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278|回复: 0

AI大家谈 | 吴恩达AI Startup School演讲精华:应用层创业、智能体工作流与速度制胜法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18 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作者:微信文章
导语: 2025年7月11日,知名人工智能学者与投资人吴恩达(Andrew Ng)在YC创业学院(AI Startup School)发表演讲,基于其AI Fund的实践观察,深入剖析了当前AI创业的核心策略、技术趋势与关键陷阱。本文提炼其核心观点,为AI创业者提供方向性指引。

w1.jpg




w2.jpg

一、执行速度:

AI初创公司的生死线

吴恩达强调,在技术迭代飞快的AI领域,决策与执行速度已成为初创公司成败的核心变量。他指出:
    AI编程工具(如Claude Code, o3) 已能将原型开发效率提升10倍以上,尤其适用于无需高可靠性/安全性的独立原型验证,极大加速了试错循环。提出 “1小时开发法则”:即使资源极其有限,也应将想法拆解为最小可行单元并快速构建。他举例说明,曾用数小时搭建一个简化版(包含人工干预环节)的观众模拟器原型进行初步验证。


核心观点:

快速将想法转化为可交互原型,通过持续迭代验证价值,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最佳策略。






二、创业方向聚焦:

应用层蕴含最大价值

针对创业方向选择,吴恩达分析了AI技术栈的价值分布:
    半导体层:高壁垒,资本密集。云服务层:巨头主导。基础模型层:资源门槛极高,竞争激烈。应用层:最具商业潜力。因其直接面向终端用户/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如医疗预约优化、教育智能辅导),能清晰定义需求并快速产生收入,进而反哺底层技术发展。

关键警示:
    警惕AGI炒作:短期内AI难以替代人类的复杂创造力与深层判断力,过度关注通用人工智能可能偏离实际价值创造。避免底层陷阱:除非拥有独特优势或海量资源,初创公司应优先聚焦解决具体痛点的应用层创新,而非底层模型开发。





三、技术趋势:

智能体工作流引领下一代AI架构

吴恩达重点介绍了智能体工作流(Agentic Workflow) 这一关键趋势:
    对比传统LLM模式:传统“单次提示-输出”模式在复杂任务上效果有限。智能体工作流优势:通过多步骤、迭代式的任务分解与执行(如:规划提纲→信息检索→草稿生成→迭代优化),能显著提升输出的质量和可靠性。案例分析表明,在合规文件生成、辅助医疗诊断等场景,采用智能体工作流是项目成败的关键。技术栈演进:智能体工作流的普及催生了智能体编排层(Agentic Orchestration Layer),位于模型层与应用层之间,负责任务调度、流程管理与状态维护,大幅降低复杂AI应用的开发门槛。


核心观点:

智能体工作流是释放LLM潜力、处理复杂现实任务的有效范式,相关工具链和平台将迎来发展机遇。






四、创业避坑:

从模糊走向具体,善用专家直觉

吴恩达结合案例指出初创公司常见的认知误区及应对:
    “模糊想法=烧钱,具体方案=印钞”:
      ❌ 模糊方向(例:“用AI优化医疗资源”)易导致团队理解分歧、资源浪费。✅ 具体方案(例:“开发连接患者与空闲MRI设备的实时预约软件”)能立刻指导工程师行动,加速落地。
    领域专家直觉的价值:在快速迭代的早期阶段,领域专家的经验与直觉往往比耗时收集的用户数据更能高效指导关键决策(如功能优先级)。他以创立Coursera前的多年教育领域深耕为例,说明深厚领域认知形成的直觉判断力至关重要。





五、工具变革:

AI编程重塑开发范式与能力要求

吴恩达分析了AI编程工具带来的效率革命及其影响:
    效率提升差异:
      原型开发:效率提升10倍以上(对代码质量、安全性、扩展性要求低)。生产级代码:效率提升约30%-50%。
    编程能力的新定位:编程能力正转变为引导AI生成解决方案的核心表达力。产品经理掌握基础编程能更精准定义需求;非技术岗位(HR、财务等)也可利用AI工具实现工作流自动化。


观点:

“人人应学编程”的核心意义在于提升与AI协作、精准表达需求的能力。






六、突破瓶颈:

用户反馈机制的效率优化

随着工程效率的指数级提升,产品定义与用户反馈成为新瓶颈。吴恩达提出按速度优先级排序的反馈策略:
    领域专家直觉:最快速。询问3位目标用户朋友:较快。咖啡店陌生人测试:吴恩达常用方法,主动邀请陌生人试用原型获取即时反馈。百人级原型投放:覆盖一定样本。A/B测试:最严谨但耗时最长。


建议:

在早期应优先采用速度最快的前几种方法,快速验证假设并调整方向。






七、未来展望与核心警示
    护城河本质:初创公司无需过早追求技术壁垒,用户对产品的真正喜爱与依赖(品牌心智、增长网络效应) 是最可持续的护城河。警惕技术封锁:强调开放协作是创新的基石,需警惕以“安全”为名进行的非必要技术垄断。落地领域展望:
      教育:如吴恩达参与的Kira Learning,利用AI助教实现个性化教学,解放教师生产力。机器人:学生项目“深庭纪”获大额融资,专注于端侧AI机器人(如足球机器人),推动感知-认知-决策闭环的落地。






总结:AI创业新范式

吴恩达断言,成功的AI创业需聚焦四大关键要素:

速度 × 具体方案 × 专家直觉 × 智能体工作流

其核心在于:将深厚的领域知识转化为由智能体工作流驱动的、高度具体的解决方案,并借助AI工具以极限速度进行验证和迭代。 能在应用层有效践行此范式的团队,最有可能把握当前AI发展的黄金机遇。


(完)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8-3 09:25 , Processed in 0.12633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