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29|回复: 0

AI4Research:科学研究中的人工智能综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5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MLNLP社区是国内外知名的机器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社区,受众覆盖国内外NLP硕博生、高校老师以及企业研究人员。
社区的愿景是促进国内外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学术界、产业界和广大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和进步,特别是初学者同学们的进步。来源 | 专知
w2.jpg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pdf/2507.01903

近年来,人工智能(AI)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诸如 OpenAI-o1 和 DeepSeek-R1 等大型语言模型(LLMs)方面,已在逻辑推理和实验编程等复杂领域展现出卓越的能力。受这些进展的启发,众多研究开始探索 AI 在创新过程中的应用,尤其是在科学研究背景下的潜力。这些 AI 技术的核心目标,是构建能够在广泛科学学科中自主执行研究流程的系统。尽管该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关于“AI for Research(AI4Research)”的系统性综述仍然缺失,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整体理解,并阻碍了该方向的进一步发展。

为填补这一空白,我们提出了一项全面的综述工作,并提供了关于 AI4Research 的统一视角。具体而言,我们的主要贡献如下:

    系统性任务分类:我们首先提出了一种系统的分类方法,用于归纳 AI4Research 中的五类主流任务;

    研究前沿与挑战:接着,我们识别了当前研究中的关键空白,并重点讨论了未来的潜在方向,特别是在自动化实验的严谨性、可扩展性以及其社会影响方面;

    丰富的应用与资源:最后,我们整理了大量相关资源,包括多学科应用案例、数据语料库及工具,便于研究者快速获取并加以利用。

我们希望本项工作能够为研究社区提供高效的资源入口,并激发 AI4Research 领域的创新性突破。

* 共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AI4Research,大型语言模型,科学理解,学术综述,科学发现,学术写作,学术评审

w3.jpg

w4.jpg

w5.jpg

1. 引言

近年来,人工智能(AI)尤其是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兴起,如 DeepSeekR1 [263],极大地推动了推理领域的研究。这些技术突破显著提升了模型在多个领域中的表现,包括数学推理、编程以及跨学科知识处理等方面 [724, 748, 616, 931, 947, 110]。其中一些模型甚至已通过图灵测试 [352],标志着 AI 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受此启发,一系列研究开始探索用于创新任务的先进 AI 系统,尤其是在科学发现方面的潜力 [863, 887, 847, 948]。早期的研究中,AI Scientist [507] 提出了“全自动 AI 科研系统”的概念,将科研流程划分为三个关键阶段:创意挖掘、实验执行与学术写作。该系统首先生成并评估新的想法与假设;一旦假设形成,便自动执行实验,输出包括数值数据与可视化结果在内的研究成果。这些结果通过表格和图像呈现,并附有合理解释,最终生成一份 LaTeX 报告。在最后阶段,AI Scientist 还会自动生成评审意见,用于完善项目并为后续科学发现提供反馈。

类似地,其他经典模型如 Carl [330] 和 Zochi [12] 也采用了类似的流程。值得注意的是,AgentArxiv [665] 和 AgentLab [666] 引入了多智能体协作机制,模拟科研团队中的分工协作,涵盖了同行评审、学术综述等功能,从而实现了半自动甚至全自动的协同研究过程,而非依赖单一智能体 [478, 870, 112, 658, 53]。

尽管上述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仍缺乏对 AI 驱动科研的系统性综述,无法全面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与最新发展,严重制约了该领域的持续推进。

w6.jpg

为弥补这一空白,我们首次系统定义并综述了“AI for Research”(AI4Research)这一领域。如图 1 所示,我们提出了 AI4Research 的系统性任务分类,重点涵盖以下五个方面:

    面向科学理解的 AI:AI 系统提取科研文献中相关信息的能力至关重要;

    面向学术综述的 AI:利用 AI 技术系统性地回顾与总结科研文献;

    面向科学发现的 AI:基于现有科学知识生成假设、理论或模型;

    面向学术写作的 AI:辅助研究人员撰写、编辑与排版科研论文;

    面向学术评审的 AI:用于评估与反馈科研论文的质量。

面对庞大的文献规模,我们特别强调了 AI4Research 的潜在研究前沿。未来的研究应优先发展能够融合多学科知识的跨领域 AI 模型,以促进跨学科协作;同时,解决 AI 系统中的伦理问题与偏差对于确保科研的公平性与透明度至关重要;提升模型可解释性、开发具备自适应能力的实时 AI 系统,以应对动态科学实验,也将成为推动 AI 在科研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关键。

此外,我们还总结了 AI4Research 中的关键应用与重要资源,包括代表性的多学科应用案例、开源框架与数据集仓库,以支持未来的深入研究。我们分别介绍了 AI 在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与工程、以及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实践。最后,我们回顾了模型开发中的关键工具与公开评测基准,这些都为训练与实验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

本工作的主要贡献如下:

    科研 AI 的系统性分类方法:本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分类体系,涵盖科学理解、学术综述、科学发现、学术写作和学术评审五大方面,系统梳理了能够增强甚至自动执行科研各阶段任务的 AI 工具;

    新兴的未来研究方向:本文识别了 AI 在学术界的重要未来研究方向,包括发展跨学科 AI 模型、应对伦理与偏差问题、提升模型可解释性,以及探索用于动态科学实验的自适应 AI 系统;

    关键应用与丰富资源:我们系统汇总了 AI4Research 在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并梳理了支撑科研流程的关键资源,包括开源框架、公共数据集、协作平台、云端 AI 服务与学术工具,涵盖科研发现管理、数据处理和 AI 驱动研究等多个方面。


w7.jpg

技术交流群邀请函

w8.jpg

△长按添加小助手
扫描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微信
请备注:姓名-学校/公司-研究方向(如:小张-哈工大-对话系统)即可申请加入自然语言处理/Pytorch等技术交流群关于我们

MLNLP 社区是由国内外机器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学者联合构建的民间学术社区,目前已经发展为国内外知名的机器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社区,旨在促进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学术界、产业界和广大爱好者之间的进步。社区可以为相关从业者的深造、就业及研究等方面提供开放交流平台。欢迎大家关注和加入我们。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7-16 06:44 , Processed in 0.1262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