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00|回复: 0

【天天学人工智能】莫让AI沦为造谣工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21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近日,网信部门公开曝光了第六批网络谣言典型案例,涉及公共政策、突发案事件和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其中多起案例系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编造虚假信息。这些谣言不仅误导公众认知,还扰乱社会秩序,危害性不容小觑。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紧跟时代步伐,将造谣玩出了新花样。他们或把AI作为谣言的内容核心,如编造“AI预测彩票号码百分百中奖”谣言,利用公众投机心理实施诈骗;或借助AI生成技术编造虚假信息,像“杭州滨江发生恶性刑事案件”谣言,就是利用AI生成工具捏造虚假案情来制造恐慌。此类谣言频频出现,既有一些自媒体账号为追求流量,不惜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线的原因,也有利用AI造谣更具迷惑性,极易引发公众误信与转发的缘故。

利用AI造谣现象频繁出现,已然警示我们:在享受AI技术红利的同时,必须警惕技术被滥用的风险,及时筑牢治理防线。值得欣慰的是,监管部门已果断亮剑。此次被曝光的相关账号已被依法关闭,相关责任人也受到行政处罚。事实上,中央网信办前不久已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其中明确将“利用AI制作发布谣言”列为重点整治的七类突出问题之一,这充分体现了监管部门对AI技术滥用现象的敏锐洞察,以及深入治理网络谣言的坚定决心。

但治理利用AI造谣,事后查处只是其中一环,更为关键的是构建起系统性、全链条的治理机制。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细化AI生成内容的法律规范,让监管更加精准有力。同时,平台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建立健全AI谣言识别机制,畅通用户投诉举报渠道,提高谣言识别处置效率。此外,公众也要提高网络素养,增强对虚假信息的鉴别能力,不轻信、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AI技术本应为增进人类福祉服务,绝不能沦为造谣的工具。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只有将完善制度、强化监管与加强公众教育有机结合,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谣言滋生的土壤,让AI技术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让网络空间更加天朗气清。

来源:法治日报

编辑:陈   念

校审:向泽周

审发:韦俊文

投稿邮箱:rjxwbxxg@126.com

w2.jpg
点分享
w3.jpg
点收藏
w4.jpg
点在看
w5.jpg
点点赞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10-23 00:58 , Processed in 0.12317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