吐量暴跌35%。这背后是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45%关税政策生效后,进口商恐慌性抢运后的“断崖式下跌

零售业的“空货架恐慌”

  沃尔玛、塔吉特等零售商已向白宫发出警告:5月中旬后,服饰、小家电、返校季商品可能出现断供,货架将“空空如也”。一家84年历史的美国节日装饰品供应商透露,250个中国制造的集装箱仍在港口滞留,圣诞季商品可能无法按时上架。

- 物价翻倍:从T恤到Tesla

  一件10美元的TemuT恤因关税涨至30美元,跨境电商包裹清关时间翻倍;特斯拉因中国产电池关税被迫推迟墨西哥建厂计划,电动车价格或将飙升。彭博社统计显示,美国企业每月因关税损失30亿美元,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5.8%。

w2.jpg

案例直击:一位美国网友在社交媒体晒出购物车对比图——同一款中国产吸尘器,4月售价99美元,5月涨至229美元,标签是“关税税单”。

二、供应链的“多米诺骨牌”:全球贸易陷入瘫痪

关税不仅是中美问题,更触发了全球产业链的连锁反应:

- 12艘货轮取消航线,运力崩盘 ,4月,12艘原定5月抵达洛杉矶港的中国货轮取消航行,航运公司被迫压缩航班,物流时效从30天延长至60天。

- 替代产地“接不住”中国产能  越南、印度工厂因原材料依赖中国,产能仅能填补20%缺口,美国零售商转向库存积压的“圣诞尾货”,甚至考虑用二手商品充数。

- 港口与卡车司机的“冰火两重天” 洛杉矶港从“百年最忙”跌入萧条,卡车司机收入锐减30%;而宁波舟山港因巴西大豆进口激增48%,呈现“东边不亮西边亮”的诡异格局。

若中美僵局持续,2025年全球贸易额可能萎缩3%,损失达2.8万亿美元。

三、企业的生死博弈:转型、撤离与“带血生存”

面对不确定性,企业被迫在夹缝中寻找出路:

- 中国电商的“闪电战” ,Temu暂停中国直发,转向美国本土仓,物流成本暴涨50%,但咬牙坚持“低价策略”;Shein加速自动化分拣,用效率对冲关税压力。

- 美国中小企业的“绝望选择”,堪萨斯州蜡烛供应商吉姆·格森考虑裁员20%,并借贷数百万美元采购高价替代品,“我们可能撑不到圣诞节”。

- 跨国巨头的“去中国化”困局 ,苹果试图将iPhone生产线迁至印度,却因当地供应链薄弱导致良品率仅50%,库克坦言“至少需要5年”。

数据触目惊心:2025年一季度,美国GDP环比萎缩0.3%,制造业回流计划几近停滞;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却逆势增长12%。

w3.jpg
行业典型影响
        •纺织服装:美国是中国纺织服装最大的出口市场,2024年对美出口额达509.6亿美元,占中国纺服出口总额的16.9%。一位服装供应商表示,公司订单中约一半直接出口美国,另一些给欧洲品牌的服装也有很大比例销往美国。因此,美国对中国和欧洲同时加征关税,都对其业务造成“很大影响”。关税的不确定使得服装厂商无法按之前的节奏进货与生产,不少中小厂甚至暂缓了接单。值得一提的是,跨境电商小额包裹的免税优势即将取消,这也令一些外贸工厂在窗口期迎来“爆单”——赶在美国新政之前大量备货 。
        •家电电子:中国家电和电子企业同样深受波及。为了避开高关税,海尔、海信等企业已准备从印度工厂向美国出口商品 。另一边,苹果等消费电子巨头正在准备应对策略。苹果被指要将产线转往印度,但分析人士警告:苹果供应链与中国高度捆绑,强行迁出势必大幅推高成本。还有报告披露,苹果曾紧急从印度空运iPhone备货,美国消费者争相抢购低价货 ,形成了短期内的消费高潮。
        •半导体和新能源:关税也针对高科技和新能源领域。2025年初,美国宣布对中国进口半导体、电动车等关键产品加税,中国亦立即宣布对美国同类产品征收34%关税 。更有分析指出,中国对7类重稀土实施出口管控,正是瞄准美国新能源和半导体产业的原料供应链。这些行业虽然目前进口占比不高,但一旦供应链受到冲击,其成本上涨将间接推高相关产品价格。
        •农产品:农产品往往是贸易战中的主要筹码。中国对美国大豆、玉米、猪肉等加征关税后,国内相关品类供应出现结构性调整——美国农产品大量被欧洲或南美等国替代,中国生猪生产也随之加快恢复,进口依存度下降。从消费者角度看,短期内常见食品(如大豆油、玉米等)价格会有所抬升;长期来看,供应链重构的成本往往在食品价格中得到体现。
四、谈判桌上的“烟雾弹”:为何不确定性愈演愈烈?

特朗普政府一边释放谈判信号,一边加码施压,试图用“边打边谈”策略逼迫中方让步,却适得其反:

取消小额豁免”的双刃剑

5月2日,美国终止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导致海关瘫痪、消费者抗议,76个品牌联名抵制。

- 中方的“评估”与反制

  中国商务部以“正在评估美方诚意”冷处理,同时通过RCEP深化与东盟合作,用多元化市场对冲风险。

全球资本用脚投票

  5月2日,中方释放谈判信号后,恒生科技指数单日暴涨3%,离岸人民币升值600基点;而美国零售股集体下挫,资本正在逃离不确定性。

历史镜鉴:2018年特朗普对华加税25%,洛杉矶港全年货运量暴跌16%;而2025年的关税幅度是当年的5.8倍,波及面更广。

w4.jpg

总体来看,如果关税高企但保持稳定,企业至少可以有相对可预见的计划和对策;而关税反复无常时,才是真正的成本陷阱。一个供应商的体会很传神:“当税率是34%时大家都担心,不到两周涨到125%后反而麻木了” 。这句话揭示了关键:只要变化不断,企业就只能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相反,面对固定的高税率,大多数企业都会选择把成本转嫁出去——正如业内人士所说,“唯一的办法就是涨价” 。换言之,在明确的高关税面前,企业可以相对平静地调整策略;而在可能随时变动的税率阴影下,每一次决策都伴随巨大的风险和隐性支出(如囤货资金、临时物流费、过剩产能等)。关税本身是显性成本,而这种不确定性造成的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才是最难承受的隐性负担。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7 09:46 , Processed in 0.084302 second(s), 1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