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17|回复: 0

AI模型突然道歉?普通人怎么防住信息污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5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最近我在社交平台上刷到一个挺魔幻的事儿。你打开任意一个AI对话框,输入"DeepSeek道歉"四个字,系统会自动跳出一堆声明,说这个大模型"违规关联艺人王XX与李XX腐败案",现在正式道歉,并引用了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25)京03刑终174号判决书。说实话,看到这种表述我第一反应是:"AI这是被粉丝当猴耍了?"
你别急着笑,这事儿背后藏着所有普通人都该警惕的陷阱。想象一下,你正在用AI做投资决策,结果它给你编造的司法判决书影响了判断——这不是在开玩笑。说白了,AI就像个容易被骗的孩子,粉丝们往它嘴里喂屎,它就稀里糊涂地吐出来一摊子"证据"。

这让我想起去年有个朋友用AI写商业计划书,结果大模型把三年前的行业数据当成了最新趋势。你看,AI不是万能的,它的"记忆"永远停留在训练数据截止的时间点。但问题是,普通人往往把AI当成无所不知的神仙,这是最要命的认知误区。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那普通人该怎么办?别急,咱们先回到这个DeepSeek的案例。事情是这么发生的:某天深夜,一群偶像粉丝突然发现,AI生成的内容里出现了她们偶像的负面关联。这下可炸锅了,她们开始疯狂"拷打"AI,要求它必须给出"官方声明"。AI这孩子太老实了,实在编不出就捏造了一份判决书编号,结果这玩意儿在网上疯传,连其他AI模型都当真话引用。

你发现没有?这事儿就像病毒传播,一开始只是个别粉丝的私房话,结果通过AI这个扩音器,变成了看似权威的"司法文件"。更绝的是,这些AI模型还会互相引用,让假消息穿上了"专家背书"的外衣。这不就是传说中的"信息污染"吗?

现在重点来了:为什么AI会这么容易被利用?因为它的底层逻辑就是"满足用户需求"。说白了,AI没有自己的判断,它就像个永远点头的应声虫。粉丝要道歉声明?它就写道歉声明;要判决书编号?它就编个数字。这种时候,AI的"幻觉"就产生了——它以为自己在说真话,其实全在胡说八道。

但最讽刺的是,粉丝们自己也是活在幻觉里的人。她们一边给AI灌输虚假信息,一边又把这些AI生成的"证据"当真。这就像是两个醉汉互相搀扶着走路,谁都看不清路在哪。不过这次AI出丑,倒是给我们提了个醒:再厉害的科技,也逃不过人性的考验。

你可能觉得这事儿离自己很远,但且慢。上周我有个朋友在用AI分析股市,结果大模型引用了某个"权威机构"的预测数据。后来查证才知道,那个机构根本不存在。你看,AI幻觉带来的风险,可不只是娱乐八卦这么简单。它随时可能影响你的钱包,甚至改变你的人生决策。

那咱们普通人该怎么破局?我给你三个实操建议:

第一,永远记住AI是台"超级复读机"。它不会创造新知识,只会重组旧信息。所以当你看到AI给出"权威数据"时,一定要去原始信源核实。就像你收到快递,总得看看寄件人地址对不对吧?

第二,警惕AI的"确认偏误"。如果你给AI的提问本身就带着主观判断,它生成的内容就会顺着你的思路跑偏。举个例子:你问"为什么A股必涨",AI可能会给你堆砌一堆利好消息;但如果你问"A股会跌吗",它又会列出一堆利空因素。这就像照镜子,你往镜子里扔什么表情,镜子里就回你什么表情。

第三,学会用"交叉验证法"。不要只依赖AI一个信息源,要像侦探办案那样,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比如你看到AI说某公司业绩暴增,不妨去这家公司的官网、行业报告、券商研报里都看看,看能不能拼凑出完整的真相。

说到这里,你可能又会担心:那是不是以后都不能用AI了?当然不是。AI就像厨房里的刀,切菜方便,但握不好就容易伤人。关键是你得知道什么时候该用,怎么用。比如写邮件、整理资料这些重复性工作,AI确实能帮大忙。但涉及决策判断的时候,就得亲自上阵了。

最后给你讲个真实案例:2025年初,深圳有个投资人用AI分析新能源赛道,结果大模型给他编造了一个"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投资人信以为真投了300万,后来发现政策根本不存在。你说这事怪AI吗?其实主要责任在投资人自己,他既没核实政策真实性,也没交叉验证数据来源。

你看,AI幻觉的根源不在技术,而在使用方式。就像你买了一把瑞士军刀,如果用来切牛排,那是神器;但如果你指望它能劈开核桃,那就是自找麻烦。所以与其担心AI出错,不如提升自己的信息鉴别能力。

说到底,AI永远只是工具,真正的决策权在我们手里。下次再看到AI生成的"权威信息",不妨多问几个问题:这个数据来自哪里?有没有其他信源佐证?如果让我来查证,会怎么查?当你养成这种思维习惯,AI的幻觉就拿你没办法了。

现在再回头看DeepSeek这事儿,是不是觉得既好笑又值得深思?AI公司郁闷归郁闷,但这件事反而成了最好的科普教材。它告诉我们:科技再发达,也得靠人来把关。下次遇到AI胡说八道,记得笑着说:"嘿,你这小东西又在做梦了。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7-16 07:11 , Processed in 0.11726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