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185|回复: 0

关注 | 《传媒观察》关于加强AI生成内容审查的声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7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点击上方链接


关注新传学苑近期讲座

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新传学苑”,

并“星标★

《传媒观察》

关于加强AI生成内容审查的声明

w2.jpg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大语言模型在文本生成领域的广泛应用,AI工具在学术论文写作中的使用日益普遍。然而,AI基于既有语料生成内容的方式,容易在原创表达、逻辑结构等方面出现偏差,进而引发学术规范和诚信等问题。近期,本刊编辑部在审稿过程中,已屡次发现因不当使用AI工具而导致的相关问题。

如部分来稿中,出现语言表述模板化、逻辑推演表面化、内容与学科背景脱节等现象,存在高度依赖AI生成的嫌疑。更有甚者,在被视为学术理论对话基石的参考文献部分,也有稿件出现明显的AI生成“幻觉”,即文献信息系拼贴伪造而成,实际并不存在。这无疑违反了论文撰写和文献引用的基本原则,不仅影响稿件质量,更损害了学术出版的可信度与严肃性。

对此,编辑部将进一步强化内容原创性审核,对涉嫌不当使用AI工具的稿件予以重点核查,并不断完善内、外审稿机制,强化AI痕迹识别能力,共同维护学术生态的纯洁性与学术研究的公信力,为保障和推动学术出版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我们认同AI作为辅助工具在学术写作中的合理应用,但必须强调:作者是论文的“第一责任人”,对其研究成果负有不可推卸的学术把关责任。凡经AI生成的素材、史料或参考文献,均应逐一严格审核,确保其来源真实准确,并且符合学术伦理。

我们坚信,任何新兴技术,都不能取代学者的独立思考与专业见解。越是技术生成泛滥的时代,越要恪守学术诚信、保持学术定力,突出人在学术研究中的主体性和主导性。唯此,我们的研究者才能发展出具有想象力的“心智品质”,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并真正有益于知识创新和学科建设。

《传媒观察》编辑部

2025年6月6日

本文转自传媒观察杂志。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ND

推荐公号

好课推荐
谁懂啊!!我好像发现了C刊发表的密码了!!!

新传研究方法怎么学?五条通关路线都在这里!

建议收藏!211副教授推荐了10本新闻传播学必读书目

新闻传播学发刊难?你与论文成功发表之间只差这一步!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6 15:12 , Processed in 0.10329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