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92|回复: 0

[一带一路] 打造“一带一路”枢纽与中华文明窗口,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16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w1.jpg

w2.jpg
古都西安


西安,这座十三朝古都正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以《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蓝图,迈向国家中心城市与“一带一路”枢纽的新征程。西安立足“南控、北跨、西融、东拓、中优”的空间策略,统筹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w4.jpg

明确定位锚方向,擘画发展新坐标

西安明确“陕西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的城市性质,锚定“西部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对外交往中心,国际旅游目的地”五大核心功能定位。目标到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1560万以内,城镇化率达86%,建成辐射西北的国家中心城市。

七大功能区协同发力,构建全域发展新范式

w5.jpg

西安市科学划定七大功能区,精准匹配功能定位与空间资源,形成全域统筹、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古都核心功能承载区以历史城区为核心,严控建设强度,促进城市有机更新和品质提升;

——国家科学与科技创新中心引领区推进西咸一体化发展,建设丝路科学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北部先进制造集聚区以园区为核心,引导汽车、航空、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业进一步集聚;

——东部双向开放引领区重点围绕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南部高新技术与科教集聚区依托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航天基地、长安大学城等重要功能节点,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平台;

——新型城镇化发展区重点增强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推进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

——秦岭生态保护示范区严格守护秦岭北麓生态屏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筑牢生态人文基底,优化国土空间新格局

w6.jpg

西安立足都市圈空间发展格局,传承古都营城理念,规划形成“一屏一带、八水七田、双心六片、轴线传承”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一屏一带”指秦岭北麓生态屏障、渭河生态景观带。持之以恒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等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加强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

“八水七田”指八条主要河流和七片农田集中区。恢复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加强水生态修复,完善灌区水利基础设施,加强耕地集中连片保护和质量提升。

“双心六片”指西安中心城区、西咸副中心(西咸新区沣东、沣西),和富平-阎良、杨凌-武功-周至、高陵-泾河-空港、鄠邑-丝路科学城、临潼、东南川塬六个城镇发展片区,形成各具特色、分工协作、功能互补的联动发展格局。

“轴线传承”指塑造古都文化轴、丝路发展轴、科技创新轴和国际开放轴等城市轴线,传承历史空间秩序。

迈向2035: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展望2035年,这座承载着中华文明记忆的城市,将建成绿色低碳、智慧韧性的国际典范。通过空间重构、功能优化与人文传承,西安正以“古韵与科技共舞、生态与发展共赢”的姿态,书写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篇章。

w7.jpg

综合:佟媛媛
校对:赵刚信息来源:总规处
w8.jpg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榆林市人大常委会来我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调研

●市资源规划局召开信访工作推进会

w9.jpg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17 14:20 , Processed in 0.16933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