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74|回复: 0

[一带一路] 美国对关键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生效 美媒锐评称此举或将永远改变美国汽车产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7 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微信文章



哈喽,兄弟们!今天咱聊个热乎的话题。

最近美国那边又搞事情了。5月3号,美国正式对关键汽车零部件加征25%的关税!这消息一出来,整个汽车圈都炸锅了。CNN甚至放出狠话,说这一举动可能会永远改变美国的汽车产业!不是我危言耸听啊,这波操作确实有点大。

先简单说说啥情况。以前美国政府只对进口整车加关税,国内造的车基本没啥事。但这次不一样了,直接对零部件下手!你们知道吗?美国自己估计,2024年他们生产的1000万辆车里面,没有一辆是不用进口零部件的。没有一辆!这啥意思?就是说所有美国车都得加钱了。

啧啧啧,这招真是够狠的。
这关税到底能整出啥事?

简单说——贵了!

CNN分析过,汽车行业可能要面临几百亿美元的新成本。虽说美国政府计划给点补偿,但算下来每辆车平均还得多花4000美元。这钱最后肯定是咱们消费者买单啊!

w1.jpg

不光新车要涨价,修车保养也得多掏钱。考克斯汽车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直接说了,这波零部件关税比整车关税影响更大,几乎所有美国人都得跟着遭殃。

这事儿还真不是开玩笑的。你想啊,咱们买车已经够贵了,现在修车保养也要涨,这不是要把人往死里整吗?

长远来看,这关税还会让整个行业洗牌。车企肯定不干等着被宰的事,肯定会找其他供应商或者调整生产策略。这么一折腾,整个产业链都得重组——真的可能要"永远改变"啊!
这关税能避开吗?

理论上是有可能的。《美加墨协定》规定,只要零部件75%产自北美,就可以免税。

听着挺美的对吧?但实际操作...

美国大学的杜波依斯教授直接说了:几乎没有哪款车能达到这个标准。

w2.jpg

更麻烦的是,怎么判断零件是不是"国产"的?比如墨西哥是美国最大的零部件进口国,但它出口的大部分零件都不符合免税标准。这不是为难人嘛!

所以别看有豁免政策,实际上绝大多数车企还是得乖乖交税。真是上头!
美国政府准备怎么救场?

看到汽车业要炸锅了,美国政府4月底紧急宣布了个补偿计划。

第一年退还相当于汽车价格3.75%的零部件关税,第二年降到2.5%,第三年就彻底取消补偿了。

算盘打得挺精的。但兄弟们想想,25%的关税才补偿3.75%,这不还是净亏21.25%吗?

这补偿说实话,就是个安慰剂。

最终的成本肯定还是大幅增加,消费者还得自己掏腰包。玩这种文字游戏,真以为大家看不出来啊?

w3.jpg

这事会对市场造成啥影响?

首先,车价肯定得涨。没得商量的事。

其次,美国国内的零部件厂商可能会支棱起来。毕竟进口的贵了,本土的就有竞争力了。

但问题是,美国自己能造的零部件有限啊!短期内根本无法满足需求。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吗?

再说修车的问题。现在美国人修车已经够贵了,零部件涨价后,有些老车主可能宁愿不修了,直接换新车。这对二手车市场又是一记重拳。

最让人担心的是,如果其他国家也跟着报复性加税,那就真成"油老虎"了,开车的成本会飙升到天上去!
这政策到底图啥?

表面上看是为了保护美国的制造业和就业。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更像是一种政治姿态。

实际效果嘛,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因为汽车产业链是全球化的,硬要切割,反而可能伤害美国自己的汽车产业竞争力。最后美国的车企要么提价(伤害消费者),要么降低利润(伤害股东),两头不是人。

这就像是一个人为了证明自己能跑得快,先给自己脚上绑了个铅球。有意思吗?真是打脸!
这事给咱们啥启示?

说实话,看了美国这波操作,我觉得全球汽车产业链可能要重构了。

以前大家都觉得全球化是大趋势,现在看来,区域化生产和本土化供应链才是王道。谁能建立起完整的本土供应链,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w4.jpg

这也提醒我们,选车的时候要更加关注车企的供应链稳定性。那些全球采购的车企,未来可能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和供应风险。

关注产业链变化,可能比关注车子本身更重要。这话有点绕,但真的是这样。
总结一下

美国这25%的零部件关税,表面上看是经济措施,实际上是在重塑整个汽车产业。

对美国消费者来说是坏消息,车子买不起了,修不起了。
对美国车企来说是个灾难,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
对全球供应链来说是个信号,区域化、本土化成为新趋势。

我个人认为,这政策短期内会造成混乱,长期看可能真的会"永远改变"美国汽车产业——但未必是朝好的方向变。

兄弟们,你们觉得这波关税操作到底是明智之举还是自废武功?如果你在美国,面对即将上涨的车价,你会怎么选择?留言区告诉我吧!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w5.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8 11:34 , Processed in 0.084179 second(s), 1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