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59|回复: 0

[关税] 稀土战略威慑下的中美关税博弈:48小时“翻脸”与反制升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6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导语
   2025年5月,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达成阶段性共识,双方宣布在90天内降低此前加征的115%关税。然而,协议墨迹未干,美国在48小时内接连抛出三道威胁——以芬太尼问题为由重提关税、扩大对盟友加税范围、炒作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面对美方反复无常,中方以稀土出口管制为核心,祭出史上最严战略矿产管控措施,直击美国军工与高科技产业链的“命门”。这场博弈不仅考验双方战略定力,更揭示了全球化时代资源主导权的深刻变迁。

w1.jpg

一、美方“三连击”:关税威胁与战略围堵

1. 芬太尼问题“旧瓶装新酒”

   美方在谈判结束后迅速以芬太尼为由,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污蔑中国为芬太尼源头。事实上,中国早在2019年便成为全球首个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的国家,并与美方开展禁毒合作。美方此举被中方斥为“恩将仇报”,旨在为加税制造借口。  

2. 关税大棒挥向盟友与产业链

    特朗普政府同步威胁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25%关税,并扩大对欧盟商品的征税范围,试图通过“美国优先”政策重构全球供应链。此举引发盟友强烈反弹,加拿大副总理弗里兰直言“美加关系需基于互信”,而东南亚国家担忧成为贸易战“池鱼之殃”。

w2.jpg

3. 舆论施压与技术封锁联动

     美国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宣称“中国需接受结构性改革”,同时五角大楼以“国家安全”为由,将11家涉足无人机与人工智能的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试图以复合手段迫使中方让步。

二、中方反制:稀土管制与精准“卡脖子”

1. 中重稀土出口管制的战略意义

    中方于2025年4月对钐、钆、铽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许可制度,直接威胁美国F-35战机、制导武器等军工生产。中国掌控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能,而美国70%的稀土依赖中国供应。特斯拉CEO马斯克公开承认,稀土管制已影响其人形机器人量产计划。  

2. “选择性松绑”与持续高压管控

    尽管中美联合声明暂停了部分稀土管制,但镓、锗、钨等战略矿产的出口限制未被取消。中方同步启动打击稀土走私专项行动,要求企业提交终端用途声明,严防第三国转口贸易。云南、江西等主产区连夜升级管控,形成“全链条封锁”态势。  

3. 非关税反制工具组合拳

    除稀土外,中方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暂停6家美企产品输华资质,并对美输华商品加征34%对等关税。商务部强调,反制措施“精准克制”,旨在迫使美方回到谈判桌。

w3.jpg

三、全球产业链震荡与战略资源博弈

1. 美国“去中国化”困境

    美方试图通过开发格陵兰岛稀土矿、推动本土精炼技术突破摆脱对华依赖,但新建矿山需18年投产,且分离技术远落后于中国。标普全球数据显示,美国短期内无法绕开中国供应链。  

2. 盟友的摇摆与中立化倾向

    东南亚国家明确反对贸易战外溢,新加坡、马来西亚预测若中美全面加税,其经济增长率或腰斩。欧盟则加速推进《关键原材料法案》,试图降低对中美博弈的敏感性。  

3. 稀土货币化与资源权力重构

    中方通过稀土管制,将战略资源转化为国际谈判筹码。美国大西洋理事会指出,稀土已成为中国“经济武器库的核心”,其威慑力远超短期关税战。

w4.jpg

四、未来走向:博弈升级与风险管控

     短期内,中美博弈焦点将集中于稀土的“管制-松绑”动态平衡。中方保留“达摩克利斯之剑”,美方则可能以扩大半导体禁令反制。然而,双方均需避免全面脱钩:中国需要稳定外贸基本盘,美国军工与新能源产业难以承受稀土断供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若博弈失控,全球GDP或损失1.5万亿美元。

  结语

w5.jpg

    中美的关税与资源博弈,本质是全球化规则主导权的争夺。稀土作为“21世纪的石油”,不仅重塑了地缘经济格局,更凸显了技术主权时代的残酷现实——谁掌控关键资源,谁便握有定义未来的权力。

w6.jpg

【免责声明:图片综合之网络资源,如涉及联系作者必删,转载注明出处】

w7.jpg

w8.jpg

w9.jpg

w10.jpg

w11.jpg

w12.jpg

w13.jpg

w14.jpg

w15.jpg

w16.jpg

w17.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9 06:28 , Processed in 0.15501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