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43|回复: 0

[一带一路] 美关税政策冲击本土车企:福特预计7月涨价 通用汽车盈利预期下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9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作者:微信文章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w1.jpg

w2.jpg

点击蓝字,关注我



关税重拳下的美系巨轮:自家人打自家脸?

车友们,今天咱不聊那些"超跑梦"和"操控拉满"的话题,而是来谈点儿更扎心的事——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正在重击美国本土车企的胸口。

福特和通用,这两艘美系汽车工业的"航母",正面临着不得不涨价的尴尬境地。

w4.jpg

福特已经官宣7月份要提价,通用旗下的别克甚至被分析师们判了"生存危机"。

想想看,美国制造的象征,却因为美国自己的政策而陷入困境?

这波操作,连方向盘都笑歪了!

全球供应链高度整合的今天,所谓"100%美国制造"早已成为神话。

那么问题来了:这场关税风暴下,美系车企的"生存之道"究竟在哪里?

1

关税政策:自家人打自家脸的"套娃游戏"

看看这波骚操作!美国政府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征收关税,本意是保护美国制造业,结果却把福特和通用这两大本土车企推上了涨价的不归路。这就像你家门口修了道减速带,结果每天回家自己都得硬颠一下!

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福特明确表示,如果关税政策持续,7月份美国市场的福特车型就要涨价了。

这消息一出,不知道多少美国消费者的钱包瑟瑟发抖。

哎,买国产车支持本土制造,结果还是逃不过涨价的命运,这波"爱国税"收得是不是有点儿秀?

车圈有句老话:"全球化的汽车产业,早已是一条绑在一起的利益链。

"现在的汽车生产,零部件可能要辗转多个国家,经过无数次跨境运输才能最终组装成车。

分析师直言不讳:即使是福特、通用这样的美国制造商,能做到"100%美国制造"的车型少之又少。

这不是打自己的脸是什么?

关税政策就像给发动机里加了沙子,表面上是为了保护美国制造业,实际上却让整个发动机运转不顺。

美国车企如今面临的不只是成本上升的问题,更是全球供应链重构的挑战。

想象一下,一辆车的发动机来自墨西哥,变速箱来自日本,车载系统来自德国......这么复杂的供应网络,你一纸关税政策就想切断?

这操作,太天真了吧!

2

通用汽车:别克品牌的"生死时速"

通用汽车这次可真是"躺枪"中的战斗机!要知道,别克作为通用旗下的重要品牌,在美国市场最受欢迎的三款车型居然都不在美国本土生产。这意味着什么?关税政策一出,这三款车全部要面临涨价!

路透社的报道更是给通用当头浇了盆冷水:投资机构已将通用汽车2025年的盈利预期下调了40%,预计关税将导致通用汽车税前利润蒸发95亿美元!

这数字听着都肉疼啊!

95亿美元是什么概念?

差不多可以研发一款全新的车型平台了。

这波亏损,简直是在通用的利润表上开了个黑洞。

别克品牌可能面临生存危机的分析,更是让人唏嘘。

曾经的美国汽车工业骄傲,如今却因为自家政府的政策而岌岌可危。

美国权威汽车信息服务公司埃德蒙兹直言:关税政策重挫了"重振这一美国汽车产业非常重要的、有历史意义的品牌的梦想"。

想象一下,别克这个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品牌,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却可能因为本国政策而陷入困境。

这情况,简直比赛车爆胎还刺激!

一边是政府高举"保护美国制造"的大旗,一边是别克品牌面临的生存威胁,这矛盾得都能拍成好莱坞大片了!

w5.jpg

3

全球供应链:"美国制造"的现实尴尬

"美国制造",多么响亮的口号啊!可在今天的汽车产业,这四个字背后却是无数的妥协和现实。

事实上,现代汽车制造早已不是闭门造车的时代。

一辆车从设计到最终组装,经历的是一场全球化的"接力赛"。

底盘可能来自墨西哥,内饰可能来自加拿大,电子系统可能来自亚洲......这就是现实!

如果硬要切断这些供应链,那成本上升只是开始,质量下降才是真正的灾难。

有趣的是,许多美国消费者可能不知道,他们引以为傲的"美国车",其实是个"国际公民"。

据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的数据,一辆典型的美国品牌汽车,其零部件可能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

这就像是一道国际大杂烩,只是最后盛在了美国的盘子里!

关税政策对供应链的冲击,就像是在高速行驶的列车前突然放了块石头。短期内,车企只能通过涨价来消化成本上升;长期看,可能导致供应链重组,但这个过程绝非一朝一夕,成本也不是小数目。

现在的问题是:美国车企是应该顺应全球化趋势,继续依赖高效但分散的全球供应链,还是回归"美国制造"的初心,接受短期内高成本的现实?这个选择题,比四驱与两驱的抉择难多了!

4

消费者的两难:爱国还是爱钱包?

这波关税政策,最终买单的是谁?毫无疑问——美国消费者!

福特和通用的涨价,直接打在了消费者的钱包上。想想看,本来打算支持本土品牌,结果却要付出比买进口车还高的代价,这操作多讽刺?消费者心里那个苦啊,比喝了三箱机油还难受!

更可笑的是,消费者面临着一个"爱国"与"经济实惠"的两难选择。支持本土品牌,钱包遭殃;选择性价比,可能就要买进口车了。这个选择题,比选车漆颜色难多了!

市场调研显示,车价每上涨1%,销量可能下降0.5%至2.5%。按这个比例,福特和通用的涨价可能导致销量明显下滑。这就像是给自己的轮胎放气,然后还希望跑得快一样,逻辑上就说不通!

对普通家庭来说,一辆车的购买决策往往关乎几年的财务计划。现在因为关税政策引发的涨价,可能迫使许多家庭推迟购车计划,或转向二手车市场。这种消费降级,对车企和经销商都是坏消息。

试问:在这场"关税战"中,除了政府的政策目标,谁是真正的赢家?车企受伤,消费者买单,就连就业机会可能也会因为销量下滑而减少。这波操作,发动机都要气哭了!

5

何去何从:美系车企的生存之道

面对关税风暴,美系车企该如何自救?这可能是比如何设计一款完美悬挂系统还复杂的问题!

短期来看,涨价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但聪明的车企不会简单粗暴地一涨了之,而是会考虑如何优化产品组合,推出更具吸引力的金融方案,或者加大本土零部件采购比例。

福特已经在展示这种智慧,他们的涨价策略是有选择性的,而不是全线上调。

中期策略可能包括供应链的局部调整。比如将某些关键零部件的生产线迁回美国,或者在北美自贸区内寻找替代供应商。这就像是在不停车的情况下换轮胎,难度不小,但也不是不可能。

长期来看,美系车企或许需要重新思考他们的全球战略。

是继续全球化布局,还是回归"美国制造"的初心?

这个决策不仅关乎成本,更关乎品牌定位和市场认同。

别克品牌的生存危机,就是一个警示:依赖全球供应链的品牌,在政策风向转变时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

技术创新永远是出路。电动化、智能化或许能为美系车企开辟新天地。想象一下,如果福特和通用能在这些领域领先全球,那么关税问题或许就不再是生死存亡的关键了。

车友们,你们怎么看这场关税风波?

是支持政府保护本土制造业的政策,还是认为全球化供应链才是汽车产业的未来?

在保护就业和消费者利益之间,应该如何平衡?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见证美系车企如何在这场风暴中转舵前行!

声明:文中信息皆为个人观点,不保证完全正确无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别忘了点

w6.jpg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

哦!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5-10 01:31 , Processed in 0.098511 second(s), 1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